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2-2-19 12:22:54
|
只看该作者
《老树的故事》教学反思
《老树的故事》是一首儿童诗,全诗共分四节。四节文字都以儿童的口吻向老树提问的形式。先问老树的年龄,再问居住在老树上的鸟,问小鸟的歌唱,最后问老树爷爷知道的故事和童话。一层一层不断追问,表现了儿童的天真和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表现了人与树,人与小鸟、老树与小鸟,彼此之间相互依存、和睦相处、自然相融的景象。
教学时,我强调突出以读为主的教学方法,读有层次,强调方法的指导。
1、指导学生读好问的语气,读出天真与好奇的语气。表示疑问的词语要重读,同时体会问号、句号与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2、展开想象,在朗读时结合插图想象老树和蔼可亲、鸟儿欢歌笑语、小孩天真可爱的情景,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意境。
3、按想象加上动作。本单元一个重要的学习指导就是“背诵诗歌时按自己的想象加上动作”。我通过教师的示范,启发学生大胆尝试背诵诗歌时加上自己的动作。只要学生有这个勇气,敢于尝试就可。
本诗分为四个小节,在各段的朗读中,我又分别抓住问答句,同中有变,各有侧重。
第一小节中出现了问题:“你有一百岁了吗?”主要引导学生知道问答句的基本特点,教给学生读疑问句的方法,末尾要上扬。在读好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拓展,引导学生根据问题作针对性的回答,如:“我有一百岁了”“我都记不清自己有多少岁了”等等,只要回答合理就行。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交谈的对方意识。说话或发问前先称呼对方。并且用“你”直接与对方交流,而不能用“他”等表示第三方转述的词语。
在第二小节中出现了两个问题:“有多少鸟儿,在你身上安过家?和你谈过话?”要求学生运用读疑问句的方法,自己练读。但在回答时,则将重点放在词语训练上。引导学生分别换用“无数”“数不清”“许许多多”“不计其数”等词练习说话,丰富词语积累。
在第三小节中出现了问题:“这些身穿礼服的音乐家,是从哪儿来的?唱的都是什么歌?”在读这个问题时,学生不容易读好词组“这些身穿礼服的音乐家”,但单纯的练读又容易让学生觉得无趣。所以,我们在进行问答练习中,每次都是用上“这些身穿礼服的音乐家,是从河那边来的。”“这些身穿礼服的音乐家,是从树林里来的。”……在练答中逐渐熟悉词组,达到熟读诗文的目的。
在本课的教学中,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课堂的生成因素,所以教学过程中出现了随意性,没有及时有效地分两个课时完成。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在“备学生”方面多花功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