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102|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花瓣飘香》听课感想评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9:47: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花瓣飘香》听课笔记

3月24日,我有幸听取了仙林外校小学部朱琪老师的一节精读课。这堂课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让我们听课教师能够感受到小女孩的懂事和可爱,同时我们也通过这一次听课感受到了朱老师对待教学的认真和平易近人的教态。

纵观这一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借鉴。

1. 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小女孩的“懂事”。

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抓住重点的词句,让学生通过反复的阅读和品味去体会小女孩对母亲的“淡淡的爱”,这种爱犹如月季花香飘进了每位学生的胸中。如“像绒布一样”,学生通过对绒布的了解和感受,体会到小女孩对母亲的“温暖而又舒适”的感情。

2. 创设情境,体会小女孩的“懂事”。

朱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假设自己就是那个小女孩,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从而让学生融入到这样的情境:我是一个正在摘花瓣的小女孩,我是一个献花瓣给母亲的小女孩。通过这样的情境的创设,学生能从中感受到小女孩对母亲的淡淡的犹如月季花香的爱。

3. 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发掘文章的深层次意味。

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去体会小女孩在摘花瓣时的表情、动作和心情。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就给教师的授课了一些活力,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加深对小女孩的认识。

4. 通过课外知识的拓展,丰富文章内容。

在接近尾声的时候,朱老师出示了一篇关于小女孩摘花瓣的小诗。这篇小诗是对课文内容的总结。这首清新的诗,宛如淡淡的月季花香,飘进了每位学生的心田,从而感受到这个懂事的小女孩对母亲淡淡的爱。

这一节课,朱老师作了精心的准备,应该说是一节成功的课,然而我认为还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应该给学生多一点的时间去自己品读课文,在课堂上给学生多一点的时间去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9:51:35 | 只看该作者
听徐老师《花瓣飘香》评课

课文中小姑娘摘花的动作、神态及和作者的对话是本课教学重点。要紧紧抓住小姑娘摘花时的动作、神态及话语,引导学生体会小姑娘惜花爱母,懂事乖巧的美好心灵。为此,在教学文章第二自然段的时候,徐老师紧紧围绕“摘花”一事,在学生与文本之间穿针引线,引领学生走近文本,走近人物心灵,产生情感共呜。通过读、思、议、写、说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渗透美好的思想情感。但是课堂读机会少了些,再给学生读的练习可能会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9:51:12 | 只看该作者
《花瓣飘香》评课稿

青龙小学   顾玉华

《花瓣飘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文章写了一个小姑娘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事,情节简单,语言平实,情真意切,宛如一首清新淡雅的小诗。整个教学,殷老师注重了情感在此文中的渗透,让学生精读感悟显性的语言文字,更让学生领会到文字中隐性存在的情感、精神,围绕一个“情”字,引领学生进行了听、说、读、多方面的训练,使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统一,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关注空白点,练习说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殷老师紧扣文本的感情线索,倡导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始终的是小女孩的懂事这条线索,根据这条主线,努力使学生走进文本,潜心地读文,静静地思索,通过自读自悟,走进小女孩的内心深处,去体验这种情感;在这基础上,再通过“说”,让学生表达“听了小女孩和我的对话,你想说什么呢?”,“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的看着我,小女孩在害怕什么?”在与文本亲密接触的基础上,学生有话可说,学生的情感得到了深化。

二、关注关键词,板块清晰。

殷老师设计了核心问题,围绕“从哪里可以看出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这一主干问题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读中自悟,边读边悟。这种叫法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通过重点词语、段落的指导以及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逐渐走进小女孩的内心深处,充分体会到了小女孩的动作、神态和话语中所蕴含的亲情与懂事,从而明白了由此折射出小女孩惜花爱母、懂事乖巧的美好心灵。

三、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出示美丽的图片,巧妙的句式练习,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四、创设情境,深化主题。

为了让学生将小女孩美好的品质牢牢记在脑海中。殷老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作者被小姑娘的懂事深深感染了于是第二天早晨——引读最后一段。我想在这两盆花下压上一张贺卡,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张写一写。假如你手中也有这么一朵带露水的月季花,你准备送给谁,你会对他她说些什么?通过这一情境,让学生也学一学小姑娘对周围关心过自己的人表一表心意,让我们的爱心也像这花瓣一样向周围的人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9:50:56 | 只看该作者
《花瓣飘香》评课
                        
宋老师上的《花瓣飘香》这堂课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扎实有效。让我欣赏了一个懂事的小女孩,及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老师。
从宋老师的课堂中,我采撷了点点滴滴,与大家共赏。
1、 散文诗的美。
清新淡雅的小诗,犹如清晨的淡淡花香,飘进孩子们的心田,深入我们的心海。如此美丽,如此清新,如此恬静,只为那摘花瓣的小女孩。
2、 围绕一个“情”字。
文章写了一个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事,情节简单,语言平实,情真意切。回顾整堂课,宋老师注入了深深的情感在课文之中,让孩子们领会到文中隐存的情感,懂得小女孩的懂事,更在读书中学会学习。
3、情境的创设。
宋老师温文尔雅,娓娓道来,将孩子们带入特定的情境中:“假如你是小女孩……”“假如你是妈妈……”学生们畅所欲言自己的感想。这样一来,为学生进一步朗读,感悟课文积蓄了情感,拉近了孩子们与小女孩的距离。
    花瓣飘香,飘在了课堂的每个角落;花瓣飘香,飘在了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相信这堂课,带给孩子们的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9:50:51 | 只看该作者
《花瓣飘香》评课
                        
宋老师上的《花瓣飘香》这堂课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扎实有效。让我欣赏了一个懂事的小女孩,及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老师。
从宋老师的课堂中,我采撷了点点滴滴,与大家共赏。
1、 散文诗的美。
清新淡雅的小诗,犹如清晨的淡淡花香,飘进孩子们的心田,深入我们的心海。如此美丽,如此清新,如此恬静,只为那摘花瓣的小女孩。
2、 围绕一个“情”字。
文章写了一个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事,情节简单,语言平实,情真意切。回顾整堂课,宋老师注入了深深的情感在课文之中,让孩子们领会到文中隐存的情感,懂得小女孩的懂事,更在读书中学会学习。
3、情境的创设。
宋老师温文尔雅,娓娓道来,将孩子们带入特定的情境中:“假如你是小女孩……”“假如你是妈妈……”学生们畅所欲言自己的感想。这样一来,为学生进一步朗读,感悟课文积蓄了情感,拉近了孩子们与小女孩的距离。
    花瓣飘香,飘在了课堂的每个角落;花瓣飘香,飘在了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相信这堂课,带给孩子们的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9:50:32 | 只看该作者
《花瓣飘香》评课稿

评课人:  潘多多

《花瓣飘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文章写了一个小姑娘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事,情节简单,语言平实,情真意切,宛如一首清新淡雅的小诗。反思整个教学,孙老师注重了情感在此文中的渗透,让学生精读感悟显性的语言文字,更让学生领会到文字中隐性存在的情感、精神,围绕一个“情”字,引领学生进行了听、说、读、多方面的训练,使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统一,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关注空白点,练习说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紧扣文本的感情线索,倡导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始终的是小女孩的懂事这条线索,根据这条主线,努力使学生走进文本,潜心地读文,静静地思索,通过自读自悟,走进小女孩的内心深处,去体验这种情感;在这基础上,再通过“说”,让学生表达“听了小女孩和我的对话,你想说什么呢?”,“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的看着我,小女孩在害怕什么?”在与文本亲密接触的基础上,学生有话可说,学生的情感得到了深化。

二、关注关键词,板块清晰。

孙老师设计了核心问题,围绕“从哪里可以看出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这一主干问题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读中自悟,边读边悟。这种叫法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通过重点词语、段落的指导以及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逐渐走进小女孩的内心深处,充分体会到了小女孩的动作、神态和话语中所蕴含的亲情与懂事,从而明白了由此折射出小女孩惜花爱母、懂事乖巧的美好心灵。

商榷之处:

1、关于“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的教学,孙老师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瓣,不摘整朵花,对于提示语部分,只是引导学生要轻声读,其实这个提示语部分还是很有文章的,她为什么不好意思低着头,因为小女孩明白摘别人家的花是不对的,但为了母亲早日康复,她又不得不“偷偷地”摘,这种矛盾的心里正反映出了孩子纯真的爱心。如果孙老师能够点到这一点,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可能要更好一些。

2、“我”听了小女孩的话以后为什么买了两盆月季花?又是怎样处理的?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小女孩的行为给“我”心灵上带来的触动和感染。然后还可以仿照课文中的对话设计对话练习:“我”把一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送给小女孩,会说些什么?小女孩又会怎么说?“我”把一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放在母亲的阳台上,母亲会怎样问?“我”又会怎样回答?要让学生根据题意充分展开想象,进行对话练习,训练口语,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9:49:26 | 只看该作者
《花瓣飘香》听课感想
  薛老师读课文读的非常透,如在对“浸”字的理解上,先让学生说出“浸”有“浸泡”、“沉浸”的意思,浸是三点水,浸在水里能感受到,浸在香气中就把“无形的东西写得更真切了”。接着教者用语言引导学生想象桂花的香气:“不论走到哪里,都会闻到它的香味,房前、屋后;白天干活,晚上睡觉,香气无处不在,无处不有。”这样,孩子对桂花的香了解就更深入了。语文教学重在朗读,薛老师非常重视学生的朗读,总是抓住重点的字、词帮助学生理解,从而达到“情”与“文”的融合。通过学生的朗读,让我体会到了母亲那浓浓的思乡情,“我”那淡淡的乡愁。当然这与作者的背景介绍也是分不开的,薛老师的博学多才让我由衷敬佩。回顾整节课的教学,留给我们老师深思并学习的只有一句话: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7 01:5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