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631|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一面五星红旗》听课反思评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0:02: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面五星红旗》听课感想体会
    5月17日上午,我参加了区小语中心组开展的有关“教学目标的制定与有效达成”主题研讨活动。活动中听取了由浮山中心小学鲁老师执教的《一面五星红旗》,此次的研讨活动让人受益良多。

鲁老师的这节课选择了《一面五星红旗》的第二课时进行教学。教学中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与引导下,让学生感知“爱国者在每个国家都能得到尊敬和,爱国者是最值得尊重的。”“只有热爱自己祖国的人才能赢得外国人的尊重”这一文本的思想内涵,可以说教学效果显著。尤其是在这节课的结束,当学生随着《红旗飘飘》的歌声“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你是我的自豪……”的音乐高声吟唱的时候,从学生的神情以及他们的歌声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群孩子们的爱国之心。而这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非常难能可贵,可见教师的教学效果。本次的活动主题是“教学目标的制定与有效达成”,针对鲁老师的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达成,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目标的制定

本节课的目标的制定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科学合理的,但是我个人认为,此节课的教学目标还可以再详实一点,以达到目标制定的要求之一——具体。这让我想起我自己的教学设计,往往在我们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目标表述不够具体,以至于有时候就随心所欲的设定文本的教学思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因为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它决定着教学行为,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且是教学的归属,同时还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它既有定向功能又有调控功能。倘若确立教学目标这个环节出了毛病,必将导致教学活动的偏差或失误。所以今后的教学设计中我还要注意自己的目标的制定,一定要遵循设计原则,结合实情去制定科学、规范又准确的教学目标。

二、目标的达成

从课堂教学效果上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上都达成了。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从老板的外在动作中读懂了老板这个人物的内心情感的变化,这一点鲁老师做的非常的细,所以教学目标自然就达成了。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忽略了对学生朗读课文的指导,对目标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失偏颇。

其次,随着教师的循循善诱,学生逐步的由浅入深的体会到了“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学生的爱国情感被激发。而且随着课文的学习也体会到了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教师事先制定的目标落实十分到位。

总之,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目标是通过有计划的教师教的过程与学生学的活动所要实现的教学成果,是促进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如果我们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认识和制定上存在问题,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也要注意在课堂上围绕目标紧扣目标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优化教学方法,关注目标的生成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0:06:22 | 只看该作者
以情感点燃情感,以生命感动生命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位旅居海外的中国留学生,为了维护国旗尊严,毅然拒绝了救命的面包,面包店老板为之感动,救助他的事。本组教材模块以“热爱祖国”为主题,教学中应围绕“热爱祖国为荣”的情感线索,挖掘文本资源,让学生通过多元的解读来理解文本,感悟文本,吸纳文本,进而让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生成和升华。

(一)创设情境,铺垫“爱国情”
  文章本不是无情物。热爱祖国是教师应在孩子的人生画布上染上的底色,那一面五星红旗是祖国的象征。如何让三年级的孩子明白“五星红旗”所蕴涵的沉甸甸的意义,对孩子们理解文本中的“我”的行为有着极为重要的铺垫作用。胡老师在上课伊始,通过声情并茂的课件再现了刘翔、张怡宇等奥运冠军在奥运夺冠后身披国旗奔跑、热泪目视国旗升起的动人画面,以及香港回归时“米”字旗缓缓落下,而我国的五星红旗在激昂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的感人场景,这一切把学生带入了一个为五星红旗自豪的情境中,好个“未成曲调先有情”!正是胡老师这精心的情境设计,酝酿了浓浓的爱国情,为接下来的教学作了情感的铺垫。
(二)自主读文,感知“爱国情”
  语文课堂教学中,孩子是一个独立的阅读个体。胡老师关注这一学生学习行为,在初读文本的教学过程中,给孩子们创造了独立阅读的学习空间,鼓励孩子自主阅读,读出文中的爱国情来。当解决生字问题后,胡老师让学生再次研讨文本,要求“孩子们标上自然段,想这篇课文讲了什么?”这要求与《课标》中“三、四年级能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要求一致。然后学生自主独立读课文,再充分地交流理解。此时,胡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便点拨孩子们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干什么”等方面抓文章的主要事件,让学生真切地从旅居海外留学生身上品出了沉甸甸的“国旗情”,感知到“浓浓爱国情”,对留学生油然而生敬佩之情。
(三)品味语言,体验“爱国情”
  “爱国情感”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个虚幻、空洞的词。如何引导学生感悟文章中的爱国情,便成了教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而爱国情感不是感性的说教,它务必在教学中有个实实在在的载体,那就是语言实践。没有扎实的语言实践,热爱祖国的说教自然成了“空中楼阁”。而语言实践就是要带领学生研读文本,反复品味,切己体察,读出文中情,读出文中味,读出融入孩子自己的情感的文本味来。胡老师在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研读重点词句,感悟爱国情,体验爱国情。如在指导学生感悟“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等重点句子时,呈现典型的三个层次:读出理解——说出感受——再读体验情感。首先学生自由读重点段落,勾画出表示”我“动作的词句,自读、自悟、自得;再让学生默读体会,说说自己对句中哪些词有特别的感受?交流中,胡老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吃力、趔趔趄趄”,从中品出了留学生身上沉甸甸的爱国情意;接着,再给予学生阅读的空间,让学生带着自己感悟到的文中情,自由感情读重点语句,读出自己的内心真实的情感体验来,切实地体验到留学生身上浓厚的爱国情思。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得到了“言”,感受到重点语句中每个字词里所蕴含的“爱国情”;也得到“意”,“我”的爱国情与孩子生活中的感性的爱国情融为了一体,使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得到净化与升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0:06:13 | 只看该作者
《一面五星红旗》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一名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旅行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他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敬和帮助。下面就对虞老师执教的这堂课谈几点想法:

1、以“主题”为核心,展开“链”的教学。虞老师整节课的设计以“爱国情”为教学核心,以面包店老板的态度转变为契机,展开了一条“链”,有机地整合每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感知、感悟文字背后的蕴涵的“爱国情”,从而使课堂中的“爱国情”自然的生成、深化。

2、自主读文,品味语言,体验“爱国情”。语文课堂教学中,孩子是一个独立的阅读个体。虞老师关注这一学生学习行为,在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研读重点词句,感悟爱国情,体验爱国情。如在学习课文4~10自然段时,虞老师问学生:你从哪些句子中读出了“我”的爱国精神?然后引导学生感悟。“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理解这些重点句子时,虞老师让学生体会,说说自己对句中哪些词有特别的感受?交流中,虞老师又相机引导,让学生切实地体验到留学生身上浓厚的爱国情思。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得到了“言”,感受到重点语句中每个字词里所蕴含的“爱国情”;也得到“意”,“我”的爱国情与孩子生活中的感性的爱国情融为了一体,使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得到净化与升华。

3、虞老师在执教中,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语音清脆,但语调过于平淡,缺少抑扬顿挫,未能牵动学生的激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0:06:03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有幸聆听了王京奖老师执教的《一面五星红旗》后,感受颇多。

《一面五星红旗》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一名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旅行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他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敬和帮助。

由于这是本课的第一课时,王老师在执教时,先以《红旗飘飘》这首歌引入,在王老师洪亮的歌声中,引出课文的题目,让人耳目一新;接着问学生红旗给他们的印象,引出“红旗比我的生命还重要”这一主线,并在通篇教学过程中,始终把握着这条主线。初读课文时,王老师先进行生字词教学,出示生字词,并将生字词分类罗列,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自觉发现生字词中有多音字,成语等,让学生在学习时学会发现;同时,重点教学“趔趔趄趄”一词,通过动作理解词义,这种方式更利于学生对词语的掌握。然后对本文主要内容的概括上,能根据学情,采用填空的方式,让学生说出文章大意,既锻炼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本次教学,王老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了4到10自然段,王老师采取让学生读读画画议议的方式找出描写国旗的句子,从而引出“我”对国旗的舍不得,对国家的爱。让学生自由读出“犹豫”的原因,接着出示“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一句,学生思考提出问题,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后课文的高潮呈现,在“我”极度饥饿,甚至出现生命危险的时候,老板提出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时,“我”仍然拒绝了,在生与国旗间,“我”选择了国旗,因为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象征国家尊严的国旗是不能用来交易的, “我”宁愿饿死也不愿用国旗换面包,这一举动打动了老板,他深深地理解了“我”这位中国留学生的行为,从而给了“我”更多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王老师始终抓住“红旗比我生命还重要”这一主线教学,一气呵成。课堂的最后,师生共唱《红旗飘飘》,共同感受对国旗的热爱,对国家的热爱。

不得不称赞,王老师在上课时一直用激昂的情绪感染学生,让师生在课堂上合作学习,共创优秀教学课堂。但是王老师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在生字教学时,速度过快,且不够深入,使得学生在接下来的课文阅读中反复出现错读的情况;王老师语调上过于单一,起伏变化不大;部分问题的提出,有时也不够明确。但总体上,这节课的教学思路设计十分清晰。

以上是本人的拙见,若有不当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0:05:54 | 只看该作者
《一面五星红旗》评课

红岩小学:张颖丽

听了崔老师的《一面五星红旗》一课,感觉她在引导学生体会留学生的爱国精神时能用想象补白人物内心世界,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

崔老师设计了一处拓展练笔,补白人物内心世界。当学生明确五星红旗代表国家尊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用来和老板换面包。老师设计了面对着躺在病床上的年轻留学生,老板满怀敬意地说“              ”,我满怀敬意地说“               ”使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有自己独立的思考,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意思。实现了文本与学生情感的共鸣。另外,我还觉得这一设计的好处在于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有话想说的习作情境。学生写文一定要留心生活,有感而发,情动而辞发,这一设计正好满足了学生书面表达的怕有要求,只要长此以往加以训练,学生的情感得到了提升,写作能力也会有长足的进步。

补白让学生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提高

     首先,文本补白给学生打造了一片畅所欲言的空间,对学生的感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补白是学生思维与课文思想感情的桥梁,能缩短学生与文本的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从而排除阅读障碍,使学生深入文章的内核。

第二,“补白”是文本解读的一个独特的视野,能为学生解读文本开启一扇明亮的天窗。文本补白不但能放飞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创造等多方面的能力,而且能使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把握文本。适当的补白可以使学生对课文有更好的理解,对课文以外的内容有更好的延伸,在延伸的同时使思想得以升华。

第三,补白的目标是促进深层阅读,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学中巧妙地展现文本的空白点,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诠释,放飞他们的灵性,实现对文本的充实,让解读变得饱满,同时也圆满了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情感体验,给予了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教师应善于发现与文本有密切关联的“空白”,抓住“空白”对学生进行训练,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

     第四,补白是一个帮助学生将文本读厚的过程。

教材资源具有生成性的特点,学习活动是一种自主的创造过程。好的语文课应是教材创新与开发的“加工厂”。新课程积极倡导“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理念,对教材进行第二次“加工”,那就是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拓展教材。对文章的“留白”进行个性补白,其实也是对课文的“二次创作”,既能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培养孩子们的想象能力,更能让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创造性地让学生填补文本的空白之处,拓展、丰富文本的内涵与意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感悟文本。这种补白能让学生置身其中,如身临其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对人物品质的感受。这种“贵在言外,使之思而得之”的表达效果,其实就是文本补白的意义所在。

     第五,我们都知道,一个没有丰富情感的人,是写不出优美文章的。阅读教学中文本补白这一教学策略便是这种情感培养的一种重要途径。利用阅读教学,利用这样的文本补白,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走进文本,通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补白让学生积累、内化丰富的情感,再通过作文把情感表达出来。所以,阅读教学中在恰当之处进行合理补白,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文本补白”从工具性的角度上说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从人文性的角度上说是对文章内涵的深化。它是文本解读一个永不枯竭的源泉。引导学生读出文章背后隐含的东西,挖掘出文章背后的教育价值,结合作者的情感,适时地引导学生猜测、构思,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放飞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深入作者所描写的意境之中,去补白、去延伸、去创造……让想象的翅膀任意飞翔,以一种开放的形式展现一种流动的美。在我们的教学中,利用文本补白使学生更好的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已经是语文教师普通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身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具备一双善于挖掘文本资源的“慧眼”。尤其是善于抓住文本的“留白”,创造性地让学生填补文本的空白之处,拓展、丰富文本的内涵与意蕴,从而使得学生更好地感悟文本、解读文本。进而去感悟生活,解读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0:05:43 | 只看该作者
《一面五星红旗》评课稿

张 徽

《一面五星红旗》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一名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旅行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他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敬和帮助。

胡老师凭借自己流畅标准的语言,自然亲切的娇态,优美工整的板书,体现了自己的较高的素质。下面就对胡老师执教的这堂课谈几点想法。

胡老师这节课可以说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语文阅读课教学,其中凸显出以下几个亮点:

1.条理清晰,环环相扣。

本节课过程是:课题导入-----对比设疑-----自主解疑------情感共鸣------激情结课。  

2、整合设计,科学合理

本节课以“主题”为核心,展开“链”的教学。胡老师整节课的设计以“爱国情”为教学核心,以面包店老板的态度转变为契机,展开了一条“链”,有机地整合每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感知、感悟文字背后的蕴涵的“爱国情”,从而使课堂中的“爱国情”自然的生成、深化。

3.品味语言,体验情感
  “爱国情感”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个虚幻、空洞的词。如何引导学生感悟文章中的爱国情,便成了教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而爱国情感不是感性的说教,它务必在教学中有个实实在在的载体,那就是语言实践。没有扎实的语言实践,热爱祖国的说教自然成了“空中楼阁”。而语言实践就是要带领学生研读文本,反复品味,切己体察,读出文中情,读出文中味,读出融入孩子自己的情感的文本味来。胡老师在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研读重点词句,感悟爱国情,体验爱国情。如在指导学生感悟“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等重点句子时,呈现典型的三个层次:读出理解——说出感受——再读体验情感。首先学生自由读重点段落,勾画出表示”我“动作的词句,自读、自悟、自得;再让学生默读体会,说说自己对句中哪些词有特别的感受?交流中,胡老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吃力、趔趔趄趄”,从中品出了留学生身上沉甸甸的爱国情意;接着,再给予学生阅读的空间,让学生带着自己感悟到的文中情,自由感情读重点语句,读出自己的内心真实的情感体验来,切实地体验到留学生身上浓厚的爱国情思。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得到了“言”,感受到重点语句中每个字词里所蕴含的“爱国情”;也得到“意”,“我”的爱国情与孩子生活中的感性的爱国情融为了一体,使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得到净化与升华。

4.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在课堂的最后,播放歌曲《红旗飘飘》,让学生在音乐中结束课文学习。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学生在感人的氛围和爱的旋律中,深刻地领悟文章的主旨,真正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不足之处 :

1、胡老师在执教中,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声音浑厚,但语调平淡,缺少抑扬顿挫,未能牵动学生的激情。

2.重点段的深入研读尚欠到位。

本课第二部分写“我”与面包店老板打交道的过程,通过对人物外在动作的描写刻画表达内心情感,应作重点段处理。虽然设计时,有意将此列为重点来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细读,静思默想,但缺乏细致的考虑、安排,导致在实际教学中,未能以有效的问题引发学生读通、读透文本,只是在第10自然段“我摇摇头,吃力的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教学中让学生入情入境,而其余段落的读悟,领会就显得单薄、肤浅,如蜻蜓点水,流于形式。其实在这一环节,学生汇报后,就应让他们再次重点读这一部分,教师引导让其领会通过外在动作描写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渗透习作指导,而后在入情体会的基础上有感情地多种形式反复朗读,效果肯定会彰显。

3、朗读的时间和形式少了一些。本课安排齐读、默读等井然有序,但在领会文章内涵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偏少,形式也不够丰富。应让学生在课文语言的充分感受,体会和感悟的基础上,以情带读,读中悟情,找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感觉。

4、在调控课堂教学发展中,语言机智似乎也有待锤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0:05:32 | 只看该作者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实录及评课
一.导入。
(师放课件)
师:这是什么?
生:红旗
师:能说准确一些吗?
生:五星红旗。
师:关于红星红旗,你知道些什么呢?
生:我知道五星红旗是1949年10月1 日下午3时在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的。
生:我知道它由五颗星组成,4颗小星,1颗大星。
师:中间的大星代表了我们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代表我们全国人民。
生:我知道它代表了我们中国,是中国的国旗。
生:我还知道《国歌》。
师:自从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有关这面红旗的许多感人的事就层出不穷。请大家打开书读课文,仔细思考,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二.初读体会
(生自由读课文)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想用其它东西换面包,但老板却要求我用五星红旗,我不愿意,后来饿昏了,老板把我送到了医院。
师:是在什么情况下“我”要去换面包的呢?尽量把话说完整。
生:是我去飘流,不小心出事了,丢失了背包和食品的情况下。
师:课文讲了我在国外去飘流丢失了背包后,宁愿挨饿也不愿拿国旗换面包的事,可我到底需不需要面包呢?(需要)请你拿笔从课文中圈出他需要面包的句子,告诉大家,你从哪儿体会到的?
(生画句子)
生:他醒来以后,发现……在荒无人烟的森林里转了三天三夜,才来到一个……
师:“荒无人烟”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到处都没有一个人。
生:就是说很荒凉,一户人家也没有。
师:那请你读一读,想像他此时的心情怎么样?
生:着急。
生:害怕。
(抽生读,进行反复的指导和体会,再读)
师:你们能把你体会到的心情写出来吗?
(生动笔写,师巡视)
师:如果是当时是你在那种情况下,你会想到什么?
生:我会想到赶快走出森林,找吃的、疗伤。
生:我会感到害怕,再不吃东西会饿死的。
师:怎么样把你感受到的着急读出来呢?请大家先自己读一读。
(抽生读,齐读)
三.思索感悟
师:后来,我终于走到了一个小镇,来到了一家面包家店,遇到了一位什么样的老板呢?请大家读后面部分。
(生自由读)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老板呢?请你们来评价一下。
生:他是一个心底善良的人。因为他把“我”送到了医院,帮“我”付医药费,愿帮助人。所以他是一个善良的人。
生:他是个喜欢考验人的人,因为他没有要“我”其它的东西,只要我的国旗,他要看我是不是爱国。
生:他是个讲求公平交易的人。因为课文中他说“我是个平等交易的人,我给你面包,你能给我什么呢?”
师:老师有一点不同的看法,“我”那时受了伤,饿了三天,可他还要和我公平交易,我觉得他有点---
生:(齐)冷漠。
师:猜一猜,那个面包多少钱?
生:一元 (8角、1.5元、2元)
师:这么便宜的东西,他都不愿给我,要和我公平交易,可后面,他却愿帮我付医药费,再猜猜,这医药费大概会要多少钱?
生:二百。
生:五百。
生:一千元。
师:为什么这个老板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生:因为他看见我不愿拿红旗和他换面包,宁愿挨饿。
生:因为他被我爱国的精神感动了。
师:这样吧!我们读课文,找句子,再小组讨论。
(生读,师课件展示:我摇摇头,吃力地收好……)
师:大家一起来读一读,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我从“趔趔趄趄”这个词体会到“我”当时非常虚弱,走路都很吃力,可我也不愿用红旗换面包。
师: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还从“摇摇头,吃力”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他拒绝得很坚决。
师:体会得真好,你能读好吗?(生读)
师:是啊,我热爱五星红旗,除了这儿,你还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这种热爱。
生:出发时我手举红星红旗,表示我是中国人。
生:在危险时,我把红旗系在脖子上,把背包那些却系在木排上。
师:的确,从这些地方,我们都可以感受到“我”对五星红旗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文中的我,用实际行动维护了祖国的尊严,一直以来,也有许多人用实际行动维护着祖国的尊严。五星红旗作为我们祖国的像征,无处不在。
(师课件播放:第一次升起五星红旗,联合国升起五星红旗,南极升起五星红旗,香港、澳门回归升起五星红旗。申奥成功、载人肮天……)
师:所以,我的行动感动了面包店的老板,当“我”醒来的时候,看见心爱的五星红旗在鲜花中微笑。
(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下课。
总评: 本堂课在执教过程中,较好地体现了小语新大纲的精神,也表现出执教者较强的把握教材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1 把握住了教材的重点和特色,教学设计精当巧妙。 本篇课文以一面五星红旗线索,紧紧抓住店老板前后不同的行为变化进行探究互动,整堂课流畅有序,层层深入,学生的感情也随着理解的深入而不断深化。
2、以读为本,通过抓重点词句体会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整堂课中,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想法。在读中体会到“我”对祖国的无比深情。
当然,这堂课中也存在着一个小小的不足,在学生自读体会后,评价面包店老板的时候,学生的观念产生了不同的差异,教师在引导的时候方法有些欠妥,值得考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3 19:0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