|
5#
楼主 |
发表于 2012-7-8 12:12:42
|
只看该作者
《风筝》听课感言
民众中学初一级组
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语文课程中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由于读者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现代语文教育特别需要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注意尊重和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那么教师也要从文本中走出,以人为本。面对同样的公开课,听课者会有不同的理解或感受。
白老师执教的《风筝》一课,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巧妙设置情境,注重练习的指导,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紧紧抓住“情”字,设置感人的情境,给学生以情感上的熏陶
新课程改革提出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精神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白老师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多次设置情境,使学生始终处于丰富的情感体验之中。例如通过朗读,引导学生学会了带着问题读书,从文本中找依据,用书本来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深入到课文中来,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二、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用简单的话概括课文内容,当学生有困难时,又用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这样既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在指导学生学习第三、四自然段,老师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1兄弟俩对风筝的态度截然不同,你认为小兄弟该不该放风筝?2找出哥哥发现小兄弟做风筝后,他们的神态和动作描写的语句?你认为小兄弟做风筝是对还是错?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又在老师的引导下,被鲁迅先生的“真情”所感染,而文章有丰富的意蕴,更能引发人进一步地探究兴趣。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全文,在指导学生探究时,引导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独特的感受
三、反复朗读,体会作者心路历程
本文意蕴丰富,选编此文,无非是因为此文为我们提出了如何进行儿童教育的问题,以及人要勇于自我解剖,面对错误,改正错误等等,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这些恰恰都具有广泛地指导性,白老师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让学生体会人间至爱真情,学习自我解剖的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另外本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不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而且文章中疑难的问题较多,所以学起来有难度,再加上初中生平时对冲突误解中的亲情体会不到或不深,所以多读课文,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与气氛很重要。
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进。
首先,在课前导入时,询问学生童年不应该流于形式,要深入地挖掘,让学生有快乐的心情体验,更好地为学习本课服务。
其次,要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要从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来,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学生的讨论,获得有关信息,为有效调控作好充分的准备。合作学习结束以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让学生反馈合作学习的信息,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有效指导。
再者,要抓住重点部分,进行朗读指导。教师点拨环节,要让学生自主发现,适时指导。
最后,由于借班上课,老师与学生不熟悉,课堂上和学生的沟通不够充分,欠缺默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