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3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东亚病夫”说法的来龙去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9-25 07:5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国际舆论预测,中国体育代表团将在今年北京奥运会上借地主之天时地利获得金牌总数第一名。如果真的如此的话,可以想象我们国内的舆论将会做出这样的欢呼:中国人把“东亚病夫”的帽子彻底甩到太平洋里去了!

不过,wait a moment,到底是谁把“东亚病夫”这顶帽子给我们中国人带上的呢?查一下北京奥运会官方网站http://www.beijing2008.com,我们可以在“中学生奥林匹克知识读本”栏目下找到题为“从‘东亚病夫’到竞技大国”的文章(http://www.beijing2008.com/37/67/article211986737.shtml),还配有一幅漫画。文章中这样描述了“东亚病夫”的来历:“1949年之前,中国运动员参加了3届奥运会,每次都铩羽而归,一牌未得。当时一家外国报纸刊出了这样的一幅漫画:奥运五环旗下,一群蓄着长辫、身穿长袍马褂、形容枯槁的中国人,扛着一个硕大无比的鸭蛋,画题为“东亚病夫”。对运动员的这种侮辱和嘲讽,反映了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在国际上毫无地位”。在中国网上,一篇题为“‘零的记录’与‘东亚病夫’”的文章)对这段故事还有更具体和绘声绘色的描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9-25 16: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东亚病夫”说法的来龙去脉

抗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9-25 07:5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东亚病夫”说法的来龙去脉

由此可见,在西方语言习惯中,“xx病夫”的说法并非特指中国,可以用在任何洲、国家;而且这个表达式的重点绝非在形容某国人民身体的孱弱,主要是指社会、经济的困境。然而,自从上个世纪初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媒体、民间引用“东亚病夫”这个说法时,更侧重于中国人体魄和健康,强调其污辱的含义。传说1909年,英国大力士奥皮音在上海张园设擂比武,侮辱中国人。霍元甲针锋相对在报上刊登广告:“世讥我国为病夫国,我即病夫国中一病夫,愿与天下健者一试”,并声言“专收外国大力士,虽铜筋铁骨,无所惴焉!” 1972年李小龙主演的电影《精武门》中讲述了霍元甲的徒弟陈真为师父报仇的故事。在影片中,污辱中国人是“东亚病夫”的坏蛋从欧洲人变成了日本人,日本空手道馆派人送来一块写有“东亚病夫”的牌匾,并扬言挑战整个中华武术界。李小龙饰演的陈真使出了双截棍惊人绝技,并喊出了“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的经典台词,为全世界华人找回了久违的心理平衡。



应该说,这种“中国人不能被嘲笑”的心态有相当的正面意义,不蒸馒头争口气,在特定的环境下确实可以激励国人自强不息。从这个角度看,我推测1936年的那个外国报刊上的“鸭蛋漫画”根本就是杜撰。即便这幅漫画确有其事,而且发表在新加坡的媒体的话,考虑到新加坡是个华人社会,最大的可能这幅漫画出自华人之手而且发表在华文报刊上,其目的依然是为了警醒贫穷落后的中国人。不过,我们中国人自己说自己可以,怎么说都不为过,老外千万不要来瞎掺乎。如果哪一天《经济学人》的封面胆敢用The Real Sick Man of Asia来形容中国的话,小心感情受伤害的中国人一人一口吐沫把他那个编辑部给淹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9-25 07:5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东亚病夫”说法的来龙去脉

不知是否1936年奥运鸭蛋漫画的刺激,在上个世纪30年代以后鲜有“东方病夫”的说法,一般沿用“东亚病夫”。当然,在国人看来,无论“东方病夫”还是“东亚病夫”都是一回事,都是指中国人身体上的孱弱病态。1946年出版的《家事学概论》(章绳著)中写道:“东亚病夫之名,由来已久,讫今尚未除去,最大原因在食物的营养不讲究。”1956年8月,毛泽东在八大预备会议上做了《增强党的团结,继承党的传统》的演讲,其中也用到了“东亚病夫”一词:“过去说中国是‘老大帝国’,‘东亚病夫’,经济落后,文化也落后,又不讲卫生,打球也不行,游水也不行,女人是小脚,男人留辫子,还有太监,中国的月亮也不那么很好,外国的月亮总是比较清爽一点,总而言之,坏事不少。但是,经过这六年的改革,我们把中国的面貌改变了。我们的成绩是谁也否认不了的。”1959年郭沫若作诗祝贺《全运会闭幕》:“ 中华儿女今舒畅,‘ 东亚病夫’已健康。”



在国人的心目中,“东亚病夫”从来就是外国人对中华儿女的蔑称。然而,令人疑惑的是,除了1896年一篇英国人的文章以及1936年一幅据说是外国人画得漫画以外,我们没有看到其他外国人用“东方病夫”或者“东亚病夫”来侮辱中国人的资料。如果1896年英国人的那篇文章中“东方病夫”的原文果真是sick man of East Asia的话,我认为也未必就是对中国人的种族歧视和人身攻击。因为在英文中sick man of xxxx是个常见的表达式,而且最早是以sick man of Europe(“欧洲病夫”)的形式见诸于世。这个表达式本是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早在1853年形容衰落中的奥特曼帝国最先使用,其后“欧洲病夫”成为一个常用词,形容处于经济或者社会困境中的欧洲国家。上个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英国就常常被媒体讥为sick man of Europe,到了90年代剧变后国力衰弱的前苏联和东欧也会被称为“欧洲病夫”。更有甚者,2005年5月21日出版的一期《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公然在封面上用The Real Sick Man of Europe(真正的欧洲病夫)来形容意大利政治经济困境(图),却也不见意大利政府和人民出来抗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9-25 07:5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东亚病夫”说法的来龙去脉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中国申报了近三十个参赛项目,中国派出了140余人的代表团,但运动员仅有69人,其余是武术表演队,体育考察团及职员等。但在所有的参赛项目中除撑杆跳高选手符宝卢跳过3.80米进入复赛外,其他人都在初赛中即遭淘汰,中国代表队全军覆没。当其它国家的运动员捧着鲜花,戴着奖牌,神采奕奕地回国时,中国运动员又一次黯然伤神地踏上归途。途经新加坡时,一副外国漫画这样嘲讽中国人:在奥运五环旗下,一群头蓄长辫,身着长袍马褂,形如枯草的中国人,用担架扛着一个硕大无比的鸭蛋,画题为“东亚病夫”,许多外国人都讥笑中国队为“鸭蛋队”。体育的落后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真实写照。



对这段故事许多国人都耳熟能详,但是细想一下,也有若干可圈可点之处。第一,至今为止,还没有人找到1936年中国人在新加坡看见的那幅漫画,所以这个故事只能算是一个未经证实的传说。第二,如果是在1936年发表的漫画,那时满清王朝已经被推翻25年之久,外国人何以仍然用“头蓄长辫,身着长袍马褂”的大清臣民的特征来形容进入民国的中国人?第三,漫画上画着一个“硕大无比”的鸭蛋,难道外国人也像中国人一样用“鸭蛋”来形容“零”字吗?



当然,上面所谈到的几点疑问都还是细节问题,关键的是“东亚病夫”这个词的来历,是否是外国人对中国人的污辱和嘲弄。在网上可以查到这样的资料:“东亚病夫”一词,最先叫“东方病夫”,出自上海《字西林报》(Tzu Lin Hsi Pao,North China Daily News,英国侨民奚安门Henry Shearman于1850年8月30日创刊于上海)1896年10月17日登载的一篇英国人所写的"中国实情"的文章,其中一句话被梁启超翻译为“夫中国——东方病夫也,其麻木不仁久矣”,估计原文应该是sick man of East Asia,或者East Asian sick man。自此“东方病夫”的说法不胫而走,多为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所引用。蔡锷在1902年写的《军国民篇》中有这样的字句:“显而言之,则东方病夫气息奄奄,其遗产若是其丰,吾辈将何以处分之?”梁启超在写于1902年-1906年间的《新民说》中提到“我以病夫闻于世界,手足以瘫痪,以尽失防护之机能,东西诸国,莫不磨刀霍霍,内向而鱼肉我矣。”1915年,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发表的《今日之教育方针》一文中也提到了这个词:“艰难辛苦,力不能堪;青年堕落,壮无能力,非吾国今日之现象乎?人字吾为东方病夫国,而吾人之少年青年,几无一不在病夫之列,如此民族,将何以图存?”



上述引文中都使用的是“东方病夫”而不是“东亚病夫”。“东亚病夫”又是怎样来的呢?1905年出版发行的历史小说《孽海花》,封面注有“爱自由者起发,东亚病夫编述”字样。其中“爱自由者”是金松岑的笔名,而“东亚病夫”是曾朴的笔名,曾朴生于1872年,卒于1935年,江苏常熟人。曾朴一生著作丰富,以小说《孽海花》最著名。除了东亚病夫这个笔名外,还使用过“病夫”、“国之病夫”等,借以唤起蒙昧中的国人。1929年出版的法国小说《肉与死》(原著Aphrodite,作者Pierre Louis)的封面上写着病夫、虚白合译,虚白是曾朴的儿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6 03:5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