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227|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年级语文下册《杨氏之子》听课反思感想评课稿材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09:42: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听课感想 《杨氏之子》听课反思

威海市千山路小学董吉超

听了郑会老师的《杨氏之子》,我感慨颇多。都说文无定法,看来教语文更是无定法,只要使学生能学会的,都是好的,都是应该提倡的。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杨氏之子》一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户九岁男孩机智聪慧地应对别人的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令人拍案叫绝。

这篇文章是孩子们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教材这样编排,目的有三:一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郑老师把重点放在读通文章,理解句意上,先范读,让学生感知读古文的语感,画出停顿,然后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熟读成诵。郑老师的学生较强的自学能力是我望尘所不能及的。很佩服郑老师平时对学生的培养。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中心句“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慧。”这句话,让学生说说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杨氏之子的聪慧?

我想,如果是我来教这一课,在学完课文后,我会创设一个练习情景,用“张”“李”“刘”等姓氏来替换孔,如,张君平说:“此是君家树。”让学生模仿应答,训练他们的思维,使学生学以致用,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对古文的浓厚兴趣。岂不更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09:49:18 | 只看该作者
《杨氏之子》评课稿  
今天,我们听了学科组长柳老师的文言文教学《杨氏之子》,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谈谈我个人的几点收获,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朗读训练和指导的有效性。

二、学习方法的指导性

三、重视书写训练的指导和训练。

      总之,柳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条例清晰,层层深入紧扣主题,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扎实有效,从课堂的积累展示到结课的推荐书目,每一个环节都是在为学生服务,没有多余的、无用的环节,可以说这样的课做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真正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09:49:04 | 只看该作者
《杨氏之子》评课(张茜)
初读课文做到读准确、通顺,不读破句子,即读对停顿。本节课老师在这个环节中第一步先让学生自由试读,引导学生比较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让学生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第二步,指导学生读准课文的停顿,使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就喜欢读文言文,引导他们读流利课文,这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起初学生没有读出古文味。于是老师就出示标有停顿的课文,范读,学生练读,就这样孩子终于找到了读古文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09:48:47 | 只看该作者
《杨氏之子》评课稿  
钟老师执教的第10课《杨氏之子》是第十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第三单元训练的主题是“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积累精妙的语言,并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而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教学本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读通古文,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钟老师的课堂能紧紧地围绕重点精心设计,落实了教学环节的有效性。

听完课后,我最大的感觉是这节课里书声朗朗的,确实很有学古文的味道。下面我来分析一下钟老师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的。

第一步,学生自由读,要求学生读准确,读通顺,使初次接触古文的学生感受到古文的特点。起初,学生没有读出古文的味道来,于是钟老师就出示标有停顿的课文,并进行范读,学生多次练读,就这样,同学们终于找到了读古文的感觉。钟老师引导学生于无痕,却让学生真切体会到了读古文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二步,在完成了第一步“读通、读准”的目标后,钟老师开始引导学生完成第二个目标:读懂故事。在这个环节中,钟老师不但“授人以鱼”,更是“授人以渔”,相机教给学生学习古文的方法:参考注释理解句子意思;读中感悟文章意思等。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学得有滋有味,不但读懂了这则文言文的故事,还学会了学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第二步目标完成了,钟老师又抓住重点语句,通过精心指导朗读,巧妙的点拨,在轻松的气氛中,学生体会到了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这个环节中有效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值得一提的是,钟老师不但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而且鼓励、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进行拓展。在理解了课文后,设计了“讲故事,让学生补充语言”的环节,再次让学生感受到了语文乃至古文的魅力。最后,老师还相机介绍了《世说新语》一书,以吸引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视野。

总之,综观钟老师的整个课堂,我感觉到了钟老师高超的课堂智慧,深厚的语文涵养。这节课中,每个教学环节都落到了实处,是一堂高效的语文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09:47:53 | 只看该作者
《杨氏之子》评课

                          魏丽

《杨氏之子》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九岁男孩风趣幽默、机智巧妙地应答他人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尤其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充分显示出九岁孩子的聪明机智和超强的应对能力,韩淑梅老师执教的《杨氏之子》一课,紧紧地围绕着这一重点,各处环节设置巧妙,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指导朗读有层次,效果好。

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老师又引导学生“读出韵味”、“把精彩的部分读得有滋有味”,学生朗读渐入佳境。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韩老师在教学中采用领读、自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达到了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的目的,从而为理解课文内容这一坏节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评价语言简练而有效。

如在学生评价杨氏之子的聪惠时,老师也不失时机地夸赞学生“甚聪惠也”,幽默而得体,和本节课学习文言文的气氛非常融洽。

   三、提问设计巧妙,突破了本文的教学重点。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在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韩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坏节:杨氏之子的回答巧妙在哪里?学生经过讨论交流,明白了: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再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的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鸟”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这足以反映出一个九岁的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令人拍案叫绝。这一环节的设计,我认为是恰到好处,自然而然突出了文章的重点。同时在教学中渗透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如“借助注释理解”、“联系上下文”等。

四、交流拓展,体现了语言艺术的魅力。

   课上,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了《世说新语》这本书,对孩子们介绍这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那是一个不受儒家立法约束的年代,喜欢思辨崇尚智慧,所以书中的故事大多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建议同学们课下读一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09:47:31 | 只看该作者
《杨氏之子》评课稿
陈老师执教的第10课《杨氏之子》,是五年级第十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语言艺术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在陈老师的课上充分地体现了课堂的有效性。

一、课堂导入的有效性。

有效的课堂导入就是在短时间内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进入到下一环节的学习中去。陈老师导入课题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是“X氏之子”、“X氏之女”,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朦胧地感受到了语言艺术的魅力,为学习课文创设良好氛围。

二、课文诵读的有效性。

1、初读课文做到读准确、通顺,不读破句子,即读对停顿。陈老师一班的学生功底扎实,达到了“读准确、通顺,不读破句子”的要求,但没能读出古文味,这时,陈老师采用了范读,即老师读一句学生跟一句,一下子将孩子带入了文言文的境界,让孩子找到了读古文的感觉。

2、精读课文做到读懂句子,明白故事内容。陈老师在这个教学环节中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还相机教给了学生两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比如,“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在理解这句时,学生回答正确后,陈老师追问“甚”这个字的理解,学生答曰课文有注释,陈老师点明这就是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之一——参考注释理解句子意思。并且让学生用这种方法再学习其他句子,灵活运用。再比如,学习“为设果,果有杨梅”这句话时,陈老师问“谁为谁设果?你怎样知道的?”从而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第二种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读懂了这则文言小故事,而且还学会了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本课的第二个教学目标也有效完成。

3、品读课文做到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在这个环节中陈老师抛出本文的中心问题:解读“甚聪惠”。陈老师抓住重点语句,创设情境,出示句子:“孔雀是夫子家禽”和“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用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体会这两种说法语气上的不同,自然而然突出了文章的重点——体会杨氏子的礼貌,聪惠,幽默,婉转。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做到教学的有效性。

纵观这堂课从教学环节到导课到总结语,每个教学环节落实的一步一个脚印,既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言的艺术。有效的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一起构建的,这里需要教师的课堂智慧、深厚涵养以及孜孜不倦探求的心灵。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就是它施展的场所,让我们的课堂少一点热闹多一点热度,少一点花哨多一些效率,真正把语文学科的特性落到实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09:46:45 | 只看该作者
《杨氏之子》评课稿
课程中内容增多,但课时减少,要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必须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因此,我校语文教研组制定的小专题是“如何落实教学环节的有效性”。 纪春玲老师执教的第10课《杨氏之子》,是五年级第十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语言艺术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下面,我就纪老师的这节课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初读课文做到读准确、通顺,不读破句子,即读对停顿。王老师在这个环节中第一步先让学生自由试读,引导学生比较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让学生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第二步,指导学生读准课文的停顿,使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就喜欢读文言文,引导他们读流利课文,这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起初学生没有读出古文味。于是纪老师就出示标有停顿的课文,范读,学生练读,就这样孩子终于找到了读古文的感觉。
    2、精读课文做到读懂句子,明白故事内容。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纪老师放手让孩子参考课文注释,自己学习课文内容。此时,虽然时间很长,但是我不觉得浪费。我们明显地感受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发挥,在全班汇报交流时,孩子读得越来越好了,理解也就加深了,读懂了故事内容。这也很好的完成了“读懂文言文的句子,了解故事内容”这个学习目标。更值得一提的是,纪老师在这个教学环节中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还相机教给了学生两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比如,“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在理解这句时,学生回答正确后,王老师追问“甚”这个字的理解,学生答曰课文有注释,王老师点明这就是学习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之一——参考注释理解句子意思。并且让学生用这种方法再学习其他句子,灵活运用。再比如,学习“为设果,果有杨梅”这句话时,王老师问“谁为谁设果?你怎样知道的?”从而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第二种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读懂了这则文言小故事,而且还学会了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本课的第二个教学目标也有效完成。
      3、品读课文做到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在这个环节中纪老师抓住重点语句,精心指导朗读,真是入情入境地品味。品味够了,纪老师抛出本文的中心问题:这个故事最精彩,最有趣的在哪?学生不约而同地回答“此是君家果,未闻孔雀识符自家禽。” 纪老师抓住契机又问孩子:“你喜欢孔君平的话,还是杨氏子的话?”“杨氏之子”大家又是不约而同。“为什么?”大家无语了,在孩子看来,喜欢不一定要有理由,但是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刨根问底。纪老师一句巧妙的点拨:“杨氏子为什么说孔雀是夫子家禽 而不说大象,熊猫呢?”一石掀起千层浪,孩子的话多了起来,课堂气氛活了起来。孩子们各抒己见,说出了杨氏的回答的绝妙。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再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是将“未闻”加上好还是去掉好进行对比,纪老师创设了一个情境,同时出示一组句子“孔雀是夫子家禽”“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用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体会这两种说法语气上的不同。对读,再换着读,从读中发觉有人已意会。接着王老师让他们小组内再读读杨氏之子的应答。不一会孩子们已然意会,情感朗读亦水到渠成。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这一环节的设计,我认为是恰到好处,自然而然突出了文章的重点——体会杨氏子的礼貌,聪惠,幽默,婉转。学生却体会不到。语言的风趣和机智。即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做到教学的有效性。

    纵观这堂课从教学环节到导课到总结语,都是在为学生服务,没有多余的,无用的环节,每个教学环节落实的一步一个脚印,即教会的学生学习方法,又真正体会到语言的艺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0 02:0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