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9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九年级语文上 《飞红滴翠记黄山》导学案及练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9:18: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解说词的一般写法。2.掌握课文中使用的多种表达方式。3.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以课文为例熟悉解说词的一般写法,学习对景物进行解说。
2.  从黄山的自然景观中认识大自然的伟大创造。
3.通过讨论交流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识大自然的伟大的创造力。
2.培养珍惜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掌握课文中使用的多种表达方式。
2.  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
难点
1.  体会黄山雄奇壮丽景色呈现出来的美,提高品鉴自然美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的意识。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可见黄山在众山中的地位之高。很多同学没见过黄山,一定想知道黄山是什么样子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关于黄山的课文《飞红滴翠记黄山》。请同学把收集到的有关黄山的诗句或传说在班上交流。
二、课前热身
1.加红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地壳(ké)   澎湃(pài)   万壑藏云(hè) 
  B.阴晦(huì)  温馨(xīn)   犀牛望月(xī) 
  C.山峦(luán)  娇娆(náo)   浮想联翩(piān) 
  D.崛起(qū)   苍穹(qióng)  仙山琼阁(qióng)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千峰竞秀(争、比)  万壑藏云(山谷)  望而生畏(惧怕)
  B.曲干枝虬(弯曲)   鱼贯而上(连贯)  浮想联翩(鸟飞的样子)
  C.心往神驰(向往)   心惊胆战(害怕)  若即若离(好像)
  D.登峰造极(极点)   昂首苍穹(天空)  澜翻絮涌(波浪)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A.号称方圆500里的黄山,是祖国大地上的一块瑰宝。(  )
  B.如果说泰山的日出是庄严神圣的话,那么黄山的日出则是无比的瑰丽、壮观、辉煌。                                                                        (  )
  C.它们的形状千变万化,有立有卧,有挺拔,有俯仰、有斜插,有侧挂。(  )
  D.它守卫在天幕上,也守卫在人们的心目中,为迎接明天更美丽的日出,给那些勇于在困难中奋斗的人们以新的启迪。                   (  )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
2、 指名朗读课文。
四、设置问题,讨论探究
1、本文的材料在整体组合上设置了哪几条线索?
  明确:
2、文章从地质史上黄山的形成,写到黄山诸景:奇峰、古松、怪石、云海、日出和温泉,着力赞颂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伟大创造力和人类非凡的审美能力。作者是怎样将两者结合起来,通过景物描写来表现的?
  明确:
3、作者如何介绍黄山形成的经过和原因?
  明确:。

4、课文是电视解说词,因此课文写作角度就像电视镜头一样变化很 多,并且是在一步步的转换。请在课文中找出角度转换的地方,并说说它们是怎样转换的。指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明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9:19:01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掌握课文中使用的多种表达方式。
2.  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黄山的自然景观中认识大自然的伟大创造。
2.通过讨论交流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识大自然的伟大的创造力。
2.培养珍惜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握课文中使用的多种表达方式。
2.  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
难点
1.  会黄山雄奇壮丽景色呈现出来的美,提高品鉴自然美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的意识。
教学步骤
一、复习巩固
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均有一个是错误的,请划出并在后面括号里订正。
      A.地壳(qiào) 澎湃(bài) 挺拔(tǐng) 崛起(jué) ( )
      B.稠密(chóu) 虬(qiú)枝 翘首(qiào) 旭日(xù) ( )
      C.瑰宝(guǐ) 沟壑(hè) 犀牛(xī) 巍峨(é) ( )
      D.千仞(rèn) 云霄(xiāo) 妖娆(ráo) 温馨(xīng) ( )
   2、给下列短语补充完整
       万丈深    含   欲放 悬崖    壁 千     百态 浮想联        高      入云
   3、划出下面句子中用错的字词,并在后面横线上改正。
      ①沿“百步云梯”而下,侥首昂视“鳌鱼峰”,上有一巧石,如同一只“螺蛳”。
      ②光是听它们的名字,就足以使你产生一种熬游天宫的幻觉了。
      ③然而,黄山的这一切,只有在华光照耀的时候,才显得格外骄娆。
   4、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在横线上只写序号)
      ①这是一座高耸入云、盘空千仞的险峰。②巍峨黄山,群峰挺拔。③由于它是黄山三大主峰之一,在群峰的环抱中好像是天国的都会,所以取名“天都峰”。④它以高和险,让游人望而生畏,仰天长叹。⑤其中天都峰海拔1810米。
二、探究互动
4、作者侧重介绍了黄山的哪些景观?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
5、本文是旅游风光片的解说词,它与一般的游记散文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明确:
三、随堂演练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练习。
   西山是我神往已久的胜地。郭沫若曾赞美西山是仰卧在滇池边的睡美人,青丝散垂在万顷碧浪之中。山上终年郁郁葱葱,华亭寺、古华寺、三清阁等名古刹古寺掩映在茂林修竹深处。登上悬崖峭壁上的龙门,远眺浩渺空阔的滇池,水天一色风光绝佳。但最使我关注的还是西山深处安息着人民音乐家——聂耳。
   盛夏,山区的气候像孩儿脸,说变就变。在昆明上车时天气晴朗,车到西山脚下却下起倾盆大雨。上山之初,我披上雨衣顶风冒雨上山了。雨中的西山显得更加幽静。爬了1小时,便来到聂耳墓地了。前来瞻仰聂耳墓的游人很多。穿国林阴小道一走进聂耳纪念馆,耳旁就仿佛响起雄壮的国歌旋律。聂耳,原名守信,字子义,一作紫艺,云南玉溪人,1912年生于昆明,自幼爱好音乐,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7月17日在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1938年其骨灰被安葬于西山碧鸡山麓,1980年5月15日迁葬于此。
   步出纪念馆,天放晴了,雨后山林葱翠欲滴。我沿着弯弯曲曲的林阴小道来到墓地前,眼前一亮,苍松翠柏环绕中,一座洁白的大理石聂耳塑像矗立在鲜花芳草从中。中午的阳光泻进寂静的山林中,塑像显得更加生动传神,身披大衣的聂耳正低着头沉思,像在构思创作新的乐曲,也许是在担忧祖国的命运。我环视一周,选择了右前方位置,凝视了许久,脑海里涌现出电影《聂耳》中赵丹扮演的聂耳在油灯下激情奋笔创作《义勇军进行曲》;银幕上蒙太奇手法展现了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中华儿女抗日救国与日寇浴血奋战,用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至今思来,电影《聂耳》的艺术魅力仍使我热血沸腾,我稳稳地举起照相机,全景构图摄下这难忘的一刻。
   摄完我又往墓碑走去,墓碑前24级台阶象征着聂耳24岁的年轻生命,黑色的大理石碑上刻着郭沫若手书的“人民音乐家之墓”。墓碑前一群青少年正在宣誓,庄严的国歌的旋律永远激励着亿万中国人民。
   1、作者为什么说:“西山是我神往已久的胜地”?
   
2、细细分析,作者是怎样描绘西山美景的?

3、文中画线的句子中“关注”一词与开篇哪一个词相呼应?请在文中划出。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5、当你唱“义勇军进行曲”的时候,对其旋律感受如何?试作评说。(可从艺术魅力和创作背景及历史价值的角度去谈。)
  最新考题展示
  神秘的海啸
            科科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9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造成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共15万人死亡。
究竟什么是海啸?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发生在海底的地震、火山爆发、宇宙天体撞击等,都可能会引起海啸。海底地震是引发海啸的主要原因。海底发生强烈地震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猛然上升或者下沉,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的海浪大不一样。平常所见到的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增加衰减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十分惊人。海啸的物理实质是大量海水在短时间内的激烈运动,如果海底地震不引发海水的大规模位移,就不会引发海啸。只有发生在深海区的里氏6.5级以上的地震,才有可能引起海啸。
海底地震引起海啸有两种形式。某些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扩散。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某些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随后海水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这种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
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十多米至几十米,形成“水墙”,时速可达数百千米,形成“四海翻腾云水怒”的惊人奇观。另外,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海啸到达前,会发出与通常的波涛声完全不同的频率很低的吼声。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会以摧枯拉朽之势冲上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危害。海啸能裹挟着重达数吨的岩石、船只、废料、杂物等,向内陆扫荡数千米,甚至会沿着入海的河流逆流而上,沿河地势低洼的地区会被淹没。
为减少海啸造成的灾难,科学家们正在加紧对海啸的监测、预报及救助、防范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造福于人类。
1.从内容上看,本文对说明对象海啸是从其                          及减灾研究等四个方面加以介绍的。
2.引发海啸的原因是:                                          。
3.假如你是海岸边的一名游客,读了本文后你可以根据什么样的现象判断海啸可能即将发生,作出迅速逃离海岸的决定。
                                                      
4.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
                                                      
四、本课总结
    本文是一篇解说词,通过对黄山雄奇壮丽的景色的描写,揭示了黄山独特的美。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起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认识到大自然的伟大创造力,懂得珍惜和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五、布置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9:18:47 | 只看该作者
五、随堂演练
阅读理解
  ①说起黄山,人们很容易想起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②黄山是长江与钱塘江的分水岭,位于安徽省南部,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全山面积大约1200平方公里。号称方圆500里的黄山,是祖国大地上的一块瑰宝。
  ③从高空俯视,在一片山水相间的万绿丛中,千峰竞秀,万壑藏云,郁郁葱葱,飞红滴翠。可谁能想到,眼前这座黄山,竟是亿万年前地壳中的帆布背包凝固后形成的花岗石群;这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群峰,竟是日晒雨淋、水流侵蚀这些大自然的能工巧匠“雕刻”“装饰”的结果!地质学家告诉我们,两亿多年前,黄山这一带是一片汪洋大海,过了一亿多年,海水退去,留下了一片丘陵。以后在猛烈的地壳运动中,地层断裂,岩浆活动,形成了黄山的基础。到了距今7000万年到6500万年前,地质学上称为新生代第三纪的地质时期,我国大陆上发生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黄山大约是这个时期形成的。在距今二三百万年时,地球进入了第四纪冰川时代。由于长期受寒冷气候影响,黄山山体受到了较大侵蚀,地形变化很大,形成种种奇特的造型;奇峰怪石林立。真是峰峰有奇观,处处是仙境。游人们来到黄山,自然要浮想联翩,寻根问底,神游天外了。
  1、“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中的“五岳”指      、       、       、       、_____。徐霞客是      (朝代)地理学家、旅行家。
  2、“瑰宝”的意思是                 。
  3、第③段从地质上介绍了黄山的形成,黄山是如何形成的?大约形成于什么时期?
  答:                                                            。
  4、本文写作角度变化很多,有悬想历史的,有从空中俯视山景的,有让你身临山中边攀登,边观赏的,也有如听导游解说的,请说说第③段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写出了黄山什么样的景色?试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答:                                                      。
  5、请写出一句含“山”字的名句。
答:                                                              。
六、课堂小结
1.本文是旅游风光片的解说词,它与一般的游记散文比较起来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同学们能够说出这些不同的地方吗?
七、布置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2 13:3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