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243|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争吵》导学案教学设计PPT课件、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9:16: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争吵》导学案教学设计PPT课件、教学反思
PPT课件下载地址:
http://www.lspjy.com/forum-6-1.html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能力目标  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知识目标  学习生字词,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写作方法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描写。
教学建议
1.这篇讲读课文围绕“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具体讲了“我”所受到的教育。教学时,可先检查预习,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再布置学生按照思考练习1进一步阅读,理解课文内容,理清顺序。在此基础上练习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2.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我”和克莱谛吵架后的矛盾心情,使学生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从中受到教育。
3.这篇课文反映的是学生生活。要通过朗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
教学准备
资料:亚米契斯(1846—1908)意大利作家,课文选自他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一译《心》),描写的是学生生活,带有伤感情调。其他作品有《工人女教师》和《公共马车》,描写的是城市工人生活。
教具:和课文内容相关的幻灯片,小黑板。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板书:争吵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过渡:本文写谁和谁争吵?为什么要争吵?两人各自的表现怎样?结果又怎样呢?
2.学生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围绕文中预习题)
(1)课文写谁和谁因为什么事争吵?
(2)两人各自的表现怎样?
(3)结果又怎样呢?
(4)课文内容与课题有什么关系?(内容围绕课题——争吵来写的)

三、教学生字词。
1.读准字音(“嫉”不要读成、“哼”的音节写法,“缝”字的两读音)。
2.认清字形。
(“匠”字的笔是一 匠,“哼”字不要写“啍”、注意“竟”与“竞”的区别,“御”不要写成“御”。)
3.理解词义。
嫉妒:因别人比自己好而憎恨。
后悔:懊恼过去做得不对。
缘故:因由、因为。
原谅:谅解、宽容。
悲哀:伤心、哀痛。
防御:防备、戒备。
毕竟:究竟、到底。
诚心诚意:真心实意,没有一丝虚伪。
4.试用“诚心诚意、缘故”造句。

四、再读课文,指导分段。
1.老师提示:本文写了“我”和克莱谛因为笔记本而发生了争吵。虽然“我”很后悔,但没有勇气向他承认错误。放学后,克莱谛却主动要求与“我”重归于好,“我”受到了教育,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给课文分段。
2.学生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3.分组讨论:分段的结果。
4.每组选派代表叙述分段的结果,并概括段意。
5.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分段。

五、分组朗读课文,要求读准音,读的通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9:17:32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我和可莱谛吵架,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我嫉妒他。今天早晨,小石匠病了,老师叫我替他抄写每月故事。我正抄着,坐在旁边的可莱谛忽然碰了一下我的胳膊肘,把墨水滴到笔记本上,把本子弄脏了,字迹也看不清了。我火了,就骂了他一句。

  他却只是微笑着说:“我不是故意的。”
  我本来会相信他的,可是他的笑使我很不高兴。我想:“哼,得了奖,就自以为了不起了!”于是我想报复他,过了一会儿,我也碰了他一下,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
  可莱谛气得脸都红了。“你这是故意的!”他说着就举起手来。正好给老师看见了,可莱谛就缩回手去,说:“我在外边等你!”

  我心里觉得很不安。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可莱谛是个很好的人,他绝对不会是故意的。我想起那次去他家玩的时候,他帮助母亲干活、服侍生病的母亲的情形。还有他来我家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诚心诚意地欢迎他,父亲又是那么喜欢他的种种情形。啊,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该多好啊!我又记起父亲“应该知错认错”的话来。但是要我去向他承认错误,我却觉得太丢脸。我用眼角偷偷地看他,见他上衣肩上的线缝儿都开了,大概是因为扛多了柴的缘故吧。想到这里我觉得可莱谛很可爱。我心时暗暗说“云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却是无论如何都说不出口来。

  可莱谛不时用眼睛瞟我,但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
  他又说:“我在外边等着你!”我回答说:“我也等着你!”我心里想着父亲对我说过的话:“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因为心里有事,老师讲的功课我一句也没有听进去。
  终于挨到了放学的时候。我在街上独自走着,听见可莱谛从后面跟上来。我手里拿着戒尺站住等他。他向我走来,我便举起戒尺准备防御。
  “不,安利柯!”可莱谛微笑着用手拨开戒尺,温和地对我说:“让我们还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
  我惊呆了。我觉得有两只手搭在我的肩上,我已经在他的怀抱里了。
  他吻着我说:“以后我们再不要吵架了,好吗?”
  “再也不了!再也不了!”我回答说。然后我们就高高兴兴地分手了。

  回到家里,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本想叫父亲高兴一下,不料父亲把脸一沉,说:“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况且你不应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说着从我手里夺过戒尺,折成两段,扔到墙角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9:17:25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石匠、墨水、故意、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尺、既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我”的心理变化。

  3、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背景简介

  “看到同学们今天个个精神饱满,老师很高兴。于是就很想带你们去外面的世界走一走。看,飞机起飞了。一下子就到了目的地。诶,仔细看,这是哪里啊?这个国家的形状看上去很特别,象只……。”(靴子)

  “其实这只靴子就是令人向往的意大利了。旅行开始了。……这么特别的地方就诞生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作家──德…亚米契斯。亚米契斯迫切想与你们这群可爱的中国孩子分享他和《爱的教育》这本书的故事。……其实,我们今天要学的这个故事“争吵”就是节选自这本书。”

  书课题:争吵

  1、指读课题,正音“吵”是翘舌音,“争”翘舌音、后鼻音。

  2、质疑:

    (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不要丢字、添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三、学习生字、词语

  “故事大意我们已经了解,可要想更深入了解这两位意大利朋友,我们就要先学习生字词。”

  “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你的手举得真高,了不起,老师请你来。”

  “女老师带得真好,老师还想请位男同学当当男老师。”

  “哪组最自信,愿意开火车来读读。”(去拼音)

  全班齐读两遍。

  “谁能说出‘嫉妒’的反义词是什么?”(宽容)“高尚、诚心诚意。”

  出示本课生字。

  “写这些字时,你认为哪个字需要注意哪里?能给它组词吗?”

  师范写难写易错字。

  练一练:

  “将自己认为难写、容易写错的字每个在抄写本上练一遍。”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自己学习了生字、了解了“谁和谁争吵”和“为什么争吵”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阅读分析第一段

  自由读或默读,边读边想:

  1、这一段是讲“我”和克莱蒂“争吵”经过的,究竟谁对谁不对?为什么?

    (从争吵的情形看,克莱蒂没有错,是“我”不对。因为克莱蒂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的。“我”做得不对,不应该为了报复故意弄脏了克莱蒂的本子。)

  2、“我”开始说,吵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牌,我嫉妒他。”到底他俩吵架是不是“我”嫉妒克莱蒂得了奖呢?如果有,从哪里看出来的?

    (是一种嫉妒。从“他的笑让我很不高兴”看出“我”认为克莱蒂的笑是笑话“我”没得上什么奖,因而心想“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想报复克莱蒂,所以说,事情起始就是因为“我”嫉妒克莱蒂得奖引起的。)

  3、各自轻读,要求根据人物的情绪读出语气:

   ⑴ 第一自然段介绍故事的发生,用交代的语气读,注意句号后的停顿。最后一句“我火了,骂了他一句。”表现我的情绪,读时要加重语气。

   ⑵ 下面“我”心想的一句话,仍然怒气未消,要表现出“我”内心的不高兴。报复:用敌对的行动回答对方。但又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心里想的;声调不能高,可以通过加重语气来表达。

   ⑶ 在第一段中,有两处写了克莱谛的话,我们怎么来读呢?读人物的话应该注意前面的提示语。大家在下面试着读读克莱谛的两句话,读出不同的情绪,不同的语气。

     (学生各自练习。指名读。齐读。)

  4、练习分角色朗读。


二、阅读分析第三段

  克莱谛急忙缩回手去,说:“我在外边等着你!” 我们可能会为他们担心,是不是会打起来。事实怎样呢?

  1、先自由读或默读第三段,写“我”和克莱蒂重归于好。边读边想,再议论:“终于挨到了放学”,“终于”是什么意思?“挨”是什么意思?换成“等”可以不可以?

    (“终于”是经过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挨”是困难地度过某一段时间。说明“我”心里有事,总想着吵架的事,还担心克莱蒂找自己算账,上课的时间难以度过,经过等待之后才下了课放了学。说明“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我”一心想着下课后怎样应付克莱蒂)

  2、“我独自在街上走着”,从“独自”这个词推测,平时放学回家一定不是“独自”,是怎样走的呢?

    (可能跟克莱蒂同行)

  3、今天跟克莱蒂吵架了,而且是“我”故意的,责任在“我”。可是克莱蒂是怎样表现的呢?当“我”听见克莱蒂从后面跟上来的时候,先是“手里拿着尺子站住等他”。他走近了我,“我举起尺子”。举起尺子是为了什么?

    (防御克莱蒂打来。因为父亲说过,自己错了,别人打你时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4、出人意料的是克莱蒂是怎样做的呢?再读以下4个自然段(10~13)。

    议一议,克莱蒂见到了“我”,表现了一种什么风格?

    (克莱蒂表现了一种宽容、友好的风格。也说明他的确是个“好人”)

    课文是通过描写人物(克莱蒂)的神态、动作、语言和语气等,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风格的。)

    “我”对克莱蒂的出人意料的宽容和友爱态度做出什么反映?

    (连连说:“再也不了!再也不了!”然后“高高兴兴”地分手了。这两个“再也不了”和“高高兴兴”反映了“我”被克莱蒂的宽容和友爱及重归于好的态度深深感动了。打消了先前的“不安”,好像失去的友谊又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因此,十分激动,高兴得不得了)

  5、分角色朗读第三段。


三、默读第二段,边读边议,再解答

  这一段主要写了“我”后悔跟克莱蒂吵架。着重描写了“我”想向克莱蒂承认错误,又觉得不好意思的矛盾心情,也冷静地反思了一番。过去两人交往的一幕幕情景在脑海里再现。正像开头说的“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

  1、“觉得很不安”,“不安”什么?“很后悔”,“后悔”什么?

    (“不安”,是怕克莱蒂放学后找我算账,再报复一下,因为他总提出在外边等我。“后悔”的是,过去种种事实证明,克莱蒂是个好人,他的确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而是因为我嫉妒他得了奖报复了他,才吵架的。)

  2、“克莱蒂是个好人”,从过去的种种事实证明他好的表现有哪些?

    (“好”的表现有:帮父母亲干活,服侍生病的母亲,扛柴扛得多,以及受到我们全家诚心诚意的欢迎,特别是父亲那么喜欢他等等。)

  3、“我”既然想到了克莱蒂是个“好人”,又很可爱,也“知错认错”,心里也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为什么?

    (没有勇气,觉得太丢脸)

  4、俩人吵架快结束的时候,克莱蒂再次提出“我在外边等着你!”,“我”也回答说“我也等着你!”克莱蒂和“我”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两个人的说法一样,意思一样吗?再议一议:

    (说法一样,意思不一样:克莱蒂说“在外边等你”,是想向“我”解释,以求化解矛盾,不是故意的。“我”说的“在外边等你”误解了对方的意思,以为对方要报复,要打他。只要防御,决不还手就可以了)。

  5、“从他的眼睛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克莱蒂应该不应该“愤怒”?

    (应该。吵架的事,他有理)

    为什么不是“愤怒”,而是“悲哀”?“悲哀”表示什么?

    (看来平时他们很要好,加上克莱蒂是个“好人”,很能体谅、宽容别人,所以把愤怒压下去了。只是表示了“悲哀”,这“悲哀”是流露出一种出人意料的情绪。对“我”所做的一切和有意报复,很不理解。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6、自由读,再指名读第二段,把“我”不安和后悔的心情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示后悔和自责的话要读出应有的语气来:

    可以知道克莱谛心里怎么想?

    (为争吵难受,争吵多么不好,要是没发生争吵有多好)

    我们朗读时“不是愤怒”,轻读;应强调“而是悲哀”。

  7、下面两人的对话怎么读,一个是后悔,一个悲哀。那“我在外边等着你!”“我也等着你!”语气要显得无力,和第四自然段的“我在外边等你!”感情不同了,语气也变了。

  8、把父亲对“我”说过的话再读一读:“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你觉得父亲的话对吗?你和小伙伴相处是这样做的吗?


四、学习第四段

  1、“不料”是什么意思?

  2、父亲把脸一沉说的话,该怎么读?

  3、指名读父亲的话。

  4、齐读父亲的话。你觉得父亲的话讲得对吗?

    (突出:“既然……就应该……更不应该)

  5、轻声齐读全段。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在文中再找出有关父亲对我说过一些话的句子好好体会一下。共三处。

  “我又记起父亲应该知错认错的话来。”

  可我心里却在想着父亲对我说过的话:“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六、小结读后感受

  读了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眼下就是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克莱蒂最突出的品质是什么?你有没有犯过“安利柯”(就是课文中的“我”)那样的错误?有,怎样解决的?没有,今后怎样和别人交往才是正确的?以上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感受。


七、小练笔


【板书设计】

      争 吵

  1、谁和谁争吵

    “我”安利柯 克莱谛

  2、为什么争吵?(1~4小节)

  3、争吵过程

  4、争吵结果──他俩和好

  父亲的话


【反思】

  决定上《争吵》这一课时,很茫然。这是外国作家的作品,写的是意大利学生之间的争吵的故事。一开始很怕咱们中国孩子思想认识上与外国孩子存在差异,在理解主人公安利柯的心理变化过程有点困难。而且,这中间也存在着一定的中外文化差异。将教材反复研究,终于定位在“争吵是发生在两个小学生之间的故事,跟学生实际生活比较接近“这一点上。

  想象总是美好的,现实比较残酷!

  最大的纰漏在于两节课时内容安排不太合理。第一课时太“清闲”,而第二课时就相对太“忙碌”了点。

  第一课时的导入部分有点拖沓。介绍意大利和作家那块更适合用于课外拓展。导入可以采用简洁、明朗式。如:“童年的生活丰富多彩,……在一起共同学习生活的同学难免有磕磕碰碰。而今天我们来看看《争吵》这个意义深刻的小故事。”

  生字教学一块基本顺畅,较好地结合了汉字的音、形、义来教学。学生落实地较扎实。其实,三年级学生已具备自学能力,故生字词教学可才用“随文教学”的方式。这样教,学生比较不容易疲倦。直接在文章句中学习生字词,学习效率更高,可以与朗读结合。

  第二课时,我想讲的太多,以至于学习重点不突出。更要命的一点是,两节课的一个通病,让学生读得不够多。该课的朗读十分重要,重点之一就是要读出两位主人公的不同性格,这对于理解课文是十分有帮助的。

  这节课有没有什么好的地方让自己回味一下呢?老师说:“小泡泡里的问题解决得不错。”这是一点点安慰,也是本人对未来的憧憬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9:17:11 | 只看该作者
这篇课文围绕“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重点讲了“我”的心理变化,以及“我”对整个事件的感受,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相互谅解、彼此宽容。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先写“我”和克莱谛吵架的原因;再写“我”的内心活动:为吵架而感到不安、后悔,又没有勇气承认错误;然后写克莱谛的友善化解了双方的矛盾,两人重归于好;最后写父亲对“我”的严厉批评。课文细致描写了“我”的心理活动,“我”的不安与后悔,“我”知错却没有认错勇气的矛盾心态,写出了“我”对克莱谛往事的回忆及印象。这些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地体现了“我”的个性特征,一个明是非却爱面子的“我”活脱脱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也为克莱谛后边的友善行为作了铺垫和暗示。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是教学的重点、难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9:17:05 | 只看该作者
《争吵》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课文围绕克莱谛不小心碰到安利柯的胳膊肘,把墨水滴到笔记本上,本子被弄脏,字迹也看不清,于是两人发生争吵,最后解决矛盾的事,表现了克莱谛主动认错和安利柯知错就改的品质。教学本课,我除了采用指导朗读,感悟人物美好品质的方式,还重点就两人主动提出解决矛盾的根本原因引导学生进行了讨论。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在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只有多想别人的好处,反思自己的不足,才能建立起和谐真诚的友谊。

  课文《争吵》刚讲完,班内就发生了争吵。

  站在办公桌前,我正为下节课作着准备,杨杰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用手捂着耳朵,委屈地说:“老师,韩旭用石头打我耳朵了。”“打破了没有?”我连忙转过身,拿开她的手,仔细一看,只见她的耳窝边上擦破了一层皮。“他为什么打你呢?走,找他问问去?”我一手拿着参考资料一手扶着她的后背向教室走去。一路上,杨杰什么也没说。

  来到教室门前,我把韩旭叫出来,还未开口,他就直视着杨杰争辩道:“你也用石头打我来。”“我没有!”“你和丁宇在一起扬土,爆在我身上。”“我不是故意的!”“不是故意的也不行!”看着两个孩子你一言我一语伸着脖子互不相让的样子,我平静地对韩旭说:“咱们刚学完了《争吵》,你俩就争吵起来了,很及时吗。课堂上咱们认真地讨论过,遇到发生双方争吵时,应该怎样做呢?”“想对方的可爱。如果是自己错了,就主动向对方道歉。”韩旭对答如流。“那你是怎么做的?”我进一步和颜悦色地问,“用石头打了别人的耳朵就应该向人家主动道歉。”“我错了,老师。”韩旭立刻醒悟过来,接着把头转向杨杰,真诚地说,“对不起!”“没关系。”两个孩子脸上马上没有了怒容。

  走进教室,我立刻改变了这节课原打算让孩子们做《基础训练》的计划,平静地对同学们说:“刚才,韩旭表现的不错!学了《争吵》一课,虽然刚才与杨杰发生了争吵,但老师一提醒,立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杨杰认了错。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情,也能这样做。这节课,请同学们结合实际,写一件你以前与同学发生争吵的事情,仔细回想一下当时是怎样处理的?学了这篇课文以后,你受到了哪些启示?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应该怎么办?”同学们听了,有的低头深思,有的迅速拿出笔和纸,认真地写了起来……

  学以致用,将语文教学与具体实践结合,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争吵》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如果不遇到类似事情,即使同学们课堂上朗读的再好,理解课文再透彻,也可能随着下课铃声的敲响孩子学习暂告结束。然而,正是班内的突发事件,激发了我的灵感。因此,依据新课标与实践结合进行有机教学,应该是我们勇于探索的方式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9:16:58 | 只看该作者
这篇讲读课文主要讲的是“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谛弄脏了,“我”认为他是故意的,也把他的本子弄脏了。虽然“我”很后悔这样做,但“我”没有勇气向他承认错误。放学后,克莱谛却主动要求与“我”重归于好,“我”受到了教育。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四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我在外边等你)讲“我”和克莱谛吵加的原因
第二段(从“我觉得很不安”到“我一句也没有听进去”)讲“我”后悔和克莱谛吵架。
第三段(从“终于挨到了放学到“高高兴兴地分手了”)讲“我”和克莱谛重归于好。
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讲父亲对“我”的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9:16:49 | 只看该作者
亚米契斯

亚米契斯(1846~1908)1846年出生于意大利。那时的意大利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国内正酝酿着爱国主义,这股风潮自然也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意大利小说家。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爱国志士,1866年参加解放意大利的战斗。退役后担任军事刊物的记者,发表特写、报道、短篇小说,1866年汇集为《军营生活》出版。曾周游世界各国,撰写了许多游记,其中著名的有《西班牙》(1872)、《伦敦游记》(1874)、《摩洛哥》(1876)、《巴黎游记》(1879),以明快、新颖的笔触,记叙各国的风土人情,同时贯串了作者向意大利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宗旨。他是博爱主义者。他的许多作品,如《朋友们》(1883)、《在海洋上》(1889),特别是描写少年生活的特写集《心》(旧译《爱的教育》,1886),以真挚、火热的心,反映了中下层人民穷困的生活和淳厚、朴直、友爱的品德,同时提倡谅解、博爱的精神,以实现各阶级感情的融合,地位的平等。他接近社会主义运动后,把社会主义思想同博爱精神融为一体,写了长篇小说《一个教师的小说》(1890)、短篇小说集《学校和家庭之间》(1892),提倡平民教育,企图以此协调不同社会阶级之间的关系。他的另一部长篇小说《五月一日》作于1889年,生前一直不愿公开发表,直到1980年始出版。它通过一个教授的坎坷际遇,反映19世纪末知识分子对社会前途的探索和意大利社会主义运动的诞生。
自幼酷爱学习和写作,1868年发表处女作《军营生活》,并由此出名。1886年,《爱的教育》出版,使他的创作生涯达到顶峰。《爱的教育》一书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眼光,从10月份4年级开学第一天开始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全书共100N文章,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100多年来此书一直畅销不衰,并且曾多次被改编为动画片、电影、连环画,读者遍布全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 11:2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