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855|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将相和》听课反思体会评课稿记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17:1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将相和》听课感
听课前,我对导学案的理解是课前给学生一个自学的平台,营造一种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听课后,我对导学案教学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

我认为导学案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载体。导学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往学生学习被动,像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亦步亦趋,无所适从,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得不到发展。如两位老师在教学前都精心设计了导学案,分别让学生在第一课时或课外进行自我学习,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也让学生明明白白地学习。只是学生预习的真实性和实效性难以把握,如让学生在课外复习,他们不免走捷径——看教辅书,没有思考的读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如让学生在课堂上预习,这又太花时间,以致教学不能顺利完成,执教老师的课堂上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另外,预习环节的时间难以保证,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如果预习不充分,预习方式不落实,课堂展示就将流于形式,学生的理解也不能深入,就如第一位老师课堂上对于“一介布衣的蔺相如能平步青云,竟能居于战功赫赫的廉颇之上,真的仅仅靠一张嘴吗?”的理解,学生的回答就如蜻蜓点水,不能有理有据、概括性地回答。

同时,用导学案进行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题地位,却限制了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极具个性的激情讲解不复存在,这会不会让学生不再喜欢语文课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17:13:57 | 只看该作者
  真实、生动、高效

                                                                           ——《将相和》评课稿

          听了张老师的一堂真实、生动、高效的家常课《将相和》之后,我颇有感触。本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通过记叙“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三个故事,来赞扬蔺相如的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赞颂他们的爱国思想。张老师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梳理文章的脉络,概括出几个小故事的小标题后,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适时加入资料袋内容,衔接准确,不留痕迹的给学生扩充了课外知识容量。

         教学伊始,张老师引导学生读了廉颇的一段话:“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用这句话统领教学,全课教学的思路清晰。张老师先引导学生自读体会廉颇说这句话时带着什么样的感情,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学生自读后体会到用居功自傲、不服气的语气读。学生通过读体会到了廉颇的想法后,然后问学生:“蔺相如的职位高于廉颇,仅仅是靠一张嘴吗?”请快速读课文小故事“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用“——”画出蔺相如的语言、动作,读一读体会体会,让我们用事实来说服廉颇,让他改变对蔺相如的错误认识。于是,学生动手在文中找到了相关的语句,自由汇报,体会,理解人物的品质,最后回归到廉颇也认识到自已错了,从而“负荆请罪”。另外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以教师讲多讲少为准绳,而是体现在无论是思想教育,还是语言文字知识教学都教在点子上。 “以读带讲,以点带面”在读中感悟人物的性格特点。在这课的教学中,张老师先让学生自己读句子,学生体会到了再谈理解。于是学生们边读边动手在文中找出重点语言,自由汇报,体会、理解人物的品质,这么设计,脱离了繁琐的分析,给了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让学生做了学习的主人。通过品读,交流,感悟,渐渐的人物形象鲜明了,精神品质领会了,阅读的重点训练项目也得到了训练。

       本单元的课文除古诗外都是我国古代优秀作品的节选或改写。教学本单元课文,我认为可以引导学生从每一课的内容中吸取有益的启示,鼓励学生读原著中同课文有关的部分,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17:13:49 | 只看该作者
依托文本,抓“和”体会爱国之情

——《将相和》简评

   

5月24日上午,我有幸聆听了刘丽华老师的一节校际公开课《将相和》,感触颇多。刘老师的这节课能很好地落实单元训练目标,能很好地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语、句子,抓住人物的言行概括人物的特点,感受人物的品质,特别将思想教育、情感教育与语言文字训练融为了一体。下面我将从情感教育这一块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依托文本,巧妙引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在学习第三个小故事“负荆请罪”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廉颇的话,以及将课文内容和学生现实生活存在的一定距离拉开,刘老师在此巧妙的引入了一个非常好的环节“如果低年级的学生向你挑衅,你会怎样?敢不敢接受?要不要接受?”当时大部分学生都说要接受挑战,安排这一环节我认为为后面学习中理解由“不和”到“和”的原因作了很好的铺垫,也为领会廉颇能放下架子“负荆请罪”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原因是他们都怀有的是一颗赤热的爱国之心,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二、依托文本,情感升华。——情到深处自然流

当刘老师再次问到学生要不要接受挑战时,学生都说“不要”,要以和为贵。让学生明白了“和”的可贵,“和”的意义。学生不仅对人物的精神内涵理解透彻了,而且将现学的情感体验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作为小学生,我们先不谈什么大爱,爱国之类,首先我们更应关注的是我们身边的事,身边发生的一些细小的事,只有把身边的一些小事处理好了,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刘老师在此将文本与生活联系起来,依托文本,又走出文本,使学生在领悟爱国情感上得到了升华。

但在体会“和”的美好境界上我们听者没有感受太多,学生也可能没真正地体会到。正如唐主任所说的,如果教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讲讲“和”的含义,用“和”组成词语,如:和气、和谐、和睦、和美、(性格)温和等等,也许学生更能深刻地体会到“和”的境界。

总之,刘老师的这节语文课,教出了自己的特色,以“和”为重点,逐渐引领学生体会到了爱国之情。将一篇文章长文短教,教师教学基本功很扎实,教学方法多样化,也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教学手段,目标明确,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美中不足:

1、教师提问太多过于零碎,把学生“引”得过紧,没能很好的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读上要多下功夫,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特别是教师的范读也很重要,从始至终没有教师的范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17:13:39 | 只看该作者
《将相和》评课
郑丽丽老师的《将相和》,他是一位年轻的教师,从课的设计、实施、调控、效果及研讨过程来看

,素质相当不错,让人感到有一股强烈的后生可畏的感觉。这堂课进入我视野的有这么几点:

1、教学流程设计新颖,预设十分充分。短短的几段话,从说书式的引入到设置“廉颇为什么给蔺相

如下跪”的悬念,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再紧紧抓住廉颇与蔺相如的

语言,进行语言文字、思维的训练,又适机渗透人物的特点,作为教学的重头戏,保障了十足的语

文味,使教学直达有效;最后评价人物,让学生带着读书的收获进行个性化解读历史人物,这是这

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与教师出示的“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浑然一

体,使这节课增添较为浓厚的文化味。

2、文本解读精到,创造性使用教材。文本解读的功夫作为课堂有效教学实施的根本保证,翁老师在

文本解读上理解是十分正确的,作为一篇《史记》的节选文章,理解人物特点,学会评价人物方法

,掌握表现人物特点的表达方法至关重要,这是其他教材所不能赋予的,因此,我认为备课时,这

一思想上的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让人感到扎实、有效;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有开发文本教学资源的意

识,必须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材无非是例子,每个人因为目标的不同解读的味肯定不同,角度也

不一样。非常欣赏因果句式的独特理解及三次出现“赵国”的挖掘,教材在心中,唯我所用,达到

很好的训练效果,是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语文教学要激活思,习得法,悟出效,读出情,翁

老师这节课贯彻得很明确、很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17:13:23 | 只看该作者
《将相和》课堂实录及案例点评  


《将相和》是新课标小学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历史故事。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壁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叙,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下文是第二课时的课堂实录及点评。

学习过程: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将相和”(师板书)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经过“完璧归赵”和“渑池会见”蔺相如从升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可。廉颇这时很不服气,请同学们读这段话,你能从这段话中读明白些什么?

生:读“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只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师:反复地读一读,你读明白了些什么?

点评:开课伊始,揭示矛盾,直奔中心——“将相不和”。

生:廉颇认为蔺相如只凭一张嘴职位就比他高,廉颇很不服气。

生:我感觉廉颇他很气愤,因为蔺相如的职位比他高了。

师:非常好,谁能再补充?

生:我感觉到廉颇很妒嫉蔺相如。

师:为什么?

生:他说“他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师:好,(指名补充)

生:我觉得廉颇非常看不起蔺相如。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说他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蔺相如有什么能耐。

师:“就靠一张嘴”谁能说一说嘴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生:就是跟秦王交涉。

师:理解的对,还有谁来补充?(指名说)

生:我觉得就是光会说话,一点武力都没有。

师:是呀,廉颇觉得自己能当上大将军,那是一仗一仗实实在在打过来的,而蔺相如呢,就靠一张嘴皮子,这当官也太容易了。那谁来读一读廉颇说的这段话?

生:读“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师:非常好,我听了有一种不服气,还有一种酸溜溜的味道!

生:“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师:嗯,廉颇气的,这样下去呢,廉颇和蔺相如的关系呢,迟早会闹僵,你们现在的任务是劝劝正在气头上的廉颇。廉颇可是一员虎将,性子直,脾气大,现在心情还不太好,你们敢劝他吗?

生:敢(小声)

师:敢不敢?

生:敢(大声)

师:这样才显得底气十足,要想让这位战功显赫的老将军心服口服,我们先好好地读一读“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看看蔺相如到底有什么能耐。老师建议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把蔺相如和故事中的其他人物作个比较,可以同桌一块读,一个人读廉颇的表现,一个人读故事中其他人物的表现。通过表现,一个人读故事中其他任务的表现,通过比较,你们或许很快就能发现蔺相如的过人之处。开始。

点评:“将相为什么不和?”把学生的思路引向文章的内容,打破了从头学起的老框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廉颇对蔺相如的错误评价上。再抓住“蔺相如是不是靠着一张嘴爬上去的?”自然导入“完璧归赵”的学习,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故事的学习带上了问题,有了明确的目的性。

生:读课文。

师:读完了同桌可以说一说,你们读完之后的感悟和结果是什么,可以互相说一说。

生:互说……

师:我发现同学们学得很认真。通过读课文,把蔺相如和赵王作比较后你有什么感悟?

生:我把蔺相如和赵王作了比较发现赵王和蔺相如比较实在是太懦弱了,他一接到秦王的信后就立即召集大臣们来商议,而蔺相如是非常机智勇敢,因为他想了一会儿就说了“我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他愿意拿璧到秦国去。

师:你在用心读书,很好。

生:我觉得蔺相如和赵王一比,我觉得赵王一接到信以后,那就是非常着急,而蔺相如很冷静。

点评:课文对于蔺相如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更多的是正面描写,而这一处以赵王和蔺相如的不同表现,用反衬的手法更加衬托出了蔺相如的机智果敢、沉着冷静、胸有成竹的儒将形象。教师善于挖掘文本资源,引导学生比较感悟,凸显人物形象。

师:对,那么秦赵两国之间当时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局面呢?大家看书。

赵王接到了秦王的信,他的难处是什么呀?谁来根据课文,结合资料分析分析(我希望同学们说话的时候可以传话筒啊,你说完了,可以传给别人不要让我一个人跑啊)接下来要注意发言(指名说)

生:我觉得如果赵国不把和氏璧跟秦国的城来换,秦国就会进攻赵国,赵国就会被打败,所以赵王很无奈。

生:我觉得当时大家都知道秦王要把和氏璧骗到手,他们正想不出办法,不答应怕他来进攻,答应的话又怕他不交出十五座城。

师:赵王的处境可以用什么成语来说?

生:“进退两难“

师:对。赵王接到秦王的信,其实不愿意,蔺相如又是什么反映呢?谁找课文中的句子来读一读?(指名读)

生:读“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师:别着急坐。蔺相如,你说让你去哪呢?

生:秦国。

师:秦国可是个强国呀!秦王可不好对付呀,你为什么还愿意去?

生:因为如果我不去,就是我们理屈。而我去了,他不交出十五座城,那就是他们理屈,所以我愿意去。

师:说得非常好!(指名再说)

师:对,蔺相如有办法了。他稍加思索胸有成竹。谁来再读一读这段话,读出他那种胸有成竹、从容镇定(指名)。

生:“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师:蔺相如呢,让我们一起为他表一表决心。(老师读开头部分)“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学生接读……)

师:作者的表现手法真高明,这么一对比束手无策、左右为难的赵王;遇事不慌、胆识过人的蔺相如和秦王比,你又有什么感悟呢?(指名说)

生:我感觉秦王那人感觉特别贪,而蔺相如是一个特别机智勇敢的人。

师:那么,在蔺相如到秦王这段话中,哪些句子直接表现了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生:读“蔺相如捧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出十五座城,现在璧就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捧起和氏璧就要往柱子上撞。’”

师:好,你能不能说一说这句话为什么能体现出他的勇敢?

生:因为我觉得他首先说他用脑袋和璧一块撞碎在柱子上,那就说明他一点也不怕死,他觉得为了国家做什么都行。而且他还非常能猜透秦王的心思。然后他知道秦王不愿意他把这块璧撞碎,所以他才这么说。

师:嗯,谁来补充,对这句话还有新的理解(指名说)。

生:我觉得蔺相如才智过人,他知道秦王肯定不会让他把璧撞碎的,毕竟……

师:(接)他抓住秦王爱璧的心,是不是?那么你能不能像蔺相如一样来读一读这段话。咱俩合作一下,我来读作者叙述的话,你来读蔺相如。来,咱们俩一块啊。(师生互读)

师:理挺直,但我觉得气还不够壮。谁再来读一读这段话。你来(指名读)咱俩配合啊。师读“他理直气壮地说”生接“我看您并不想……柱子上”

师:好一个蔺相如,掌声鼓励一下。男生一起来就像他这样读(师生互读)。

师:还有哪些句子,表现出蔺相如机智呢?(指名说)

生读:“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师:那你能说一说这句话哪里最能体现出他的聪明?

生:这块璧本来没什么小瑕疵,他却说这块璧上有一个小毛病,让我给您看看,免得您以后,拿到后吃亏。

师:那后来秦王你把璧给不给他?

生:给。

师:为什么?

生:因为如果这块璧真的有毛病的话,我拿十五座城交换以后我不就亏了吗?

师:这是秦王的心理,你和蔺相如一样。还有哪些句子表现出蔺相如的才智过人呢?(指名说)

生读:“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

师:这是个什么计法?

生:这是个拖延。叫他好把这个璧送回赵国,秦王不给他十五座城。

师:对,缓兵之计,是吧。以上大家的发言很精彩,不过老师有个疑问,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呀?

生:(齐答)蔺相如。

师:那么大家看这个重点段,这段话其中有近150字是写秦王的,作者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笔墨来写秦王呢?请同座位同学讨论讨论

(生讨论)

师:谁来回答老师的疑惑?

生:因为蔺相如已经想到秦王有什么反映,然后他说完话以后,肯定……

师:你的意思是说秦王特别听话?

生:不是,蔺相如已经料到秦王会有什么反映。

师:料事如神是吧,谁来补充(指名说)

生:我觉得是因为这些话呢更加真实地表现出秦王被蔺相如逼得没有办法的表现,然后能从侧面能体现出蔺相如的机智勇敢,才智过人。

师:嗯,你分析的很好。

师:秦王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贪婪(齐)

师:阴险、狡猾,而且是大国之君。就这么一个人对蔺相如好像言听计从是吧,这就表现出了蔺相如的什么呀?非同一般,是不是?

秦王越阴险狡猾就越能体现出蔺相如的非同一般,这种手法叫“反衬”。请大家再快速地读一读“完璧归赵”,看后面还有没有这样的句子,看谁找得快。

点评:秦王与蔺相如的表现对比,进一步反衬了蔺相如的高大形象。

生读:“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把璧送来,绝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师:找的非常准确,那么你没发现你读的这段话中有两个词特别有意思,找到了吗?找到了谁来说?(指名说)

生:我觉得是“大大方方”和“只得”。因为“大大方方”则体现出了蔺相如理直气壮。“只得”我也体现出了秦王被逼得没有办法。

师:谁大大方方?

生;蔺相如(齐答)

师:秦王呢?

生:只得

师:只得怎么样呢?客客气气的。蔺相如是一个小国的使者,而秦王是个大国之君,蔺相如大大方方,秦王客客气气。你从这两个词能体会到什么呢?同桌再说一说。

生:互说

师:有同学已经举手了,有两个词(指名说)。

生:我能看出来秦王很无奈,因为他一个小国的使者,能把你这个这么大的一个君王给压下去,让你给他客客气气的。而这里也能看出来蔺相如很临危不惧,而且不怕秦王敢对他怎么样,而且秦王也不会对他怎么样,而对待秦王照样大大方方的。

师:嗯,那我就奇怪了,你把他杀了,不就完了吗?生这份气呢!(指名说)

生:因为如果秦王杀了蔺相如的话,那天下人都会知道秦王是不守信用的。

师:还有谁补充(指名说)

生:我觉得要是秦王杀了蔺相如的话,他会在天下人面前失去诚信。

生:有这样的话,“两国相交,不斩来使。”如果秦王杀了蔺相如,他就会受到各国人的谴责和唾弃。

师:对,这个蔺相如多厉害。(指名接着说)

师:最终,这块璧呢?

生:被送回了赵国。

师:完璧归赵了是吧。

师:你看,作者的表现手法多高明呀!蔺相如可真厉害,是吧!那么了解完“完璧归赵”的故事,你现在会怎样劝廉颇呢?廉将军哪,蔺相如完璧归赵不是靠一张嘴,靠什么呢?(指名说)

生:我觉得他靠的是机智的头脑。

师:(让学生把词语写上,然后再指名说)他靠的是什么?

生:我觉得他靠的是勇敢。

师:勇敢。还有谁要说靠的是什么?

师:对。还有谁要说他靠的是什么?(指名说)

生:我觉得他靠的是智慧。

师:“智慧”,很好。(再指明说)

生:靠的是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和冷静的耐心。

师:“冷静的耐心”,还有谁要说(指名)

生:我觉得靠的是蔺相如的临危不惧。

师:“临危不惧”写上,很好。完璧归赵以后,蔺相如被赵王封为什么呀?

生:齐说“上大夫”。

师:过了几年,廉颇和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新功。不过遗憾的是廉颇没在场,廉颇在哪呢?

生:边境。

师:边境,带着重军。老师想请你们给廉颇讲一讲蔺相如在渑池会上的表现,愿不愿意呀?

生:愿意(齐说)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老师给大家节选的《史记》的一段原文。(教师读《史记》原文):蔺相如前曰:“赵王窃文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

点评:适时的了解原文对课文的理解更透彻,更有助于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师:现在同桌、前后位也可以自由结合,根据发言提纲结合《史记》的原文来讨论一下,给廉颇讲一讲蔺相如在渑池会上的表现,现在开始讨论。

生:讨论中……

师:谁来讲一讲,我就是廉颇,老将廉颇,战功显赫,大暴脾气,谁敢劝我(有同学举手),你们和蔺相如一样勇敢,为了赵国的利益,顾大局,谁来讲?

生:廉将军啊,在渑池相会过程中,我印象最深的情节是蔺相如逼迫秦王击缶,秦王不同意,蔺相如说“大王和我之间只有五步,如果你要是再不同意的话,我就过去跟您拼了。这时候,秦王两边的护卫带着刀被蔺相如给拿下,蔺相如瞪着眼睛对他们大声地说了许多。然后,后来秦王两边的护卫全部给吓退了,这时候秦王置于无奈击了一下缶。

师:很好,掌声鼓励一下。别急,别急,我有一事不明,秦王侮辱赵王的时候,你心情怎样?

生:我心情不好。

师:不好,仅仅是不好吗?能不能说说词?

生:我很愤怒。

师:你觉得蔺相如的过人之处是什么?

生:他勇敢,临危不惧。

师:对,很好。谁再来讲。

生:廉将军啊,在渑池相会过程中,我印象最深的情节就是蔺相如逼迫秦王击缶,经过是这样的:蔺相如看见秦王这样的侮辱赵王很生气,于是他想要是不让秦王听从赵王的吩咐,他得还一下。于是蔺相如对秦王说“请您击缶”,秦王说我是一国之君,怎么能为其他人击缶呢?蔺相如跪下说“请您随赵王击缶”,秦王说“我和赵王都是一国之君,但是我们的国家起码比他们的国家大,为什么要我随他击缶。秦王当时特别愤怒。蔺相如说”如果您再不击缶,我就跟您拼了。”这时,秦王左右的侍卫都拔出刀,想往前面冲,蔺相如大声说“谁敢跟我拼”于是他就叫他的左右侍卫都退回去了,秦王无奈击了一下缶。

师:很好,掌声鼓励一下!我还有一个问题,我是廉颇,有问题请教诸位,蔺相如在逼迫秦王的时候底气很足,是不是?他哪来的这么足的底气呢?(指名说)

生:我觉得是因为秦王已经先让赵王为他鼓瑟了,并且记录下来。要侮辱了赵王,蔺相如就觉得既然他这样侮辱赵王,我也可以这样侮辱秦王。

师:理直所以气壮,是吧!那么还有什么原因呢?(指名说)

生:廉将军还在边境上等着呢,即使打起来,秦国的士兵可能没有准备。

师:对,是啊——人心齐,泰山移。正是赵国文臣武将的团结一心,蔺相如才有如此足的底气,是不是?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蔺相如逼迫秦王的话(教师读“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学生接读“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师:这节课通过同学们自己阅读、感悟、探究,我们充分地体会到蔺相如能为赵国立下大功靠的绝不仅仅是一张嘴,这张嘴后面是拳拳的爱国之心,是过人的胆识和智慧。聪明的廉颇在冷静下来之后,定然会明白。接着还会发生什么呢?下节课再学习。

点评:通过“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的深入读议把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尊严,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形象树立起来,廉颇的错误说法不批自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17:12:46 | 只看该作者
语文评课稿:《将相和》评课稿  感谢赵老师为我们上了一节这么好的高年级的语文示范课,我认为这是一节成功的课,为我们高年级的语文教学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赵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整节课教师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鼓励的言辞、温和的表情、友善的微笑、期待的目光、宽容的态度来有效地调控教学过程,使学生犹如坐春风、沐春雨,课堂总是勃勃有生机。

    二、课前准备充分。赵老师对课文的讲解十分娴熟,对文章的背景及相关知识熟悉,讲解内容正确、到位,过度自然,由此可以看出赵老师课前备课十分认真,没有这么认真的备课 ,就不能上出这么好的课,我认为,赵老师这种敬业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三、学习方式上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在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老师通过组织、适当引导,让学生通过读书、质疑、讨论、交流等形式,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如,在学习第二个故事“渑池之会”时,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上节课的学习方法:读一读、划一划、说一说的形式,放手让学生自己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在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全班交流、解决,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四、内容的感悟强调了朗读训练。课程标准强调对课文的理解要重感悟,教师较好地体现了读中感知、感悟,读中培养语感,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五、抓住重点内容,做到长文短讲。这篇课文的篇幅很长,如果老师逐段讲授,老师讲得辛苦,学生也听得辛苦。赵老师在这节课中始终突出了这篇课文的训练重点,抓住人物的言行,突出人物的品质。如,在教学第二个故事的时候,教师在引导学生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之后,马上提出了训练的重点和要求:抓住蔺相如的言行,理解他是个怎样的人,并使这“从言行看品质”的思路贯穿了课文的学习始终。

    六、组织交流感受和质疑问难。思源于疑,赵老师在这节课中为学生设计了一个质疑问难的舞台,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且对学生的质疑引导学生自己解答,教师再分层次的加以引导,使学生改变了学习中的被动位置,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七、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负荆请罪”这环节,教师设计了一个让学生想象蔺相如与廉颇见面时会说些什么话的环节。这个环节虽然篇幅不长,所花的时间也不多,却让学生对课文人物的心理、品质和课文堵塞内容加深了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想象能力,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得到锻炼、提高和发展。

    八、文本结合,重视思想教育。

    不足之处:

    一、教学的形式单一,不够多样。建议:设计如果能做到读、说、写、演相结合,如,先让学生读一读故事,说一说人物的言行、品质,写一写“负荆请罪”时说的话,演一演课文的三个小故事,课堂气氛会更活跃。并且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升华学生对人物品质的理解。

    二、词句的推敲与积累欠缺。教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脱离了重点词的教学,我认为应该结合重点的词句来理解重点的句子,再结合重点句子来理解课文的内容。另,语文的教学特别重视积累与运用,教师应该让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词句,并且摘录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17:12:01 | 只看该作者
卢老师的《将相和》
  优点:

1、首先在课时上本课应是第二课时的品读展示课,教学目标是通过品读感悟分析人物形象。目标把握准确,达成度高。

2、学生学习的起点高,习惯好,师生配合默契。上课之处揣摩廉颇的怨言颇有新意,既引出了自主学习的内容又包含了学习的方法,并营造了真切的情感氛围,可谓一石三鸟。

  3、开放式课堂的大胆尝试,力图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难能可贵。我想这个前提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关键问题的提出呈现的方式。

  4、师总结到位,驾驭课堂能力强。我想这没有长期的功底,没有理念的先导,没有课堂和谐的前提是很难实现的。这正是卢君招牌式风格。

  建议、

  1、本课历史背景有必要阐述之。

  2、进一步抓生成。

  3、板书的深度与课堂的深度有隔的感觉。

  4、建议将开放式课堂进行到底,我看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9-29 23: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