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05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7-15 22:2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前透视:
  本课中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读了之后,我们会被诗中所描绘的深秋美景所深深陶醉。《赠刘景文》写的是秋末的景色。荷枯,菊败,橙黄,橘绿,色彩鲜明,突出了秋天的特点。其中描写菊花傲寒斗霜的气慨,间接表达了对人的敬佩之情;《山行》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秋色图。内容形象生动,色彩明丽,尤其“霜叶红于二月花”给了使我们以美的享受。两首诗都配有插图,便于对诗意的理解。
  二年级的学生虽小但对于古诗的了解并不少,这两首诗有不少学生早已会吟诵。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经验,创设特定的情境,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感悟诗的意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其他古诗,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丰富学生的积累。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信息资料
  1、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收集作者资料以及其它相关的诗句。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诵诗导入。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呀?(学生背诵古诗)古诗为我们呈现出美的意境,让我们获得美的感受。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看看诗中写了哪些内容?
  (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欣赏他人的学习劳动成果,也会起到促进的作用,激发了学习古诗的兴趣。)
  2、看图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诗中所写的内容与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板题)
  (借助美妙的图画吸引住学生,在感受画面后,启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话平台
  初读
  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合作学习,轮读交流自己的理解。
  (整体感知,了解古诗的大意,与他人交流字词的理解,相互促进,提高学习古诗的效果,形成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
  研读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想像画面。
  2、出示多课件展示诗中描绘画面,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
  3、自由读,边读边看插图,理解诗意。
  4、汇报交流诗意。
  5、多种方式朗读。
  (想像古诗的画面,加上课件的直观效果,使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理解古诗的意思,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诵读
  1、出示图画,指名配乐朗读。
  2、学生自由练读。
  3、赛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学生的阅读古诗的实践,切不可用复杂的分析来替代,要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初步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炼、优美。)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形,交流怎样书写。
  3、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4、学生练习。小组展示,欣赏评价。
  (写字训练要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乐于写字。)
  拓展
  你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
  (不使学生的思路受到束缚,感知一年四季不同的享受,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复习
  1、多种方式认读古诗(一)中的生字。
  2、挑战背诵古诗(一)。
  (活泼多样的复习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进而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自学
  1、出示《山行》,引导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学习。
  2、按自己的喜欢的方法来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说说学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4、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尝试让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细读
  1、学生自由练读,想像画面。
  2、指名读,读后评价。
  3、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学生评点。
  4、学生找学习伙伴一起练读。
  (朗读与评价相结合,提高阅读的质量。)
  诵读
  1、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枫叶满山的美丽情景。
  2、挑战读。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
  3、观看插图,练习背诵。
  4、背诵展示。
  (多种形式的诵读,促进学生积累,形成个性的体验,进一步培养了语感。)
  写字
  1、出示生字:枫、于。学生认读,
  2、观察字形,说说怎样识记和书写。
  3、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如“枫”字的“木”字旁的捺变成点等。
  4、学生练习。小组点评。
  (观察、交流能帮助学生掌握写字的基本技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练习与拓展
  1、出示课后“我会填”,引导学生填写。
  2、诵诗会。学习伙伴还会背别的古诗,你们也一定行!把自己积累的古诗有感情地背给同学们听。
  (将积累的成果展示出来,体验学习的快乐,对他人也是个促进。)

  伴教锦囊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放,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上独具一格。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杜牧的诗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诗豪放、旷达、俊逸。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阅读在线
  描写秋景诗两首
                     秋夕(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书河上亭壁(寇凖)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栏思何长。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7-15 22:45:00 | 只看该作者
《我不能失信》教学反思1

今天上的是《我不能失信》,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因为有了前面三篇精读课文打底,我想学生理解起来应该不成问题,于是我根据导语要求设计了几个问题,自我感觉这节课的教学简要而不失要点,于是满怀信心地走进了课堂。
  上课伊始,我按原计划要求学生自读导语部分,明确这一课的学习要求,这一点学生完成得很漂亮,于是我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不一会儿就有同学举起了手,我大喜,马上请出小陈,他一站起来就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用过早餐,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我晕,他是在读课文了,于是赶紧婉言让他坐下,另请他人。这时小王的手举得老高,我心想他今天反应倒是挺快的嘛,就请他吧。小王张口便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一个星期天,宋庆龄到伯伯家去玩,他家有漂亮的鸽子,伯伯还送给她一只……”我一听,大晕!

  原计划是再也不能进行了,于是赶紧调整方案,另辟蹊径。

  课是上完了,可我的心情却怎么也轻松不起来了:本以为学生课前早已预习了课文,课堂上也自读了课文,讲出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应该不在话下,就算不能讲得简明扼要,但大概内容应该八九不离十吧,谁知却出来个“风马牛不相及”,真是让我汗颜!细想之,我觉得存在的问题有两点:

一、学生不能择要点而讲

  有些同学读了课文,心中其实很明白讲了一件什么事,但让他起来讲述时就不能择要点而讲,所以导致了像小陈那样的一站起来就照着课文读,他想简要些,但简要不起来,觉得课文上的话都重要,不能自己概括地讲。我想大部分学生处于这种状态。


二、学生的确不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在班中并不排除有这样的学生,他们读了课文后,只拣自己感兴趣的说,根本不分重点不重点。

  今天课堂上的“突发事件”让我更深地了解到备课有时真的只是老师的“一厢情愿”,还有很多学生的学情是我们没有考虑到的,只有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学习课文,来备课,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

  看来,今后的路是任重而道远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7-15 22:30:00 | 只看该作者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1

 《赠刘景文》是新课标新增的一首诗。我采用了板画形式让学生们理解这首诗,学生们熟读此诗后,不懂的问题就自主地提出来。课前先给学生较充分的自学时间,学第一首诗我给出一个预习计划:

  1、先读、圈、注:

    边读边涂出生字,在易读错的字上注音。

  2、再读:

    读准、读流利、读美。

  3、讨论:

    查字典理解词义,再小组同学说说诗意。

  新课教学基本按照事先设计的环节进行,学生们纷纷主动读字读诗、讲自己的理解、背诗,还有的同学通过查词语手册加上自己的理解,已能基本读懂诗的意思。但由于现在未到残荷败菊的时候,所以学生对此感受不深,理解也不是很深刻,似乎是书本和老师强加给他们的!

  《山行》是一篇描写秋天的诗,它通过描写寒山、白云、石径、枫林所构成的一幅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在教学过程中我为了达到预设的效果,我充分结合画图,以便让学生更好的进入诗歌意境,进行教学。但是在教学中,我犯了一个知识性的错误,没有很好的解释“寒山”的意思,以至于不能让学生很好的理解诗歌的意思。以至于我没能完成教学目标,这是在教学中的一个严重错误。本来诗歌就是很美的,教师就要从多方面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有了这次失误,我会在以后更加的努力钻研教材,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2 10:0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