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2-2-17 14:53:33
|
只看该作者
纯极淡极,而不失本真
——听侯老师的《冬阳·童年·骆驼队》有感
这是本学期我们小语骨干班第二次活动,内容安排的不多,只有侯老师执教的一节课和听课教师的评课。本以为会比平时早一点结束,但却恰好相反。
如果让我用一个比喻来形容这节课,我想说本课似白开水,纯极淡极,而不失本真。这绝对是一种境界,是课本身的境界,也是教师的境界。
《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语言平实质朴、结构舒缓平淡,虽没有动人、曲折的情节,细微之处却独具匠心,令人回味深长;而侯老师在课堂上表现出的从容恬淡也正符合了文章的风格韵味——不能不叹服,这节课是好课。 回过来说,林海音的这篇文章虽好,但对于小学生却不太容易领悟得深刻。但是从课堂上我们却可以发现,这些孩子从课始到课末,其理解的深度、情感的厚度、心灵的广度,提升了何止一个档次。然而你如果要找他们是在什么“点”上发生了这种变化的,却会发现根本无从找起——一切似乎就是在不知不觉间、在读读说说间那么自然而然地发生了——没有煽情似的渲染、没有出人意料的环节设计、甚至没有很明显的教师点拨。
本文的课题是很有点意思的,它以三个不同意象的词语叠加而成,细细体味,“冬阳”为文章创设了一种感伤与温暖交织的情绪基调,“童年”揭示了本文的内容主旨,而“骆驼队”则是贯穿课文的一条线索。三个词语的结合,不仅勾画出了一幅记忆深处的童年印象,而且营造出了一种深沉广阔的意象空间和情绪空间。都说课题是文眼,但像本文这样包容量如此大、又如此具有审美特质的题目,却是不多见的。侯老师以其独有的文学敏感性和教学敏感性抓住了这一点,展开了一个凝练的、却对全课的展开都具有重要意义的谈话环节——说“间隔号”、说林海音、说《城南旧事》。
凭借这三个意象鲜明的词语,学生基本上都把握住了一点一——童年的快乐。应该说,这一理解与课文真正要表达的那种怀念而感伤的情绪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但是这种距离,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它们之间的差距为后面的学习,无论是在内容理解上还是在情绪体验上,既提供了一种铺垫,又提供了相当的增容空间,使得下文的展开和深入变得更容易而自然。
在品读文本的这一部分,侯老师投放了一个大问题“你觉得课文叙述的四件事中最有趣、印象最深的的是哪一件?”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又引导学生反复吟诵“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这如一个不断往复呈现的旋律主题,覆盖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空间。可以说,整堂课,学生主要就是在笑谈趣事之趣,品悟“一去不返”的无奈和感伤。
将课堂中几次反复的环节进行一下比较,我们可以发现,重复的只是形式,而感悟却是一次次地在加深、在升华。这使得形式上的反复其实却成为了一种回环旋绕的递进。数一下,学生共朗读了五次重点句。应该说,前两次学生的诵读是比较被动的,是教师引导着学生读,因此学生的朗读听起来显得比较生硬,一定程度上游离在课文情绪场之外。而到后来,当学生一次次地与文本与作者做着心灵上的对话,一次次地感受着童年那份遥远美好的童真童趣,他们的朗读也渐渐地入情入味。尤其是最后,学生的情绪和文本的情绪几乎到达了水乳交融的地步,这时,学生的朗读入情入境,将课堂推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这种感悟和朗读的提升,似乎是自然而然地实现,并非需要外在地添加一些什么东西。这种看似随意和自然之所得,却不能不说是充分体现了教师高超的课堂艺术水平。
之后的评课环节大家说了很多,每个人都有很多的收获和感言,以至于虽只听一节课这次活动却并没有提早结束。
榜样就在我们身边!在今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我们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也会使自己的教学生涯更加充实和亮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