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45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北京的春节》听课感想体会评课记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28 09:58: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京的春节》——听课有感反思
听了六年级一班周老师的示范课,内容是人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第六课《北京的春节》感受颇深,就这节课我说说我的感受想法。

首先值得我学习的是周老师的学案工整,模式正确规范,整节课的思路清晰。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供我们一起探讨摸索。我就说说我自己在上这节课时怎么处理一些环节吧。

一、学习生字环节,我会给学生10分钟时间完成。步骤如下:读、看课文-----圈出生字词------查工具书、问同学解决生字注音组词-------同桌互读、互说。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又能节约时间,同时学生应该能真正掌握需要学的字词。字词的检测方式(10分钟):1、学生上黑板讲自己理解最好的生字(读音、组词),2、动笔练习生字注音组词,3、开火车轮读。

二、学习字词环节(10分钟)。步骤:先学,学生运用词语手册,互读词语解释。后教,出示词语解释,学生写出所对应词语。书本中出现的个别难词就随文学习。

三、当堂检测环节,周老师的设计已经很好,概括了这节课所要掌握的内容。唯独就是时间把握不够。

四、教学中老师的激励语言要时时挂在嘴边。课堂的激励语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论是哪个年段的学生都应该多鼓励,同时要建立起学生之间的竞争。我们常抱怨学生上课不动嘴,殊不知其实是老师没有引导调动起来。只要有鼓励有竞争,课堂便有了活力。

我们都是年轻的老师,经验不够,难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周老师为我们做了示范,供我们学习研讨。为了提高学生成绩也为了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希望大家共同努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3-28 10:00:53 | 只看该作者
《北京的春节》评课稿
《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先生的散文名篇。文章以时间为顺序,细致地描写了北京春节的一系列风俗。文章用的全是老百姓的口头语,生动地写出了人人欢欢喜喜过年的心情。邵老师在对课文的讲解过程中,紧紧抓住作者的写作顺序,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课文。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学生从中体会详略得当在写作中的重要性,也为学生后面的小练笔环节打下了基础。但是邵老师在小练笔的时间安排上略显不足。如果时间充足,学生能在课上完成一个小片段,全班一起交流欣赏,相信对学生的写作帮助会更大。

本文的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感情的抒发自然流畅。通过朗读作者那种欢喜之情很能感染读者,所以本文的朗读指导也是很重要的。另外对课文有感情的朗读,也有助于学生把握作者一些关键词的使用,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以便学习和应用。但是邵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并没有重视朗读方面的指导,尤其是一些重点词语的感情理解上引导也不及时和到位,所以学生并没有深入的体会到作者恰当的用词。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邵老师在教学设计,课堂调控方面处理的都很好,相信会越来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3-28 10:00:36 | 只看该作者
《北京的春节》评课稿

《北京的春节》是一篇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散文,文章对老北京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进行了介绍。依次介绍了老北京过春节开始的日子、腊八节、腊月二十三、除夕、大年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九几个特别的日子,文章按时间顺序介绍了老北京过春节的一系列习俗,语言简洁而生动,字里行间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新年的心情,反映出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心愿。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习俗,情趣盎然,又使人读后增长见识。本课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从而引发探究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详略得当地叙述的写作方法。

课堂上,老师能够从以下几点着眼进行教学:

1、注重情境创设。要想使学生对一节课感兴趣,教师自己必须有兴趣。张老师正是带着极大的兴趣来上这节课的。她的情绪也极大地感染了学生,大家学得很投入。教师还注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过年的感受,同学们争先恐后、滔滔不绝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整堂课学生们自始至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比较热烈、浓厚。同时利用电化教学手段,达到教与学的提升。在课件中达到了画面与声音的结合,更加让学生体会到了新年的祥和与热闹。

2、有详有略地处理讲读,引导学生体悟作者写作手法的精妙。在课文中,老舍先生选择了春节中的九个时段来介绍北京春节的习俗。其中,除夕、初一和十五三个时段为详写,其它为略写。要是在学习时处处点到,胡子眉毛一把抓,只能达到囫囵吞枣的效果,所以,老师主要引导学生抓住三个重点时段来品读,从而感受到北京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喜庆与欢乐,体会本文表达方法的精妙之处。

3、老师能够遵循六年级的年段特点和阅读教学的特点,进行教学。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她首先引导学生在默读课文的基础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然后细读课文,了解详写的几个日子,画出每个时间人们都在干什么,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初读体会年的味道。再感知,批注这几个节日里自己的感受。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读课文画句子的方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思,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在读书讨论中,师生共同参与评价,融入其中,感悟除夕的热闹、大年初一与除夕景象的截然不同和正月十五的高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3-28 10:00:05 | 只看该作者
材料

                          

《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课文主要按时间顺序介绍了北京过春节的腊八节、腊月二十三、除夕、大年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九等春节习俗。文章语言简洁而生动,结构清晰完整,字里行间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新年的心情,反映出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心愿。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田学凯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文中具体写了哪些节日的活动?从而引发探究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详略得当地叙述的写作方法。
  在教学设计中,她力图做到以下几点:
  一、从单元导语入手,使学生明确本单元学习目标。
  这一课是一篇讲读课文,所以,在设计中她的导语从单元主题开始,帮助学生建立单元总体框架,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二.有详有略地处理讲读,引导学生体悟作者写作手法的精妙。
  在课文中,老舍先生选择了春节中的九个时段来介绍北京春节的习俗。其中,腊八、除夕、初一和十五这四个时段为详写,其它为略写。要是在学习时处处点到,胡子眉毛一把抓,只能达到囫囵吞枣的效果,所以,他主要引导学生抓住三个重点时段来品读,从而感受到北京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喜庆与欢乐,体会本文表达方法的精妙之处。
  总之,本节课实实在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3-28 09:59:46 | 只看该作者
《北京的春节》评课稿
一、总体感受  

这次国培学习,我看了《北京的春节》这一节优秀课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知识丰富,语文基本功扎实,语言亲切有激情,有启发性。根据课文内容教师讲解声情并貌,以她优美娴熟的教学技巧、独创的教学设计把学生带到了一个充满欢乐、热闹、喜庆的春节中去,巧妙地将语文实践和人文精神的熏陶融为一体,充分展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无穷魅力。整堂课,听课教师神情专注,仿佛已经闻到了腊八粥的香闻,听到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看到了精彩的社火¨¨¨在整堂课的教学中,课堂开放而有活力。教师在课堂上体现了语文学科教学特点,体现了年段教学特点,深刻领悟编者的意图,进行了恰当的语言文字的训练。在很多方面值得我去借鉴和学习。  

二、两个突出点  

1、课堂气氛和谐  

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文中具体写了哪些节日的活动?突出了《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课文主要按时间顺序介绍了北京过春节的腊八节、腊月二十三、除夕、大年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九等春节习俗。文章语言简洁而生动,结构清晰完整,字里行间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新年的心情,反映出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心愿。从而引发探究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详略得当地叙述的写作方法。教师只有点燃了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2、目标落到实处  

    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确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在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之中,进行了思维到具体化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感悟能力。为学生创造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条件,表达自己的情感,畅谈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展开想象,发散思维,敢于创造。课堂“欢快、热闹”起来,朗读是桥梁。在读书讨论中,师生共同参与评价,融入其中,感悟除夕的热闹、大年初一与除夕景象的截然不同和正月十五的高潮。其次,重视了读的训练,学生读的质量逐步提高。在课堂上,不要求学法统一,可以让学生异口异声,白花齐放。在习惯培养上,鼓励学生多说,只要学生想说,都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尽情的说,即使说的不好,也会投以鼓励的微笑,给他们一份自信,一份欣赏。因此,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学生态度积极,学习热情很高,有言不尽、意无穷的感受。整堂课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拓展延伸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思维。因此,整个课堂的教学环节流畅、清晰、一环扣一环。  

三、一点建议  

这篇文章很长,老师虽然注意到详略处理,但仍有牵绊,对于某些该舍弃的地方不敢舍弃,该放手的地方还有些蹑手蹑脚。这样就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不符合“长文短教”的原则,如在处理“腊八节”一段中,连什么是“腊八粥”“腊八蒜”也让学生去读,去了解。实际上这些内容,学生读一遍早就可以明白了,教师根本不用花什么功夫去让他们讨论。可是自己就是那么傻,总不敢放手。腊八如此,就更不用说其他日子了,每个细节都注意到了,反而没有办法突出重点,耽误了很多时间,使语言文字的训练显得不够扎实有效。  

    对于重点段的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参与思考,参与读悟。在这个环节,应该让学生通过比较来体会老舍写作的用心所在。可以通过关键词的加红,也可以通过关键词的隐藏等方法,让学生去比较着读,来体会这些词背后所隐含的意义所在。这样教学的效果定然能够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3-28 09:59:04 | 只看该作者

发掘潜力  引人入胜

――评陈蕊老师的《北京的春节》一课



      听课制度是我们学院一贯推行的教学制度,这既是提高我院教师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老师之间增进了解互相学习的一个途径,按照学院规定,任课老师每期听课至少8次以上。学期伊始,基础课部的主任就作出决定,由课部负责人带头,与各教研室主任一起去医学院听课,以加强了解,促进融合,取长补短、因此,我又有了一次去观摩学习的良好机会。

      踏进医学院的大门,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洁净的校园,优美的环境,井然有序的课堂教学秩序。把都市的喧嚣拒之门外,整个校园显得宁静而和谐,课堂上,师生们共同把每堂课演绎得有声有色,老师们都是那么的投入,学生们也非常的认真,陈蕊老师讲解《北京的春节》一文,更让我感触颇深。我认为不论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上,都是很完美的。体现了一个成熟的语文老师的深厚语文功底与驾驭知识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她发掘了学生所有的潜能,收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北京的春节》是一篇自渎课文,从文体上看是一篇小品文,语言通书易懂。有的老师认为这篇文章没有什么东西可讲,语言太通俗,谁都可以看懂。因此,在课文处理上,很多老师并没有做什么要求,甚至略去不讲,到底怎样处理才算合适呢?陈蕊老师做了很好的示范。她把它当成了一次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及其写作能力的载体,在教学方法上做了大胆的尝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 18:2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