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095|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二年级语文母亲的恩情教后反思及听课评课记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19:53: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母亲的恩情》教学反思
今天,终于把《母亲的恩情》第二课时上完了,随着下课铃的响起,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节课感觉还是比较满意的。这节课总的来说,上的比较细致,一些词语如忙着、湿润、生机勃勃等一些重点的词语,我都让学生理解体会并说话。第一自然段让孩子们自由读后,我就让他们谈体会,“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大部分孩子都抓住了文中的句子,并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有个孩子说:我知道孟郊要出远门了,他的母亲深夜还在忙着给他缝补衣服。孟郊的母亲很爱自己的孩儿。我抓住这点“你从哪句话看出来了?”学生把“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读了出来。接着让全班齐读这句话”从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语,你知道了些什么?”有的说“我从一针针一线线这个词语知道母亲缝衣服的时候缝得非常仔细”有的说“我知道夜深了就是三更半夜的意思,三更半夜了,母亲都没有睡觉,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给孩儿缝补衣服,因为明天她的孩儿就要离开她了,所以她连夜缝补衣服”。我又一次为孩子的深刻体会而感动。
    “是呀,从这个句子看出,母亲是多么——”(引读)接着的环节是用“忙着”造句,有一半的同学都举手发言了,刚开始有几个同学只是说了谁在忙着怎么样。我说要用时间、谁在哪里干什么。这样一指导,后面的同学都说得比较好。这一自然段有一个省略号,我抓住省略号进行扩展,“母亲除了担心孩儿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她还会担心什么呢”孩子们都说得很精彩。
    第二自然段我又抓住两处地方,一是母亲说的那句话,除了指导孩子们读出母亲牵挂、担心的语气之外,我还让他们进行表演,演一演母子分别图;二是抓住“又多了几根白发”“湿润”为什么母亲会多了几根白发,孟郊眼睛为什么会湿润呢?学生的理解都让我比较满意。
    第三自然段我重点讲了生机勃勃的用法,让学生学会用词;并让学生知道母亲好比太阳,孟郊好比小草,指导反问句的朗读。这个环节里,班上的男孩子读反问的语气,总读得不好,有两三个男生不专心读,我差点发火了,忍了又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19:57:32 | 只看该作者
评陈虹老师执教的《母亲的恩情》  

江阴市新桥中心小学    蔡芳  

本学期,有幸听了陈虹老师的《咏华山》,感觉很唯美,陈老师每一次都能引领着我重新审视课堂,再次研读教材,带给我一次次的心灵震撼。《母亲的恩情》是苏教版小语教材采用的一种古诗教学的新课程——“文包诗”。这是一篇比较老的课文,在几年前就有很多老师上过公开课,如今,要上出新意,上出亮点还真是很难。但陈老师勇于挑战,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展示给我们的是一堂本本分分、扎扎实实的语文课。我称之为是一堂常态下的优秀课。首先折服于陈老师清秀的外表、亲切的教学态度。听课时,我不免想入非非:如果我是她的学生,坐在下面听美丽的陈老师给我们上课,那是多么幸福呀!真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她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都是那么耐人寻味。更美妙的享受是陈老师的语言,不仅普通话很标准,而且她的吴侬软语让我们听了是那么舒服,学生在她微笑的脸上、鼓励的话语中分明找到了学习的信心,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下面,就《母亲的恩情》一课谈谈我的想法。  

   

一、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地感受理解课文。  

多媒体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很多教师为了使用多媒体而制作多媒体,显然这样的做法是不能成立的。我认为使用多媒体,必须明确使用的目的。在这节课上陈老师明确目标,学生直观感受孟郊母子的表情,体现了使用此次课件的重要性,让人觉得多一点嫌多,少一点嫌少,这就是课件制作的成功之处。尤其巧妙的是在理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通过文字介绍,语言描述显然效果是较差的,陈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运用多媒体向孩子们直观显示一组组母子的镜头,同时穿插音乐。直观形象的教学既省却了繁琐的讲解又起到了无与伦比的教学效果。让我佩服其设计的精心。  

   

二、阅读为主,多层次的朗读训练彰显浓浓语文味。  

从新课标指出 “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 陈老师围绕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以读为主,抓住重点字词,指导学生朗读品位句子,并带动全文的朗读和理解。指导朗读时遵循学生情感发展,先感悟后朗读。教者通过她的教学方法告诉我们“语文学习是一种体验。”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需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学习要求,采用多层次的朗读方式。贯穿有自由读、小组读、师生对读、指读、古诗与句子分角色读,表演朗读,齐读等。这些形式能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参与面广。这样既使每一个学生得到了练习的机会,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为学生朗读、感悟课文培养、积蓄了情感,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表演读能激起学生在表演中学习的浓厚兴趣。我想让学生来当一当孟郊母子,让他们在轻松的背景音乐中表演朗读,这样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感受阅读的乐趣。并且在反复诵读中,完成了背诵课文的教学目标。学生的朗读在此时就水到渠成了。再没有学生读得索然无味了。教者不仅注重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更加注重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学会“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体现了“捕鱼,不如受人以渔”的教学宗旨。后面的环节中,教师也紧扣“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如何也报答不了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啊!”这句话展开教学,一次次地把这印象印入学生的脑海中。  

如果陈老师在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中两个感叹号时能多范读,并引导学生,相信效果会更棒!  

   

三、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求知,借文悟诗。  

古诗是全文的中心、话题,陈老师避开繁琐的零碎知识,直接将学生引入课文中心。结合本文“文包诗”的特点和低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如下教学流程:  

第一个层次,理解课文。  

    首先,整体感知。我们都知道这一程序设计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定的,又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再精读品味。学习一般都经过形象一-抽象--形象,具体--概括--具体,语言--思维--语言的过程,因此在引导学生感悟后,这时再引导学生读出感觉。当他想象出画面又把自己体会出的情感抒发出来时,这时的形象是高层次,而此时学生抒发的感情也就与课文表达的感情融为一体了。  

接着背诵积累。积累语言则是学习语言、积累语感的基础和目的。在学生入情入境之时,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把这几句话背下来,真正达到让学生话记乐背。在指导背诵时,则是按照提供拐杖(看图)到去掉拐杖让学生练习熟读成诵,积攒语言。  

第二个层次,从文到诗。  

本文的难点在于让学生读懂诗句。本课的文意即诗意,没有必要将诗剖开分析。教完重点句后,引导学生回到古诗上。其实,前文的句子已为学习古诗打好基础。陈老师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寻找文与诗的联系。设计了一个问题:“你读懂了哪句诗?”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再反复诵读,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又可以激发起学生更高的求知欲望。  

第三层次:从诗到法。  

我国教育界的老前辈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主要体现在学法指导要“有效度。”因此,教完古诗后,引导学生就“我们是怎样读懂这首诗的?”反省自己的认知过程。教师从中点拨,让学生产生顿悟,找到文与诗的联系,“读懂诗先读懂文,读懂文即读懂诗”。这样的教学设计,意在让学生初步体验从“学会”转向“会学”的乐趣。学会了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也能促进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   

最后,以吉春亚老师的话结束评课:“三秋之树”虽少了些许“绿意”,可树根扎深了,树干长粗了,树枝变的更硬挺了,筋骨却强健了许多,精神中溶入了一股韧劲,生机里更见顽强,简洁中孕育着的力量。在收获成果的时候才有风花雪月的美丽,才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意,有“云淡风轻话沧桑”的风雅,才有“阳春白雪”的喜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19:57:28 | 只看该作者
评陈虹老师执教的《母亲的恩情》  

江阴市新桥中心小学    蔡芳  

本学期,有幸听了陈虹老师的《咏华山》,感觉很唯美,陈老师每一次都能引领着我重新审视课堂,再次研读教材,带给我一次次的心灵震撼。《母亲的恩情》是苏教版小语教材采用的一种古诗教学的新课程——“文包诗”。这是一篇比较老的课文,在几年前就有很多老师上过公开课,如今,要上出新意,上出亮点还真是很难。但陈老师勇于挑战,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展示给我们的是一堂本本分分、扎扎实实的语文课。我称之为是一堂常态下的优秀课。首先折服于陈老师清秀的外表、亲切的教学态度。听课时,我不免想入非非:如果我是她的学生,坐在下面听美丽的陈老师给我们上课,那是多么幸福呀!真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她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都是那么耐人寻味。更美妙的享受是陈老师的语言,不仅普通话很标准,而且她的吴侬软语让我们听了是那么舒服,学生在她微笑的脸上、鼓励的话语中分明找到了学习的信心,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下面,就《母亲的恩情》一课谈谈我的想法。  

   

一、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地感受理解课文。  

多媒体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很多教师为了使用多媒体而制作多媒体,显然这样的做法是不能成立的。我认为使用多媒体,必须明确使用的目的。在这节课上陈老师明确目标,学生直观感受孟郊母子的表情,体现了使用此次课件的重要性,让人觉得多一点嫌多,少一点嫌少,这就是课件制作的成功之处。尤其巧妙的是在理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通过文字介绍,语言描述显然效果是较差的,陈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运用多媒体向孩子们直观显示一组组母子的镜头,同时穿插音乐。直观形象的教学既省却了繁琐的讲解又起到了无与伦比的教学效果。让我佩服其设计的精心。  

   

二、阅读为主,多层次的朗读训练彰显浓浓语文味。  

从新课标指出 “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 陈老师围绕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以读为主,抓住重点字词,指导学生朗读品位句子,并带动全文的朗读和理解。指导朗读时遵循学生情感发展,先感悟后朗读。教者通过她的教学方法告诉我们“语文学习是一种体验。”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需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学习要求,采用多层次的朗读方式。贯穿有自由读、小组读、师生对读、指读、古诗与句子分角色读,表演朗读,齐读等。这些形式能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参与面广。这样既使每一个学生得到了练习的机会,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为学生朗读、感悟课文培养、积蓄了情感,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表演读能激起学生在表演中学习的浓厚兴趣。我想让学生来当一当孟郊母子,让他们在轻松的背景音乐中表演朗读,这样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感受阅读的乐趣。并且在反复诵读中,完成了背诵课文的教学目标。学生的朗读在此时就水到渠成了。再没有学生读得索然无味了。教者不仅注重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更加注重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学会“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体现了“捕鱼,不如受人以渔”的教学宗旨。后面的环节中,教师也紧扣“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如何也报答不了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啊!”这句话展开教学,一次次地把这印象印入学生的脑海中。  

如果陈老师在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中两个感叹号时能多范读,并引导学生,相信效果会更棒!  

   

三、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求知,借文悟诗。  

古诗是全文的中心、话题,陈老师避开繁琐的零碎知识,直接将学生引入课文中心。结合本文“文包诗”的特点和低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如下教学流程:  

第一个层次,理解课文。  

    首先,整体感知。我们都知道这一程序设计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定的,又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再精读品味。学习一般都经过形象一-抽象--形象,具体--概括--具体,语言--思维--语言的过程,因此在引导学生感悟后,这时再引导学生读出感觉。当他想象出画面又把自己体会出的情感抒发出来时,这时的形象是高层次,而此时学生抒发的感情也就与课文表达的感情融为一体了。  

接着背诵积累。积累语言则是学习语言、积累语感的基础和目的。在学生入情入境之时,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把这几句话背下来,真正达到让学生话记乐背。在指导背诵时,则是按照提供拐杖(看图)到去掉拐杖让学生练习熟读成诵,积攒语言。  

第二个层次,从文到诗。  

本文的难点在于让学生读懂诗句。本课的文意即诗意,没有必要将诗剖开分析。教完重点句后,引导学生回到古诗上。其实,前文的句子已为学习古诗打好基础。陈老师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寻找文与诗的联系。设计了一个问题:“你读懂了哪句诗?”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再反复诵读,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又可以激发起学生更高的求知欲望。  

第三层次:从诗到法。  

我国教育界的老前辈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主要体现在学法指导要“有效度。”因此,教完古诗后,引导学生就“我们是怎样读懂这首诗的?”反省自己的认知过程。教师从中点拨,让学生产生顿悟,找到文与诗的联系,“读懂诗先读懂文,读懂文即读懂诗”。这样的教学设计,意在让学生初步体验从“学会”转向“会学”的乐趣。学会了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也能促进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   

最后,以吉春亚老师的话结束评课:“三秋之树”虽少了些许“绿意”,可树根扎深了,树干长粗了,树枝变的更硬挺了,筋骨却强健了许多,精神中溶入了一股韧劲,生机里更见顽强,简洁中孕育着的力量。在收获成果的时候才有风花雪月的美丽,才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意,有“云淡风轻话沧桑”的风雅,才有“阳春白雪”的喜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19:57:02 | 只看该作者
听《母亲的恩情》一课有感

  《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不仅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更是一曲赞美母爱的歌。文中的孟郊也是到了50岁才对母爱有了如此深刻的诠释。我们的学生只有7、8岁,怎样让学生理解文本深刻的内涵,受到思想的熏陶和感染呢?这对每一个教师都是一个挑战。教者就有接受挑战的勇气和信心,她将文中深沉的母爱化作字字珠玑,叩打着每个人的心弦。

一、由诗及文,由文到诗,浑然天成。

   《母亲的恩情》是文包诗结构,如何既让学生喜爱诗,又走进诗的意境,体验情感是难点。丁老师设计很巧妙,先开展赛诗会,激发兴趣,接着随着音乐,观察图片,初步感受妈妈的爱,引出《游子吟》这首诗。由诗想象画面,看到了什么?自然引入文本的学习,再由文本找出相应的诗句。整个过程没有老师操纵的痕迹,一切是那么自然、流畅。

二、设计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环环相扣。

   整节课既高效又高质,基础目标落实到位,情感目标自然生成。第1节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补白省略号,母亲还会想什么?聚焦母爱。第二节紧扣“湿润”一词,感受恩情。第三节引领学生观察画面,理解重点句子,重在报答恩情。由此层层推进,每个环节目标明确,环节之间衔接流畅。教者没有多少深奥的讲解,每个场景都能精准地提炼出几个关键词句,一步一步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使课堂富有生命力。这样的课堂不仅是知识的获得,也是能力的提高,情感的积淀。

三、巧用插图、板书,突破难点。

   文本第三自然段如何让学生了解太阳和母亲、小草和儿女之间的关系,是理解难点所在。怎样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呢?丁老师在教学这个片段时,先让学生观察小草是什么样子,是谁让小草这么生机勃勃,看到太阳,孟郊想到了谁。通过移动图片、板书、句式练习:     报答不了     的恩情,理清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小草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就是我们报答不了母亲的恩情。再诗文结合指导朗读,练习生活实际,感受母亲关爱自己的动作、语言,联想诗句。可以看出,学生的情感被唤醒了,震撼了,道出了各不相同却发自肺腑的心声。难点突破了,情感升华了。

四、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节课,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了引路人。从开始抓住关键词可见一斑。教师没有直接说从这个词感受到什么?而是通过朗读,让学生说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母亲?再让学生自己找出“夜深了”“一针针、一线线”这些体现母亲对孟郊关爱的词语。同样,由文本找对应的诗句也是让学生自己发现。这样的教法让学生走向前台,摆脱被动学习的境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平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19:56:20 | 只看该作者
《母亲的恩情》听课反思

今天上午第三节课,姚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一节成熟的课。她执教的是《母亲的恩情》第一课时。课堂上,教师的教,游刃有余;学生的学,积极活跃。

课的一开始,用《游子吟》这首诗导入,学生朗读后,顺带识记其中包含的三个生字“寸”、“报”、“迟”。这样既使学生对整篇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预知,又教学了其中的生字,可谓一举两得。

姚老师采用的是分散识字的方法,在朗读每一自然段的过程中识记其中的生字词。有几个词语讲解得十分到位。例如,“几根白发”指名读、齐读后,说说怎么记住“根”,还可以说“一根”什么呢?在这里表示量词。同时,“根”还有其他词语朋友,再请小朋友想一想,“根本、树根、根据……”。再如,“抚摸”指名读后,通过动作演示来理解它,摸一摸学生的头,像这样就叫“抚摸”。接着引导学生看看这两个字都是提手旁,是因为要用到手。最后让学生说说记住它们的好办法。

姚老师还抓住了第三自然段中的长句子,指导学生练读。并再一次朗读《游子吟》,做到了首尾呼应。

最后的写字指导,姚老师同时出示“报”、“抚”、“摸”这三个字,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共同之处。这样,把相类似的生字放在一起指导,就省去了不必要的重复观察,学生也能掌握其中的规律,以不变应万变。

从姚老师的课堂上,我学到的是从容淡定,细致独到,亲切自然……不禁想感叹一句“姜还是老的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19:56:12 | 只看该作者
《母亲的恩情》听课随想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前几天聆听了李老师执教《母亲的恩情》一课,老师以学法为主线,让学生循着“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拓诗境”的步骤展开学习。层次清晰,带领学生真正走进诗人意境,感受母爱,读出感情。

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便是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这一部分的教学充分利用画面激发想象,让学生在脑海中呈现出游子远行前,母亲挑灯缝衣的生活场景,在教师的引导下深情表达。最后在教师动情的描述中很自然的吟诵诗的前两句,慈母爱子的深笃之情就在这一咏三叹中得以淋漓尽致的表现。
    诗的第三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诗是游子发自内心感恩母爱的表达。诗句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母亲的爱比作三月里温暖的阳光,把游子的心比作春天里刚冒尖的小草。在句式上用了反问的语气:谁说游子的心能报答得了母亲的恩情?在这里,教师抓住了本课的亮点, “生活中父母对你的关爱那件事最令你感动呢?请你说说。”在学生畅所欲言的交流中教师点评并深化情感,让学生在一件件生活细节中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声情并茂地吟诵最后一句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但是这节课,我觉得让学生体会诗人对母亲的爱似乎多了点,让孩子体会自己母亲对自己的爱,激起孩子爱母亲,进而爱祖国的情感似乎少了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19:55:51 | 只看该作者
《母亲的恩情》评课
从古到今,赞美母爱的诗文举不胜举。母爱如缕缕春风,吹开了我们幼小的萌动的心;母爱如丝丝春雨,无声地滋润着我们健康成长。今天,郭燕老师执教的《母亲的恩情》一课,再一次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母爱是三春晖,是任何寸草心也难以回报的。这篇课文不仅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它更是一曲赞美母爱的歌。
       中国有句古话:“要知父母恩,怀中抱儿孙。”文中的孟郊是到了50岁时才对母爱有了如此深刻的诠释。我们的学生只有7、8岁,怎样让学生理解文章深刻的内涵,受到思想的熏陶和感染呢?这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挑战。郭老师就有迎接挑战的勇气和信心,她将文中深沉的母爱化作和风细雨,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她将文中深沉的母爱化作字字珠玑,叩打着每个人的心弦。因此,我认为她的这节课是比较美的。这“美”从何来呢?
      一、 从诗入手,理清文路,展示结构美。
    《母亲的恩情》一文是苏教版教材中一个特殊的教学内容——“文包诗”结构的文章。这中结构的文章一般分为两部分:故事和古诗。故事是古诗意境的展现,古诗是故事的凝聚和浓缩。在这节课上,郭老师先从古诗入手,让学生读后质疑(你读了这首诗,想知道些什么),形成阅读的期待,容易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这也是我们新课标中所倡导的:变教师的问为学生的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即问题意识教学法)
     二、 联系课文,理解诗意,领会意境美
     “文包诗”中古诗的意境美是诗人刻意追求的创作性艺术。有句古话:“有境界,自成格,”就是对诗歌意境创造的高度概括。在教学1——2自然段时,老师让学生读完全文以后,问“你读懂了什么?感受大了什么?”学生回答“孟郊的母亲很爱孟郊。”“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母亲很爱自己的孩子?”学生从文中找出母亲为要出远门的孟郊缝补衣服的句子。怎样理解这“一针针一线线”呢?老师处理得细致,学生回答得精彩,这样就引导了学生对古诗的感悟理解。接着老师又抓住为什么要“临行密密缝”?这一问题进行突破,学生通过巧妙地回答,又一次体会到母亲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这样的情景可以用哪几句诗来概括呢?这样从诗到文,又从文回到诗,突出了“文包诗”文章的教学特色。学生通过读课文、划句子、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领会了诗歌的意境美。
       三、 挖掘教材,启发诱导,体验思想美
       诗的后两句是本首诗的点睛之笔,千百年来被后人传诵,它也是学生比较难理解的句子。儿女对母亲的心意就像那寸草一样脆弱,而母亲的恩情却像春天里太阳的光辉那样温暖,这是一种怎样的深深的爱呢?怎样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呢?老师在教学这段时,采用了图文结合的办法,让学生看图,说说诗人看到了什么?他心里想什么?他把“母亲的恩情”比作什么?把自己比作什么?通过指导学生体会文中修辞手法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鲜明性、生动性、形象性。在启发诱导中给学生渗透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理、动情,从而触及学生的心灵,诱使情感升华。
       四、 反复诵读,注重体验,欣赏语言美
       在学生对故事有了深入的了解之后,让学生带着情去诵读《游子吟》一诗,学生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在全文学完之后,师生合作复述文章,教师创造性地引读,把学习时的一字一句连贯一气,也是对文章思想的提炼和升华,同时也说明了教师敢于超越教材。美文还要美读,在这一节课上,主要有自由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学生之间评价读、古乐伴奏读等,只有引导学生读好,让文章的精彩片段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能“内化吸收”,这样的教学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这节课郭老师不但营造了一个充满“磁性”的课堂环境,还为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敬母课,更为在座的每个人高唱了一曲颂母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9-20 06:1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