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250|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年级上册语文《钓鱼的启示》教案教学设计板书教学实录、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5 10:25: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五年级上册语文《钓鱼的启示》教案教学设计板书教学实录、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
    上堂课我们一起讨论了“今天,我们该怎样生活”这样一个话题,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詹姆斯?兰费蒂斯讲述的故事,故事原来的题目叫做《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
    (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通读课文
  1、检查预习情况:生字生词,朗读情况。
  2、重点理解“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3、通读全文,思考课文大意。
 
三、揭题质疑,梳理课文
  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教师归纳:“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中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为什么钓鱼会使我从中受到启示?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解决疑问。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自己读课文后的理解。
 
四、小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5 10:26:18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朗读与默读课文,体会作者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培养学生的语感。

  3、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做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过程】

〖直接引题〗

  板书课题,并齐读。

  理解题目意思。

  师:“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题目的意思是?


〖初步理解课文〗
  
  小组内读课文,解决生字、词问题。
 

〖课文内容〗

  生字词掌握好后,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深入体验课文情感〗

一、深入体验“我”的情感
   
  1、自读:

    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变化的,钓到鱼时,把鱼放回湖里时,得到的启示是,请再次默读课文,找出有关描写“我”的情感变化的语句,并用“”表示。

  2、指导、交流:

    出示语句。

    师:课文哪些语句,写从钓鱼到放鱼,“我”的情感变化?
    
  3、钓到鱼时的心情:

    指导朗读,体会作者紧张、激动的心情。

    把鱼放回湖里时的心情。

    逐句朗读指导,在读中体会,在想象中体会。
 

二、父亲的情感
 
  1、自读:

    我们体验了儿女从钓鱼到放鱼的情感,父亲呢?他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在课文什么地方?

  2、交流、指导:

    把鱼放回湖里,父亲的态度和“我”又有什么不同?

    理解“得”字,你从“得”密切协作了中体会到什么?

  3、讨论:

    父亲要把鱼放回湖里,态度为什么那么坚决?他做得对不对?为什么?

    小组内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4、小结。
 

三、学习课文后半部分

  1、默读思考:

    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你是从课文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
   
    学生读思考,并画出相关的语句。

  2、交流指导:
   
    出示重点语句,体会“鱼”是指什么?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什么意思?

  3、小结。

  4、拓展: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形形式式的诱惑,这时,你怎么做?比如:
   
    父亲不在家,电视节目很精彩,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
   
    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
   
    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

  5、课外拓展:
   
    搜集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5 10:26:05 | 只看该作者
【课前谈话】
   
  1、学生介绍自己。
   
  2、了解学生学情:
    你读了几篇课文?

    (大部分学生说6~8遍)
 

【教学过程】

  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指名读,及时纠正学生错误。

  2、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质疑,了解学习需求:

    (师导:有位人曾说过:有大问题有大的进步,小问题有小的进步,没有问题就没有进步。)

    你提了什么问题?

  4、研读品味,聚焦核心问题:

    为何作者记住了34年前的那个夜晚?

    (这次钓鱼和以前钓鱼有何不同?)

   ⑴ 学生默读思考,播放音乐。

   ⑵ 反馈。

    研读重点句:

    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腮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⑴ 你觉得有多大,用手势比画一下。学生朗读

   ⑵ 如果此时此刻,你是作者,你最想干什么?

   ⑶ 此时此刻,你是怎样的心情?作者的心情怎样?

     板书:

   
遇到鲈鱼,得意洋洋。

 



    “可是不会再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

   ⑴ 父亲让我把大鲈鱼放掉,我愿意吗?从哪里看出我不愿意?

   ⑵ 朗读指导,抓住“大声争辩”。

   ⑶ 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样跟父亲说,来留住这条鱼?

   ⑷ 在作者的大声争辩下,在作者的苦苦乞求下,父亲同意了吗?你从哪里看出父亲肯定不同意?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⑴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他在想些什么?请你写下来。

   ⑵ 反馈交流,板书:

   
放回鲈鱼,得到诚实。

 



    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中。

   ⑴ 朗读指导,读出作者的依依不舍。

   ⑵ 你就是作者,你得到了什么?

   ⑶ 作者的选择题有没有做完?

     学生板书:

   
面对选择,进退两难。

 



    我再也没有钓到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感悟:这里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5、写读结合,内化学生行为:
   
   ⑴ 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作者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如果现在你就是作者,你会怎么做?
   
   ⑵ 出示父亲曾告诫我的话,学生朗读。
  
  6、课堂延伸:
   
   ⑴ 你还有什么新的问题?

   ⑵ 什么叫启示呢?
 

【点评】

  精湛的艺术作品讲究“泼墨大写意,留白小题诗”,此语今天正写照于王老师精彩的课堂。

  1、泼墨大写意,浓墨重彩“求一而舍全、笔简而意宽”:

    课堂要大写意,就要能删繁就简,腾出时空于核心问题。王老师紧抓“今晚的钓鱼和以前钓鱼有何不同?”这一问题组织课堂,此问题涵盖面广,串起了点,改变了课堂的单一程序,而且容易让学生产生多元解读,张扬了学生个性。正如老前辈周一贯先生提倡的弹性设计。

  2、留白小题诗,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细节体现了精彩。留份空白给学生,画出精彩一刻。
  
  特级教师王燕骅老师曾说过:如果课堂没有预设,老师不够负责;如果课堂没有生成,老师不够机智。从这种角度来说,王绿明老师成功的预设,丰富的机智,不愧为一位出色的的语文教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5 10:25:57 | 只看该作者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第一批参加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学校,新课程的理念不仅为教师的所掌握,而且已体现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校学生在课改的理念指导下,已逐步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形成了爱提问题,敢于探索的好学风,对学习语文已经积累了一些方法,如读中感悟,抓关键词理解等,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设身处地地体会詹姆斯的心理变化过程,理解詹姆斯对“规则”的态度和认识。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懂得自觉遵守规则是一个好公民应有的修养。
 

【教学过程】

一、抓住“启示”,直奔文本
   
  1、詹姆斯在与父亲的一次钓鱼中收获了终生有益的启示,这个启示是什么呢?

    (生说。)
   
  2、齐读,倒数第二自然段。
     
  (设计思路:学生在第一课时已初步感知课文,这里从结论入手,既勾起学生对上节课学习内容的回忆,又提示学生寻找詹姆斯得到“启示”的心理历程,进一步探讨课文的内涵。)
 

二、紧扣重点,咀嚼文本
   
  1、詹姆斯是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后才获得如此宝贵的启示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2~12自然段,从文中找出有关的词语或句子画出来。
   
  2、四人小组交流。答案不同的要说明理由。
   
  3、小组代表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詹姆斯的心理变化历程:

    钓到鱼时:紧张、激动。

    放鱼时:“爸爸!”──不情愿;“可哪儿能钓到这么大的鱼呀!”──抗议。

    放鱼后:悲哀。
   
  4、谁来完整地说一遍詹姆斯的心理变化历程。
     
    (设计思路:这是对文章内容的概述,也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尝试表达的过程。在说话的过程中吸收语言,进行内化。)
   
  5、詹姆斯的心理变化是真实的。从来没钓过这么大的鱼,心里怎么会不激动呢?面对自己辛辛苦苦遛了两个小时才得来的鱼却要白白放掉,心里怎么会情愿呢?现在,假如我们就是詹姆斯,让我们把描写他的心理变化的句子换成“我”的角度来说说,并适当加进自己的心理活动,体会他当时的心情。
     
    例:我的天哪,足有10公斤!这是我见到过的最大的鱼。
   
  6、学生练说后全班交流。
   
  7、点名汇报。师相机点拨说出真实的感受。
    
    (设计思路:与詹姆斯的心理产生共鸣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在这里,结合课后的“金钥匙”,让学生转换角色,读、说,体验詹姆斯的内心变化。)
   
  8、爸爸心里也知道詹姆斯的想法,爸爸的态度又是怎么样的呢?再读课文,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9、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10、学生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相关句子:

   ⑴ “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水里去。”

   ⑵ “父亲再没有说话。”
   
 11、分角色朗读父子的对话。
     
    (设计思路:刚才已经引导学生用抓重点词语句子的方法解决了詹姆斯的心理变化历程的问题,现在再次用同法,通过找出描写爸爸的态度的句子理解课文,再次强化学法指导。)
   
 12、爸爸的态度为什么这样,丝毫没有为詹姆斯的抗议所动摇?爸爸当时是怎么想的?
     
    (生说。)
   
 13、如果你也和他们去钓鱼,目睹了这一经过,你会想些什么?
   
 14、生思考后交流。
   
 15、詹姆斯也和有些同学的想法一样,无可奈何地把鱼放掉了,能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指导感情朗读11自然段。注意“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捧起、沉甸甸、吃力地”这些能体现詹姆斯无可奈何地放掉大鲈鱼的心理的词语。
    
    (设计思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解读文本,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三、理解感悟,议论文本
   
  1、就是这样一次平常的钓鱼活动,却对詹姆斯的一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哪些方面影响了他呢?同学们读一读课文13~16自然段,再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的理解。
   
  2、生思考后小组交流。
   
  3、小组代表发言。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为什么要遵守规则,怎样才能遵守规则?
   
  5、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次钓鱼得到的启示,注意语言要精炼,概括性要强。
     
    例: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有没有人监督,都要自觉遵守规则。
     
  (设计思路:学生已经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理解了它的内在联系,再借助文本就能领悟“启示”的真正含义,让学生通过充分议论,发表见解来进行自我教育,比教师单纯的讲效果要好得多。)
 

四、读写结合,升华文本
   
  1、小练笔:

    生活处处有规则,学了这篇文章,老师心潮起伏,不禁要对所有的人说:“人们啊!请自觉遵守规则吧。”同学们,你们希望人人遵守规则吗?那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注意事项,提醒大家遵守吧,可以为湖边的木牌写一则“钓鱼须知”,也可以为洗手间的水龙头写一则“用水须知”等等,只要是你在生活中发现的需要人们遵守规则的地方,都可以写一写,做一个善意的提醒。
   
  2、作品交流。
   
  3、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要人人遵守规则,我们生活的环境就会秩序井然,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就会越来越文明。
    
  (设计思路:学习语文是理解祖国语言文字和学习使用的过程。读写结合的安排,是学生运用自身语言积淀自由表达的方式,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升华。)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总体来说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注意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渗透,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尝试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达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具体来说,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特点:
 

一、活用文本,感悟语言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钓鱼的启示》文质兼美,生动感人,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范例。教学时,我尽量避免平均用力,直接进入文本的重点段落,让学生找出重点词语、句子,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从而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另外,还通过朗读体会词语的作用,从而感悟语言的魅力。
 

二、转换角度,体验内心

  文中的当事人经历的事是学生未曾经历的,如何让学生与主人公的感情产生共鸣?我两次采用了转换角度的方法,让学生想像自己是作品中的人物,设身处地地体验了人物的内心变化,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培养能力,激发情感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在本课教学中,我注意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如朗读的能力,用自己的语言说话的能力,写作的能力等。在培养这些能力的同时,激发了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情感。
  
  本课教学也有不足之处,如:在引导学生写作时,还应该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如在湖边钓鱼除了遵守时间的规定,还应注意什么?(如保护环境等)这样,学生写的文章会更充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5 10:25:4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4、检验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

  2、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体会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月光的辉映下,静悄悄的湖边,知道作者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心情十分兴奋。面对着大鲈鱼的诱惑,“我”做出了件难的抉择,这件事也对你有很大的启发吧,我就让我们一起细读本课。
 

二、研读第11自然段

  1、请同学们再看题目,哪个词最能引起你的注意?(启示)请打开书,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直接告诉你,钓鱼给作者留下启示?

  2、(出示第11自然段)读了此段,你想知道什么?
 

三、研读第4~10自然段

  1、整体感知:

   ⑴ 学生边听录音边默读边想。

   ⑵ 汇报:

     你读懂了什么?

  2、学习第4~9自然段:

   ⑴ 请学生画出描写作者言行的句子。

   ⑵ 学生汇报,指导朗读。

   ⑶ 比赛读:

     你可以把“我”的心情变化读出来吗?

   ⑷ 讨论:

     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去?

   ⑸ 你同意父亲叫“我”把大鲈鱼放走吗?

     (学生表态后,进行辩论比赛。)

  3、学习第10自然段:

   ⑴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10自然段,找一找这段话有没有能说服对方、赢得这次辩论比赛的句子,不明白的地方可画上一个小问号。

   ⑵ 生汇报自己找到的句子。思考重点句:

     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这鱼指什么?

   ⑶ 讨论:

     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

     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是怎样做的?

   ⑷ 父亲怎样教育“我”,才使“我”有所成就?

     (指导读父亲告诫“我”的话。)

   ⑸ 联系父亲的话,用“因为……所以……”说说作者取得成就的原因。

   ⑹ 教师点拨:

     找出反映“我”心理活动的语句,多读几遍,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感悟:这“鱼”就是面临道德抉择的各种诱惑。

   ⑺ 听了父亲的话,联系自己的生活,或者联系课前搜集到的有些名人因为从小受到严格教育而有所成就的故事,说说自己受到的启发。

   ⑻ 开展全班讨论: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这句话。
 

四、总结

  面对着这样的父亲、这样的作者,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五、拓展、延伸

  你身边的人对你有没有类似这样的启示?搜集有关材料,和你的小伙伴互相交流,再写下来。


〖板书设计〗

 
       钓到大鱼→ 兴奋→ 得意
       放鱼回湖→ 沮丧→ 急切 争辩 哭 企求

       受到启示→ 感激→ 依依不舍

             道德:是与非
             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

 



【点评】

  重庆九龙坡区是我社第一批参加实验的实验区,它们从2001年参加课改以来,通过抓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上就是该区在暑假期间组织教师备课的全部成果。看了之后,我有一些话要说:
 

一、感动

  这些教案是九龙坡区教师在区教研室的带领的帮助下,经过一个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来的,是冒着重庆的酷暑做出来的,这种团结、协作、奋斗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更令人感动的人,他们愿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无私地奉献出来,给全国的实验老师提供备课的思路。所以,我想老师们在看到这些教案时,不应该窃喜又有了应付检查的材料,不应该产生偷懒的想法,因为这是彼时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适合你。老师们要感谢他们的最好方式是,对他们的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提出自己的教案,这样才能形成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围。
 

二、感想

  九龙坡区探索出来的集体备课、网络备课曾经在天津的经验交流会上介绍过,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教研形式。它发动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准备出一份水准较高的教案,同时还省去了老师大量的无谓劳动,老师完全可以把这个时间用在学习提高上。面对这样一份相对“标准化”的教案,老师需要做什么呢?第一需要做的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调整、完善教案;第二更需要做的是记好“教学反思”,看看自己在实施教案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到整个的设计思路,小到某一个问题的提问方式,都可以重新思考,虽然本课时不能重复,但长期经过这样反思,将对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三、感慨

  小学语文课改已经进入了第五年,第一批参加课改的老师和学生也用到了五年级上册教材。课程改革对老师观念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师生在此过程中的收获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综观近一年多的课程改革的进展,使人不禁有“慢”下来,甚至是“走老路”的感觉。个中原因自然是很复杂的,但我以为大致有三:第一是经过课改初期的“激情燃烧”,这时已经有些疲塌了;第二越来越到小学毕业之时了,对如何考评尚不清楚;第三受某些专家的影响,加之一些瓶颈问题无法突破。而重庆九龙坡区的这些教案给我强烈感受是,老师的探索热情并没有衰减,改革的动力并没有消失,他们为自己前几年取得的成果而自豪,也为自己以后将取得的成果而充满信心。所以,参考、学习这些教案的老师,不光得到了某些备课上的便利,更应该为他们的精神而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5 10:25:39 | 只看该作者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11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获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到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谈话:

    假如,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你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鱼,刚想拿回家,别人却让你放回去,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呢?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会得到一些启发的。

  2、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学习生字词:

    易错音:沮 漪。

    易错形:距(拒)、纽(扭)、践(线)、挣(诤)。
 

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指导描写“我”和父亲神态及心理活动的句子
 

四、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思考:“我”回忆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每当“我”想起这件往事,内心总充满了对父亲的崇敬?

  (分小组合作学习。)
 

五、教师总结

  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的内容,知道了父亲在鲈鱼捕捞的开放日前一个傍晚,在“我”捕捞到一条大鲈鱼后让“我”放回去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5 10:25:31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一、情景导入,细读感悟

  在我十一岁那年的一个夜晚,和往常一样我和父亲来到了附近湖中的小岛上钓鱼,而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却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这是为什么呢?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⑴ “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诱人的大鲈鱼:

     来之不易:“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

     诱人的大鲈鱼:“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腮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⑵ 分别指导朗读相关句子,体会鲈鱼的来之不易和诱人。

   ⑶ 整读第三自然段。

  2、多诱惑人的鱼呀!我和父亲是多么兴奋、得意呀!可不久父亲却让我把这条鲈鱼放回湖里去。

    请默读第4自然段,同桌说说这是为什么?

  3、读5至8自然段,思考:

    11岁的我好不容易钓着了一条漂亮的大鲈鱼,父亲却要我放回湖里去,假若你就是文中的“父亲”和“我”,请你们讨论讨论“这条如此诱惑人的‘鱼’该不该放”?各说出自己的理由请联系上下文,与周围的同学合作、讨论!

    小组汇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找到描写我心情的词语,一起来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4、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距捕捞鲈鱼还有两个小时的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在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到湖中。

    对读第3、9段,对比感受我钓到鱼时的喜悦以及放鱼时的不舍。

  5、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沮丧的我,已经成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对父亲当年的举动有了新的理解:

   ⑴ 出示:

   
  “我再也没有钓到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⑵ 默读感悟:

     这里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究竟指的是什么呢?结合父亲告诫我的话谈感受:放不放鲈鱼只是个简单的对与错、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做起来却是那样的艰难!

   ⑶ 齐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二、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正因为如此,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作者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我相信,这个故事也一定给大家带来了启示。读了父亲告诫“我”的话,你是怎么想的?这篇课文对你有怎样的影响?请同学们结合今天你所感受到的对文中的作者或父亲说一句话,还可以写一句话,送给你的朋友;也可以背诵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两句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9 23: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