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1-11-23 09:32:17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体会一:激发兴趣是关键。
《端午的鸭蛋》是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考虑到是异地教学,学生是我从未见过面的学生,学生也未曾预习过课文,我在设计导入这一环节时,改变在原来在本校自己班级的做法,改为一猜谜的方式导入。这样是为了更快的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从课堂效果来看,整节课学生思维活跃,踊跃答疑,这都跟教学第一个环节设计的息息相关。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由于很多孩子对课文提到江苏端午挂蛋络子的风俗不了解,我特地制作了几个色彩各异的蛋络子,实物展示既直观又新鲜,学生们学习了半节课看到这么有意思的物件,情绪顿时为之一振。蛋络子的展示使课堂气氛达到小小的高潮。学生学习趣味的增加也令课文的理解更好的往深层递进。再谈课文中文章中挂蛋络子的趣味时,老师不用多说,学生的理解已是水到渠成了。
体会二:小组合作要落实。
在短短的一节课要学习两节课时才能解决的课文,显然时间是少了点。这对学生而言毕竟是有一定难度的。于是,在教学设计中我放弃了面面俱到的课堂设计,而是采用了中心问题突破的教学思路。紧紧抓住作者为什么不写端午节其他的习俗,而选择写了小小的鸭蛋?以小组讨论中心问题的。的形式学生实现从浅层理解到深层理解的转化。我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一直在巡视并协助学生。并对讨论活动开展好的小组及时表扬肯定,督促别的小组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落实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分材学习的效果。对于学生而言,其实每篇课文都有令他们难以理解的地方,老师选择的突破点是很重要的。切中肯綮方能化繁为简。对于大多数学生讨论后不能解决的学习难点,老师一定要寻找到最佳的教学策略去突破它。对于部分学生个别性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解决它,充分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真正合作式学习,讨论切忌流于形式的为讨论而讨论。而是要真正实现学生之间思维火花的碰撞。
体会三:补读的方式要灵活。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步入到学生遇到困难“多事故地段”的时候,老师一定要有预见性的判断,并紧密观察学生的学情。等到学生功能出示三色牌示意,老师要在课堂上灵活处理。既不因小部分跟不上的同学耽误全班的学习进程,也不能忽略这些理解能力弱点的学生,赶火车式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我采用的办法是“抓大放小”。在小组合作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我关注孩子们讨论的过程,及时观察学生的学情。自己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中,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因为在学生与文本第一次的对话中,出现理解能力层次区别通常就是这个时候。遇到共性的问题我就在课堂上重点强调,讲细讲透;遇到个别枝节性的问题就交由小组长解决,若是更棘手的问题不便于课堂解决的就留在课后个别辅导。课堂上及时捕捉学生的疑难,并及时点拨,可以帮助理解能力较低的学生尽快扫除学习的消极因素,跟上课堂学习的进度。灵活地处理好补读,才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让优生吃得“好”,也让学习脚步慢点的孩子吃得“饱”。
课堂教学进行到学生理解的教学步骤四时,我听取接受了熊教授的建议,给学生一篇辅助阅读材料,来实现课内到课外的知识迁移。
拓展阅读材料的介入,很好的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学生进入到了对文本的深层理解,原来写端午的鸭蛋不仅仅因为家乡的鸭蛋的出名,也不仅仅是为了追忆童年生活的快乐,《端午的鸭蛋》还写出了作者多传统文化的眷恋,带给我们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去向的思考。
从在实验学校上的这节汇报课的课堂效果来看,我已经较好的完成了教学初步设想,学生积极思考,课堂氛围活跃。在借助实物展示和辅助材料的阅读两个环节设计中,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补充的课外材料起到了很好的中介作用,它就像个云梯,为学生打开思路,实现浅层到深层的转化。当然,也存在不少遗憾。课堂的第一环节还可以更简洁,节约时间。而课题最后一个环节,因为时间的限制,没真正展开。还有设计好的几个分梯度的练习也没来得及给学生。在整节课结束教学之前若能让学生谈自己对日益淡漠的传统节日走向的看法就更加完美了!
学习完这篇课文我班的学生这样写到:《端午的鸭蛋》课堂学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运用了非常直观的教学方法来让我们更加了解高邮鸭蛋,它让我们在欢乐中学习,远离了以前的严肃课堂气氛,摇身跳跃进欢乐的笑声中。
参与语文自然分材实验,我觉得我是充实的。因为我在不停地思索着,不停地实践着。尽管也遭遇到种种的困惑,但我想没有曲折的摸索过程,没有不断地对自己教学质疑和拷问,我们又如何能实现自我的超越。多个角度去思考,去研究课堂教学的实效,对教学毕竟是有益的。实验中,如果我们少点依赖心理,不要被动地等待高人的指点迷津,多点解决问题的主动探索精神,或许我们的行进的脚步会迈地更坚定而豪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