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5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各种阅读方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5-30 08:1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阅读的本质上是从书面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也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这是取得学业成功的先决条件。《语文课程标准》对其作了这样的描述:“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一语到位,说明了阅读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

一、朗读

朗读是通过视觉、听觉和思维活动,将文字符号转变为有声言语的读书方法就是把文字符号声响化。

《语文课程标准》在四个学段的新闻记者部分中明确作了“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规定,并指出了“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这四个核心标准。朗读是学生个体的活动,只要把朗读的对象中所有的因素都理解了,声响化地表达出来了,那么朗读的任务也就是完成了。朗读教学是双边活动,朗读教学主要是教师教学生学会朗读,掌握朗读的本领,最终达到“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目的。在朗读教学过程中,要从这两方面进行:一是让学生掌握朗读操作的有关知识。其中,第一,明确朗读的意义,朗读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同时朗读也是表达作者思想感情,表达自己对文章思想内容理解程度的重要手段;第二,明确朗读方面的技巧,其主要技巧是指朗读时的语调、速度、重音、停顿。而语调、速度、重音、停顿都是为表达文章思想内容、表达思想感情服务的。这些技巧在朗读过程中一定要用,但又不能乱用,要根据文章内容和思想感情准确把握,适时运用。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操作朗读所需要的方法、技能技巧等本领。这包括,第一,先要认真地读文章,弄清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第二,再多读几遍,把文章读顺畅,要达到正确、流利的要求。对文中特别容易读错字、读掉字的地方,或自己觉得不顺口的地方,要认真、反复地读,直到自己满意。第三,读时最重要的是要把自己融入到文章中去,把自己当作文章的作者,当作文章里的人物,自己就好像处在文章所写的情景里,像文章所写的人和物那样,去思考,去感受,反复琢磨,用心体会,这样就能读得言到、神到、情到,使听者无不为之感到。第四,准确把握语调。要明确内容不同,语调应该不同。是高昴振奋的语调,还是老一辈安慰规劝的语调,都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而定。第五,准确把握好语迅。读的速度应与内容相适应。一般情况下,叙述和说明的内容,读的时候应该比人们平时讲话的速度慢,以便听者记忆理解;表现急切心情的内容,速度可以快一些。表现宁静、肃穆气氛的,速度应该慢一些;诗歌、写景抒情的散文,读的时候,一般的都要比记事、写人的文章要慢。第六,要准确用好重音。重音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某一词语需要特别强调,表示有特殊的含义,因此,这一词语就要重读;另一种情况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听者感情,有些词语也要重读。那些激发听者想象的词语一般不适宜重读。第七,要注意停顿。朗读时的停顿很重要,停顿不当,不仅不能正确理解内容,而且还会因停顿的错误导致失误。所以朗读时的停顿,一是不能读破句,要注意标点符号、层次、段落对停顿的要求,二是要注意读者和听者在进入情景时的心情。为了适应感情起伏的需要,有时可以不按标点符号的一般要求来停顿。在一般情况下,逗号的停顿短于句号,句号的停顿短于段落。

二、默读

默读就是不出声的阅读,是一种通过视觉和思维活动的理解文字符号的读写方法,它和朗读的本质区别在于:朗读是由目而思而声,三者同步到位;默读是由目而思,二者同步到位。从读的过程来看,默读少了个“声的过程”,也就是省略了发音器官的活动及所需时间,因此默读的效率比朗读要高,它运用的范围也比较广泛,除朗读外,精读、略读、速读、扫读等所用的均是默读。可以这样认定,默读是所有读的基础,默读水平的高低反映着阅读能力的高低,一般所说的阅读能力和习惯实际上就是指默读而言的。因此,默读的地位和作用在阅读教学中应予高度重视。默读与朗读的操作方法除语调、重音不作高要求外,基本上是相同的。在默读教学中,在抓好朗读操作方法落实的基础上,应特别抓好默读过程中独具的操作方法的落实。第一,默读时,做到不出声,不唇读,不指读,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不出声能做到,不唇读却很难落实。这既是难点,又是重点,应从默读一开始就要抓住不放。第二,默读时眼停次数要少,眼停时间不易过长(即眼球停下来专注读时不动的时间)每次平均约三分之一秒。第三,适当控制视域广度,每次眼停注视的字数最多6-7个字。第四,坚持正确扫视,即巡行。扫视应由上行末字转到下行首字,应尽量减少回视,即没有看清的再返回去看。第五,注意阅速落实。默读与朗读相比,速度快是它最显著的特点,也是最大优势,默读应加强速度训练,应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第三学段应“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三、精读

精读就是以掌握阅读方法、发展阅读能力、理解文章内容、积累知识为目的的需要,对一些文章尤其是一些特别好的文章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阅读,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写作技巧,直至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地步。

精读有两个层次,一是对文章整体的精读,二是对部分侧重式的精读。因此,其要求重点也不一样。整体精读,是全面的读,是从文章内容的深入探索到文章语言文字的运用、写作技巧的特点,都要逐一推敲。部分侧重式的精读,可以是指研究文章的内容,也可以是指侧重研究文章的遣词造句、写作技巧,还可以是只研究某一部分,某一个问题。

精读是一种自己下功夫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主要*自己反复的阅读,反复的自问自答。但这并非意味着不要教师的指导。应重点抓好如下操作过程的指导:第一,把文章多读几遍,将文章读通顺,掌握文章的内容。第二,根据自己的读书目的,逐段逐段地仔细阅读,圈点批画,边读边抓重点。第三,边读边咬文嚼字,理解字词的真正意思。第四,边读边联系、比较,边提出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如“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内容”、“为什么要这么写”这样的问题,深入探索,找出正确的答案。

四、略读

读书的目的不同,读书的方式方法也一样,略读,是以提高阅读能力,吸取有用知识为目的的读书方法。运用从精读学到的技能,独立或半独立阅读,理解读物的内容。比如,为了寻找自己所需要的材料,把相关的书籍、报纸、杂志搬出来大略的翻一翻,看一看,急用的就先读,这叫查找略读。查找式的略读只需读文章的题目,小标题和有关的结论,有时甚至只看一看内容提要和序言。但是,就平时读书而言,人们更多的是为了扩大知识面,懂得更多的道理。所以,无须逐字逐句地细细琢磨,而是很快将文章看一遍,掌握主要内容,读懂了就行,这是最一般的略读。最一般的略读也是要提高效率的。略读的好处是省时高效。叶圣陶先生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略读的研究,提高略读的效率。第一,明确略读的目的,其目的一是教师指导,提出要求,二是学生自己确定,不无目的的翻阅。第二,心要专,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一边读一边想。第三,要抓住重点。对重点词、重点句、重要的数据、主要内容、中心思想,都不要放过。第四,要注意积累,为了更多地积累资料,要养成摘抄或填写“读书卡”的习惯。在大量读书的过程中,把读过的文章进行摘抄或填写“读书卡”,作为资料保存,要用时,对着卡片寻找,就方便多了。

五、品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这明确说明了品读的含义及具体要求,即品读的标准。

品读,就其心理过程而言,是一件快乐而高层次的阅读过程,是一种自觉主动探究的学习行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抓好品读习惯的养成。其主要阅读操作过程是:一是先将文章读通读懂,把作者的思路理通理顺。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它是品读的基础;二是要逐字逐句的细读,抠词抠句,其目的是要通过细读,品出文章写作技巧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三是对全篇文章所写的内容进行评价,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对照现实生活加以具体评价,或者肯定其积极的意义,或者指出作者的不足之处。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品读操作方法的指导和运用。第一,要综合使用好已学过的一些读书方法;第二,根据品读的要求,特别要注意抓文章的重点,要边读边提出问题,第三,要注意多联系,多比较,从正面看,从反面看,把问题看全面,看清楚;第四,注意联系现实生活实际,看清人和事的意义,以判断它的对与错等。

六、浏览

浏览就是粗略,迅速地读。用这种读书方法的目的,主要是粗知文章大意,或扩大知识面,或根据需要搜集住处这种方法,要求眼、脑快速反应,注意力高度集中,既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又可锻炼思维的敏捷性。浏览的操作进程与略读大体一致。但要特别强调的是:第一要用视读,要摆脱低声朗读或者唇读习惯;第二要抓重点,根据阅读要求,可以句子或意群为单位阅读;第三要扩大视读广度,加速视线运动,减少停顿次数,坚持纵向巡行,不反复。

总之,阅读方法的多样性,决定了操作方法要点的丰富性和探究性及其发展性,只有这样,方法才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生学会了有用的读书方法也才能终身受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8-6-8 08:3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各种阅读方法

终身受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0 23:2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