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楼主 |
发表于 2012-3-20 17:19:01
|
只看该作者
《草船借箭》评课稿 陈湾中心小学 梁景凤
一、教师的导语促生成,使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预设。
在这节课中,开头抛了个问题:你们对三国演义中的故事了解吗?使学生的课外知识得到了拓展,学生说:1、桃园三结义、2、空城计等,回答很丰富,学习兴趣也不错。这样一来,学生的答案就可以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了。 把学生的课外知识激发出来成为课堂资源。
有些教学资源确实来自学生的无心插柳,张老师课中,在讲“笑”的时候:学生说1、笑曹操的胆小2、笑曹操的多疑3、笑鲁的胆小最有趣的是第4个学生说:笑自己。教师追问:笑什么?生说:笑自己太天才了(并有些嬉皮笑脸)。许多教师在备课时可能未曾考虑过,一些教学参考书也不见得提到过。当学生的回答很另类时,教师惯有的反应是批评指责,或纠正错误,或立即制止。张老师顺其“疑问”拓展开去。问:怎么说呢?学生根据文本由此及彼进行推理,层层递进,对诸葛亮的笑作了透彻的分析。这样的生成过程,应是学生学习的高一层境界。课堂效果很好。
二、抓住关键句子促进生成。使课堂始终有整体感。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课堂不再是完全预设的,而应随机地以学定教。在本课中,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采用课堂教学即时评价,抓住“长叹一声”做文章,巧妙引导,从知天时、懂地利、识人心三个方面展示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和颇具个性的心灵体验。 西方学者有一句话:有时候我们追求意义,不需要解决问题。在这里,教师强调的是让学生在一种情感的体验当中学习,并做深入的理性思考,谈自己对课文中人物的看法,谈自己对事件的思索。学生的这种生成靠的就是老师的权变,还有对学生思维方向的准确把握和水到渠成般的导向。当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刻的体会和感悟之后,有话可说。1、师问这个计划怎么样?学生说的很好:巧妙、大胆、完美无缺。等----这时我真担心也很期待有学生说这计划是有危险的而且偶然性很大,大家想如果这天没雾会怎么样?诸葛亮本领真的那么大。现在的天气预报有时也不太准确呢。是吗?如果曹操也识人心怎么样?如果鲁肃告诉了周瑜会怎么样?我真的很期待学生这样说,但学生没讲?如果说了我觉得这应该是个生成点吧?有很大的文章可做。
三、方法的学习胜于知识的传授。教师不失时机的渗透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学生认真研读文本,悟出了字里行间所蕴涵的前因后果,难能可贵的是,这是学生自发自觉地主动参与,因而生成的教育意义与教师的生硬解释有着天壤之别。在这里,既要求教师对文本的熟知,又要求教师敏锐地发觉问题的价值,而且一旦问题铺展开来,教师对它的动向要把握得不偏不倚,处理得恰到好处。否则,随意把握生发点,目标不定,或指向不明,或方法不当,都有可能导致丧失语文教学的特点,造成无效的生成。在即时评价用得好,生成状况来得妙的课堂里,学生才能“敢于直言”“畅所欲言”,经过这样的锻炼,学生才有可能做到“言者善绘”“闻者有味”,或者“言者善辩”“闻者善断”。例如:张老师在讲:诸葛亮算到大雾漫天的时候学生的答案是从上面的句子(第一天第二天-----)中得到的,教师就表扬了他,说你真了不起。能联系上下文来学习来研究。我想这样的教学学生很高兴,其他学生以后也会学。今后也会联系上下文来研究文本。
四、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发言的机会,会令课堂增色不少。
当然我觉得本课中也有待改进的地方:“课堂教学活动首先应该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叶澜)教学,最重要的不是学生是否百分之百地学会了什么,而是学生是否以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参与课堂。课堂教学应成为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智慧碰撞的对话过程。在多元解读的语文课上,学生的多元反应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当学生的表达发生矛盾的时候,教师就不应做放任自流的旁观者,或是毫无价值趋向的中立者,或是不分青红皂白一棒子打杀的独裁者。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对“教师讲《火烧赤壁》的时候问他们同时写在手里的是什么?学生异口同声说是借。我觉得教师不应该把答案说出来是火。有必要进行说服引导,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应该说,这样的教学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做到的。或许学生说的借也有一定的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