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63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数学教师教学随笔:对几何教学的几点体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00:4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为初中的一名数学老师是否是平常在教书的过程中对几何证明教学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还是对几何证明教学方式方法运用不当,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制约了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的后续学习.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的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几何证明的能力,笔者对几何证明的现状,学习几何证明困难的原因以及如何进行几何证明教学进行研究与思考.
一、初中几何证明的现状

从多年的教学中笔者体会到:初中几何证明不但是学习的重点,而且是学习的难点.很多同学对几何证明,不知从何着手,一部分学生虽然知道答案,但叙述不清楚,说不出理由,对逻辑推理的证明过程几乎不会写.这样,导致大部分的学生失去了几何证明学习的信心.新课程中对几何证明的内容进行了调整、难度要求降低、证明技巧淡化,但对几何证明教学的最基本能力要求其实并没有降低,课标中已明确指出: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虽然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推理过程不能过繁,一切从简.但证明的过程要求做到事实准确、道理严密,证明过程方能完整.

二、几何证明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

初中学生的几何证明学习在内容上正在经历从“直观”到“论证”的转轨.在思维方式上需要解决从“形象思维”到“演绎思维”的过渡.学生学习几何证明从直观到论证之间存在着一个思维要求上的跳跃.学生来不及适应这种高一级的思维方式.这是几何证明学习的认知障碍.因此,笔者觉得初中几何证明难,主要还难在“转轨”与“过渡”上.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一种“转变”的时节,正是良好的机遇所在.有必要提醒学生把握机遇,适应转变.学生开始学习几何证明,没有适应论证数理的答题模式,语言表达方面的特别要求,作业练习常被判为错误,几次碰壁后就觉得“几何证明确实难学”.面对着这种学习的失败,几何证明学习困难的学生在讨论发言、回答问题和动手练习等方面与普通同学存在着差异.他们几乎一直处在旁听陪读的地位,作业又无法独立完成,只得抄袭,更失去了参与学习的机会.

三、几何证明教学的几点建议

教学中怎样才能把几何证明的求解过程叙述清楚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与大家探讨.

(一)注意几何语言的教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00:49:42 | 只看该作者
几何教学有三种不同形式的语言即图形语言、文字语言及符号语言.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建立三种几何语言,还要培养学生对三种语言相互转化的能力.由于三种语言的特点不同,在几何教学中各自发挥的作用也不同.图形语言形象、直观,能帮助学生认识问题和理解问题;文字语言抽象、概括,对图形本身及图形中所蕴含的结论能精确地予以的描述、解释,对几何的定义、公理、定理、命题等内容能精确地予以表达,而符号语言则是对文字语言的简化和再次抽象,具有更强的抽象性,在三种语言中符号语言是几何初学者最难掌握的一种,也是逻辑推理必备的能力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失时机地训练、培养学生对这三种语言相互转化的意识和能力.比如: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
画出图形,结合图形,将文字语言符号化(如图1-1):

AB=AC

图(1-1)

? ∴∠C=∠B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到底是哪三线重合呢,学生非常容易出错,而且
学生在将其进行符号化的时候,往往会把等腰三角形“三线”中的已知身份忽视.因此,教师应强调学生画出图形,结合图形对其进行符号化,其表达形式为(如图1-2):
(1)∵AB=AC,∠BAD=∠CAD
BD=CD,AD⊥BC
(2)∵AB=AC,BD=CD
∠BAD=∠CAD,AD⊥BC
(3)∵AB=AC,AD⊥BC

(二)注意分析过程综合化的教学
分析过程综合化就是指分析问题时从已知出发、从结论入手、结合图形进行问题解决.在几何证明问题的分析过程中通常使用两种逻辑思维方法即综合法和分析法.所谓分析综合法是指从命题的两头(题设和结论)向中间靠拢,使思维更集中,目标更明确,容易发现问题的突破口,利于找到问题的简捷证..一方面从结论出发,一步步往上推;另一方面,从已知条件出发一步步往下推,最后在中途汇合.比如:
已知:如图2,分别以△ABC的边ABAC为直
角边向△ABC外部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D和△ACE,PMN分别为BCBDEC的中点.
求证:PM=PN
分析:如果从已知条件“△ABD和△AC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出发就可以直接得到结论AB=ADAC=AE及∠BAD=∠CAE=90°,再根据已有的解题经验,由AB=ADAC=AE及∠BAD=∠CAE=90°,又显而易见地能得到△ADC≌△ABE,从而可以得到△ADC和△ABE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这道题从结论PM=PN入手,已知PMPN分别是只要△BDC和△CBE的中位线,只须证CD=BE即可.从已知条件出发我们可以得到CD=BE,从结论入手我们需要CD=BE,这样我们就找到了问题的接洽点,使这个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在分析问题时,采用分析过程综合化的策略,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的思维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课程增加了图形变换的内容,特别是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三种全等变换为学生解决几何证明问题打开了一扇找到解题思路和方法的窗户.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三种变换的共同特点是改变图形的位置的同时,保证图形变换前与变换后的对应元素的大小不发生变化.这三种变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感、丰富学生的解题方法,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加以注意.比如:
已知,如图3所示,M是正方形ABCDBC边上的一点,K是∠DAM的平分线与CD的交点,
求证:AM=DK+BM

图3

? 分析:延长CB到点H,使BH=DK,则MH=DK+BM.这样问题即转化为证明AM=HM,即证△AHM为等腰三角形.因而需要添加辅助线.如何添加辅助线是几何教学的难点,如果恰当地运用旋转变换,将△ADK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90°,使ADAB重合,使原来分散的DKMB集中成一条线段MH,并与AM构成三角形,把问题转化为证等腰三角形.
可见,几何变换是一种思维的艺术,用它来思考几何证明问题会使学生体会到心灵的智巧,领悟到理性的力量,是一曲优美的旋律,是一种美的欣赏.因此,教师要将几何变换的思想渗透到初中几何证明的教学之中,使学生学习这种变换的艺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7 03: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