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23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年级语文《扁鹊治病》听课感想体会评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26 15:22: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扁鹊治病》听课反思
《扁鹊治病》是杭州采荷一小的王红校长执教的,用一个词形容就是“朴实无华”,她体现了高效的课堂,很好的和孩子们一起解读了文本。先学“扁鹊的医术高明”,接着质疑:“这么高的医术,怎么治不好齐桓公的病呢?” 接着理解齐桓公的“固执己见”,很好的揭示了中心涵义,最后依次写出“微、渐、防、杜”,合成“防微杜渐”,巧妙地揭示了寓意。这个课堂我真的很喜欢,因为它朴实,适合家常可用,试想一节好的展示课,不就是为了可以推广给每一位一线的老师用吗?王老师做到了。

王红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一点非常吸引我。那就是王老师的评价语特别丰富。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回答不重复,能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做出自己的评价。让我听得十分震撼,因为这是我最欠缺的。如当学生有感情地读完扁鹊劝蔡桓公医治病情的句子的时候,她说出了“扁鹊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你真是心急如焚啊”这样的评价语。如果这样的评价语可以预设的话,那么王老师对于另外一个学生的评价则真是非常的高明。王老师让学生讲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一个学生是这样回答的:“蔡桓公生病了,扁鹊给蔡桓公治病,可是蔡桓公不听,最后扁鹊就离开了赵国。”当我听到学生这样的回答时,我觉得这个学生已经答得很不错了,可是王老师却这样来评价:你的起因和结果讲得都很不错,但是过程可以讲得再详细一些吗?听了老师的评价,学生把扁鹊三番五次劝谏这样的过程补充上去了,这样的教学让内容更加符合寓言,也让学生懂得了概括内容应该更加注重过程。这才是培养孩子概况能力的时候,而不会因为是公开课怕耽误时间,扼杀学生的而学习时间,不得不让我佩服。如果我们可以像王老师这样运用自己的语言和智慧让答得不完整的学生提高,那么我想在慢慢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提高都难,这是需要老师心中有孩子们才可以做到的,佩服佩服。

这可能就是王老师的特点吧!那样的润物细无声,就像春雨滋润着小草般,让孩子们成长的更加健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3-26 15:22:42 | 只看该作者

《扁鹊治病》评课稿
尊敬的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首先对各位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学校举行这次“说、讲、评”课活动,极大地调动了老师的积极性和进取心。我们组年轻、好学、上进的李老师精心备课,充满激情地执教了《扁鹊治病》一课,我感受颇深。现就听了这节课的感受和一些思考与大家交流。

                    这节课目标明确,板块清晰,重难点突出,渗透了新课程理念,整个课堂很扎实、很真实,达到了预期教学目的。

                   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学生特别具有好奇心,讲述精彩的故事,制造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本节课一开始,李老师就为学生讲了一个神奇的故事,让学生初步感知了主人公扁鹊的医术之高明,对他产生敬佩之情。“有起死回生之术、被人称为神医的扁鹊与蔡桓公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大家想知道吗?”这一问题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到了对课文的学习,过渡自然,衔接紧凑,环环相扣,奠定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二、抓切入点,从人物的角度解读文本,紧扣目标,揭示寓意。本教材的主编崔峦老师曾说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李老师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用心灵感受。这篇比较简单的寓言故事,李老师对课文大致梳理之后,较好地抓住了扁鹊、蔡桓公这两个人物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读人物的语言,明白人物的想法,从而挖掘人物的性格特点。特别是李老师对蔡桓公在一板块处理得较为成功。通过师生对话、练读蔡桓公的话,学生分角色朗读、表演,不知不觉使学生游历于文本之中,让学生体会到了蔡桓公的性格特点,蔡桓公为什么不相信神医扁鹊的话,你认为蔡桓公是个怎样的人?几个孩子的发言都说出了自己个性的理解,学生对寓意已十分明了,揭示“防微杜渐”这个词已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

                 三、学以致用,从文本回归生活。课本要回归生活,学生“学”,是为了“用”。把寓言所折射出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之一。在本节课中,李老师设计了“穿越时空的对话:对蔡桓公说······对扁鹊说······”学生的答案是开放性的,没有统一的答案,只要合情合理都可以,没有统一的答案,对正确的看法给予赞同,并及时鼓励。学生回答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小虫与大船”等,都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与文本有机结合,使学生在生活中有了为人处事的标尺。

                  李老师以她特有的教学风格,流畅的语言,准确到位的肢体动作,给我们展示了一堂和谐、有效的课,许多地方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本节课也有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一、课堂是自由、自主、自学的课堂,应多给学生一些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的机会,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和学习展示的课堂。从学生的表现上看,学生有些紧张,不放松。怎样更好地调动学生,让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这是我们以后应该多思考、多研究的问题。

                二、多媒体的运用,能紧扣文本,突出重难点,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但在教学时,让两个学生分角色朗读,屏幕上打出的还是蔡桓公的话,没有扁鹊的话,我觉得这时老师在操作时应关闭画面。

               一节公开研讨课结束后,留给授课者和听课者很多思考,这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研究的结束,我们应取长补短,优化以后的课堂教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 18:2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