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4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说课稿课件PPT说课稿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18 11:11: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说课稿课件PPT说课稿教案
《爱莲说》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爱莲说》是八年级的一篇文言文,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因为很多文言知识是原来学生没有学过的,所以在目标的设定上既要对字词落实,又要掌握本文的写法及文章的中心,感悟古人追求的“君子”之风。对于九年级来说则更应该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尤其是知识点的整合。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情感目标: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提高生活情趣。
   3.教学重点: 理解作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
   4.教学难点:如何通过“莲花”来表现作者的理想的。
(二)学生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对八年级的文言文基础掌握得非常牢固,需要进行拓宽、拓深的练习。而基础薄弱的学生应在加强基础复习的同时努力提高他们的能力。这部分同学往往自尊心较强,教师要注意采用合理的教育方法,做因材施教。对于双差生要根据他们的弱点,选准切入点很啊抓基础,确保他们合格毕业。
(三)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活动安排:搜集写作背景给予本课相关的链接。
2.教师课前活动安排:准备好幻灯片和上课所用媒体;教学资料。资料如下:
写作背景  :《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宋代哲学家。《宋史》上说他“博学力行”,并引用宋代著名文学家、江西诗派首领黄庭坚的话,评价他:“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取志,薄于微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虽然他一生担任过州县地方官吏,但他平时更喜欢游览各处名胜,潜心研究学问,是一个事必躬亲、处事公正、颇受时人拥戴的学者。他厌弃封建社会那种纸醉金迷的生活,以素净、淡泊为足,以“饱暖”、“康宁”为乐。特别喜爱“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在江西南康郡为官期间,亲自率领部下在旧南康府署一侧,挖池种莲,并独出心裁地把莲池叫做“爱莲池”。每当夏日炎炎,他漫步池畔,倾心欣赏,全神思索。经过酝酿、构思、推敲,终于写下了流芳百世的篇章《爱莲说》。
   (四)教学流程:(1)引入课题。
由多媒体配乐展示荷花的图片(引入情景),由学生
回忆相关咏“莲”或“荷”的诗句(引入课文),从古到今,有很多人赞美“莲花”,今天我们就去看看周敦颐是如何赞美莲花的,为什么要赞美莲花。
(这个教学环节用5分钟,学生在回忆诗句的过程实际是检查学生的积累。在交流中,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拓宽知识面,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笔记的形式积累诗句获得知识。)
(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让学生明白自主学习的内容,师生共同合作加上教师的点拨,共同完成在自主学习阶段不能完成的任务。)
学习内容:(多媒体展示)①什么是“说”?②关于作者的情况。③看课文注释,画出不能理解的句子。④学生自由的读课文.(这个教学环节用15分钟,对于九年级的学生,这篇课文已经学过,以上几个问题没必要过多讲解,完全可以放手给学生,这样既避免了学生听的重复性,又可以调动学生思索的积极性。同时又培养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3)探究文章的内容,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学生分组讨论,与教师的点拨和学生的合作学习相结合)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探究的内容。(多媒体展示)
    ①文中写了哪些花?重点写什么?为什么要写其他的花?
    ②哪些地方是写莲的?从哪些方面写莲的?
    ③文章仅仅是写花吗?采用了什么写法?
    ④花与人有什么关系?
    ⑤作者的感叹说明了什么?
(这个教学环节用15分钟,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复习已经学过的写法。是成绩不错的学生更注意知识点的整合和积累,成绩略差的同学加深课文的理解并及时消化与及时整理。)
   (5)巩固练习:多媒体展示:“莲花”与“君子”的联系。(这个教学环节用3分钟,目的是通过探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6)指导背诵: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实现。如男女生分段朗读, 自由朗读,教师提问,学生用书上的原句回答等。(这个教学环节用5分钟,目的是通过提问背诵课文,同时能为理解性默写打基础。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应该掌握。)(7)课文总结,布置作业。作业: 作者的思想过时吗?(这个教学环节用2分钟,从课程的设计来看,能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在课堂来看能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学习方式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辅以教师的点拨;从教法上看,能将传统的诵读法与现代的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从问题的设计上,从体现梯度。)
板书设计
爱 莲 说
周敦颐
出淤泥而不染——————————————高洁
濯清涟而不妖—————————— ————质朴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正直
香远益清————————————---——-芳香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清高
托物———————————————————言志
(莲)                       (不慕名利  洁身自好)
课下检测(附答案)
  一、重点词语解释
   1. 可爱者甚蕃 蕃:多,“蕃”在中文的近义词是众,反义词是鲜(独)。
   2.香远益清 益: 副词,更。
   3.亭亭净植 植:树立。  
   4.陶后鲜有闻 鲜:少。
   5.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涤。妖:妖媚。
   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而:却 亵:亲近而不庄重。 
   7.宜乎众矣 宜:应当
   8.晋陶渊明独爱菊 独:只,仅
  二、朗读节奏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三、理解性默写
   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全文的中心句是:花之君子者也。
   3.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6.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9.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10.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四、重点语句翻译: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于)莲花的爱好,同我一样的还有谁呢?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出于污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中洗净后却不妖冶。
   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芬芳远播。(就)更显清香,高高地洁净地直立在那里。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它。
   5.噫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
   6.莲,花之君子者也。*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牡丹的人,当然是很多了。
五、课文内容理解
   1.文中的莲花比喻君子(道德高尚的人),写“菊花”和“牡丹”的作用是突出君子的高尚气节。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追求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
   3.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1) 牡丹---“ 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2) 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3) 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思想感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莲“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不可亵玩”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贵品质。
   *莲花代表的可品质是:质朴、高洁,胸怀豁达,品行无邪;不拘繁文苟礼,美德广布四方,独立自主,威严不可亵渎。
   5.本文所用的修辞有:排比、设问、比喻 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
   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菊正衬莲,用牡丹反衬莲。文章的最后一段运用了多种句式:分别有感叹句(噫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设问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陈述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作者将莲与壮丹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洁身自好(或正直、高洁)品行的追求,对追名逐利世风的厌恶。
   7.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追求隐逸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8..下面这段话蕴含了君子哪些品质?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意思对即可)
   9.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3分)
   A、选文以爱莲之情来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B、在文中作者从莲的生长环境、形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
   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
   D、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
  六、开放性试题
   1.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略(提示:针对某一种观点或将两者结合起来谈均可,但必须扣住“人与环境”的关系)
   2.你喜欢哪种花?请简要说明喜欢的原因。*略
   3.作者认为,菊是“花之隐逸者”,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2 18:5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