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3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深文浅教的几点做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10:1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深文浅教的几点做法

    福建省安溪县教师进修学校    林润生

人教版的大修订教材和课标实验教材,有不少课文,文质兼美,但对某个学段的小学生来说,显得深了。教好这些课文,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值得深入探讨。

一、备课要深入

(一)深入钻研文本,与文本和作者对话

教学前,老师能否深入文本与作者对话,能否把握文章的特点,是深文浅教的前提。“以己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对文本的理解如果失之过深或失之肤浅,要深文浅教是难以想象的。

有的文章深在所表达的深刻哲理是学生较难理解的,至于作者如何把深刻的哲理表达出来,学生理解更有困难。如,《钓鱼的启示》《桃花心木》等课文。有的文章创造了深邃悠远的意境,抒发了心灵的感动,如《向往奥运》《海上日出》,学生难以进入意境之中。有的文章词藻华丽,如华彩乐章,如果把一个个词语挑出来教学,几节课也难以完成任务,如《黄河魂》《索溪峪的野》便是。有的文章深在所介绍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要是平时一点接触都没有,学起来会有很大困难,如《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宇宙生命之谜》让多少山村的孩子头疼。

上述各种类型的课文,我们要深入解读,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与表达方法的特点。

(二)要根据学段教学特点,把握深文浅教的教学目标。

第一学段的阅读,主要是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至于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只是要求“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的阅读,“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思想内容的体验理解方面的目标,已有很大提高。表达方法的学习方面,尚未列入第一、二学段的目标要求。第三学段的阅读,则要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逻辑思维训练要求大为提高。牢牢把握学段特点,才能深文浅教。比如,《江雪》,92义务教材编入高段(第三学段),课标实验教材编入第一学段,假如用高段的教学目标和教法来处理第一学段中的《江雪》,教学效果将事倍功半。

(三)要根据学生的真实起点,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知识与生活经验背景,是学生的真实起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起点。据研究,虽然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并没有改变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低年级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中年级开始向抽象思维过渡,高年级虽然抽象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要形象思维的支持。深文浅教,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才能有效。假如在低中年级的教学中侧重于理性的分析,教学效率之低时可以想见的。学生的知识与生活背景,也是确定教学重难点的主要依据。比如,同是《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城里的学生对它已有感性认识,而山村的多数孩子则可能连见都没见过。对电子计算机的“神”,以及对它与多媒体两者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城里的孩子耳熟能详,他们对课文的学习,更多的是对要点的梳理。农村小学生对上述问题,则可能很陌生,上述问题是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教学要浅出

备课的深入,是为了教学的浅出,让学生明明白白的感悟、体验、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一)深入浅出的教学策略

1、降低起点,逐步提高

刚开始唱歌时调子起高了,就难以唱下去。教学也是这样,一开始,把起点定的很高,随着教学难度的提升会使教学难以为继。深奥的课文,起点定得低些,然后逐步提高要求,学生的学习才能比较顺利。对蕴涵哲理的课文,有不少老师偏好课一开始抓住表现哲理的句子,然后展开教学。这样的教学,遵循的是从理性到感性的顺序。实际证明效果并不好。而从课文描写的人与事入手,体验人与事,然后才去理解蕴涵在人与事中的哲理,遵循的是从感性到理性,符合认识规律,学生学起来就容易得多。比如,《钓鱼的启示》的教学,揭题时,是引导学生关注“钓鱼”还是“启示”,起点是不一样的。如果一开始就关注“启示”,抓住“启示”的语句学习,遵循的是从理性到感性,学生会感到很抽象。而一开始从“钓鱼”入手,体会放掉鱼之难和父亲教育之严厉,再来感悟得到的“启示”,对文章的哲理的理解水到渠成。

2、突出重点,有所不为

深文浅教,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教学重点同时是教学难点的,要去突破。是文章的难点,但不是教学重点,可以淡化甚至忽略。如,低年级的寓言、古诗的教学,寓意可以淡化,古诗意境的深入品味可以忽略;高年级的的辞藻华丽类的略读课文的教学,可以忽略大部分词语的教学;对哲理性很深刻的课文,对人与事的感悟、体验要充分,对哲理的认识则可以点到为止。

3、以读为主、读中体验

对深奥的课文,更要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体验。读的引导,就默读来说,有筛选主要信息的默读,有边读边想象的默读,有深入理解词句篇章的默读;朗读呢,有为了了解主要内容的感知性的朗读,有在老师用语言或画面创设的情景中的体验性的朗读,也有分角色的体验性的朗读,……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段特点,引导朗读或默读,并在读中体验。

感悟、体验方法的引导要力求符合文本特点。如《倔强的小红军》的教学,一是可以运用整体感受法,课文中小红军与陈赓人物形象丰满、初读时引导学生整体感受小红军和陈赓的形象;二是角色体验法,课文对小红军的角色着墨多,形象鲜明,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小红军的神态、语言的语句,在朗读与感悟中体验;三是想象体验法。对“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可以用“想到……,陈庚明白了……”的提示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想象陈赓明白了小红军的宁死也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和倔强的精神。对一篇课文,我们同时结合使用不同的感悟、体验方法,可以取到更佳效果。

4、引导思维,问题解决

阅读的本质是思维,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学会问题解决。深文浅教,要浅在能使学生的思路顺畅。用问题引导学生在读书中寻得问题的解决,可以促使学生阅读理解时思路顺畅。

如,《向往奥运》,作者盼奥运,想奥运,北京终于申奥成功了,千万情感、千言万语,凝成一句话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教学时,可以这句话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这一天终于到来了”,作者等这一天等了多少时间,有过什么经历?表达了怎么样的情感?

(二)根据文章特点,找准突破的支点

1、以朗读的指导为支点

低年级的童话、寓言的教学,识字是重点,其次是感性理解词语的意思,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至于蕴涵的道理的感悟,能有初步的感受即可。如,《刻舟求剑》的教学,主要是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词句的意思,如第三自然段的“有人催他”说的话,第四自然段“那个人不慌不忙”说的话,要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语气,在读中体会“催”和“不慌不忙”的意思。学生读得有滋有味,情趣盎然。中高段情感性浓郁的课文,可以少些理性的分析,多在朗读中感悟。如,《圆明园的毁灭》《再见了,亲人》等课文,名师如于用正、窦桂梅等用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了很好的示范,这里不再赘述。

2、以情境的创设为支点

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兴趣,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难知为易懂。如《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平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要体会和平的可贵以及维护和平的艰难是比较困难的。教学中,可以用战争的画面,让学生结合课文体会战争的残酷;用维和部队的感人画面,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和平的可贵和保卫和平的艰辛。

3、以知识或时代背景的介绍为支点

有的文章,学生因为缺少相关知识而难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旨,如,《放弃射门》,学生如果平时对足球比赛常识没有基本的了解,很难理解福勒放弃射门的行为的高尚。因此,教学前,要对足球的比赛作适当的介绍。有的文章,要是不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要理解文章的情感,也是会失之肤浅的。如,《第一场雪》,为什么特别标明“第一场”?说明是不能把它作为一般的写景的文章看待的,但如果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则很难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学中,补充有关时代背景,才能使学生领会到那场大雪的意义,以及作者对那场大雪的特殊的欣喜之情。

4、以与生活的联系为支点

《挑山工》《桃花心木》等类型的课文,人与事都来自平凡的生活,但都蕴涵很深刻的生活哲理、人生智慧在里面,联系生活经验,能使课文所蕴涵的哲理变得易以理解。如,《桃花心木》,“人也是这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联系在艰苦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的经历,能比较容易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意思。

5、以递进的问题解决为支点

多数深奥的文章的学习,可以问题为深文浅教的支点。问题,可以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提出来,然后老师帮助梳理出主要问题,也可以由老师直接提出问题,然后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帮助学生解决。如,《钓鱼的启示》的教学,以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思维,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难点。

问题之一:从钓到大鲈鱼到把大鲈鱼放回湖里,“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抓住主要词句感悟放弃已经到手的大鲈鱼有多难;问题二:父亲要“我”把到手的大鲈鱼放掉,态度那么坚决,是不爱“我”吗?他做得对不对?也是抓住主要词句感悟,体会父亲对“我”的严格的道德教育。问题之三,“我”从钓鱼中得到什么启示?引导联系上文理解作者得到的启示,并用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通过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而加深对“启示”的理解。

6、以操作实践为支点

阅读中的操作实践,可以是模拟情景的实验,如《捞铁牛》《田忌赛马》等课文;可以是把语句所表现的事物或情景画下来,如,《爬山虎的脚》,要理解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语句,有一定困难,如果让学生在阅读有关文字的同时,把它画下来,则能化难为易。

总之,深文浅教,教得深入浅出,是教学的高境界,值得我们去追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7 10:4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