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534|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公开课《分数的基本性质》听课有感心得体会评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30 09:23: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数的基本性质》听课反思
   今天(2011年4月26日)下午,进修学校领导一行七人来校指导教学活动,也是本学期开学以来第一次来校听课指导。第二节课在五年三班听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堂教学。执教教师通过复习除法的基本性质,结合课前预习,导入新课的。

        新课的讲授是通过观察折纸来进行的。用三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分别折出1/2、2/4、4/8,并用阴影表示出来。然后组织小组同学观察折出的三个阴影图形,开展讨论,得出三个分数相等的结论,也就出现了1/2=2/4=4/8。通过观察这三个分数分子分母的变化,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最后进行巩固练习。

        从整节课的设计看,教师设计的很巧妙,一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师生互动解决问题,完成教学目标。在细节是有两点值得商榷:一是引入新课时用的应该是“商不变的性质”,而不是“除法的基本性质”,并且在这个环节浪费了太多的时间。让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做题唤起学生对“商不变性质”的记忆,为下面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做铺垫。二是主要问题的设计缺乏准确性。在观察1/2=2/4=4/8时,由于教师问题设计的不准确,导致学生答非所问,耽误时间,影响教学效果。

        给我的启示:本节课也可以用以下两种方式导入。①从“商不变的性质”导入。课前复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及商不变的性质,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有2÷4=4÷8(被除数乘2,除数也乘2后,得到的新除法算式和原来的除法算式相等),再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猜想到可能有2/4=4/8。然后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进行验证。(验证的方法可以是折纸,也可以用除法计算结果。)从特殊到一般,是不是所有的分数都具备这样的性质呢?学生可以自己举例进行验证。最后得出结论。②可以从比较分数大小来引入新课。教师创设故事情境,引出1/2和2/4谁大谁小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验证,方法还可以是上面的两种方法或者更多的方法。得出相等的结论后,再观察两个分数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得出分数基本性质的结论,然后学生可以广泛举例自己进行验证,最后归纳总结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两种方式在广泛举例时,不要把反方向变化即除法漏掉就可以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3-30 09:30:15 | 只看该作者
评析:

本节课有以下四个特色:

1、创设情境,合理质疑。心理学研究表明:合理的质疑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探索欲望从潜伏状态迅速转入活跃状态。如果我们设计好教学中的提问,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就可以把学生引入自主探索的学习状态中,让学生明确探索的目标,激发强烈的探索欲望。在《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中,什么样的情境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呢?陈老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巧妙地从学生设计数学报的版面分配问题作为切入点,出示三个分数3/4、6/8、12/16,猜测谁的版面占的面积大,让学生在生动的问题情境中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与需求。

2、自主探索,培养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我们都知道,学生把“分数的基本性质”纳入自已的认知体系中可能是残缺不全的、肤浅的。如何让学生的认识更深刻、更完整呢?本节课,陈老师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各种感官都参与学习,让学生获得丰富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教师先让学生动手折一折,画一画,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三幅图的异同之处,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变化过程,从而证实变化的规律,整个操作过程层次分明,通过折、涂,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人人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观察三个图形来说明概念,降低了难度。这样处理,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又让学生亲历分数基本性质的形成过程,那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是愉悦的、快乐的、幸福的,也是终生难忘的。

3、关注学法,注重迁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中,陈老师能以学定教,留足时空,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探究。如,当学生通过活动直观地从图形中感受到几个相等分数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后,陈老师不满足于如此形象直观地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而是适时地进行抽象、提升,“刚才大家借助图形发现三个分数是一样大的。那么,你们还有其它的方法来验证它们的大小吗?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三个相等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你又能发现什么呢?”再次引导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探究学习中。学生通过算一算,利用已学过的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旧知识来解释新知识,得出:

3/4=3÷4=(3×2)÷(4×2)=6÷8=6/8

12/16=12÷16=(12÷2)÷(16÷2)=6÷8=6/8“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运用已形成的 “商不变的规律”的知识 “类结构”进行“用结构”的迁移性尝试与应用,线条清晰,收放合理,层次分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适时评价,促进发展。《数学课程课标》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陈老师的激励性语言“真不错”“很好”“老师欣赏你”“太好了”“更精彩的发现肯定在后头”等等的调动下,学生们发现三个相等分数之间的变化规律时,脱口而出“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旧知识来解释新知识,真棒!”,师生间真实的、融洽的情感互动此时此刻达到高潮;当其中一组学生试着总结规律时,陈老师选择了学生互评的方式,“其他组是不是赞成他们组的看法?”先让其他同学各抒己见,再引导学生逐渐归纳出较为完整的分数基本性质。

在学生畅谈收获、反思总结阶段,陈老师让学生用分数来表示学习本课的感受,形式新颖,既能畅谈师生的感受,促进师生间的沟通,又能再次巩固本课的新知识,可谓“一箭双雕”“一举多得”。正是因为陈老师在课堂中的有效调动与适时有效的评价才让教学获得了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可能与条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3-30 09:30:02 | 只看该作者
执教者:福建省南安市柳城中心小学 陈健珍

评析:福建省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 雷梅玲



一、创设情境,大胆猜测

师:同学们,上星期老师布置大家设计一份数学报,老师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大家想听听吗?(生答:“想!”)咱们班有三个同学,他们分别在三张同样大的纸张上设计了活动乐园这个栏目。其中婉芳的活动乐园占整个版面的3/4,文强的活动乐园占整个版面的6/8,志达的活动乐园占整个版面的12/16。(师边说边演示课件)请大家观察这三个分数,帮忙想想谁的版面占的面积大呢?

学生猜测。……

二、小组合作,验证猜想

师:到底谁的猜想是正确地呢?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1、折一折,画一画

教师提出要求(课件出示):

(1)三人为一个小组,每人选择一个不同的分数,先折一折,再用画一画的方法把它表示出来。

(2)三人做好之后,将三幅图进行比较,看看能发现什么?为什么?

学生动手折画,而后进行比较。

汇报。

师:哪一小组的同学愿意上来说说你们的发现?

生:通过比较,三副图阴影部分面积一样,因而三个分数一样大。(师适时将学生小组绘图贴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三幅图形,它们平均分的份数和取出的份数有什么变化吗?从左往右看,你发现了什么?从右往左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从左往右看,平均分的份数每次扩大了2倍,取出的份数每次也跟着扩大2倍。从右往左看,平均分的份数每次缩小2倍,取出的份数每次也跟着缩小2倍。

师:你们其他组是不是赞成他们组的看法?(生:同意。)

师:也就是说,当平均分的份数发生变化的时候,取出的份数也发生了同样地变化。

2、算一算

1)师:刚才大家借助图形发现三个分数是一样大的。那么,你们还有其它的方法来验证它们的大小吗?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三个相等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你又能发现什么呢?

2)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小组里讨论交流想法。

3)汇报。

生①:3/4的分子和分母都乘2得到6/8,6/8的分子和分母都乘2得到12/16。

师:是不是一定都要乘2?3/4与12/16之间又是怎样变化的?

生①:3/4的分子和分母都乘4得到12/16。

生②:12/16的分子和分母都除以2得到6/8,6/8的分子和分母都除以2得到3/4。

(师根据生回答适时板书)

师:你们其他组有相同的发现吗?

生③(伟建):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同样可以使它们相等。

师:能不能结合分数具体讲一讲?

生③:3/4=3÷4=(3×2)÷(4×2)=6÷8=6/8

12/16=12÷16=(12÷2)÷(16÷2)=6÷8=6/8

师: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旧知识来解释新知识,真棒!

三、概括性质,揭示课题

1、师:哪位同学能用一句话概括刚才生①和生②的发现呢?

生①: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它们已然能相等。

生②: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生③: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为什么要说“0除外”?

生③:因为除数或分母都不能为0。

(课件出示分数的基本性质,全班齐读一遍。)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板书课题)

2、师小结:“分数的基本性质”在课本第四十三页,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看一看,你有哪个地方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请在课本上用笔标示出来。

师:谁愿意来提醒大家该注意什么?

生:都、相同、0除外、大小不变。(师随生回答将课件中重点字词凸显。)全班再齐读一遍分数的基本性质。

4、师:我们以前学过了什么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相似?

生:商不变的规律。

师:谁来说说什么是商不变的规律?

生: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师: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课件同时出现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观察。)

生: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除法中是商不变,分数中是分数的大小不变。其它都一样。(师随生回答将课件中重点字词凸显。)

师:数学知识中有很多知识是紧密相关的,大家以后要像刚才伟建同学一样,多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这对于我们学习新知识很有帮助。

四、解释应用,深化认知

师:同学们,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你们都懂得用吗?让我们来试一试吧!

1、教材第43页试一试。

师:观察分母(或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着重让学生说说第1、2小题的想法。(略)

2、教材第44页练一练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请学生自由上前板演,集体订正。(略)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道题中的两个小题有什么不同?

3、数学游戏

师:看到大家学得这么好,老师想和大家做一个游戏?大家愿意吗?

生:愿意!(师课件出示要求)

师:我说一个2/5。

生:4/10。

师:我说4/20。

生:1/5。

师:看来同学们的兴趣都很浓,那么我们在小组里做这个游戏吧!小组里一个同学说,其他两个同学进行抢答,轮换着进行。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辅导。

师:老师看到大家积极性都很高,但由于时间关系,游戏只能到此为止,课后同桌之间可以继续来开展这个游戏。

五、回顾反思,评价激励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节课你们的学习情况,如果把你上完这节课的感受看作整体“1”,请说说你的快乐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遗憾呢?

(教师课件出示一张笑脸表示收获,一张哭脸表示遗憾。)

生①:我的收获占了这节课的3/4,遗憾占了这节课的1/4。(师将学生所说分数板书在黑板上。)

师:老师特别想知道你的遗憾是什么?

生①:我的遗憾是,刚才游戏中题目都是我出的,我都没有回答过。

师:老师建议在课后的游戏中由他们出题,你来答,好吗?

生②:我的收获占了这节课的4/6,遗憾占了这节课的2/6。(师将学生所说分数板书在黑板上。)

师:你的收获是什么,遗憾又是什么?

生②:我的收获是这节课学会了分数的基本性质,遗憾是我举了很多次手,但老师都没叫我几次?

师:老师也想,但我们也要把机会留一些给其它同学,不是吗?

师:看看同学们所说的分数,你能说出与这些分数大小相等,而分子分母不一样的分数吗?

生回答,教师板书。(略)

师:老师也想来说说我的收获和遗憾,我的收获占了这节课的8/10,遗憾占了这节课的2/10,我的收获是这节课能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大家都学得很认真,我很高兴,我的遗憾是,有一些同学有了想法却不愿说出来,希望下节课能大胆的举手发言。

谁又能将老师这些分数化为大小相等,而分子分母不一样的分数呢?老师有个要求,要把分子和分母都变小了。

生:8/10=4/5, 2/10=1/5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课本第44页第1、2、3题。

2、思考: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那么,如果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还会不变吗?请同学们把这个问题带回去自己想办法寻找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3-30 09:29:32 | 只看该作者
公开课《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评课

这节课,陈老师教态自然、语言清晰、数学语言表述准确。对学生的启发、点拨恰到好处,与学生的交流亲切自然,充分体现新的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她着重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活动来让学生主动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同时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主动探索。引导观察→寻找规律→发现规律,我觉得这是一堂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体现新课标理念的课堂,从中我得到了一些鲜活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具体概括以下几点:
    一、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地制定了教学思路。这节课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调动了学生的知识积累,使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同时感悟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节课以“商不变的性质”复习引入,通过一组填空题充分复习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商不变。”再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引导学生把除法算式改写成分数的形式,从而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这节课陈老师突出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训练,通过用三张同样大的长形纸折一张的、涂色等活动来探索分数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从而让学生发现规律,突出重难点的内容,整个教学做到详略得当,重难点把握准确。这样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创设情境,重视操作活动,发挥主体作用。

    老师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丰富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引导学生比较观察三幅图的异同之处,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变化过程,从而证实变化的规律,整个操作过程层次分明,通过折涂,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不是操作而操作,而是把操作,理解概念,让学生观察三个图形来说明概念,降低了难度。通过操作,让学生既学得高兴又充分理解知识。形象直观地推导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概念,这样概念形成过程十分清晰,充分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把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达到教学目的。

    三、练习设计具有层次性、开放性。

    练习题的设计也是形式多样,富有层次性。老师说分母,学生说分子或老师说分子,学生说分母;“连续写出多个相等的分数”等都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调动了学生的多向思维,效果也不错。注重新旧知识的连接与沟通。通过一组练习题,充分复习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商不变。”这一知识的迁移,既调动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又使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同时感悟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总之,本节课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探求知识,发展思维。能为学生提供充分自主探求的空间,把探索、发现知识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力图让学生在开放、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参与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3-30 09:29:00 | 只看该作者
小学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评课稿


沈老师的课,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学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无可挑剔,对学生的启发、点拨恰到好处,与学生的交流亲切自然,驾驭课堂的能力让人佩服。尽管是一堂旧教材的课,但在沈老师设计的课堂中,却让人欣喜的发现新的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为旧教材与新理念的有机结合作了一个很好的典范作用。下面就这节课谈谈自己的体会。
1.教材简析《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的内容之一,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分数的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规律性知识,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会变吗?分数的分子分母如何变化,分数的大小不变呢?学生在这种“变”与“不变”中发现规律。
2、教材处理
(1)坚持以本为本的原则,把教材中的陈述性教学为猜想与验证性发现。
(2)把总结式教学为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总结的探究性学习。
(3)以教师的主导地位转化为学生为主体的学生探究性学习。
3、教学过程这节课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调动了学生的知识积累,使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同时感悟了知识的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3-30 09:28:39 | 只看该作者
《分数的基本性质》评课稿

杜家小学  黄淑珍

李老师的课,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学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无可挑剔,对学生的启发、点拨恰到好处,与学生的交流亲切自然,驾驭课堂的能力让人佩服。尽管是一堂旧教材的课,但在李老师设计的课堂中,却让人欣喜的发现新的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为旧教材与新理念的有机结合作了一个很好的典范作用。下面就这节课谈谈自己的体会。

    这节课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调动了学生的知识积累,使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同时感悟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节课以“商不变的性质”复习引入,通过一组练习题充分复习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商不变。”

    在新授过程中,李老师没有单一地把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直接出示给学生,而是把一种静态的数学知识变为一种让学生在一种大问题背景下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在一种动态的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体验发现真理的曲折和快乐,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体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整个课堂创设了一种“猜想——验证——反思”的教学模式,以“猜想”贯穿全课,引导学生迁移旧知、大胆猜想——实验操作、验证猜想——质疑讨论、完善猜想等,把这一系列探究过程放大,把“过程性目标”凸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得快乐,而且每个学生的个性也充分得到了发展,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李老师老师设计的练习题的也是由浅入深,形式多样。既复习了新知识,并让学生在练习中有所提升,组织学生自己讨论寻求解决的办法,体现了自主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3-30 09:28:21 | 只看该作者
《分数的基本性质》评课稿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的内容之一,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分数的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规律性知识,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会变吗?分数的分子分母如何变化,分数的大小不变呢?学生在这种“变”与“不变”中发现规律。

    这节课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调动了学生的知识积累,使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同时感悟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节课以“商不变的性质”复习引入,通过填空题充分复习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商不变。”再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引导学生把除法算式改写成分数的形式,再通过学习例题,观察和比较大小,从而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王老师这节课充分运用资源视听和知识的迁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积累,使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同时感悟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节课以“唐僧分西瓜”复习引入,通过练习题充分复习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商不变。”

    在新授过程中,王老师没有单一地把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直接出示给学生,而是把一种静态的数学知识变为一种让学生在一种大问题背景下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在一种动态的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体验发现真理的曲折和快乐,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体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整个课堂创设了一种“猜想——验证——反思”的教学模式,以“猜想”贯穿全课,引导学生迁移旧知、大胆猜想——实验操作、验证猜想——质疑讨论、完善猜想等,把这一系列探究过程放大,把“过程性目标”凸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得快乐,而且每个学生的个性也充分得到了发展,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13:1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