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2年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12:05: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2年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教学反思
教本班学生已有两年了,同学们熟悉我,我对同学们也熟悉了。在这学期的教学中,我努力地使他们在心底里喜欢读书,喜欢上语文课,那样,他们就爱学习了。我继续在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
一、培养阅读习惯,让读成为孩子学习的好伙伴
我觉得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越早开始越好。一二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基本的汉字,离开拼音进行阅读都已经使没有问题的了。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内部言语机制还不够完善,一些注意力不是特别稳定,有声思维起主导作用,需要朗读的大声发音来组织思维、集中注意力,还有朗读过程中,眼、口、耳多种器官,同时活动,加强了记忆,所以教学中我十分加强学生的朗读,背诵方面的训练,培养他们积累有价值的语言材料,并做到熟读成诵的习惯。并鼓励他们多读课外读物,背诵儿歌、古诗、名言,并定时安排课外阅读任务,背诵任务,切实做到,勤读书,多积累为三年级的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为拓展阅读铺平道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儿童生活经验,注重教授识字方法,办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同时,到了三年级识字仍是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让学生识字,必须有内驱力,小学生喜欢读故事,我告诉他们要读懂这些精彩的故事,就得认识大量的字。
在教学生识字中如何处理认字与写字的问题,如何处理汉语拼音与识字的问题,如何处理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的问题等。这里我有几点建议:
1.认读在前,运用在后。
在教材中,出现大量的汉字,很多老师总以为只要出现了汉字,就要要求学生对这些汉字会读会写并且会用,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应该是认读和运用分开来的,只有一部分字要求运用,更多的字要求的是认读,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要强调的是认读在前,运用在后。首先,要让学生能够尽快地进入阅读。
2.在阅读中识字。
在阅读中识字是很好的方法,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工具书习惯,在阅读中遇到生字一定要查字典弄懂意思。次常用字汉语的常用字集中。汉字的总量很多,但常用字只有2400个,这些字占一般书刊用字量的99%,所以只要掌握了这些常用字,就具备了阅读一般书刊的能力。可以说,通过阅读,在阅读中识字,基本上能够满足识字的需要,而且,因为某一个字在某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出现,会比单独学习某一个生字效果好得多。
3.注意方法,抓住时机。
无论是集中识字还是分散识字,都有很多可以利用的有效的方法,我们老师要善于总结吸收借鉴这些成功的经验,比如,低年级的儿歌方式,还有一些老师有一些古文字知识,给学生讲一讲某一些文字的起源是怎么样的等等,也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说到造字的尝试,就和前面的儿歌识字联系起来了,儿歌识字确实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但是,也应该注意科学性。
除了讲究识字的方法之外,还要讲究识字的时机,这个时机的把握实际上很重要,不一定要在课堂上识字,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识字,比如:我就会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完成这样的作业。
为了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汉字本身的魅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编儿歌识字法、动手演示记字法、辨部首想字义、拆字、合字游戏等。做加一笔减一笔游戏借助这些方法主要培养识字兴趣,让学生每看到一个新字,都会动用各种方法识记,在识字过程中不是囫囵吞枣式的记忆字形,而是经过一个精细,辨认各个组成成份的阶段,这样做既巩固识字效果,增强识字兴趣,又养成勤于动脑的习惯。
三、存在不足与今后打算:
1、班级发展不平衡,我的教育教学方法指导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成绩仍然欠突出,还要继续提高。
2、教学中多以传统方法为主,缺少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成功。培优扶差工作做得不够扎实,培优目标不明确,学困生的思想教育没有大的变化。
3、继续更新观念,积极学习运用多媒体电教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加大实践运用力度,以科研促教学。努力撰写有较高质量的教学论文,继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总之,本学期工作有得有失,今后我一定会取长补短,争取做到最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9-28 16:1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