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19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年级语文上册《穷人》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材解答课堂实录板书欣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8-9 18: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九课《穷人》教学设计
河北省蠡县桑园镇杨北学校 李丛强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积累】学会12个生字。正确读写“舒适、搁板、勉强、抱怨、倾听、掀起、魁梧、撕破、倒霉、严肃、忧虑、湿淋淋、心惊肉跳、自言自语、自作自受、缝缝补补”等词语。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方法与能力】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情感与思想】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拓展与延伸】续写《穷人》。



  【重、难点突破】从环境和人物的心理、对话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



  【教学手段】本课采用多媒体flash课件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题目看,我们知道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可作者却是以一类人的总称“穷人”为题目,这有什么深刻的寓意呢?文中的“穷人”穷到了什么样的程度,然而除了穷他们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世界大文豪——托尔斯泰的《穷人》



  板书:穷人



  教学提示:从表面上看,这是三个问题。实际上,后两个问题是对前一个问题的分解,这样可以降低问题的难度,引导学生较顺利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课文围绕“穷人”写了那些内容,你从这些内容中能够回答老师开始时提出的三个问题吗?



  教学提示:这个问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整体上感知课文,所以并不要求学生回答多么得精准,只要他们能够通过阅读与理解,进行合作学习,对以上问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即可。



  教学参考:



  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具体内容:等待渔夫、探望西蒙、抱回孩子、渔夫归来



  其余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交流补充,对课文的内容与思想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下面的课文学习打下基础。



  三、按内容逐层学习课文,提示学生一定要紧紧围绕“穷人”来理解课文,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注意指导学生朗读。



  1、指名学生读“等待渔夫”一层,思考:你从这一层中体会到了什么?



  教学提示:之所以把问题提得如此笼统,目的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观察与理解,体会文字的真正含义,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应该发现以下几点:



  事情发生的季节与当时的天气;家境的贫困、生活的艰难;主人勤劳与小屋的舒适;主人善良。一定要以具体的语句加以理解。



  要通过学生的读来体会,在深一层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读,重点体会主人的勤劳与小屋的舒适。



  注意:第一自然段钟响的句子所用的标点是为了突出时间过得漫长,从而突出了桑娜对丈夫的关心,应该以质疑的方式提出并让学生解答。



  2、学生自由读“探望西蒙”一层,思考:西蒙是什么人?她的家境怎样?你从这件事中又体会到了什么?



  教学提示:这一段主要要求学生理解两个方面:一是西蒙的家境非常贫穷;二是“穷人”的富有同情心,热心助人的善良美德。要求抓住细节和关键语句加以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与主动性。



  重点体会有两点:一是通过桑娜由看灯塔转而想起看望西蒙和“寡妇的日子真难啊”来体会桑娜的善良;一是通过对西家中的情景,尤其是对西蒙母子情状描写,体会“穷人”的善良。



  教师要加强朗读指导,引导学生进入到课文中,进入到角色中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3、指名读“抱回孩子”一段,思考:从这一段的描写中我们又可以体会到什么?



  教学提示:本层的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读”来体会桑娜的心理,感受到她的善良美德。并且要引导学生体会抓住人物心理、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来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参考:



  对课文重点句子的理解。



  ①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这样做”是指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把他们扶养成人。桑娜探望西蒙,意外地发现西蒙已经病故,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 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面对西蒙的悲惨遭遇,桑娜本能地把两个孤儿抱回了自己的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与“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看似矛盾,实际上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



  ②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忐忑”是指心神不定。“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安定。桑娜抱回孤儿后,面对自己的五个孩子,想想生死未卜的丈夫,她紧张、担忧,她不知道丈夫会说什么,觉得自己这样做给丈夫增加了负担,觉得对不起他;她担心丈夫突然回来,不知道怎么告诉丈夫自己把孤儿抱回家的事。但是她宁可让丈夫揍一顿,也要收养孤儿。课文真实地展现了桑娜此时的心理活动。透过桑娜的心理活动,读者能充分感受到生活给桑娜带来的压力,感受到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的心灵。激起读者对桑娜今后命运的关心。



  补充:省略号的连续运用,表明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逼真地写出了桑娜不安的心理。



  4、学习最后一层。齐声朗读通过两人的对话和渔夫的表现,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教学提示:一定要抓住人物的心理与语言、神态加以理解,对理解人物的方法进一步加深。



  ③……桑娜沉默了。



  “沉默”是不做声的意思。桑娜与渔夫对话时先后两次“沉默”。第一次是桑娜与渔夫同时沉默。渔夫回家了,渔网也撕破了,面对刚刚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的丈夫,桑娜不知道如何告诉丈夫收养孤儿的事,所以选择了沉默。而渔夫还沉浸在与海浪搏斗的恐怖中,心里尚存余悸,看到桑娜沉默了,所以也不说话了。第二次是桑娜把西蒙死去的消息告诉了丈夫,她在等待丈夫的决定,所以又沉默了。桑娜的两次沉默,都反映了桑娜善良的心地。



  ④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皱起眉”“脸变得严肃、忧虑”说明渔夫感到问题很难办。“搔搔后脑勺”说明他正在认真考虑,形象地说明渔夫觉得问题严重。“嗯,你看怎么办?”这是渔夫在征求妻子的意见。“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这是渔夫做出的初步决定。“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熬”,是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的意思。说明渔夫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快去!别等他们醒来。”渔夫怕孩子醒来受惊,催促桑娜去抱孩子。这段话细致地描写了渔夫做出决定前后思考的过程,说明他与妻子桑娜一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



  ⑤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文章的悬念终于消除,读者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丈夫的理解,使桑娜沉浸在激动、兴奋和快慰中。这“一动不动”的动作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她当时的心情,收到了似平静又不平静的效果,读来给人以回味的余地,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四、你们能从课文的内容、写法、情感的表达上来综合地介绍一下这篇课文吗?



  教学提示:这个问题的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对写作方法的理解,加深认识,指导以后的习作练习,学生可联系相关知识进行解答,应该是比较简单的。



  五、作业:



  续写《穷人》:桑娜一家有五个孩子,他们拼命地劳作才能勉强吃饱,如果再增添两个孩子,他们今后的生活会怎样呢?请你为《穷人》续写一个结尾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8-9 18:05:00 | 只看该作者
 板书设计一:


  板书设计二:





  板书设计三:

  

  板书设计(图片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8-9 18:05:00 | 只看该作者
《穷人》教材解读
小语室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本课思想内容有以下两个重点:



一是表现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除了题目,全文没有一个“穷”字,但穷人“穷”到什么地步,我们却能从文中感受得十分真切。桑娜的丈夫为了一家七口人的生活,竟然冒着危险出海打鱼,清早出去,深夜未归;桑娜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可见桑娜一家的生活是多么艰难。再看西蒙一家,丈夫已死了,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她也悲惨地病死在稻草铺的床上。屋里又潮湿又阴冷,两个无依无靠的孩子熟睡在死去的母亲旁边。这些描述饱含作者的感情,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穷人的悲惨命运。



二是赞颂穷人富于同情、热心助人的美德。课文里没有一句直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收养孤儿,本来就是一件感人的事,而作者把收养孤儿这件事安排在一个孩子多、生活已经十分艰难的穷人桑娜家里,这就感人至深了。桑娜抱回两个孤儿以后,作者细致地描写了她紧张、担忧的复杂心理活动。造成桑娜内心矛盾的客观原因,就是桑娜一家的生活十分艰难,而收养两个孤儿,无异于在极为沉重的生活压力上,再增加一个包袱。然而最后桑娜夫妇还是做出了收养孤儿的决定。作者在叙述这个故事时,没有拔高人物,而是植根于现实的土壤,真实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桑娜夫妇没有说一句豪言壮语,然而他们那颗善良、淳朴的美好心灵,却深深地打动了读者。



课文以“穷人”为题富有深意。文章通篇反映了桑娜与西蒙两家的贫穷──住得差,吃得差,劳动条件差,还有疾病,是沙俄时期俄国渔民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就是在这样贫穷的情况下,桑娜与渔夫做出了令人难以相信的举动:在自己五个孩子的基础上,主动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作者就是通过这样的事例,讴歌了穷人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有力地抨击了当时上流社会的堕落与腐化。



课文在写作上特色鲜明,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勤劳、善良的品质。关于桑娜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地展现了桑娜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个充满爱心、乐于助人的穷苦劳动妇女的形象。渔夫与桑娜的对话,个性鲜明,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物的真情实感。渔夫的话显示出他爽直、乐于助人的品质。而桑娜则小心应对,说话断断续续,表明了她紧张、不安的内心,反映出她热爱丈夫、同情西蒙的善良品质。



课文段落分明,结构独具匠心。全文以桑娜的内心矛盾为主线,围绕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这件事,前后设置了两个悬念:渔夫是否平安回家?渔夫回家后能否同意收养孩子。两个悬念交替展开,逐步消除,从而推动着故事向前发展。这样处理,使得全文波澜迭起,扣人心弦,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二是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这样做”是指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把他们扶养成人。桑娜探望西蒙,意外地发现西蒙已经病故,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 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面对西蒙的悲惨遭遇,桑娜本能地把两个孤儿抱回了自己的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与“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看似矛盾,实际上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



②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忐忑”是指心神不定。“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安定。桑娜抱回孤儿后,面对自己的五个孩子,想想生死未卜的丈夫,她紧张、担忧,她不知道丈夫会说什么,觉得自己这样做给丈夫增加了负担,觉得对不起他;她担心丈夫突然回来,不知道怎么告诉丈夫自己把孤儿抱回家的事。但是她宁可让丈夫揍一顿,也要收养孤儿。课文真实地展现了桑娜此时的心理活动。透过桑娜的心理活动,读者能充分感受到生活给桑娜带来的压力,感受到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的心灵。激起读者对桑娜今后命运的关心。



省略号的连续运用,表明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逼真地写出了桑娜不安的心理。



③……桑娜沉默了。



“沉默”是不做声的意思。桑娜与渔夫对话时先后两次“沉默”。第一次是桑娜与渔夫同时沉默。渔夫回家了,渔网也撕破了,面对刚刚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的丈夫,桑娜不知道如何告诉丈夫收养孤儿的事,所以选择了沉默。而渔夫还沉浸在与海浪搏斗的恐怖中,心里尚存余悸,看到桑娜沉默了,所以也不说话了。第二次是桑娜把西蒙死去的消息告诉了丈夫,她在等待丈夫的决定,所以又沉默了。桑娜的两次沉默,都反映了桑娜善良的心地。



④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皱起眉”“脸变得严肃、忧虑”说明渔夫感到问题很难办。“搔搔后脑勺”说明他正在认真考虑,形象地说明渔夫觉得问题严重。“嗯,你看怎么办?”这是渔夫在征求妻子的意见。“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这是渔夫做出的初步决定。“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熬”,是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的意思。说明渔夫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快去!别等他们醒来。”渔夫怕孩子醒来受惊,催促桑娜去抱孩子。这段话细致地描写了渔夫做出决定前后思考的过程,说明他与妻子桑娜一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



⑤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文章的悬念终于消除,读者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丈夫的理解,使桑娜沉浸在激动、兴奋和快慰中。这“一动不动”的动作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她当时的心情,收到了似平静又不平静的效果,读来给人以回味的余地,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2)对词语的理解。



呼啸:文中形容海风发出高而长的声音,说明寒风猛烈。



抱怨:埋怨。



自作自受: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结果。受:承受。



魁梧:(身体)强壮高大。



倒霉:遇事不利;遭遇不好。



忧虑:忧愁担心。



二、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正确读写“舒适、搁板、勉强、抱怨、倾听、掀起、魁梧、撕破、倒霉、严肃、忧虑、湿淋淋、心惊肉跳、自言自语、自作自受、缝缝补补”等词语。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3.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8-9 18:05:00 | 只看该作者
《穷人》教学建议
小语室


1.教学本课前,教师要进行朗读备课。朗读时要注意:描述性的句段,如,课文开头对天气的描述,要读得低沉而缓慢。人物的心理和对话,要体现人物的性格和不同场合的心情。如,桑娜抱回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有害怕,也有自责,更有决断。又如,渔夫回来后,桑娜与渔夫的对话,桑娜开始是提心吊胆地回答丈夫的话,接着是强作镇定地叙述西蒙家的事,最后是如释重负地告诉丈夫孤儿已经抱过来;而渔夫,先是对天气的后怕,接着对西蒙去世感到震惊,最后是在担忧中做出收养决定。朗读时要注意有感情地读出来。



2.学习本文,重点是从环境和人物的心理、对话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教学时可参考如下思路:



(1)读题激疑,读通课文。开课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阅读本文的兴趣。如,“为什么用‘穷人’做题目?”“课文是否只写了穷人的‘穷’?”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自学生字新词,独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本文篇幅较长,有的语段也比较难读。如,第九自然段桑娜的心理活动。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哪些语段比较难读,然后安排时间让学生自由练习,最后指名朗读语段,帮助学生读通课文。如果学生还不能读通顺,教师可进行适当的范读。



(2)概括课文内容,整体把握课文。学生读通课文后,可让学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怎样的事。由于课文篇幅长,学生概括课文内容时不容易一下子说清楚,应当允许学生逐步把事情说清楚。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全文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课文第1~2自然段,讲渔夫的妻子桑娜在寒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守候在小屋里,等待出海打鱼的丈夫回家。第二部分:课文第3~11自然段,讲桑娜出门探望丈夫的渔船,结果走进了西蒙家,意外地发现西蒙已经病故,她把西蒙留下的两个孤儿抱回家,然后忐忑不安地继续等待丈夫。第三部分:课文第12~27自然段,讲渔夫回家,得悉西蒙死去,主动提出收养孤儿,夫妻俩的想法不谋而合。理解桑娜夫妻决定收养孤儿的艰难。



(3)深层研读,感受人物品质。让学生通过认真研读,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句子,体会穷人的高尚品质。教学时要注意抓住桑娜抱孤儿回家后复杂的心理活动以及桑娜与渔夫的对话这些内容组织学生深入研读。桑娜抱孤儿回家部分,重点研究“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个句子,联系上下文了解“这样做”的意义,从这种矛盾的心理中,体会桑娜的善良品质。理解桑娜复杂的心理活动,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教学时,教师首先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朗读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语句,然后组织交流:桑娜在继续等待丈夫的时候想到了哪些?为什么会想到这些?通过讨论明确:由于桑娜家庭的贫穷,由于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所以才会有如此复杂的心理活动,同时明确:虽然桑娜的内心活动十分复杂,但是收养孤儿的决心没有动摇。接着让学生再读读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了解省略号的作用。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进一步体会桑娜的崇高品质。桑娜与渔夫的对话部分,要以读为主,在读中理解两处“沉默”的不同含义。通过朗读,读出两人不同的性格。



在研读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感情朗读。桑娜复杂的心理活动与她和丈夫的对话是朗读的重点。教师可先让学生根据标点符号的提示,自己试试怎么读才能读好,再把自己的体会和大家交流,然后反复朗读,读出人物的真情,最后让学生汇报朗读。朗读的形式力求多样,必要时教师要发挥范读的作用。



3.本文的环境描写既有天气描写,也有桑娜与西蒙两家情景描写。这些环境描写从侧面烘托出桑娜与渔夫的美好品质。教学时应当结合对收养孤儿这件事的理解进行。可以通过朗读,让学生找出有关环境描写的语句,思考“环境描写对刻画桑娜与渔夫的形象有什么作用”?让学生畅所欲言。最后让学生把描写环境的句子摘抄下来,进行积累。



4.课后小练笔:续写《穷人》。桑娜告诉丈夫自己已经把孩子抱回家后,课文就戛然而止了。孩子的命运会怎么样呢?桑娜与渔夫又会带领孩子怎样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这些问题牵动着学生的心。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告诉学生:续写时要把握故事情节的主线,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无论最后发展成什么样子,主线不能变,人物的思想品质不能发生本质的变化。接着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创造,必要时可以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让学生把想象的故事写下来。最后,组织学生交流。如,通过开小小故事会、在宣传栏出专辑、排课本剧等形式,让学生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5.课文多处运用了省略号,主要作用有:(1)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如,“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2)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如,“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3)表示语意的跳跃。如,“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4)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如,“我嘛……缝缝补补……”这些用法,都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相机渗透。



6.生字、新词一般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可提醒学生读准“怨、掀、虑”的读音。“作”是多音字,在“自作自受”中读“zuò”。字形上引导学生区别:“怨”与“祭”的上半部的不同。“魁”是半包围结构,“斗”字要写在竖弯钩里面。



7.教师可结合对桑娜与西蒙两家贫穷生活的理解,向学生介绍课文写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列夫·托尔斯泰的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8-9 18:06:00 | 只看该作者
《穷人》课堂实录
田科
课前准备:我住长江头,君在黄鹤楼江尾。我们共饮长江水,看到我觉得亲切吗?有家人感觉吗?



没关系,我们以后会成为好朋友的。



上课:



请大家看题目,今天我们学习伟大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穷人》,谁来用一句话说这课讲了什么?



生:一个渔夫家的家庭,虽然很困难,但桑娜依然收下了一个孩子。



师:这是一篇沙皇时代的文章,离我们很远了,但是它仍然有鲜活的生命力,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用一、二句话说一说。



师:谁来说说,文章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生:我对妻子桑娜很深钱印象,因为他很人性



师:听你说得多好,课文读得很深了,用一个词来来赞美她



生:人性美



师:自由读课,看看桑娜哪些地方给你留下的深刻的印象,用你的笔画画,读书要心到,口到心到,好下面请大家来学习课文吧。



生:学生自学课文



教师来回巡导



师:交流才会更深刻的认识。谁来说?



生:我从第八小节的第一句体会到



师:在第八小节,她的心跳得更厉害,为什么会有这样矛盾的心理?



生:因为雪上加霜。



师:渔夫悲惨的生活,还有生命的威胁,我们带着对穷人深深的感情来读这一自然段



生:读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课文主要讲了桑娜和她的丈夫虽然日子过得极其艰难,但仍然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这样一件事。



师:就是因为穷,桑娜她心跳得很厉害,也是因为善良,她的心也跳得很厉害



生:她有一颗感恩的心



师:是啊



生;我觉得他有一颗善良的心



师:谢谢。这里有一个桑娜内心的独白,从这些语句你能读到什么,从这些标点你能悟出什么?



生:自己读(屏幕展示)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生:她的心得到了安慰,这样就可以。



师:那你把最后句读给我们听呢?



生:读



生:我也体会到了,这是她的责任,所以她把孩子抱了



师:是的



生:第一个省略号他生活在最底层,现在是官官相护,



师:我觉得我需要和你更深一层的对话,把这段话理解地这么透彻,而且理解了省略号背后的意义。还有更深想法



生:因为……



生:他完全可以不管他们,但是



师:你有一颗善良的心



生:我有不同的看法



师:你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生读



师:我相信你在用心体会桑娜的内心



生:……(音响出问题了)



生:他为自己良心,他有自己的责任,



师:我想现在你正在走进桑娜



生:作为一个要有良心,有……



师:他担心,忐忑不安,我来读读



读配乐朗读



师:同学们,桑娜现在很难呀,如果抱着孩子来,丈夫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可以如果不抱,但是又内心煎



同学们伴随着这低沉的音乐,我们一起来读读屏幕上的话



生深情的朗读



师:我想此时此刻大家内心肯定感受很多,谁来读



生:读



师:我知道你就是桑娜,你把她的内心读出来了



如果此时此刻桑娜就在你的眼前,你想对她说什么,说就是用嘴巴写,要先用心想,给你一分钟时间



生:因为你家太穷,因为你抚养这个孩子是天经地义的,



生:你不是穷人,因为你精神上富有



师:纠正贫瘠。



生:穷人,虽然是穷人,连自己的生活都很辛苦,但是你不顾自己的穷苦……



师:他物质贫穷,但是精神富有。暗示我们永恒的主题,善良和乐于助人是人类的光辉,下面把这名和大家一起共勉。“选择责任,敢于面对任何困难,这是最重要的!选择爱,主动给别人爱,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生:读这句话。



师:选择了爱,就是选择了责任。下一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高超的表达方法。



(本文为“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的参赛课例,由小语论坛现场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8-9 18:06:00 | 只看该作者
《穷人》教学片段
小语室
揣摩心理活动 培养感情朗读



师:同学们,善良的桑娜出于对孤儿的同情、关心,毅然把他们抱回了家,并让他们与自己的五个孩子睡在了一起。看着七个孩子,想想生死未卜的丈夫,桑娜又想到了哪些呢?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第9~11自然段。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桑娜在等待丈夫回来的时候,想到了哪些?



生:桑娜想丈夫回来会说什么呢?她担心丈夫会不同意收养两个孤儿。



生:桑娜想丈夫回来可能会责备她,骂她多事,不关心家庭,给家庭带来困难。



生:她觉得这样做给丈夫增加了新的压力,有点对不起丈夫。



生:桑娜想丈夫会因为收养孤儿而揍自己一顿。她觉得自己被揍一顿也好,让丈夫出出气,这样就可以收养孤儿了。



生:桑娜在想丈夫回来后,怎么把自己收养孤儿的事情告诉丈夫。她觉得不好说。



师:在不长的时间里,桑娜围绕收养孤儿的事想了很多很多。那么怎么读好表现桑娜这些心理活动的语句呢?请同学们先自己读读。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9~11段。)



师:你觉得要读好这几段,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生:这几段省略号比较多,要注意省略号的停顿。



生:课文中感叹号与问号也很多,要注意这些语句的语气。



师:那么请同学们根据同学的提示,再练一练。挑自己读得最好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听。



(学生朗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19:0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