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659|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1-2012小学第一学期语文(上册)教研组备课组集体活动记录汇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0:33: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1-12-6 10:43 编辑

时间:11月4日(星期四)

地点:多媒体教室

主持人: 刘昌娟

记录人: 刘昌娟

出席人: 全体语文教师

中心议题: 学习文章《遨游书海  放养语文》

活动内容:



遨游书海  放养语文

阅读是人类摄取文化知识的基本方法,是开启人生智慧的钥匙。阅读好书能升华人格,触及心灵,对孩子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陶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课外阅读更是开拓语文教学新天地的的一把快犁。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深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已成为我们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然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尴尬境地:重课内轻课外;重知识的消化、理解,轻阅读的感悟、熏陶。尽管许多学校的语文课程开设了阅读课,但或多或少地存在以下一些情况:1、阅读课缺乏精心组织,内容的选择随意性大,属于“放羊式”阅读。2、阅读的目的模糊或单一,很多老师只是让学生阅读并摘录一些妙言警句,属“广种薄收”。3、缺乏有效的方法指导,使学生的阅读处于一种盲目的状态,不能真正掌握阅读本领 。4、缺乏灵活多样的评价体系使学生的阅读不能得到及时的反馈与肯定,同时也影响了继续阅读的兴趣与动力。这一切使我们的阅读教学收效甚微。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课外阅读的能力,结合农村小学的实际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做了以下尝试。

一、激发兴趣,培养习惯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遨游书海、采珠拾贝,养成阅读的习惯呢?
1、名人名言激趣

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不计其数,它们就像撒落在文学百花园中的璀璨明珠,放射出奇光异彩。它们是激发阅读兴趣的催化剂,是指导阅读方法的航向标。

暑假中,我布置同学们读些有意义的书籍并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和名人读书的故事,目的是让学生认识读书的意义,激发学生采撷书山中精华的兴趣。开学后,我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进行读书交流会,真可谓是妙语连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读书)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另外我还利用班队课组织读书故事会,学生们或表演或朗诵,从“凿壁偷光”的匡衡到“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毛泽东,从残而弥坚的张海迪到爱书如痴的高尔基,一个个生动的读书故事使学生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

2、教师引领激趣

书海浩瀚,其中不乏精句华章,它们文质兼美,细读品味,美不胜收。开学的一个月,我适时地选取美文,诵读给学生听,让他们品出味道,悟出感情。学生从中吮吸到甘霖、得到享受,进而就产生“我要读”的欲望。
    小学生具有“向师性”,模仿能力较强,因此语文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流畅的表达,无不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刻意营造一种优美的语言环境,形成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增强了课外阅读的动力。
    小学生好胜心强,善于表现自我。基于这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对某些问题向学生虚心求教或佯装不知,故意设问,他们有的根据平时的阅读积累,有的查阅资料,给了我满意的答案。这也大大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3、家长伴读激趣

孩子在家庭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家庭成员的影响。当家长的只有身体力行地带头读书看报、着力营造家庭的读书氛围,方可对孩子产生有效的影响。农村孩子家长中父母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所以,学期初我就提出倡议鼓励家庭成员“和孩子共读好书”。并通过家长学校活动的培训指导,家教资料的分发学习,以及家校联系手册的沟通,使各位家长了解到孩子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要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做有心人激发孩子阅读的愿望,并帮助孩子提高阅读能力。

家庭成员一起阅读不仅营造了读书的气氛,让孩子愿意跟随家长阅读,而且家长尽量提前看看孩子要看的书,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去阅读,也提高孩子阅读的目的性。对于一些优秀的作品,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让孩子发表意见和观点,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理解力,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

通过长期的引导,学生知道了课外阅读可以增长知识,提高素质,陶冶情操,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

二、营造氛围,创设情境

一个喜欢阅读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一个喜欢阅读的老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能让学生的阅读之火越烧越旺的,应该就是氛围了,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的启动和保持是一种集体行为中个体的无意识行为。因此,对于阅读氛围的营造我们尝试了一些做法:

1、建立 “班级图书角”。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有书可读,我利用学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和班级订阅的报刊杂志,在班中设立班级图书角——“书海一角”,放置了书架和报架。学生自由阅读,自主交流,定时更换和补充。课余饭后,同学们一个个拿起书本,争相阅读,竞相交流,甚至忘了吃饭、忘了玩耍。

同时学生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好书,这刚好弥补了校图书馆的图书更新比较慢的缺点,于是我让学生将自己拥有的课外书籍的名称全部统计成册,有同学要借阅,便可随时与该生联系,这样做既更好地利用了有限的图书资源又缩小了书籍占据的空间。

2、创设“会说话的墙壁”。

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标语字画,或是名言警句,或是读书口号,定期更换。每一面墙壁都是一页“书”,让学生在不经意中读到一句两句,哪怕是一词半句都能让人有所收获,甚至令人回味。置身于这样的教学环境,使人感受到浓浓的读书氛围。

3、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

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竞赛活动,是营造课外阅读氛围的有效手段。所以平时我总是因地制宜地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如举行读书故事会、美文欣赏会、心得交流会;开展朗诵会、辩论会、知识赛等;评选“读书积极分子”、“记诵能手”、“朗读高手”;颁发“故事大王”“课外阅读奖章”、 “成语城主人”、 “课外阅读最佳兴趣小组”等称号,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制定计划,推荐读物

“凡事预则立。”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计划呢?

1、师生共同讨论,制定共读计划

制定计划要具体、详实,具有可操作性。每学年、每学期,甚至每周、每天都要有计划。由于学生平时的学科学习已经占了相当一部分的时间,因此,为更好地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我号召学生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见缝插针,挤时间阅读,以保障每天在校半小时的阅读时间。同时,我也抽出每周一节语文课时间让学生阅读。每天的家庭作业,减少机械的成分,把这个时间让给课外阅读,大约在半小时左右。另外,双休日,五一、国庆长假,寒暑假等是学生读课外书的黄金时间,于是我常常跟家长进行联系,配合做好督促与指导的工作,使学生充分利用好这些时间。

确保了阅读时间后,读什么书也应仔细考虑。我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教育需要,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物。在制定共读计划时,我向学生推荐了以下书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0:46:38 | 只看该作者
第十周低段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

时间:11月5日(星期四)

地点:办公室1

主持人: 刘昌娟

记录人: 刘昌娟

出席人: 于金娥 刘昌娟 左蓓蕾 杨梅 张庆红 施洁莉 巢爱娣 刘霞 王明华

中心议题: 学习文章《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活动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特有的一种实践活动。在现代社会中,要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常运转离不开阅读活动,要使后代学习前人创造出来的经验也离不开阅读活动。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信息社会,时代的发展对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也更充分地显示了阅读能力的价值,阅读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学会阅读才能生存,才能发展。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我们不能不把培养阅读能力放在终身教育的地位。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有新课程开发的意识与能力,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真诚的师生关系,引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在轻松、自由、愉悦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时空,学生的心灵和精神得以有效的充实。

一、生动的语文课堂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优势

语文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语文课堂教学也不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在培养学生扎实的语文基本功的同时,增强他们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语文教师必须学会在课堂上做一个“生动”的教师,让语文课堂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激发起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深入理解教材。我们所倡导的改革是以文本为基础的,语文改革不应脱离文学作品本身,教师必须对选定的教材进行精读、细读,要在树立正确的完美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对作品有深入的感悟,独特的体验,不能一味地依托教参,只有教师自身有了对作品的真实深入的体验,才能用生动的情感体验来感染学生,才能与学生实现心灵对话,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阅读兴趣。丰富知识储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需要语感素质的积淀,语言能力的锤炼和人生阅历的丰富。教师有了丰富的知识积累才有能力把特好的作品介绍给学生,才能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地阅读思考。语文教师要通过不断地阅读和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能力,只有具备了扎实的语文功底和广博的知识储备、丰富的文化积淀才能命名教学语言从苍白刻板变得生动丰富,才能用自身的文化智慧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来引导帮助学生去主动阅读、探究学习。
    创新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要在牢牢把握知识点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创新学习的兴趣。教师授课要以知识服人,以情动人,要在授课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学会整体渗透、适时点拨,将健康向上的审美价值取向渗透到教学过程,用自己生动的讲述吸引学生进入角色,用极富理性与启发性的发言来纠正学生的偏误,为他们开拓宽广的思路和视野。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诵读作品,在诵读中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鼓励学生在独立阅读中去创新相互交流,实现教学与阅读相互促进。

二、加强课外阅读的对策

   1、强化学习动机,激发阅读兴趣。在课外阅读中,要让学生认识到阅读本身的价值,产生阅读的需要,激发阅读兴趣,从而主动去阅读。
教师要把握学生阅读的心理,正确引导,应向学生讲清阅读的目的、意义。多向学生介绍一些革命导师、专家名人、英雄模范等典范人物是怎样读书的,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古代诗词、文质兼美的美文。适时搞些规定书目的读书知识竞赛,从而加大读好书的内部动力。
    2、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
科学的阅读方法是阅读效果的保证,学生要有科学的阅读方法。如:①浏览标题法;②知其梗概法;③摘录要点法;④品味鉴赏法;⑤筛选信息法;⑥读书笔记。这种方法是深化阅读,把读和写两种能力结合起来的一种阅读方法,辅以写读书笔记,让阅读收到一石三鸟的效果。

三、多种阅读形式相互融合,发展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现代社会为学生阅读提供了多种途径和丰富内容,教师要教会学生广泛利用资源优势,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做到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文本阅读与网络阅读相结合,要时刻关注学生作为发展的主体在阅读中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导向,留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让学生在独立阅读中积累知识,感悟作品,让阅读成为学生以自己的个性去诠释作品的过程,又是在阅读作品过程中培养和发展个性的过程。将学生的个性、自主性、创造性等人格建构与阅读技能的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创造的快乐,自我实现的快乐,得到人文滋养,获得审美愉悦和知识的更新与提升,在阅读教学中体现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阅读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形成主动性探究性的学习习惯,提高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学就是要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过程中,使学生既获得扎实的语文功底,又受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熏陶,发展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并使学生从阅读中收获审美能力、生活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0:46:26 | 只看该作者
第十周低段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

时间:11月19日(星期四)

地点:办公室1

主持人: 刘昌娟

记录人: 刘昌娟

出席人: 于金娥 刘昌娟 左蓓蕾 杨梅 张庆红 施洁莉 巢爱娣 刘霞 王明华

中心议题: 学习文章《例谈以文化的眼光解读并处理文本》

活动内容



例谈以文化的眼光解读并处理文本

课程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是课堂。当静下心来审视当前的语文课堂并进一步反思时,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因理解和实践操作中的偏差。造成语文本体的失落,以致出现了“非语文”、“泛语文”的倾向,语文课堂教学“语文味”不浓,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都没有得到较大的提升。有专家认为,语文教学不能令人满意,原因有很多,但未能进入文化层面是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们开展了“基于文化层面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题研究,努力从文化层面审视并改进当前的阅读教学。我们认为,要让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西方先进文化的熏陶,培养文化精神,厚实文化底蕴,引导文化行为,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以文化的眼光去解读并处理文本。怎样以文化的视角解读并处理文本,做到基于文本而又超越文本,充分挖掘出教材的文化内涵,我们认为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探寻文化传统,发掘文化基因

  

  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一条源远流长、亘古不息的长河,孕育了浩瀚悠远的华夏经典。汉语文化形象丰赡、神韵饱满、情趣盎然,它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无不烙印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记,流淌着民族精神的热血。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探寻教材中的文化传统因素。发掘出文本的文化基因来。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教《村居》时,先抓住课题中的“居”字,用投影演示“居”从甲骨文到今天的演变过程。再让学生根据字形理解字义。学生自然而然想到“家”,想到“居然之家”,窦老师由此巧妙地导出“一个汉字就是一个典故”的理念。接着。让学生由“吴音”而了解吴国,了解“吴音”方言的特点。引出“一处乡音就是一个地域的文化”的思想。这一片断教学中,窦老师抓住“居”字的演变过程,把学生带入浓浓的文化传统中并领略了汉语言的特殊魅力,让学生体会到浓浓的文化气息。

  

  二、拓宽文化视域,整合文化资源

  

  课程改革,强调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因此。我们应根据学生特点、教学实际,对所用教材进行增删调整,灵活地运用教材,做到艺术地处理教材、科学地补充教材。由于文本所承载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时代背景久远、文化气息浓郁的文章,文本与现实的差异性和文本内部的空白点,都给学生体悟文本带来了难度,这就需要进行有效适度地拓展,将相同主题的内容进行整合,使学生在文本的相互交叉融会中。接触大量的文化。浙江名师王自文在执教《古诗二首》时,引领学生先初步感知《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所展现的凄凉之情,再巧妙导入诗人的《示儿》,挖掘了诗歌内涵,拓宽了诗歌解读的范围。在引领学生理解《题临安邸》时,他出示了《清明上河图》,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实现内容的二度整合。在结束时,音乐《满江红》的引入,把课堂引向高潮,将学生的情感引向文本最深处。引向文化的高度。如果说王老师对于古诗《题临安邸》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解读,展现文化气息的基础的话,那么《示儿》、《清明上河图》、《满江红》等不同表现形式的文化载体的恰当插入,则是对文本原有文化内涵的丰富,拓宽了文化视域。整合了文化资源。

  

  三、营造文化氛围,进行文化体验

  

  文化的传承是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亲近文化、体验文化、认同文化,进而生发情感、拥抱文化,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情感是承载各种文化意识形式的有效载体,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情感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要用情感触摸学生的情感,用心灵同化学生的心灵,使师生共同呼吸文化的气息,在情意徜徉、智慧牵引下,充分感悟传统文化的绚丽灿烂和源远流长。窦桂梅老师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文时,紧紧抓住“好好地活”这句话,以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情感激活学生的心智,调动学生多元参与、多元体验,并获得多元感悟。她借助朗读指导、重点词语体会、背景资料介入等,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情感体验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师生在情感交融中。充分感受人物所处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提升了学生对母爱的理解,对生命、时人生价值的重新思者。

  

  四、沟通文化联系,孕育文化情怀

  

  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要求学校教育重视学生跨文化背景交往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将来开放多元社会的需要。因此,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利用文本中的相关内容,做好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文化的沟通与联系,增进学生对世界各国先进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以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最后,出示了这样三句话:

  1 我不喜欢林冲,他太谦虚、谨慎,不够豪爽,不像好汉,我觉得洪教头虽然鲁莽,但心直口快,敢于挑战,倒像好汉。——美国籍教师

  2 在这三个人物中,我觉得柴进是好汉,他热情好客,仗义疏财,颇有绅士风度。——英国籍教师

  3 林冲谦虚忍让,武艺高强是好汉。——中国籍教师。

  然后让学生说说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学生有的赞成美国老师的说法,认为林冲想得太多、太谨慎;有的赞成中国教师的说法;还有的认为英国籍教师的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这里教师把对人物的评价放到了一个更大的文化背景下去审视,让学生在不同的文化观念与碰撞中沟通中外文化之间的联系,孕育学生多元文化的情怀。

  

  五、找准文化内核,走向文化创生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化知识点比比皆是。只要我们有一定的文化眼光,就随处可见文化现象、文化知识。如何找准切入文化的核心要素。将学生有效地领入宽阔的文化殿堂是关键。冯骥才的《快手刘》这篇文章,描写了一个摆地摊的卖糖人变戏法的绝活,语言精炼,具有浓浓的民俗文化韵味。冯骥才笔下的此类民俗人物还有许多。为了让学生对这一类人物有较深的感受,体会冯骥才创作此类文章的文化心理。江苏南通的一位教师在执教这一课时,给学生补充学习了的冯骥才的同类文章《苏七块》、《刷子李》,形成了专题性文化课程,使学生在更广阔的课程视野里对语文的人文性有所感悟。这三篇文章的教学,教者抓住重点,逐步提升,从感受民俗人物个性、品赏文章特色走向感悟作家人文情思,渐渐深入。在感悟作家人文情思阶段。教者还补充介绍了冯骥才担任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协会会长后,发起的抢救、保护民俗文化的行动。特别是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视。学生从冯骥才呼吁保护、亲自调查、撰写文章、保留记录民俗历史等行动中对他的文化责任感有更深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再次品读这三篇文章,并引导他们把视角投向生活中的“小人物”。在初浅的文化关怀心理下,他们较好地完成了一次题为“凡人故事”的习作,将语文学习推到文化创生阶段。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找准了文化的核心要素,丰富了学生的心灵体验,又培育了学生的文化心理,最终走向文化创生。

  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说:“语文是一种文化,是应创造和发展着文化,提炼和提升着文化,语文教学改革就是充分体现语文的文化属性,丰富语文教学的文化内涵,使学生浸润在文化之中。”如果我们每个小学语文教师能不断拓宽自身的文化视野。以文化的眼光去解读并处理文本,借助文本引领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品味、感悟和运用,并在此过程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塑造他们的人格,涵养他们的性情,让语文课堂充溢着浓浓的文化意蕴,这样的语文课堂应是我们理想的语文课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0:46:11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二周低段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

时间:11月19日(星期四)

地点:办公室1

主持人: 刘昌娟

记录人: 刘昌娟

出席人: 于金娥 刘昌娟 左蓓蕾 杨梅 张庆红 施洁莉 巢爱娣 刘霞 王明华

中心议题: 学习文章《例谈以文化的眼光解读并处理文本》

活动内容



例谈以文化的眼光解读并处理文本

课程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是课堂。当静下心来审视当前的语文课堂并进一步反思时,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因理解和实践操作中的偏差。造成语文本体的失落,以致出现了“非语文”、“泛语文”的倾向,语文课堂教学“语文味”不浓,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都没有得到较大的提升。有专家认为,语文教学不能令人满意,原因有很多,但未能进入文化层面是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们开展了“基于文化层面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题研究,努力从文化层面审视并改进当前的阅读教学。我们认为,要让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西方先进文化的熏陶,培养文化精神,厚实文化底蕴,引导文化行为,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以文化的眼光去解读并处理文本。怎样以文化的视角解读并处理文本,做到基于文本而又超越文本,充分挖掘出教材的文化内涵,我们认为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探寻文化传统,发掘文化基因

  

  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一条源远流长、亘古不息的长河,孕育了浩瀚悠远的华夏经典。汉语文化形象丰赡、神韵饱满、情趣盎然,它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无不烙印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记,流淌着民族精神的热血。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探寻教材中的文化传统因素。发掘出文本的文化基因来。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教《村居》时,先抓住课题中的“居”字,用投影演示“居”从甲骨文到今天的演变过程。再让学生根据字形理解字义。学生自然而然想到“家”,想到“居然之家”,窦老师由此巧妙地导出“一个汉字就是一个典故”的理念。接着。让学生由“吴音”而了解吴国,了解“吴音”方言的特点。引出“一处乡音就是一个地域的文化”的思想。这一片断教学中,窦老师抓住“居”字的演变过程,把学生带入浓浓的文化传统中并领略了汉语言的特殊魅力,让学生体会到浓浓的文化气息。

  

  二、拓宽文化视域,整合文化资源

  

  课程改革,强调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因此。我们应根据学生特点、教学实际,对所用教材进行增删调整,灵活地运用教材,做到艺术地处理教材、科学地补充教材。由于文本所承载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时代背景久远、文化气息浓郁的文章,文本与现实的差异性和文本内部的空白点,都给学生体悟文本带来了难度,这就需要进行有效适度地拓展,将相同主题的内容进行整合,使学生在文本的相互交叉融会中。接触大量的文化。浙江名师王自文在执教《古诗二首》时,引领学生先初步感知《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所展现的凄凉之情,再巧妙导入诗人的《示儿》,挖掘了诗歌内涵,拓宽了诗歌解读的范围。在引领学生理解《题临安邸》时,他出示了《清明上河图》,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实现内容的二度整合。在结束时,音乐《满江红》的引入,把课堂引向高潮,将学生的情感引向文本最深处。引向文化的高度。如果说王老师对于古诗《题临安邸》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解读,展现文化气息的基础的话,那么《示儿》、《清明上河图》、《满江红》等不同表现形式的文化载体的恰当插入,则是对文本原有文化内涵的丰富,拓宽了文化视域。整合了文化资源。

  

  三、营造文化氛围,进行文化体验

  

  文化的传承是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亲近文化、体验文化、认同文化,进而生发情感、拥抱文化,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情感是承载各种文化意识形式的有效载体,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情感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要用情感触摸学生的情感,用心灵同化学生的心灵,使师生共同呼吸文化的气息,在情意徜徉、智慧牵引下,充分感悟传统文化的绚丽灿烂和源远流长。窦桂梅老师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文时,紧紧抓住“好好地活”这句话,以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情感激活学生的心智,调动学生多元参与、多元体验,并获得多元感悟。她借助朗读指导、重点词语体会、背景资料介入等,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情感体验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师生在情感交融中。充分感受人物所处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提升了学生对母爱的理解,对生命、时人生价值的重新思者。

  

  四、沟通文化联系,孕育文化情怀

  

  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要求学校教育重视学生跨文化背景交往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将来开放多元社会的需要。因此,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利用文本中的相关内容,做好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文化的沟通与联系,增进学生对世界各国先进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以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最后,出示了这样三句话:

  1 我不喜欢林冲,他太谦虚、谨慎,不够豪爽,不像好汉,我觉得洪教头虽然鲁莽,但心直口快,敢于挑战,倒像好汉。——美国籍教师

  2 在这三个人物中,我觉得柴进是好汉,他热情好客,仗义疏财,颇有绅士风度。——英国籍教师

  3 林冲谦虚忍让,武艺高强是好汉。——中国籍教师。

  然后让学生说说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学生有的赞成美国老师的说法,认为林冲想得太多、太谨慎;有的赞成中国教师的说法;还有的认为英国籍教师的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这里教师把对人物的评价放到了一个更大的文化背景下去审视,让学生在不同的文化观念与碰撞中沟通中外文化之间的联系,孕育学生多元文化的情怀。

  

  五、找准文化内核,走向文化创生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化知识点比比皆是。只要我们有一定的文化眼光,就随处可见文化现象、文化知识。如何找准切入文化的核心要素。将学生有效地领入宽阔的文化殿堂是关键。冯骥才的《快手刘》这篇文章,描写了一个摆地摊的卖糖人变戏法的绝活,语言精炼,具有浓浓的民俗文化韵味。冯骥才笔下的此类民俗人物还有许多。为了让学生对这一类人物有较深的感受,体会冯骥才创作此类文章的文化心理。江苏南通的一位教师在执教这一课时,给学生补充学习了的冯骥才的同类文章《苏七块》、《刷子李》,形成了专题性文化课程,使学生在更广阔的课程视野里对语文的人文性有所感悟。这三篇文章的教学,教者抓住重点,逐步提升,从感受民俗人物个性、品赏文章特色走向感悟作家人文情思,渐渐深入。在感悟作家人文情思阶段。教者还补充介绍了冯骥才担任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协会会长后,发起的抢救、保护民俗文化的行动。特别是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视。学生从冯骥才呼吁保护、亲自调查、撰写文章、保留记录民俗历史等行动中对他的文化责任感有更深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再次品读这三篇文章,并引导他们把视角投向生活中的“小人物”。在初浅的文化关怀心理下,他们较好地完成了一次题为“凡人故事”的习作,将语文学习推到文化创生阶段。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找准了文化的核心要素,丰富了学生的心灵体验,又培育了学生的文化心理,最终走向文化创生。

  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说:“语文是一种文化,是应创造和发展着文化,提炼和提升着文化,语文教学改革就是充分体现语文的文化属性,丰富语文教学的文化内涵,使学生浸润在文化之中。”如果我们每个小学语文教师能不断拓宽自身的文化视野。以文化的眼光去解读并处理文本,借助文本引领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品味、感悟和运用,并在此过程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塑造他们的人格,涵养他们的性情,让语文课堂充溢着浓浓的文化意蕴,这样的语文课堂应是我们理想的语文课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0:45:56 | 只看该作者
第十四周低段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

时间:12月3日(星期四)

地点:办公室1

主持人: 刘昌娟

记录人: 刘昌娟

出席人: 于金娥 刘昌娟 左蓓蕾 杨梅 张庆红 施洁莉 巢爱娣 刘霞 王明华

中心议题: 学习文章《寻找语文教学的真金,追求高效的语文课堂》

活动内容

寻找语文教学的真金,追求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真金(语文:读书作文)

   语文本身的丰富性和工具性决定了它的多重功能与奠基作用。长期以来,“文以载道”,语文教学的政治功能,教育功能,包括情感的熏陶、品格锤炼、意志的锻造、习惯的培养林林种种,凡是能挂上钩的统统挂上,语文一直承载着太多太重的东西,语文教学有被利用的感觉。加上教学的不断改革,忽东忽西,忽左忽右,还有各种流派的纷争,老师们有许多困惑。我们为什么要教语文?语文教些什么?我们怎么教语文?让我们回到最基本的问题上来稍加思考,也许对我们的教学有点帮助。

1、课标的阐述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仔细阅读这段话,说得简单些,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口头与书面),在阅读与表达中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说得再简单些,就是三个关键词:读、写、 语文素养。他们的关系应该是:在读和写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在读和写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的基本活动就是学生的读和写。在众多的任务和责任面前,我们的语文教学应首先完成最基本的任务,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首先做好只有语文上能做而别的学科做不了的事情——让学生学会读和写。不然,我们虽然做了许多事,但吃力不讨好,把语文课上成思品课、社会课、科学课、艺术课等等,就是不像语文课。所以,语文课首先老老实实地上成语文课吧,让学生学会了读和写再考虑别的事吧,况且,学生在读和写的过程中,那些我们想要渗透的东西也许已经渗透了,想要发挥的功能也许已经发挥了。

2、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三个问题)

3、另外的理解(或说法):教经典、教文化、教语言、教方法、教做人……

(二)坚守(我们关于语文的认识)

1、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课程改革的本体在课程内容,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内容的选择与重构.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就应该是语文课程内容 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的重新构建和调整,这几乎是常识性的命题.但是,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这一次语文课程改革,这个问题似乎被人们遗忘了.实际上,不管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不管是在语文课程层面还是在教学层面,不管是整个语文教学还是一个单元 一节课,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学)什么".这个问题在其他学科中是不存在的.比如数学课,教什么,直接反映在教材上,直接由教材呈现给教师和学生.但语文课不是这样.在语文课中,我们教和学的是一篇篇的课文,但课文并不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课文只是我们要教和学的载体,语文课的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中,在教师进入教学过程之前,在学生开始学课文之前,他们是不知道的.

2、两个问题:

(1).我们没有区分“课程内容”“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我们误认为“教材内容”就是“课程内容”和“教学内容”.

(2.)我们没有区分教材的“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误把教材的原生价值当作教学价值.

3、后果是:

(1.)架空语文课程与教学,使语文课程和教学浮在半空,上不能上,下不能下.

(2.)迫使语文教学走向泛化,语文教学失去自己独特的学科内涵,成为一个没有边界,没有实体的百科全书式的“综合性”科目.

(3.)在实际的语文课程中“垃圾知识”泛滥,该教的没有教(因为根本没有),不该教的教得太多(因为只有这些东西可教)

(这种教学内容的虚无与陈旧使语文课程改革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上的积极意义和可能的 成果化为乌有:语文教学的新目标因没有与之对应的内容支撑而不能落实,富有新意的教学方法也因为失去所依而走向形式化,表面化.)

   低效的原因可能还是没有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江西师大中文系余应源先生说,现在的语文课已成为汉民族语文教育数千年来,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来,解放后语文课五十七年(文革十年除外)来最差的语文教学。(危言耸听吗?可能想想我们教学的结果也差不多)

4、语文教学应该遵循以下规律

(1)厚积薄发——语文教学的远期效应

(2)难易不序——母语学习的特点

(3)不求甚解------语文教学的特质

(4)发展书面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5)先用后理------语文教学的原则

(6)模仿------学习写作的有效途径

5、人文性:

(1)是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的阅读心理。

(2)要让学生更聪明,更智慧。

(3)要真正关注学生的成长,让他们具有获取幸福生活的能力。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简单的道理。教育应该是浸润,是滋养。(例:《二泉映月》《天鹅的故事》)

……

语文教学的高效不是单纯指花的时间少,而是看在单位时间里,做了多少有助于学生读写能力提高的事情。

教师在课堂上是可以告诉,可以讲解的。

教学目标不能一味地根据学生的基础就低,要适当地提升。(教师有多高,学生就有多高)

多元解读一定要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之上。

语文教学要走个来回——不仅仅关注理解,也要关注表达。作文教学要渗透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

理性与感性要融为一体,读写能力的训练(理性)是寓于感性的教学之中的。语文课不仅要好看,更要实用。

语文课堂教学要精心预设,有精心的预设才能有精彩有效的生成。我们应该特别重视“语文性”的生成点。

语文课应该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阅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勾画,评注等)。

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动笔,要发展学生指尖上的智慧。

课改与抓教学质量是不矛盾的。如果觉得矛盾,不是错误理解了课改,就是考试本身存在问题。语文课要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要落实字、词、句、章方面的要求,要在课堂上让学生具有“考试”的能力。

不赞成一些流行但不够科学的提法:诗意语文,对话型课堂等等,语文教学内涵很丰富,这些都无法准确定义。语文课堂应该是对话型的,是诗意的,是智慧的,是.……

不赞成流于形式的某些做法:
初读课文就分小组,每人读一小节,美其名曰——合作学习;

     自己应该能读懂的,也要4人讨论,美其名曰——合作学习;

     只需个人读、画的,还要几人完成,美其名曰——合作学习;

     透过文字可以读懂,硬要来番表演,美其名曰——合作学习;

     讨论时间并不充分,仍是个别汇报,美其名曰——合作学习;

合理使用多媒体画面。(语文课上,学生面对的是文字,我们要培养的主要是学生阅读文字和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文字给学生的空间是无限的。如果我们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制作多媒体课件,把无限的充满无穷意味的文字空间按教师的意志变成有限的画面,换取课堂上表面的繁华,那么,我们是做了好事还是坏事?我们是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还是折断了学生想象的翅膀?当然,我们不否认用得恰当适时的,帮助了学生的理解,丰满了学生的想象。确实需要时,我们应坚定地使用。但我们运用时还是应想一想,用课件的目的是什么,需要不需要用,怎么用,什么时机用。)

读的内涵很丰富,课堂上各种外显的读要有度。要培养孩子静心读书,潜心读书的品质。

语文教学也是语文教师的生活。语文教师最大的魅力是语言的魅力,教师能教给学生的只有自己。语文教师就是语文。如果一个语文老师能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阅读,就是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就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语文课上,教师要用心用情,但不主张太激昂。语文教学应该柔和些,我们主张“春风化雨式”的,“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方式。

教师和学生的对话要真实,要真正是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交融,对学生得评价要真诚,要实事求是。

(三)探索(我们的实践)

开展丰富多样的教研活动,宣传课改精神,传达我们的思考,坚守语文教学阵地。

1、针对性的教学讲座。

2、各种类型、各种形式的教研课。(散文、诗歌、说明文、寓言、神话、练习、复习课……凡是教师要上的课,教材中有的课,我们都进行展示;同课时教学,全过程教学,同课异构)

3、多种形式的研讨。网络教研;专题论坛,主题教学研讨等

专题研讨,辐射面上教学。“科学识字”教学研究,小班化教学研究。“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个性化作文”的研究,“有效语文教学”的研究等。

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引领作用。

我们相信:恩泽天下是语文!

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生活,不是异化的生活,应该是人的生活!

让语文教学真正成为我们语文教师的生活,不是异化的生活,应该是人的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0:45:36 | 只看该作者
第十六周低段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

时间:12月17日(星期四)

地点:办公室1

主持人: 刘昌娟

记录人: 刘昌娟

出席人: 于金娥 刘昌娟 左蓓蕾 杨梅 张庆红 施洁莉 巢爱娣 刘霞 王明华

中心议题: 学习文章《要向智慧型教师努力》

活动内容

要向智慧型教师努力

                 -----对语文展示课的一点体会。

   我不喜欢在教学反思抑或设计教学的时候考虑太多别人的看法,所以特别在教学反思这一块儿喜欢零散的叙述。我认为这样可能更能真实地反映自己的思考,相对于洋洋洒洒的文字对自己更有促进。今天我也以这样的方式谈谈我对语文展示课的一点体会。

   从去年走上工作岗位至今,自己其实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语文课是优质课,听了不少专家和有经验教师的课,自己似乎还是有些模糊。但在我的心里我一直告诉自己,作为教师首先要向智慧型努力,因为我觉得教师的智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唯有善于思考的教师才会对自己的教学有所钻研;

   其次,课堂的高效是教学的生命线。我觉得课堂的高效与否不能仅看课堂气氛是否活跃。例如方丽老师在教学本课时,就教学设计来看教者本身很注重课堂的活跃,但是我觉得课堂的活跃一定要建立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就本课而言我以为没有面向全体学生,就教师的提问来看,没能涉及更多的孩子。作为年轻教师而言,或许自己的看法不够成熟。又如在演一演的环节设计中,我个人以为这个环节设计的很有必要,但是孩子们没有抓住关键词,造成只是朗读而没有表演的成分,像雨小的那位老师所说一样,我在教学中也抓住了“顶”这个词,在表演的时候很容易出效果。而且就我们班的孩子来说,可能是我教学习惯的原因,他们在演一演、说一说这样的环节,会更加有兴趣;

   再次就是一节课是否成功要看学生学得怎样,这不仅仅是学生掌握了多少书本知识,更是课堂上孩子的思维是否被激活、被拓展,还要看学生对于老师的当堂教学掌握了多少,是怎样掌握的。方丽老师的《昆虫记》的推荐,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更加理解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含义。

   关于识字自己也比较困惑,不知如何提高自己课堂的教授容量,不知如何将识字跟教学融合起来。方丽老师的这节课给我很大启发:没有花哨的环节设计,没有华丽的语言,但是整节语文课都能感受到语文的丰富,还有评价的多样。同时胡老师的课让我更深刻地理解语文教学的扎实,语文课堂的质朴。对比发现自己的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同时也认识到作为年轻教师的学习的重要性。

    我对智慧课堂、有效教学有些自己的小看法,今天也借此机会跟马老师您做个沟通。我认为谈到教学首先教师对语言要能高度敏感;其次就是要能耐心倾听儿童的声音。自己曾一度认为课堂的热闹是衡量一节课优劣的尺度,渐渐自己才明白宁静的课堂抑或热闹的课堂不是衡量的标准,重要是在于孩子是否在积极思维。作为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忽略孩子的反应,忽略孩子是否在仔细观察、用心倾听。在多次听课的反思中自己认识到,学生尤其是低年段的学生往往在课堂上为了表现自己,为了多争取发言的机会,总是不顾一切的喊着:“老师,我,我,老师。”之类的话,当老师点名给他机会时,他会很认真回答,心满意足地坐下,可作为教学者是否想过如果您没有点到他回答,该学生的反应会是怎么样呢?可能他只顾着失望,只顾着叹气而根本就没有听别人在说什么。其实有效的课堂,首先要教会孩子“学会倾听”,但有时我们又迫于完成教学的任务,而不去注意个别学生的反应。著名的特级教师窦桂梅也在自己的论述中提到过,美国教授关于人沟通的研究,证明倾听对于教学的重要。但是如果自己要做智慧型教师,除了设计精美的课件,优化的教学设计之外,更应该多考虑如何教会学生倾听。

    我在教学开始一直告诉自己:我不仅要教孩子“如何学”,而且要教孩子生发“学习兴趣”,激发孩子内心的“求知欲”。现在班上的孩子会因为周五只有一节语文课而“失望”!是否能这样理解,我班的孩子对于学习语文已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尽管自己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但是对此我还是有点“小满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0:45:21 | 只看该作者
第十八周低段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

时间:12月31日(星期四)

地点:办公室1

主持人: 刘昌娟

记录人: 刘昌娟

出席人: 于金娥 刘昌娟 左蓓蕾 杨梅 张庆红 施洁莉 巢爱娣 刘霞 王明华

中心议题: 学习文章《构建各年段“文包诗”课文阅读教学常模    》

活动内容



构建各年段“文包诗”课文阅读教学常模        

      

   诗歌是诗人的倾情之作,是以情感人的艺术,感情是诗歌的灵魂。那么,语言文字的背后则应站着一个高尚的灵魂,一个鲜活的饱含着情感的人,语言文字就成了这“灵魂”的载体。文包诗作为苏教版教材独创的一种比较特殊的文体,从字面上来看,其核心词是“诗”,教学要围绕诗来展开,以诗统文,借助文来理解诗,感悟诗歌的意象,及其承载的情感。教学的基本思路是从诗入手,引出要学习的文,在学习文的过程中紧密联系诗,由诗到文,再由文到诗,出发点、落脚点、归结点都在诗,在这个循环往复过程中应当注意教学的四个目标维度:

1、发展学生的语言修养。

   文包诗教学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过去我们曾经把一首诗解读得支离破碎,学生缺少一种整体感知。文包诗的教学要求给学生一种整体认识,从诗入手,以诗统文,诗文对照,最后再归结到诗,力求让学生对诗的内容、意境、情感有一个整体把握。如何通过文包诗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要借助于阅读教学中一些常用的方法,当然运用到文包诗的教学中有所不同。比如说对一些关键意象的感悟和想象,对诗歌和文章中的补白就有所侧重,这是由文包诗“诗”的性质决定的。

2、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文和诗是一体的,二者都饱含着作者的情感。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和诗中的关键词去感受诗人的情感,再以朗读的形式来感受诗人的情感,加深这种情感体验。文和诗中的情感不是孤立存在,它必然依附于一定的文字或关键词,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时也不能形式单一,必要时可以补充内容来加深认识,可以结合学生预习中提到的内容来帮助理解,也可以结合课外的古诗加以佐证。比如说以思乡和送别为主题的文包诗就重在体味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别友人之情,如何体味这些情感,则要在体会诗人是如何表达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3、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诗以奇特的想象和思维的跳越而著称,由这个意象到另一个意象的转移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感受空间就成了文包诗教学的目标之一。并且文包诗比单纯的诗歌教学还要丰富一些,因为文章中也有许多“空白点”,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或写一写,只要学生不偏离诗与文,符合情理,就应当肯定学生。

4、初步掌握学习方法。

    苏教版教材在低中高三个年段安排了一系列文包诗,是有其目的的。我们要思考和探究编者的意图所在?文包诗的教学除了前面要完成提到的三个目标之外,还要做些什么?我们想,不仅是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兴趣,还要让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通过文包诗的教学,掌握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去自主阅读其它古诗。在三个年段当中这个目标是一以贯之的,是分层次向前推进的,在不同的年段应当有不同的要求。

    基于对文包诗以上的认识和对诗歌教学的理解,我们对低、中、高三个年段中文包诗的基本教学模式作了一些探索,总结如下:



(一)低年级“文包诗”常规教学模式浅释。

1、低年段的孩子要理解古诗,除去赏心悦目的解说文字还应关注情境图的应用。唯有直观的刺激才能引发学生学诗的兴趣,也唯有将图文结合才能走进诗人那极富个性的语言文字之中,进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低年段文包诗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1)自主识字,强化初读,从诗眼入手,初步体会古诗的意思和情感;

(2)文、图、诗三者合一,将学文、察图、吟诗有机结合起来;

(3)反复吟诵,升华情感。语文教学要做到以读为主,因为作为一个积累不够的学生,唯有读能够倾泻心中的情感;作为一个语言规范未成体系的孩子,读是他遵循规律的最好途径;作为一个热爱语文的孩子,读是培养语感最佳的方式。

2、低年级“文包诗”常规教学模式。

【第一课时】

(1)初读古诗,对古诗有初步认识;

(2)自主识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大意,初步体会古诗的意思和情感;

(3)抓住诗眼再读课文,诗文结合,理解诗意;

(4)结合背景图,联系重点词句,反复诵读,体会古诗情感;

(5)巩固生字,指导写字;评点反馈,强化矫正;

【第二课时】

(1)细读古诗,再现画面,抓住重点语句谈感受;

(2)理解课文,诗文对读,语言训练(如,某个句式、某些词语的运用或表达方法的迁移);

(3)赏读诗文,积淀语言;

(4)适度拓展古诗,激发阅读兴趣;



(二)中年级“文包诗”常规教学模式浅释。

1、中年段文包诗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由诗入文。在教学“文包诗”这类课文时,诗作是重点,是核心部分。首先应呈现的便是古诗。读通读顺古诗是前提条件,接下来便是借助“文包诗”中“文”的部分来理解古诗,尤其是对古诗中关键字、词的理解。初步感受古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感线索。

(2)由文学诗。简单理解古诗的意思,并不能够读出诗歌的韵味,也不能够深刻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因此要想把古诗读好,还需要走进诗歌背后的文字,借助“文”来走进诗歌和诗人的内心世界。为整首古诗找一条情感的线索,在文中找到能够反映这条线索的句子,让学生勾画下来,反复品味,反复诵读,真正走进诗人当时创作诗歌时的内心世界,品出诗人的情感,读出诗人的情感。其中设身处地的想象非常重要。短短的的古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岂止文章几句能够表达,所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回到作者的朝代,做一回作者的知己,来设身处地的体会作者的情感,想象当时的画面尤为重要。想象和阅读文字并不能与古诗脱节,而要将学生自己的感受与古诗中的诗句相结合来谈,处处与诗句相结合,带着体会到的情感来读诗句。最后对古诗的整体把握很重要。其间零散的体会,虽然整体的情感不变,但都是对诗句的感悟。最后还要回到整首诗上来,从整体的情感上再来诵读整首诗,这样对情感的升华和提炼都很有好处。

(3)由此及彼。

※在阅读方法指导上:“文包诗”的学习只是一种方法,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古诗的能力。所以课后的迁移可结合课中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查阅资料,理解古诗。如课中上的是“思乡”古诗,那么教师可再出示两首思乡古诗,让学生查找作者资料以及创作背景,让学生根据资料来理解古诗。

※在写作方法指导上:每一首诗歌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或经历,说白了就是诗歌的创作背景过程。文中先介绍了古诗的创作背景,再引入古诗,也可以让学生仿照这样的方法,把这学期学过的某首古诗也来想象发生在它背后的故事,作为练笔的形式来写。学生要写好练笔,必须查阅资料理解作者以及古诗的很多方面,这既扩大了他们的阅读又锻炼了他们对资料的筛选与提炼表达能力。

2、中年级“文包诗”常规教学模式。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2)        检查预习情况(古诗的阅读,字词句子的阅读,课文的阅读、资料的交流);

(3)        整体把握文章大概(用简介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        进入课文,初步理解古诗(借助文中句子理解,尤其是对诗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5)        精读文章,走进文字(针对文中的重点句段进行勾画、批注,写下感受);

(6)        交流各自的感悟(处处与文章中心相结合);

(7)        回到中心,再次整体感悟整首古诗;

(8)        布置作业(搜集同主题的古诗或搜集诗人其他的古诗,通过搜集资料尝试理解);

【第二课时】

(1)        复习导入(背诵古诗,体会诗人情感);

(2)        阅读迁移(交流上节课布置的阅读理解作业,互相补充);

(3)        写作训练(学以致用,仿照“文包诗”的结构,将一首古诗的背景生动地呈现出来);

(4)        学生想象,当堂练笔;

(5)        班级交流,指导练笔,自读修改(关键是想象合理,符合诗作的历史背景);



(三)高年级“文包诗”常规教学模式浅释。

1、高年段文包诗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苏教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只有一篇“文包诗”——《黄鹤楼送别》。高年级“文包诗”语言更加优美,其中所包含的情感更加丰富。景中寓情,情中有景,诗歌的意境更悠远,为学生提供的想象的空间更加广阔,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那么,高年级“文包诗”该怎么教?

第一,关注文体。“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的创造,是为了降低学诗的难度,来帮助学生学习古诗。“文包诗”,顾名思义,内核是诗,文是对诗歌的解释和补充,诗是对文的提炼和概括。把诗和文对照起来,在对照中提供给孩子资源,也让孩子发现文和诗之间的联系,这也是教材的资源。所以,首先思考的是,从阅读教学的角度来说,如何上出“文包诗”的特点来。“文包诗”怎么教呢?它的核心应该是诗,由诗到文,最后还要回到诗,落脚的基点还是诗歌,我们觉得这是“文包诗”教学的一般模式。

第二,把握关键词句,揣摩诗人情感,体会诗歌意境。文中关键词句是和诗歌紧密相连的,抓住这些与诗歌内容紧密联系的词句进行朗读感悟,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在此基础上,扣住关键词语去想象当时的场景,揣摩诗人的情感,这样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同时,也让学生进入了诗歌所创造的意境。



第三、学以致用。对高年级学生来说,更主要的是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文包诗”这种特殊的文体,有它的存在,就必然有它存在着的理由,这样的文本同样是个“例子”,需要我们好好使用这个“例子”。从“例子”引发开去,用从“例子”中学到的方法,去学习新的诗歌,为学生自学诗歌铺平道路,消除他们学习的畏难情绪,让他们从中找到收获的快乐,由此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兴趣。

2、预习内容和要求:

(1)简要了解作者生平,了解诗歌创作背景。进入高年级,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搜集各方面资料了解作者生平,了解创作背景,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在诗歌中寄寓的情感。

(2)了解诗人的主要代表诗作,可以帮助学生更有兴趣的学习“文包诗”,深入了解诗人情感。

3、高年级“文包诗”常规教学模式。

【第一课时】

(一)诗歌引入,揭示学习内容。

1、揭示学习诗歌内容。直奔主题,明确学习内容,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任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2、朗读古诗,读出诗歌节奏,读正确、流利。初读的要求不要太高,只要求读出诗歌的节奏,读正确、流利即可,因为此时学生还不能深入理解诗歌所包含的情感。

3、初步体会诗歌感情,为学习文章铺垫。

4、质疑诗歌内容。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到疑惑的问题,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一下,简单的可以让学生帮助解答,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可以重点提出来,让学生在理解课文时再进行讨论。如果这个问题有价值,又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则可以以此为突破口来展开教学。

5、引出课文。根据学生质疑的情况,引出要学习的课文(文包诗),也要让学生知道这篇课文是帮助我们理解古诗的,很多问题可以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来解决。

(二)诗文对照,体会人物情感。

1、按照阅读教学的要求,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进入理解课文。

2、结合课文,理解诗句,能做到一一对应。可以采用学生汇报的方式,让学生说一说通过自读课文,读懂了那些诗句的意思。学生在说诗意的过程中,就把古诗和课文对照起来说了,也就帮助学生理清了古诗和课文的关系。

3、综观全文,体悟人物情感。

(1)质疑问难。这个可以让学生继续提出在理解古诗和课文遇到的困惑,也可以是学生发现的古诗和课文之间的问题,提出问题也可由教师来进行,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讨论。

(2)想象补白。每首古诗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每一个读者对古诗的想象又有所不同,这就增加了诗歌的魅力。教学中利用古诗和课文所留下的“空白”处,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补白”练习,体悟诗人情感,进入诗歌情境。

(3)补充内容。高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要求是利用课外资料辅助理解课文。“文包诗”的学习同样需要补充材料。这个补充并不是导入时的简单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而是有效地穿插一些材料,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和课文,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反复吟诵,深化理解。

1、借文末句,诸如“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或者“诗兴大发”等,让学生想象,你想到了那个成语?接着就从情不自禁的“情”字入手,是什么样的情感让诗人激动不已,都控制不住了,让他诗兴大发?

2、通过对“情”字的不同理解,带着种种不同的理解反复吟诵,体会诗人的情感。鼓励学生带有个性化的理解,其实诗歌创作本身就带有诗人很浓厚的个人色彩,只要学生不偏离诗歌内容和内涵,就可以对其进行肯定。这一点是符合课标精神的。

【第二课时】

(四)拓展延伸,激发兴趣。

1、可以找作者的诗歌,也可以找与之类似主题的诗歌。比如学习了“送别诗”,可以让学生找一找“送别诗”,比一比谁积累得多。

2、可以写一写,提供仿写“文包诗”的内容。让学生模仿“文包诗”的写法,写某一首古诗的创作过程。在写的过程中,学生要去了解诗人,查找诗歌的创作背景,再进行想象、补充,完成仿写的过程既可以深入理解古诗,也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可谓是一举数得。

(五)归纳学法,迁移自学。

1、小结学习“文包诗”的方法:

(1)诗文对照,借助文章理解古诗;

(2)利用想象、补白、质疑等方法感悟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3)反复吟咏,深入体会情感。

2、出示指定(或自选)古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读一读,读出诗歌的节奏,感受韵律美。

(2)质疑问难。

(3)引出学习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下发(或自搜)学习材料,利用材料理解古诗。

(1)读通读懂学习材料。

(2)进行诗文对照,理解古诗。

(3)利用学习材料,解决之前的疑惑。

4、含咀精华,体会诗人情感和诗歌意境。

(1)利用诗歌和学习材料的“空白”处,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补白,体情悟境。

(2)围绕诗人的情感进行质疑问难,可以让学生质疑,也可以由老师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3)反复吟诵,体会诗人情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9 00: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