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德鹏
新课程理念提倡学生自主发展,教师应引导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教学中教师却始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总是想当然的“替学生想”,“帮助”学生完成思维活动。
案例:他摘对了吗?
内容: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以及圆形后,设计了“摘图形”活动。
教师把多个不同的图形贴到黑板上,提出问题:“我们认识了各种图形,你能很快地把他们摘出来吗?”
学生很踊跃。
教师教一名学生上前面,这名学生很快的把四个长方形取下来,拿在手里,转过来面向全体同学。
师:“他摘对了吗?”
生起答:“对了。”
师:“掌声鼓励鼓励他。”
全体学生鼓掌,这名学生的脸上再次表现出一种自豪感。紧接着教师又分别请三位同学取下了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其过程与上面的相同。
在上述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很踊跃,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但却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四名学生始终都是在找图形、摘图形,动脑、动手都做到了,可就是没有动口。我们不禁要问:“这就是经历过程了吗?”
我们的数学教学不能成为“哑巴数学”,要给学生充分表述见解的机会。心理学研究表明,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只有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才是对思维最好的训练。如果在上述教学中教师进一步引导:“你能说说是怎样快速把他们摘出来的吗?”“怎样做才不会摘错呢?”,进而引导学生表述自己的想法,学生会更加细致深入的认识这些图形的特点,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