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教师适时加以指导。几分钟后,找学生汇报活动的成果。教师出示一张设计好的图表,学生说,老师写。 师:大家看,剩余的根数大致上有几种情况? 生:三种 生:1、0、3 师:如果老师把15改成16结果会怎么样? 生:余数还有2。 师:从剩下数可以看出来,有的时候有的,有的时候没有。 师:现在来看看,这些3、3、1、1是什么,你给它取个名字 生:余数, 师:余数就是剩下的不能再分了。能够分的除外,剩下不能再分的就叫余数。 师:余数为什么不能再分了? 生:剩余的分不了了。 接着老师用了不少时间带领学生学习笔算竖式的写法。 …… 师:找一找每个算式的余数与除数,再比较一下,你发现什么? 生1:余数要比除数小。 师: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 【分析】: 教师试图通过学具操作感悟——小组活动交流——图表的记录表述——师生的研讨交流,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到有余数除法中除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从中可以看出教师能从学生的角度来解读教材,重组教材。然而,由于对教材难点的处理缺乏有效的突破手段,整个教学流程突出强化了笔算竖式的写法,淡化了有余数除法中余数的本质意义,造成学生对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同时,由于没能充分挖掘学生汇报而成的图表对他们思维有序引领作用,造成学生对余数与除数关系的认识更多来自于教师的强化,而不是自我的发现与归纳,自然学生的学习效果就打了折扣了。 【B老师的片断】: …… 师:8朵花,每4朵为一份,可以分成这样的几份?(在黑板上画图示)谁能告诉我算式怎么写? 生1:8÷4=2 (学生说后教师及时板书算式) 师:如果是9朵呢?每4朵1份,结果会怎么样?用什么方法计算呀? 生2:用除法,9÷4= 师:答案是几呢?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草稿纸上画一画。 师:画好了吗? 生:画好了。 生3:生上画板画, 师:分完了吗? 生:没有,还多一朵? 师:你会写出答案吗? 生3:9÷4=2(份)……1(朵) (学生边说教师板书算式) 师:怎么读呢?读作9除以4等于2,余1朵。 师:如果是10朵,11朵呢?你会分吗?先在草稿纸上画一画,再写出答案来。 (学生根据以上的方式很快展开了活动) 师:谁能汇报一下你做的。 生4:10÷4=2(份)……2(朵) 生5:11÷4=2(份)……3(朵) 师:比较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生6:后面都是除多少。 生7:后面的余数都不同。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板书) 师:如果有12朵呢?每4朵一份。 生:3份。 师:如果我有13朵花? 生:3份,余1朵。 师:如果14朵、15朵呢? 生:3份余2,3份余3。 师:如果有一堆花,还是每4朵一份,可以分成几份,余几? ( )÷4=( )……( ) 生8:余8朵。 师:行吗? 生:不行,8朵还可以分的。 师:那余7朵行吗?5朵行吗? 生:都不行,只有3朵行。因为4比3大。 师:那大家发现没有,余数与什么有关呀? 生:与除数有关。 师:如果除数是5的话,余数可能是几? 生:1、2、3、4 师:为什么不能是其他数呀 生:余数要比除数下,大了又可以分了。 师:看来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此时,黑板上的板书) 被除数 除数 商 余数 8÷4=2(份) 9÷4=2(份)……1(朵) 10÷4=2(份)……2(朵) 11÷4=2(份)……3(朵) 12÷4=3(份) 13÷4=3(份)……1(朵) 14÷4=3(份)……2(朵) 15÷4=3(份)……3(朵) 【分析】: 老师在突破有余数除法教学难点——“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处理的很巧妙。她通过画图感知——算式归纳——解释说明的方式,引导学生思维方式从图示表述,逐步向数学思考发展。再通过黑板有序生成的算式板书,间接地帮助学生认识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同时,教师在数据的设计上也很独特,为了突出除数与余数的关系,提供的数据中除数是不变的,随着被除数的变化,余数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从中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思维模型。 【C老师的片断】: …… 师:出示10根小棒,谁能上黑板上分一分。 生1: 师:这位同学是不是平均分?能不能用算式表示。 生:不是,是。 师:不是吗?每个人分得一样多就是平均分,是不是呀? 生:是。 生2:平均分就可以用除法。 师:这道题可不可以用除法呢? 生:可以。 生3:10-1=9 9÷3=3(根) 师:老师给你几根呀? 生:10根。 师:那怎么分呀。 生4:10÷3=3(根)……1(根) 师:大家照上面样子,在草稿本上写一道除法竖式。(接着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生:(生说师写) 师:(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地理解除法竖式表示的意义。) …… 师:是不是每次都余1呀。 生5:不是,我们是11根,每人3根,多2根。 师:能不能想出一道乘法算式来。 生6:(生说)11÷3=3(根)……2(根) 师:有多出1根的,有多出2根的,有没有余数是3的? 生:不会。 师:为什么呀?小组内讨论一下。 师:会不会多出3根? 生:不会。如果有3根又可以分了。 师:谁能上黑板来分一分。这一共是几根。 (重复说明10根小棒分的过程) 师:老师再给你1根,现在能分了吗? 生:不能。 师:你看老师再给你1根?现在可以分了吗? 生:可以了。 师:看看,每个人又分得1根。 (老师一直不断给学生小棒,让其说能不能分) 师:这是什么数呀,一遇到它就分掉了。 师:余数与除数3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余数不能比除数大,一定要小于除数。 …… 【分析】: 教师试图引导学生通过一组操作活动,取得两个收获,一是初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二是明确有数数除法中余数为什么一定要比除数小的算理。由于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对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教学时,教师前大半节课时间在强调竖式的写法与意义,结束前又试图通过一组添加小棒的活动,启发学生认识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然而,从课堂反馈的效果来看,学生对除法竖式的掌握和有余数除法算理的理解都不是很透彻。仔细思考,发现问题不是出在教师教学设计上,而是没有及时抓住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学习资源,没有把学生回答的内容有序地固化在黑板上,学生在思考时失去了凭借物,自然很难对一个新的知识形成明晰的认知。 【思考与建议】 现在的计算课教学往往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就是直接告诉学生怎么算,忽视了算理的理解与把握;要么就是一味追求算法多样化,忽视了算法的优化与提升。如何提高计算课教学的有效性,提升计算教中的数学思维的含量,挖掘其中的数学价值呢? 一、在突破难点上找准“切入点” 教学难点顾名思义就是每节课中最硬的那根“骨头”,怎样啃下这根硬“骨头”,回避或蛮力都不能解决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找准难点这根“骨头”的切入点,沿着切入口顺势而行,步步递进,突破难点自然就水到渠成。 三位老师中,B老师在突破“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这一难点时,切入点找得准。教学中,她通过设计除数不变,被除数逐渐递增而引起余数递增一组算式。 8÷4=2(份) 9÷4=2(份)……1(朵) 10÷4=2(份)……2(朵) 11÷4=2(份)……3(朵) 12÷4=3(份) 13÷4=3(份)……1(朵) 14÷4=3(份)……2(朵) 15÷4=3(份)……3(朵) 引导学生发现其中余数的变化规律,即只有小于除数的情况下才有余数,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为什么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算理本质。在这一难点突破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后逐步总结出来的。这样的结论不仅具有广泛的感性基础,更拥有鲜活的经验背景。突破难点的过程自然也就成了学生思维发展的触发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