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49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1秋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试卷卷面分析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1 10:00: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试卷特点分析

纵观整份试卷,有些题型耳熟能详,是平时学习及检测中遇见过的题型。但也有的有了一些变化。我认为这份试卷亮点较多,试题能较好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运算能力、阅读能力、探究分析能力、简单推理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试题类型丰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较多可做的题目。避免了偏题、怪题和死记硬背的题目,对试题的难度控制的较好。

1、注重基础,突出主干题内容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初中数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发展的基础。这次数学试题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更注意突出重点以及支撑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主干知识。

2、立足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的考评价值

教材为学生学好数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同时立足教材,体现了对考生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这次数学试题大部分源于教材,是教材的例题、习题的类比、改造、延伸和拓展。

3、贴近生活,注重考查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是用数学知识、方法和思想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本卷考查学生应用数学的试题较多。这些试题都是源于生活,丰富了试题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



二、学生解答情况分析

 数学
七(1)班
七(2)班
七(3)班
七(4)班
七(5)班
七(6)班

及格率
0.75
0.78125
0.86486
0.97674
0.97778
0.97727

及格人数
27
25
32
42
44
43

优秀1(≥80)
0.38889
0.59375
0.43243
0.76744
0.68889
0.88636

优秀1的人数
14
19
16
33
31
39

优秀2(≥90)
0.11111
0.25
0.16216
0.46512
0.33333
0.61364

优秀2的人数
4
8
6
20
15
27

班平均分
69.56
77.69
72.97
86.86
82.96
88.73

段平均分
80.43037975


第5题(选择题),主要错误是选择了B,混淆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第13题(选择题),主要错误在学生对四舍五入的概念还有些模糊;

第15题(填空题),主要错误在有效数字的概念,有效数字的取法搞不清;

第16题(填空题),主要错误在有些同学把题目给的4个数字重复使用了,对算24的规则还不清楚;

第19题(填空题),主要错误在题意分析不够清楚,只考虑到向右移动的一种情况;

第20题(填空题),学生对长方体的空间想象力不够,空间感差,;

第21题(画数轴),主要错误在符号处理不正确;

第22题(计算题),主要错误在(-1)2009的计算错误,(-3)2计算错误

第23题(找规律),主要错误在审题不清,用字母来表示代数式还不够熟练,对这个规律的分析能力不强;。写不出第n项的规律。

第24题(生活中数学应用),反映出部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综合能力还比较欠缺;



三、产生以上的原因我想有以下几点:

1、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落实不到位

绝大多数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还是能够运用新课程的要求来实施数学教学,加强了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等等,但实效性差。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的教学,除了应重视让学生经历形成过程外,还应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结合实际背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形成数学素养和能力。

2、对学困生的辅导不到位

从学生成绩来看两极分化现象较严重,新教材许多内容呈螺旋似的上升,就是要避免学生过早的两极分化,从试卷看,也是严格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命制试题的,能够客观的检测学生应达到的水平。因此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3、对新教材中每章内容的定位认识有偏差

老师必须把握每章每节内容的定位以及编者意图和要达到的目标。使用的资料,不适应新课程,有些资料仍然是过去那种繁、难、偏、旧的试题,而且计算难度较大,(而新教材的计算都提倡使用计算器,包括中考都可以带计算器。)老师也不好把握,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也努力了,但效果很差,不能达到新教材所要达到的能力要求,造成一部分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



四、今后教学中的一些启示

(1)重视数学概念和运算能力的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法则、公式的理解和数学运算能力,特别对学习数学有困难的学生要耐心教学和有效辅导,给他们更多的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注重基础,掌握必需的数学。新课标基本理念指出: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以全体学生都能掌握课本知识为度,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树立“目标意识,反馈意识”,不仅要求教师而且也同时要求学生始终明确自己要达到什么目标,怎样达到及如何选择适当的方法达到最佳的效果,要及时、准确地收集反馈信息,及时矫正教与学中的误差。

(3)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研究方法。数学概念、定理、法则等知识的形成过程,往往要经历观察、分析、综合、归纳、类比、猜想和证明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可以激发学习的情趣,学会研究的策略和方法,它比掌握知识结论本身更重要。数学教学的实质是思维过程的教学。将知识和方法不是作为思维过程暴露给学生,而是作为结果抛给学生,这种“奉送法”势必将影响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在考试中,由于死记硬背、生搬硬套,造成当情境稍加变化就束手无策的例子是较多的。要让每个学生通过自己内心的体验和主动参与去学习数学。教师的角色要从知识的传播者转为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指导者与促进者;教学活动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要引导学生多读、多议、多想、多练,只有这样,产生的新知识才能越真、越完善、越易于迁移。

(4)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应用意识。初中是打基础的阶段,但联系生活,立足实际,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尽管现在的应用题背景新颖,考查的方法和手段多样,没有固定模式可套,但其核心仍然是审题。解题的关键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强化建模思想,即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体验怎样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它们;要加强阅读理解能力,加强分析、加工信息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用课堂上的知识去分析、解释、解决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数学调查和数学专题的研究等,使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内去体验数学的乐趣,发现数学的价值。通过更多的渠道去获取信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5)转变观念,培养能力。随着一大批内涵丰富、立意新颖、发人深思的好题的涌现,必将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传统观念产生挑战,我们应正视在教学观念上所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以课本为主,在抓好“三基”教学的同时,以学生发展为本,加强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积极实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1 10:01:20 | 只看该作者
一、试题分析
1、试卷的结构和内容分布
本次期中考试的试卷总分100分。
(1)试题类型:选择题8题24分,填空题24分,解答题7题52分。
(2)试题分布:三角形的初步知识19分,图形和变换36分,事件的可能性和概率25分,二元一次方程组20分。
2、试卷特点等方面:
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试题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突出了学科特点,以能力立意命题,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精神。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有利于良好习惯和正确价值观形成。其具体特点如下:
(1)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
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检验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今后各方面能力水平的发展。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保证了较高的比例,并保持了必要的深度。本册前部分的重点内容——认识三角形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在试卷中通过选择题求角的度数、填空题求周长、补充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独立的三角形全等证明的填写、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等形式得到了广泛的考察。
(2)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填空、选择、解决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如生活中常遇到的中国银行的图标,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再如同学们上科学课利用放大镜观察蜗牛与现实中的蜗牛是属于什么变换,而最后一题的捐助问题也体现了在试卷中进行德育教育等。
(3)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重视数形结合。
作为当今信息社会的成员,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如最典型的解方程考察的是计算能力,同时填空题的15题求角的度数和16题的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充分的体现了考察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巧设开放题目,展现个性思维。
本次试题注意了开放意识的浸润,如在第13小题这一题中,设置了请你补充一个条件,使得三角形全等的的开放性题目,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样强化了三角形全等的各种判别条件。同时第16题也是一个很好的难度区分的题目,思维活跃的学生能利用以有的平移变换马上得到结果。
那么这套试卷在学生完成后,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也总结出来做一交流。
感觉选择题偏简单,但填空题的难易度区分的不开来, 基础差点的学生很难在填空题上得到稍微满意的分数。
二、成绩统计、整体水平分析情况
1、成绩分析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100
85-99
70-84
60-69
40-59
39分以下
一(1)
46
3041
66.1
65%
32.6%
2
14
10
4
7
9
一(2)
43
2749
66.3
65%
34.8%
5
15
6
7
6
9
说明:及格率:60分以上的学生数占总学生数的比例;优秀率:85分以上的学生数占总学生数的比例。最高分100,最低3分。
2、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等
学生总体成绩不够理想,难度系数0.65左右,偏低,区分度中等。
3、学生答题分析:
1、基本功比较扎实。
综观整套试题,可以说体现了对学生计算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测试。尤其是本套试题提升了实践能力,是对学生学习的全方面情况进行了测查。我俩班学生在测试中,也充分展示了自身的学习状况,中上水平的学生成绩比较理想。如在选择题第5题和和解方程组的测试中,参加考试的学生的正确率也是比较高的,体现了扎实的基本功和准确进行计算的能力。
2、应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强。
运用数学基础知识,解决数学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数学课标中提出的最基本教学目标。本次试题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这一思想。尤其是在第16题和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比较突出的。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此次测试,虽然我班教学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归纳如下,以便于将来改进。
(1)部分学生审题能力较差。一个学生知识不懂,老师可以再讲,可如果养成了做题不认真的习惯,那可是谁也帮不了。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不光要注意知识的培养,还要注意一些好习惯的培养。
(2)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不强。
学生对基本的知识和概念掌握的不够牢固,应用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在课堂上下功夫,认真研究教材和教参,把握每节课的重难点,指导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注重学生学法的研究。从本次的考试看出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技能掌握还是比较扎实的,但还应该看到,本次考试的试卷,区分度不大。部分题目一有变化,学生容易上当受骗,思维就显得混乱、没有条理。说明我们平时的教学灌输的较多,程式化的知识强调过多,建议课堂教学要多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从学会走向学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常常习惯,包括认真听讲的习惯,上课积极思考的好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3,认真指导学生读应用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做计算题正确率高的能力.
5,     围绕知识点多设计各种类型的练习,指导学生解答,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精讲精练,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我们的教学要立足于课堂、立足于教材,但不能局限于教材、局限于简单的模仿,要让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建议除了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外,手头要有3本以上的教辅用书,要设计好平时的练习和单元测试,加强命题研究,让学生通过解题,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6,     上好下午自习,多辅导学生,相信花大的力气必能有所收获.
7,                    提优补差,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多鼓励他们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的学习逐步提高,让所有学生都有发展。从这次的考试中可以看出,两极分化的严重性。要关注这部分学生,和他们一起分析原因找出对策,防止拉大差距。同时也要让那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尽快突颖而出,使全班的教学质量有更大的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8 22:4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