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楼主 |
发表于 2012-5-18 13:09:47
|
只看该作者
第五单元 花之君子 参考答案
精品赏读
11.爱莲说
⊙收获平台
一、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二、1、(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缠蔓也不分枝,香气传得越远越显得清幽,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 2、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四、写菊和牡丹用于衬托“莲”之高洁。作者认为,牡丹虽艳丽富贵,但同于流俗,品格最下;菊花虽清逸脱俗,但隐逸避世,不值得效仿;莲花处于污浊环境,却洁身自好,难能可贵。
⊙发展空间
一、示例: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唐•骆宾王《晚泊》)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情辛大》)
从来不著水,清静本因心。(唐•李颀《初荷》)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搖;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清•石涛《荷花》
二、1、贞洁操守 虚心 贫贱不移 柔中有刚 不求名利 默默奉献 含辛茹苦
2、两文都以花喻人,本文托物抒情,课文托物言志;课文以菊之隐逸和牡丹之富贵衬托莲之高洁,本文则由藕联想到默默奉献、含辛茹苦的母亲。
3、示例:污泥是莲花生存的土壤,它供给莲花水和养分。莲花虽“出淤泥而不染”,但如果没有污泥,便难于生存。污泥甘于默默地奉献,还背上不洁的骂名,实在冤屈。我们在爱莲花的同时,更要爱她脚下的污泥。
12. 芙 蕖
⊙收获平台
一、效颦 亭亭 有、无 扬、避 安、立 敷衍 草菅
二、不是这样 等到 为……而苦恼 一同陈列 使……生香 大概
三、就 却 就 却
四、叶与花适合观赏(可目),香气宜人(可鼻),莲、藕皆可食用(可口),茎、叶可裹物(可用)。
五、周着意赞美的是莲花清高纯洁的品格,李则着力歌颂芙蕖的奉献精神。
⊙发展空间
1、荷花一般象征高洁的君子,而作者却从荷花的生物习性中读出别样的品质:植根淤泥,博取营养,共养互利,无私奉献。
2、《爱莲说》以议论为主,结合描写、抒情,托物言志,借花喻人;《芙蕖》以说明为主,结合描写、议论,主要说明芙蕖的特点与用途;本文亦以议论为主,结合说明和抒情,赞扬荷花别样的品质。
3、提示:从做人角度,可以谈学习荷花扎根淤泥,博取营养的同时,也应奉献于社会;从创新的角度,可以谈学习本文作者不拘成说,敢于提出新的看法并加以求证。
比较•探究
诗词三首 荔枝图序
⊙收获平台
一、写采莲女罗裙与荷叶共色、脸庞与荷花相映,混在一起认不出哪是荷哪是人了,直到听见歌声,才发觉荷丛中有采莲人。诗歌不直接写人,不见人而觉人,构成一个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意境。
二、用一“碧”一“红”写叶与花,色彩对比鲜明,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接天”“无穷”突出了宽广无际的空间;“映日”“别样”写出在阳光下荷花显得格外红,画面绚烂生动。
三、从下阕直接抒情可见,作者久居长安,思念江南家乡及亲友,抒发的是思乡之情。
四、1、大体上就像上述那些事物,但它实际上超过它们。
2、我(南宾刺史白居易)命书画工吏画上图册,写了这篇序。
五、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发展空间
一、今天荔枝主要产于福建、广东、广西,今天的巴峡不产荔枝。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研究证实,唐代巴蜀气候比现在温暖,可产荔枝,后来气候变冷,也就不产荔枝了。
二、1、李诗见荷亦见人,先见人后闻声;王诗见荷不见人,不见人而闻声,别有一番情趣。
2、卢诗借荷喻人,表达怀才不遇之意;杨诗盛赞西湖之荷,表达惊喜赞叹之情。
三、1、“我”的不宁是因为“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是因为我“坐在母亲旁边”,“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2、由荷叶为荷花挡雨联想到母亲是我的荫蔽,从而歌颂了母爱之伟大。
拓展阅读
清塘荷韵 水龙吟二首 竹
⊙收获平台
一、心有遗憾(心病);完全灰了心(失望);微有希望却令人灰心;狂喜;大快人意;充满希望(做着春天的梦)。
二、这是一幅宁静、柔和、富于情趣的画面,莲子轻轻而落,是那样平静飘逸,充盈着对生命消逝的豁达超然。
三、月入荷池,清幽静谧,使小猫产生了一个美丽的错误,使陶醉于眼前美景的作者萌发出童心童趣,富有生活情趣。
四、苏词明写杨花神态,实寓离人情思:似花非花、也无人惜、无情有思、梦游万里、寻郎不得,春逝花残,这杨花在离人的眼中已经不是花了,简直就是血泪。整首词始终寄寓着离别的思念之情。
五、诗与画一样,源于生活而又不是生活的简单摹仿。杨花本是自然形态的,但经苏轼的想象和加工,成了离情的寄托,客观对象变成了主观感情。这正如郑燮所说,“眼中之竹”是自然形态的竹,经过了“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变异,才是画中之竹。
⊙发展空间
1、示例:品性高雅、卓尔不群、孤高绝俗、不畏严寒、铁骨铮铮、不萎尘泥、淡泊超然、雅俗共赏。
2、梅菊对比,突出菊花铁骨铮铮、不萎尘泥的秉性。
3、它之所以宝贵的原因是,它的苗可以作菜,它的花可以入药,它的花囊可以做枕,菊花泡酒可以饮用。
4、有铁骨血性、气质刚烈的菊花。
5、提示:可以谈野菊的不求名利,可以为秋风摧菊而不平,也可以批判菊花孤傲不群的性格……
体验成功
一、积累与运用
1、①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③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2、“吸”字写尽了作者两年来对荷花的盼望、期待心理和十分无奈却又不肯灰心的心情。“走动”一词采用拟人,把荷花默默无闻却又坚忍不拔的精神充分表现了出来。
3、示例:语文像苍穹一样广袤,你可以在阳光下欣赏天空的明丽,也可以在星光中探寻天空的神秘。
4、示例:我认为,猪八戒能吃苦耐劳,对师傅忠心耿耿。在与妖魔的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他知错能改,乐于助人,是一个忠勇善良、淳朴憨厚的人。
5、提示:中国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中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节水)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能答出“保护地球生态”“节水需要公众参与”要点即可。)
二、阅读。
(一)6、(1)具备,具有 (2)表示动作,这里是画的意思。
7、D
8、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9、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
10、①甲文强调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方能“振笔直遂”,乙文主张画竹应“意在笔先”。两文作者见解一致,观点相同。②甲文主张画竹先要静观默察,烂熟于心,才能一气呵成;乙文阐明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者的关系,两文都道出了艺术的真谛。③“胸中之竹”源于“眼中之竹”,画者“手中之竹”又并非是“胸中之竹”,这是说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是: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甲、乙两文都蕴含了这样的道理。(②③能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二)11、(原来)放弃也可以是一种快乐,一种美丽。
12、本文写了《开心辞典》上答题人放弃继续答题和“我”放弃考研两件事。
“我”的“放弃”是因为受到答题人“放弃”的启发。(或:答题人的“放弃”消除了“我”是否考研的犹豫。或:答题人的“放弃”使“我”坚定了放弃考研的决心。)
13、示例1:赞同“弟弟”的观点,因为人的价值在于不断追求,不断超越自我,所以不要轻易放弃。
示例2:赞同“我”的观点,因为每个人都应当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只要尽了力,只要符合自己的实际,就没有什么可遗憾的。
14、作者认为,放弃是一种更豁达的人生态度,脚踏实地,寻找那块应该属于自己的天空,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15、开放性试题,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言之有理即可。从“放弃是快乐的”或“不轻言放弃”或“视不同情况决定是否放弃”等角度谈感想都可以。
三、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