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2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2年春初一七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及进度表(2011-2012第二学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30 09:15: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东方市思源学校    陈山
语文是中小学阶段的主要学科、基础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语文学科的特性和语文教学的认识更为深入,《新课程改革》的观念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认同。语文素养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质不仅反映人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而且从本质上看,还反映了人的思想水平、文化修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由此可见,语文教育大有可为,语文教学重之又重,语文教师责任重大。因此,每个学期开学之前,我一定会对教材进行仔细的研读与分析,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并据此制定出详细的教学计划。
一、教材总体分析: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科书努力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精神,充分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阐明的语文的性质和任务,严格按照《标准》的新理念、新目标、新要求,确定编写思路,选择教学内容,优化编辑设计。本册教科书采用的是单元组合的编写体例,但是在内容的编排上更具综合性。
1、整本教材文本内容主要分为三块。第一块是编者的话,优秀的编者的话语可以使知识具有召唤力,与学生产生亲和力。这本教材的“编者的话”采用书信的格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新课标主题。第二块是教材的主体:六大单元的范文系统,每一单元主题鲜明,分别是“人物风采”“童年趣事”“建筑艺术”“动物世界”“信息传播”“诗词拔萃”。单元主题主要体现在选文上,如第四单元的四篇选文,依次是了“松鼠”“松树金龟子”“国宝——大熊猫”“黔之驴”。在这个星球上,和我们最亲近的物种之一就是动物。各种动物都以其自身的特点,为人类展现了一个异彩纷呈的“动物世界”。选文难度适中,古今中外,均有涉及。本教材二十六篇选文中,现代作品占83%,外国作品占25%,文学作品占66%,科学作品占16%(统计有交叉),推荐诵读欣赏的古诗文全是名家名篇。另一块是三份附录:分别是应用文示例、语法简表以及字词表。将应用文写作的体例采用附录的形式是一大特色,及在写作专题中只提出应用文的写作任务,不讲解有关应用文的写作知识,范文集中编写在语文教材的附录中。本册教材选用的应用文种类包括申请书、聘请书、请柬、介绍信。语法简表则告诉学生一些语文语法知识的重要性;字词表则有利于学生纠正错误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复习与巩固。
2、“诵读欣赏”和“名著推荐与阅读”两大板块的意义在于不仅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文学样式,如词、古诗和现代诗,还把整本书的阅读引入课堂,扩大了学习资源,丰富了语文积累,初步培养学生阅读本书的能力,逐步掌握读整本书的钥匙。例如教材推荐学生阅读《西游记》这部名著,对于七年级,刚刚进入第二学期的学生来说,面对一部具有神话色彩和象征意义的中国古代著名小说,在阅读过程中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激发他们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因而这本名著对于他们再合适不过了。这样既可以使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名著的要求落到实处,又可以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同时为学生进行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创设了学习情境和条件。
3、这本教材每一单元的写作体例以创设情境为中心,把写作与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整合为活动教材的体例。教材不去解析作文技法,不去大谈口语交际理论,而是把学生引入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语言情境和想象情境,让学生在这些特定情境中产生表达欲,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应用文的写作则以附录的形式,以例文的形式出现,直观具体,由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在第一、二、三单元设置口语交际板块,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的情感,尽可能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与写作教学一线贯穿。
4、“语文实践活动”在本教材中分别设置在第四、五、六单元,依据相关单元主题开展活动把学习过程中的读写听说综合在一起,富有实践性,趣味性和知识性。如第四单元的“网上读写与交流”,巧妙地设计查书目、看期刊、读报纸、上网等四线活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仅可以在大体了解“目录学”知识的基础上,自由选读自己需要的各类图书,而且能学会检索文本,借助工具书查找资料,浏览报纸杂志,还可以做摘录、制读书卡片,口头交流心得,有条件的还可以进行网络检索和阅读。
因此,本教材的单元总共由四大板块综合起来,四大板块围绕单元主题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渗透。
二、教学要求:
1、让学生了解杰出人物的风采,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和品格;感受课文中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体会人物形象;学习观察人物的特点,突出人物个性;学习采访人物,做到采访时说话自信、放松、热情、诚恳,创造融合的交谈气氛。
2、了解多彩的童年生活,体会作家笔下各种童年的酸甜苦辣;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引起自己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共鸣;品味、学习散文优美而含蓄的语言;懂得记事写人要线索清楚;学习在说话中抓住对方的心理特点,用婉转的话语打动对方。
3、了解一些中外有名建筑物的特点,体会人类的勤劳、智慧和对美好的追求;体会课文准确而生动的语言,进一步理解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学习记叙和说明有机融合的写作方法;懂得描写事物要抓住特点。
4、接触动物世界,了解一些动物,激发关爱、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学习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观察动物的特点,并能向别人介绍;积极参加保护野生动物的活动,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并进行社会宣传。
5、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激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了解消息、通讯的特点和一些基本常识,体会新闻语言的简洁、生动、准确;学习写消息,学习网上搜索、阅读,通过网上写作和与别人交流。
6、欣赏、背诵名家诗词,感受诗歌中的形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品味、体悟诗歌凝练、生动、含蓄的语言,从中受到感染,激发对诗歌的热爱之情,提高文学素养和品味。
三、学生情况简析:
本人任教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七年级(6)班现有在籍学生69人,其中男生34人,女生35人;七年级(7)班现有在籍学生68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38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影响,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没有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较差。
四、方法与措施:
1、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教师要做到教学五认真,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面向全体,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3、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文背诵及时完成作业、积极思考及主动发言、上课做笔记、坚持写周记等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5、在阅读教学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注重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参与全过程,让学生们在课下多读书看报,将自己喜欢的文章、精彩的段落摘抄积累,定期在班上举办摘抄本展览,并从中推选出优秀的文章、摘抄和积累本。
6、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
7、成立互帮互学小组,对古诗文无法过关的学生采用“一帮一”“人盯人”的办法,并与家长取得联系。
8、深钻教材,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讲清每一个知识点,认真筛选作业,及时反馈每一次作业、作文与考试,注重学法指导。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30 09:15:49 | 只看该作者
五、教学进度安排表:
单元
序号
            
课时数
周次

1、童年的朋友   2、一面    3、我的老师
4、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5、赵普
诵读欣赏       写作         口语交际
14
13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7、月迹   8、三颗枸杞豆 9我们家的男子汉 10、柳叶儿
诵读欣赏       写作         口语交际
16
46

11、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12、巍巍中山陵
13、凡尔赛宫          14、短文两篇
诵读欣赏       写作         口语交际
12
79
期中复习
复习第一到第三单元的内容
10
10——11

15、松鼠 16、松树金龟子
17、国宝——大熊猫   18、黔之驴
诵读欣赏    写作       语文实践活动名著推荐与阅读
12
12——14

19、三个太阳 20、录音新闻   21、“神州”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22、新闻两篇
诵读欣赏   写作    语文实践活动
13
15——17

23、毛泽东诗词二首 24、古代诗词三首
25、现代诗二首 26、歌词三首
诵读欣赏   写作    语文实践活动
8
18——19
期末复习
专题专项复习
9
20——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5 16:0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