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另一位教师教学《猫》时,虽然没有当堂进行小练笔,但是比较充足地体会了老舍先生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巧妙──运用拟人、比喻的方法来表达喜爱之情。之后,布置了一个作业,从今天开始,完成一张观察表的填写: 待到执教《白鹅》一课时,引导学生交流并概括你所观察的小动物的特点。对连日来的观察进行梳理,并深化情感。单元作文的前期铺垫就绪。
两相比较,两位教师的习作教学理念显然不同。第一位教师是更注重写作技巧的演练。这并无可厚非,因为,阅读教学中安排小练笔多数是有针对性的对一种写作手法进行专项的训练,而且,也只有通过逐项的训练,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的言语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意识。但是,如果将教学的立足点再高一点,从单元整体的角度来整体设计;如果我们的教学着眼点再低一点,从学生的实际困难出发,我们就会发现,第二位教师的整体构思可能会更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习作中“源”的问题。
教师将习作的过程就不单单是习作课上的即兴汇报了,而是将一次习作设计成了“观察记录──筛选素材──下笔成文”的亲身体验过程,有了过程学生下笔时就不会眉头紧锁了。在进行习作指导的时候,教师在激趣、拓思等预热活动中就可以以学生为主体了,因为学生在这近两周的观察活动中早已经有了丰沛的情感、充足的写作内容了。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有了情感积淀,作文教学就完成了一半。
由此可见,单元习作教学的目标不是仅仅在习作课上进行落实,还要巧妙地与单元中阅读教学的过程紧密联系,甚至可以分项进行训练,已期达到习作的水到渠成。教师一定要立足于教材,进行单元整组的解读。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在教学设计时有更广阔的视野!
三、落实读写训练点要从读悟写,做足过程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梁衡先生的一篇散文,被选入六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材中。本单元的主题是“科学精神”,细读文本,我们不难发现文本不同于别的写人的文章,区别之处在于:梁先生此文在材料安排上和写作方法方面都是六年级学生应该品味借鉴的。
先说材料安排:细细梳理文本发现,文章是抓住了居里夫人的三个阶段来写的:成功前──轰动时──成名后。但是,作者将其最闪亮的“登场”放在了最前面来写,让这具有历史意义的画面产生了“定格历史”的效果。之后,才写了成功前进行科学研究的艰辛和执著;成名后的坚持与淡泊。这样的顺序安排本身就是很好的“范本”,引导学生从中领悟:将人物最光彩照人、最重要的瞬间画面定格于开头,让人物一出场就有震撼之感,有异于常人之处,同时也为后文奠定了情感基调。这样的安排可以迁移到学生的习作之中。比如,我们可以从感动中国的人物中挑选一位,或者典型的人物的几个事例,几个画面感较强的材料,让学生来进行安排,并说明如此安排的理由。学生可以不拘泥于一种材料的安排,但是在练习安排材料的专项训练中,学生的布局意识会被唤醒。
再次,就本文的写作方法──夹叙夹议,叙议结合。也是可以引导学生积累和尝试运用的。纵观六年级学生的习作,多数能做到的是总分总的结构下,总评、举事例、抒情,似乎已经是一个套路了。几乎没有作者自己的“影子”,学生总是在不痛不痒地叙述着别人,即便抒情也很淡淡的。
那么,一层思考──类文本中认识。我们可以通过结合学生熟悉的课文,在类文本中,更容易地认识这种写法。比如,链接《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中的第三段(“……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从而明白,边叙边议就是写文章时要把自己放在文章当中,可以边叙述边抒发自己对事对人的评价和感受。
另一层思考──移易比较中领悟。这样的写法好在哪里呢?可以将文章第3段提炼镭和4段中发现镭后继续默默工作叙述的部分留下,去掉评价的部分,在比较中体悟这样的写法对塑造居里这一形象好在哪里。在比较中学生会感受到如果没有评价和抒情的语句,似乎居里夫人就不容易感受她的高大,有了这样的语句就提升了对她的认识。边叙边议,可以及时充分地抒发感情,可以直接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情感,起到响鼓重锤强调提示、巧妙过渡和及时总结的作用。
又一层思考──阅读链接中对比。可以结合本课后的阅读链接爱因斯坦《悼念玛丽·居里》对比阅读,此文正好与梁先生的文章迥然不同,它用高度凝炼的语言歌颂了玛丽的“美丽”。两相比较,引导学生明白选用哪种方式是要适合表达的场合和目的的。但是,如果塑造一个人物形象,光有高度,没有具体事实,人物是不会丰满、立体起来的。叙议结合不妨试一试!
再一层思考──尝试运用中体验。如果学生有比较好的基础,比较之后还可以让学生“拿来主义”,将平时之作对照着本文的写法,试着补充“评价”的内容,润色自己的习作。从实践中,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到边叙事边议论抒情的写法可以更细腻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当然,每一篇课文的读写训练点可能并不是唯一的,那么,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有针对性地拿来使用,并不需要面面俱到。当然,渗透到什么程度也是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对于要引导学生迁移的语用现象,则一定要做足过程,引导学生经历一个认识──领悟──运用的过程。学习与自觉运用是需要过程的。
总之,“读写结合”被看作是一种思想也好,一种意识、一个原则也罢,要想提高其实效性,不仅要提高解读文本的理性意识,而且更要找到文本与设计的对接口。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利用文本,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习写作,为学生在读与写之间架设一道“桥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