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事·分析
利比亚战局僵持多日之后,反对派武装攻入的黎波里,表明这个国家的武装冲突已进入最后时刻,但利比亚危机最终到底以何种方式结束仍存变数。
1
最坏结局
一场玉石俱焚的恶战
的黎波里是卡扎菲政权的大本营,卡扎菲在此有重兵把守,反对派攻入的黎波里意味着在这座城市可能爆发一场恶战。
有媒体报道,由于的黎波里可能成为决战之地,市内大批外国人已开始为大规模撤离做准备,国际移民组织也计划本周开始将滞留的外国移民撤走。
据半岛电视台报道,仅20日晚反对派武装展开军事行动以来,已有至少125名反对派士兵因遭到卡扎菲部队导弹打击而死亡。国际观察家指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卡扎菲方面会采取极端方式自毁油区等重地,与反对派同归于尽。卡扎菲军队14日首次向东部石油重镇布雷加发射一枚飞毛腿导弹,而军事杂志《简氏防务》的报道称,利比亚可能有大约240枚弹道导弹,其中“飞毛腿B”型导弹射程为300公里左右。
值得指出的是,反对派要在短时间内拿下这座城市并非易事,卡扎菲将会竭力抗争。
这会是最坏的一种结局,因为它将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严重破坏基础设施,并加剧利比亚民众之间的分裂,给这个国家带来难以医治的创伤。
2
理想方案
卡扎菲交权两派和谈
事态发展的其他可能性包括,在的黎波里被包围以后,由于枪支弹药和后勤补给以及部队增援被切断,卡扎菲选择妥协,比如同意交权或流亡。
但是,即使卡扎菲同意妥协,也不会无条件让步,肯定要同反对派和北约讨价还价。虽然这种可能性与卡扎菲先前立场相距甚远,也不符合他的个性,但不能排除。
在军事压力面前,如果卡扎菲政权同意与反对派谈判,彼此让步和妥协,这也许是最理想的方案。
3
意外变数
战局陷入新的僵持
另一种可能性是出现一些意外情况,例如,卡扎菲政权内部突然出现严重分裂,发生重大兵变事件,或者的黎波里出现大规模骚乱,打乱卡扎菲在城内的军事部署,这些将导致卡扎菲政权从的黎波里内部垮掉。
当然,利比亚反对派和北约方面也有可能因决策错误,让卡扎菲政府军有机会扭转危局,这将导致战局陷入新的僵持。J172
战事·西方
新利比亚未出炉
美国已然有要求
两名美国国会参议员说,利比亚反对派“全国过渡委员会”应向美国引渡“洛克比空难”制造者阿卜杜勒·巴塞特·阿里·穆罕默德·迈格拉希。
英国广播公司20日援引参议员罗伯特·梅嫩德斯的话报道:“全国过渡委员会作为合法政府的第一项举动应当是向美国引渡迈格拉希,让他就泛美航空公司103航班爆炸作出回答,同时向全世界释放信号:‘新利比亚’有诚意遵守国际法。”因患有癌症,迈格拉希2009年获释。梅嫩德斯说:“两年前,我们被告知,迈格拉希获释的原因是他只能活3个月,但现在,他返回利比亚已经两年。数周前,他还在一场集会上支持他的老朋友卡扎菲。”
战事·采访
西方将有何进一步要求
除了两名美国国会参议员要求利比亚反对派向美国引渡“洛克比空难”制造者外,西方还将对利比亚反对派有何进一步诉求?就此问题,本报记者上午连线了博联社总裁、中东问题专家马晓霖。
马晓霖指出:“如今的黎波里沦陷了,可以说利比亚大局已定。至于今后的问题,大体预测有以下几方面。首先,西方力量会支持利比亚建立一个以反对派为主导的、各派力量都参与的、类似西方的议会民主政府,来管理利比亚自己的事务。西方不希望新利比亚成为一个宗教主导的国家。其次,西方会让利比亚恪守卡扎菲倒台前的几项政策: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研制、让利比亚与恐怖主义决裂,参与到西方的反恐行动中来。并会要求利比亚不能敌视以色列,进而支持中东的和平进程。”
马晓霖说:“当然在能源方面,西方的诉求十分明显。利比亚是个产油大国,战前在世界石油输出国中排第12位,出口85%以上销往欧洲。所以,有人说这次法英力主干预利比亚,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确保其石油能掌握在自己手里。那么战后,西方会让利比亚继续给自己供石油,以缓解目前的经济困境。此外,利比亚战后的重建项目会很多,西方会让利比亚优先照顾西方公司。”
马晓霖今天上午在和网友交流时发表看法称:“现今的国际政治现状就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这是安理会决议下一个政权被颠覆的首个例子,我想,很难再有第二个以安理会名义干预内战的机会了。经过利比亚战争,是否该重修联合国宪章,乃至重修国际法了?”并表示了对后卡扎菲时代的担忧,他说“利比亚前景远比埃及更让人担忧,能否避免内斗是对新政权的巨大考验,也是他们为民主、自由和人权而战的试金石。只要团结、和解,利比亚就不会出现权力真空。当然,中东局势仍处于发酵、扩展和上升的阶段,利比亚战争不是拐点。叙利亚、也门、约旦如何发展,需要继续观察。巴林似乎也没有解决根本问题,病灶还在。
“卡扎菲和穆巴拉克的淡去,意味着强人时代的结束,侏儒时代的开始,是祸是福,现在不好说,但总的方向是,强人政治不得人心,民主、创新才是正道。”
战事·评论
卡扎菲王朝何止败于战场
世界上的事原本就这么奇怪:当北约军事干预之初,大多数人都叠起手指,开始为卡扎菲政权倒计时的时候,它却摇摇晃晃、鼻青脸肿地死抗了5个月之久;就在大家都已开始麻木、英法的早报也将“利比亚战事24小时快报”改为诸如“日本地震24小时快报”之类更热的时讯时,从西、南两个方向突然发力的反政府军——估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被国际传媒正名为“政府军”,在一周内冲入了此前多次望其门而不得入的的黎波里。
然而卡扎菲以及卡扎菲王朝和卡扎菲时代,又何尝是败于战场?
自诩“理论家”和“导师”的他,在几十年统治生涯里,几乎犯了所有可能犯的错,得罪了所有可以得罪的人:强推与邻国的“合邦”,得罪了埃及、突尼斯,乃至整个中东阿拉伯世界;一心向非洲扩张,又和乍得等南方邻居结下梁子;“洛克比空难”让他得罪了整个西方世界,好不容易付出巨大代价,让自己得以从制裁黑名单上除名,却又因一个又一个小动作,让后者领略了自己的反复无常和不可信任;在清算积欠上务贪务得,在武器采购新案中屡次变脸,又让俄罗斯对他也没有好脸色……
此时此刻,不知在天上或地下的卡扎菲或许已明白,或许仍不明白,真心支持自己的,只有那么一点点人。
唐太宗曾说过,天下可以逆取,却只能以“顺守”。政权是怎样获得的,民众往往会很健忘,他们关心的,是新政权能否给予他们旧政权所不能给予的一切:快乐、温饱、安定、安全感以及比这些基本要素更“高级”的民主、自由和文明。卡扎菲当年的政变也曾被称为“革命”,但40多年独裁的他,却交出了一张惨不忍睹的答卷,如今,他已被淘汰出局,“考生”换成了来源复杂、至今仍像一盘散沙的反对派。 陶短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