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792|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2上半年第二学期小学数学下册校本教研活动记录(16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15:49: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校 本 研 训 记 录
2010年度第二学期
(  2012  年  2月 日--  2012年7  月 日)
学   校
平师附小
研训
时间
5月24日
研训
地点
各办公室
发言人
或主讲人
张晓燕
研训
人数
6
研训
模式
学习、交流
参加对象
及有关单位
教研组成员
联络员
张晓燕
研训
课题
内容
摘要
今天下午的教研活动,三个年级分别对最后两个单元的内容进行解读。               
  一年级:第八单元“找规律”。这一单元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单元开始安排了学生举行联欢会的情境,装饰的东西都是有规律排列的,小朋友有规律地围成圈跳舞等等。另外,注意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有些题目的设计体现了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去找规律。一般来说,一组事物依次不断重复的排列(至少重复出现3次),就是有规律的排列。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和探究性比较强,所以我们采取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实验的方式教学;采取小组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 。第九单元“统计” 注意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又初步了解了统计的方法,初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如通过统计学生喜欢什么颜色、喜欢吃什么水果、喜欢做什么事情等,了解到大家的爱好是什么、特长是什么等等,使大家体验到统计确实是很有用的。
二年级:统计单元,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教材中出现了一些较大的数据,条形统计图的每一个格要代表五个单位。找规律单元,孩子们在一下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与一年级下册教材相比,本册教材最大的变化就是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稍复杂一些,如图形的排列呈现形状和颜色的循环变化,一个数列每相邻两项的差组成新的数列是等差数列。
三年级:八单的主要内容有运用乘法(或除法)、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除法和减法(或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已经会用表内乘、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简单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提供的需要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选材范围扩大了,提供的信息数据范围扩大了。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采用独立尝试、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九单主要是结合实际,使学生初步体会集合和等量代换这两种数学思想方法。集合和等量代换的理论都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初步体会这两种思想方法,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15:55:05 | 只看该作者
校 本 研 训 记 录
2011年度第二学期
   (2012年2月-- 2012年6月)
学   校
平师附小松风校区
研训时间
3月8日
研训地点
四楼大办公室
发言人或主讲人
倪培培、方冬梅、范佳英、阮建华、朱冬梅、沈平、盛丹艳
研训人数
7
研训主题
交流争辩
参加对象
备课组成员
联络员
朱冬梅
研训课题内容摘要
本周我们组根据教导处的安排对方冬梅老师和范佳英老师进行日常教学整体的调研,从备课到上课到作业的批改。我们组利用这次日常调研课的机会,不仅要求组内成员必须到场听课,同时还邀请了高段数学组的老师来听课,得到了数学组老师极大的支持。在本周的教研活动中我们主要围绕两位老师的课进行探讨。两位老师都上了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方老师上了《找规律》一课,范老师上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教学者的教学意图,我们首先请两位上课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两位老师讲述了自己如何安排教学的环节,将什么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同时也向教研组内的老师们抛出了心中的疑惑。听了两位老师的想法之后,教研组内的老师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听课后感。对于《找规律》一课,教研组的老师共同探讨了整节课的教学结构安排,可以分三个层次,层层递进。这样既能够利用好学生的知识基础,也能更加好地挖掘本节课的知识内涵。对于《1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大家对本节课中怎样合理安排“数的组成”这个知识点的教学进行了讨论。讨论后大家认为在这个知识点的教学安排上,最好能够进行板书,而且能够调动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地思考。这两节课学生都是很能够走在教学之前的,所以最后大家对于这样的教学内容该怎样更加合理地设计进行了激烈地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了这样的常态课调研,让我们上课和听课的老师都从中收获了不少,也促使我们附小数学组的教研氛围更加浓厚。
备注
谢谢高段的几位数学老师前来听课,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15:54:16 | 只看该作者
校 本 研 训 记 录
2010年度第二学期
(  2012  年  2月 日--  2012年7  月 日)
学   校
平师附小
研训
时间
3月8 日
研训
地点
年级办
发言人
或主讲人
张晓燕
研训
人数
6
研训
模式
学习、对比
参加对象
及有关单位
教研组成员
联络员
张晓燕
研训
课题
内容
摘要
今天我们教研活动主题:学习2011年版新课标。
利用网络,我们下载学习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从而进一步明确了自己任教学科的教学要求。
新课标不再分学段阐述,而是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建议。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明确提出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与2001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
      新课标的理念中新增加了一些提法:要处理好四个关系,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注重启发式,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老师们在学习同时对比自己平时的教学工作,交流做的好的方面,反思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这次学习相信对大家的教学有一定帮助。
接下来,我们还将通过其他各种学习方式深入地学习新课标,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15:53:45 | 只看该作者
校 本 研 训 记 录
2010年度第二学期
(  2012  年  2月 日--  2012年7  月 日)
学   校
平师附小
研训
时间
3月15 日
研训
地点
一(1)教室
发言人
或主讲人
张晓燕
研训
人数
6
研训
模式
学习、研讨
参加对象
及有关单位
教研组成员
联络员
张晓燕
研训
课题
内容
摘要
周二,在东校区召开了教研组长会议,倪校布置了接下来我们要准备的主题活动任务,还把开学一个多月来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回顾,特别是对召集学生座谈的情况进行了反馈。今天,我们先就这些内容进行传达与学习。
第二块内容是对组内参与调研的两堂课进行研讨。
三年级王老师执教的是“除法的验算”,在导入新课上她恰当地运用情境创设让学生在模拟解决问题中感受验算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除法验算的兴趣,也使学生知道学习除法验算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同时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活动概括出(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用竖式列出来,按照除法的法则一步一步地计算。对有余数的除法,通过对旧知的回顾明确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商和除数相乘还要加上余数才等于被除数。结论得出来自学生的自主探究,整节课教师始终站在“引”的位置上,适时地介入指导。教师精炼的数学语言与灵活地激励性评价语言给学生和听课老师流下了深刻地印象。二年级陈老师执教的“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同样也是步骤清晰,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很高,教师设计的练习内容很广,层次性较强,让班里每位学生都有发言表现的机会。
对两节课的一些课堂生成的处理我们组里的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第一堂课,学生最后进行了大量的验算练习,那么怎样进行反馈才更有效?第二堂课最后的“拓展题”如果时间允许建议学生在本子上写下来再交流,这一环节也可放到前面专项计算练习中,让让学生能较早的进入学习兴奋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15:53:24 | 只看该作者
校 本 研 训 记 录
2010年度第二学期
(  2012  年  2月 日--  2012年7  月 日)
学   校
平师附小
研训
时间
3月29日
研训
地点
各办
发言人
或主讲人
各年级负责人
研训
人数
6
研训
模式
学习、研讨
参加对象
及有关单位
教研组成员
联络员
张晓燕
研训
课题
内容
摘要
这次教研活动,我们以年级组研讨教材为主。
一年级备课组活动内容
今天进行了三四单元检测,我们就检测情况进行了分析。试卷有一定难度,比如墙面上少了几块砖这题,一些孩子会用数的办法得到准确的数字,但要他画出来就比较困难,这样的空间观念一年级的孩子还没有很好的建立,有待进一步加强。另外,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试卷上出现了大量的文字阅读题,虽然我们早有准备,为这个单元的知识整理了两张复习纸,带领孩子每天读,可还是有部分学生不能完整读题,理解题意欠缺,完成试卷情况不佳。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也是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比如学生缺少生活经验,对人民币不能用乘法快速地进行计算等,所以对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将放慢节奏,让孩子在情境中,借助学具,不断体验不断感悟。
二年级备课组活动内容
    最近,两位老师经过精心的准备在家长开放日上展示了“千以内数的认识”一课。通过课件演示生动形象的让孩子们知道了比“百”更大的数,教师教得激情,学生学得投入。接下来,继续学习这个单元的知识,虽然这个单元的知识点难度不大,但学生在作业中时常发生要发生这样那样的错误,因此在平时教学时,还要在提高孩子作业准确率上下点功夫。
三年级备课组活动内容
主要讨论交流了关于年月日单元中的时间计算问题,每个班级都有学生不会计算时间的情况,主要的问题是学生对时间的感受不深,对时间的认识停留在时刻的认识上,给时间的计算带来阻力。同时讨论了《长方形的面积》一课,对于如何得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得出必须给学生一个验证、体验的过程,使学生的思维由形象上升为抽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15:53:10 | 只看该作者
校 本 研 训 记 录
2011年度第二学期
(  2012  年  2月-- 2012年  6月  日)
学   校
平师附小
研训时间
3月29日
研训地点
四楼大办公室
发言人或主讲人
备课组老师
研训人数
7
研训模式
分析、交流
参加对象及有关单位
备课组成员
联络员
朱冬梅
研训课题内容摘要
第8周低段数学组教研活动按照学校安排分备课组开展了教材研读,下面是3个组活动的具体情况。 一年级校本研训记录:本周的备课组活动我们就现正在教学过程中的第四单元“100以内熟的认识”及第五单元“人民币的认识”教学情况,学生作业情况作了分析及探讨。1.关于100以内数的认识疑难问题。 就100以内数的认识而言,一年级的孩子不陌生,尤其是第一节课是一节学生很容易走在老师前面的课,曾在课前做过调研,发现孩子们几乎都认识100以内的数,只是对于数的组成或者实际意义大部分孩子可能不是很明确。因此通过教学时引领孩子们数数,计数并感悟数的实际意义。在不断地数学活动中渗透数数、数的组成等基本练习,孩子们的认识没有什么问题。我们备课组方老师关于这个单元设计了几份小练笔,从检测的情况看孩子们的基本练习不错。但是这个单元的难度在于个别题型,如“十位比个位多2的两位数有哪些?”“个位是3,比十位少5,这个数是多少”诸如此类的题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要求过高,理解比较困难。因此这样的练习我们做的比较辛苦。2.关于人民币的认识。老师们都觉得认识人民币的面值一年级孩子没有问题,但是过分地追求计算等,不大切合学生实际。这个单元原本只有4节课的教学时间,但是真正地实施教学我们用了一周多的时间,而孩子的一些作业题还是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不由得就有了以下的设想:最好教材将人民币单元分段教学,一年级下册可以是简单的认识、介绍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二三年级时再让学生经历取币、换币、付币和找币等活动的过程。 二年级校本研训记录:本周的备课组活动我们就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及即将要上的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进行了教学探讨,并对教学中碰到的问题作了分析及探讨。第四单元的教学即将结束,我们两位老师总结回顾了自己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在作业反馈中我们发现作业本24页的第4题的第二个问题和28页的第2题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在老师讲解的时候觉得理解的,但是一旦独立解题时就发现学生还是不怎么理解。所以,我们就此类题型再次做了深入地探讨,商量如何教学设计才能突破学生理解的难点。第四单元即将结束,我们又对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经验丰富的阮老师还特地给朱老师上了一节“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示范课,课后两位老师又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全面分析了第五单元后,两位老师还根据教学内容开始商讨五单元的练习应该关注的重点在哪儿。 三年级校本研训记录:利用本周教研活动的时间,我和沈老师就估算这块内容中的解决问题进行了商讨。其实这个问题每上一次估算都会碰到,由于三年级孩子尚缺乏生活经验,所以很难辨别到底什么时候只需估算,什么时候要精算,因而我们就暂且统一为如果问题中求的是“大约多少元”的这类题目就用估算,但是实际上碰到的问题还是很多,让我们颇为纠结,扔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判断显然是不负责任的,可想统一一下题目又花样百出,故摘录书上三道题目供老师们探讨:(1)邮递员叔叔每分钟大约行100米,如果每天用2小时送信和报纸,邮递员每天大约行多少千米?(2)鲸鱼每秒游11米,袋鼠每秒跳18米,豹子每秒跑31米。豹子20秒大约跑多少米?袋鼠30秒大约跳多少米?鲸鱼1分钟大约游多少米?(3)一本书一页有23行,每行约有22个字。一页大约有多少个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15:52:51 | 只看该作者
(  2012  年  2月 日--  2012年7  月 日)
学   校
平师附小
研训
时间
4月12日
研训
地点
三(2)教室
二楼会议室
发言人
或主讲人
全体低段数学组老师及部分高段数学组老师
研训
人数
17
研训
模式
听课、研讨
参加对象
及有关单位
教研组成员
联络员
张晓燕
研训
课题
内容
摘要
下周,我校的王老师将参加与黄姑小学的教学联谊活动。今天,我们就进教室先聆听了王老师试教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课,然后又集中后幢二楼会议室进行说课、评课的活动。
此次活动准备非常充分,王老师为每位听课老师打印了教案,让大家都能提前知道教学的环节安排,以及每个环节的预设,所以听课过程非常清晰,大家记录也就更为详细,交流时内容更丰富了。
听完课后,倪校建议大家各抒己见,每人都来交流一下听课后的感受与心得,并说说对这堂课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建议得到大家热烈支持。朱老师首先发言,她建议是否巩固一下面积单位;姚老师认为,长方形的计算公式可以结合板书进行简化;纪老师老师认为研究4个图形的面积过程与板书结合,同时最后环节想像的几个长方形课件出示更好……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活动气氛十分热烈。对于老师们提出的建议,大家又集中进行了讨论。特别是对新知识学习采用何种教学形式更有效,更适合我们三年级的孩子,大家的交流最激烈,从一开始的争议到最后的统一,充分显示了我们每位教师平时扎实的教学功底。
整个活动持续了近三个小时,每位都收获满满。年轻的徐老师说:“这样的磨课真好,我学到了很多。” 磨课的过程是痛苦的,也是快乐的,用句俗语形容非常恰当“痛并快乐着”。 接下来,王老师还将对这节课进行打磨,我们先预祝她取得成功。最后,感谢高段数学组老师前来听课,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7 21: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