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80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近名师—薄俊生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5-20 07: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薄俊生《最大的麦穗》教学实录
一、课题导入
1.看看课题,哪个词语是最重要的?
2.指名说,读读
3.课文读了几遍?
4.为了让大家有更加好的表现,请大家自己再大声地读读课文,过会儿,我们进行交流,开始。
5.学生读课文(没有读完的把它读完)
二、新授
1.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谁愿意为大家读第一自然断和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谢谢你
2.一天,苏格拉底带着弟子来到了麦田边,对着弟子说了这样一句话,请一位同学当一位苏格拉底,说说这句话,其他同学作弟子,听听这句话。
3.指名读
弟子们听明白了没有,明白了什么了?
学生说:苏格拉底有两个要求,一个是最大的麦穗,一个是只许进不许退。
师:真好,大家从只许进不许退体会到什么?
学生说,老师说:你的意思明白了,但是谁能说得更加准确一些。也就是弟子们对于麦穗有没有重新选择的机会?(没有)因为只许进不许退。
刚才这位同学的语气像个苏格拉底的样子吗?语气怎么样?
学生点评
我们再来看看插图,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一位老者、身份)这样来读应该会读得更有苏格拉底的味道。
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点评:我倒是觉得这个学生没有领悟老师的引导,没有读好课文。
2.谁来读读课文的后面几段
(1)
(2)
(3)我们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弟子是十分谨慎的呢?
师生交流,还有吗?学生说……
谁能再把这两段为我们读读呢?(指名读)这位学生读得很投入。
同学们有些这些同学这么认真,为什么后来却两手空空呢?如果你是当时的弟子,你会怎么样?(师生交流)
是啊,他们感到十分遗憾,请一位同学把课文的第五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有什么地方需要提醒一下这位同学呢?)
再指名读
3.课文还剩最后一段,我们一起来读好吗?(学生齐读)
(老师有一个建议:这是弟子们明白的一个道理,需要很响吗?语速要慢一点,好吗?我们再来一遍)学生再读
4.对“错失良机”等词语的理解,同学们,这篇课文谈论的中心话题就是两个字:“机会”!
(1)下面老师请同学默读课文,认真地思考三个问题:(1)弟子们这么认真地寻找最大的麦穗,他们的机会在哪些时候失去了,怎么会失去呢?(2)他们能找到最大的麦穗吗?他们最大的麦穗是哪一颗?(3)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最大的麦穗吗?
(2)请同学默读课文--学生默读课文(教师提醒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
(3)师生交流
第一个问题:
他们的机会在哪些时候一次次地失去呢?
学生说:在随手扔掉的时候失去了机会;他们在看到还有很多麦穗的时候失去了麦穗。(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相应地点评)
他们为什么会一次又一次地失去了机会呢?
学生说:他们认为最大的麦穗在前面……(师生交流点评)
5.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朗读,感受到他们用心专注,让我们再来读三四两段的时候,我们应该关注于什么呢?
(1)学生说:表现他们没有主见,一会儿看这个,一会儿看这个等等。
(2)指导朗读
(3)弟子们能够找到最大的麦穗吗?
师生交流;我觉得弟子们可以,因为……
他们如何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最大的麦穗呢?(师生交流)
学生说:不能挑挑拣拣,应该不失时机地抓在手中。
6.同学们麦地里只有一颗麦穗,为什么苏格拉底说……同学们理解得非常好,苏格拉底的这段话值得非常好好地体会。他会怎么样对自己的弟子说这样的话呢?
(1)师生交流;他会语重心长地说
(2)指名读--指导朗读
(3)苏格拉底有没有预料到这样的结果?(师生交流)他是一位哲学家,他就是想通过这件事情来教育他的弟子们。谁再来和蔼、亲切地说说这句话。
(4)学生朗读
7.在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例呢?
(1)没有关系,抓住机会,学生收:买衣服的例子、买书的例子(除了买东西,还有什么例子?)学生说;一个求职者的事情。
点评;这里老师的引导非常重要,否则学生就会往买东西上靠。
还有什么例子?
学生说:打篮球的例子
同学们,苏格拉底弟子跟随他多年,他们的悟性一定非常好,这个道理蕴含在课文的最后一节里,请你们读读这一小节,说说这个道理究竟是什么?
(1)学生自读,谈道理(说的明白,听得清楚)
(2)两个也……
(3)让我们铭记这个道理,将它永远地记在脑子里,把这段话好好地背一下!(学生自主背诵本段)
(4)学生齐背
1.同学们,我们再来看看麦穗这两个字,你还认为这是麦穗吗?
2.你们学习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感想?有什么新的认识!
学生说:我们应该抓住现在感受未来。
3.下面是部分名人的名言,请大家自己读读,好吗?
此时电脑的屏幕出现问题,薄老师急中生智地说:“让老师来读给大家听,这也是一种感受。”
老师读名言,并板书:不失时机,抓住眼前的那一穗,因为我们应该追求远大的目标,但是更重要的是抓住机遇,把握当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1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8-5-20 07:0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薄俊生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曾经在“与课程同行”苏州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上,第一次听到了薄校长的课《天火之谜》,这次又有幸能走进他的课堂,聆听他执教的《掌声》,再一次领略了名师的风采。他向我们展示了一堂扎实、简单、精彩的语文课,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见解。

一、这是一位认真钻研教材的教师

  从开始上课到两课时结束,薄校长手里从来没有拿过语文书,却能够把课文内容原封不动的背下来,第几段是什么内容,甚至生字在第几页上都了如指掌。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但也可以看出,老师在备课时所花的心思。在课上老师还引用了从资料上得来的内容“小英每天最早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开。”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只有老师充分掌握了教材内容,理解了课文意思,才是一堂课能否成功的基础。

二、这是一堂简单的语文课

听完薄校长的课最大的感受就是简单、扎实,没有过多地运用花哨的多煤体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也是按照一般的流程,与我们平时上课无太大的差别。但正是这种简单、朴实的语文课才是大家所要追求的,才是贴近我们现实的课堂教学的。这也印证了侯主任所说的“简单的语文课堂”,相对简单的语文课要比复杂的效果好。薄校长的课,从第一课时读通课文,读准字音,学会生字,到第二课时理解课文,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清晰,这就是阅读教学的本来面貌。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这三方互动的“对话”中,尤其以“学生和文本的对话”为最终出发点和归宿。因为只有学生和文本真正对起话来,才能真正构建起文本的意义,为学生体验情感内化语言作好铺垫。薄校长在教学时抓住了课文中的重点句,如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让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把句子读好,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果你是小英班上的同学,你想通过掌声告诉她什么?由此顺利理解了掌声所包含的含义,再来读句子,读课文。使学生在感知文本的同时,顺利走进文本。

三、这是一堂灵活的语文课

课刚开始,多媒体设备却出现了问题,但薄校长不慌不忙,词语教学的环节没有省略,而是让学生看课后的生字表来读一读。媒体的问题解决后,在第一课时最后再出示生字,让学生来学写生字,这也可以看出薄校长扎实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要读好书,还要写好字,让学生获得了最基本的训练。

在教学中薄校长非常重视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老师给予恰当的评价,还经常让学生来评一评,如男女生比赛读时让其余学生做评委。学生个别读完后,也经常让其他学生来参与评价,让学生潜心去体会语言的内涵,主动与文本对话。薄校长还经常让学生在课堂上响起掌声,不仅调动了课堂气氛,也贴近了文章的主题,让学生更加理解掌声的含义。但毕竟是才升入三年级的学生,对老师问的问题往往不会进行深入的思考,就随口回答。在教学第五段时,老师问:“课文中说‘说也奇怪’,讲的是什么奇怪,你觉得奇怪吗?”大部分学生回答“奇怪”。此时听课的老师都暗自好笑,看老师怎么收场。但薄校长并没有马上强调答案,而是让觉得奇怪的学生说说理由,觉得不奇怪的学生说说理由?最后再来总结。如此一来,给了学生一个再认真思考的时间,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又给了学生探究文本的时间,教师也起到了主导作用。

听一堂名师的课总能从中学到不少东西,同时自己也会有一些思考,如在每个环节过渡时,我觉得可以说一些过渡性的语言,而不是单纯的下面请看第几段,这样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否更容易接受些。另外整堂课似乎过于平淡,学生的感情似乎没有完全溶入课文中,也许是不习惯这么多老师听课,也许对薄校长还不够熟悉,也许教学过程还可以设计得更巧妙些,如果能让学生更加投入的学习,可能课堂会更加精彩。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认识,与大家共同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5-20 07: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薄俊生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听薄老师的课,犹如在秋日的黄昏散步。体验的,是这里独有的清爽与温暖。薄老师用他独特地嗓音教会了学生使用一辈子的人生哲理,更把年轻地我引进了“扎扎实实”的语文殿堂。

一、以学生为主体,引领学生走进语言文字美的意境。

《掌声》一文描述的是残疾人“小英”因为一次突发事故,得到了全班同学的掌声,从此,她的人生发生了转变。她由原先的自卑忧郁变得自信开朗。薄老师在对此文的教学全过程中,时时刻刻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走进文本,与“小英”进行情感上的碰撞。“默默地坐在角落的小英会想些什么呢?”“通过掌声,你想告诉小英什么?”“听到同学的掌声,作为“小英”的你又是怎么理解的呢?“这是文本中没有的,可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他们想得到,也说得出。学生通过换位思考,体会到了孤独时的冷清与接受友情时的感动。有了这样的体验,那么“爱”的定义即使是在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幼小心灵里也能萌芽生根.

不光如此,薄老师在指导学生的朗读方面,也时刻体现着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如组织学生比赛读课文之前,他给予了学生充分地练习时间,并征询了学生比赛的方法。于是,学生对朗读表现出急切的兴致。指导朗读课文时,薄老师不仅将学生代入了角色的心理,更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一个学生站起来朗读了,读完后问“你听了,觉得他哪个地方读得特别好?”为学生于文字之间架起了桥梁。学生懂得了思考,也学会了掂量文字的分量,用心体味语言那独特美妙的意境。

学生真正走进了文本,体味到了语言文字美的意境,朗读得自然神情并茂,听得在座的教师不由的泛起鸡皮疙瘩。

二、精妙运用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营造课堂氛围。

1、精彩的前奏

课前,薄老师问:“对于我,小朋友你们想了解什么?” 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都抓住了。接着转而问“小朋友欢迎我吗?欢迎就要有所表示啊?” 悄然中又把学生的注意力从人物转移到了“掌声”。短短地2分钟,学生就明白了“掌声”所包含的丰富韵意,为后来的学习铺垫了情感基石。

2、深刻的语言

当学生面对困难无法解决时,薄老师说:“老师告诉你们,没关系的!”是啊!作为老师就应该把学生说不出的话说给他们听,做不到的事示范给他们看。而我们的课堂,往往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表示对学生的充分尊重,教师退到了后台。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说到什么程度就算什么程度。于是,精练的语言没有了,简要的概括偏离了。我想,在师生的角色里,“给予”应该是作为教师的职责,只是在于“给予”的时机和方式的选择上,教师要作明确地判断。

此外,薄老师的课堂也引发了我对教师导语的思考。怎样的导语才能算精彩的呢?是精练概要,还是优美抒情?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教师的导语决不能代替学生自主地思考;教师也不能为了使自己的课堂显得充满诗意,而将导语充塞整个课堂。这节课,薄老师面面具到的串讲,使得整堂课的重点显得不那么突出,层次不那么分明。

    3、精到的多媒体

课堂里,薄老师紧紧地抓住文本学习,真正做到了以本为本。这种朴实的教学风格是我们作为青年教师最值得学习的地方。薄老师在课堂的两个环节中安排了动情的音乐。这样的多媒体运用我认为及时而精到。学生通过走进文本,已充分体会到了文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也深刻地认识到“掌声”中充满“爱”的含义。此时,音乐的导入,恰如其分地将整个课堂带入了温馨氛围。学生不仅听觉上能得到享受,情感也能再一次得到共鸣。如果薄老师能够将前面的步子加快,这里留有充分的时间,教学不再显得有些匆匆,那么原本美的意境就能完整地展示出来。我想学生的思想也一定能在这优美的旋律中再一次得到升华。

    总之,在时下课改的汹涌浪潮里,作为青年教师的我,在著名特级教师薄俊生老师的课堂里找到了前行的航标。我将以“扎扎实实”的语文课堂作为教学的宗旨,踏踏实实地展开自己的各方面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5-20 07: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薄俊生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薄俊生《最大的麦穗》教学实录(徐燕萍录)

一、课题导入
1.看看课题,哪个词语是最重要的?
2.指名说,读读
3.课文读了几遍?
4.为了让大家有更加好的表现,请大家自己再大声地读读课文,过会儿,我们进行交流,开始。
5.学生读课文(没有读完的把它读完)
二、新授
1.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谁愿意为大家读第一自然断和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谢谢你
2.一天,苏格拉底带着弟子来到了麦田边,对着弟子说了这样一句话,请一位同学当一位苏格拉底,说说这句话,其他同学作弟子,听听这句话。
3.指名读
弟子们听明白了没有,明白了什么了?
学生说:苏格拉底有两个要求,一个是最大的麦穗,一个是只许进不许退。
师:真好,大家从只许进不许退体会到什么?
学生说,老师说:你的意思明白了,但是谁能说得更加准确一些。也就是弟子们对于麦穗有没有重新选择的机会?(没有)因为只许进不许退。
刚才这位同学的语气像个苏格拉底的样子吗?语气怎么样?
学生点评
我们再来看看插图,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一位老者、身份)这样来读应该会读得更有苏格拉底的味道。
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点评:我倒是觉得这个学生没有领悟老师的引导,没有读好课文。
2.谁来读读课文的后面几段
(1)
(2)
(3)我们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弟子是十分谨慎的呢?
师生交流,还有吗?学生说……
谁能再把这两段为我们读读呢?(指名读)这位学生读得很投入。
同学们有些这些同学这么认真,为什么后来却两手空空呢?如果你是当时的弟子,你会怎么样?(师生交流)
是啊,他们感到十分遗憾,请一位同学把课文的第五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有什么地方需要提醒一下这位同学呢?)
再指名读
3.课文还剩最后一段,我们一起来读好吗?(学生齐读)
(老师有一个建议:这是弟子们明白的一个道理,需要很响吗?语速要慢一点,好吗?我们再来一遍)学生再读
4.对“错失良机”等词语的理解,同学们,这篇课文谈论的中心话题就是两个字:“机会”!
(1)下面老师请同学默读课文,认真地思考三个问题:(1)弟子们这么认真地寻找最大的麦穗,他们的机会在哪些时候失去了,怎么会失去呢?(2)他们能找到最大的麦穗吗?他们最大的麦穗是哪一颗?(3)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最大的麦穗吗?
(2)请同学默读课文--学生默读课文(教师提醒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
(3)师生交流
第一个问题:
他们的机会在哪些时候一次次地失去呢?
学生说:在随手扔掉的时候失去了机会;他们在看到还有很多麦穗的时候失去了麦穗。(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相应地点评)
他们为什么会一次又一次地失去了机会呢?
学生说:他们认为最大的麦穗在前面……(师生交流点评)
5.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朗读,感受到他们用心专注,让我们再来读三四两段的时候,我们应该关注于什么呢?
(1)学生说:表现他们没有主见,一会儿看这个,一会儿看这个等等。
(2)指导朗读
(3)弟子们能够找到最大的麦穗吗?
师生交流;我觉得弟子们可以,因为……
他们如何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最大的麦穗呢?(师生交流)
学生说:不能挑挑拣拣,应该不失时机地抓在手中。
6.同学们麦地里只有一颗麦穗,为什么苏格拉底说……同学们理解得非常好,苏格拉底的这段话值得非常好好地体会。他会怎么样对自己的弟子说这样的话呢?
(1)师生交流;他会语重心长地说
(2)指名读--指导朗读
(3)苏格拉底有没有预料到这样的结果?(师生交流)他是一位哲学家,他就是想通过这件事情来教育他的弟子们。谁再来和蔼、亲切地说说这句话。
(4)学生朗读
7.在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例呢?
(1)没有关系,抓住机会,学生收:买衣服的例子、买书的例子(除了买东西,还有什么例子?)学生说;一个求职者的事情。
点评;这里老师的引导非常重要,否则学生就会往买东西上靠。
还有什么例子?
学生说:打篮球的例子
同学们,苏格拉底弟子跟随他多年,他们的悟性一定非常好,这个道理蕴含在课文的最后一节里,请你们读读这一小节,说说这个道理究竟是什么?
(1)学生自读,谈道理(说的明白,听得清楚)
(2)两个也……
(3)让我们铭记这个道理,将它永远地记在脑子里,把这段话好好地背一下!(学生自主背诵本段)
(4)学生齐背
1.同学们,我们再来看看麦穗这两个字,你还认为这是麦穗吗?
2.你们学习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感想?有什么新的认识!
学生说:我们应该抓住现在感受未来。
3.下面是部分名人的名言,请大家自己读读,好吗?
此时电脑的屏幕出现问题,薄老师急中生智地说:“让老师来读给大家听,这也是一种感受。”
老师读名言,并板书:不失时机,抓住眼前的那一穗,因为我们应该追求远大的目标,但是更重要的是抓住机遇,把握当前。
下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5-20 07: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薄俊生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薄俊生上课的教学流程 
                     
                  听了薄俊生特级教师的课,感受很多,似乎说不光,简单点说有这样一些:果敢省略初步感知,大胆重组教材.词词句句落实,语文味浓重,他教的是
                  语文课,教学流程精当,丝丝环环入扣,不温不火,气定神闲,朴实无华 ,肯定是当老师的钻研教材显工夫,厚积薄发方成,
                      根据听课记的笔记整理了课堂教学简案,供大家再次揣摩.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  我们来说说下面两种物体的特点?板书:水石
                  2、  学生组词:滴水穿石  水落石出(板书:滴穿)
                  3、  引导学生质疑:你有什么话要说?(水非常柔软,没有什么硬度,怎么能把坚硬的石头滴穿?)
                  二、学习第一段
                  1、  默读课文,思考:水滴要把石头滴穿需要什么条件?
                  2、  引导学生交流:①水滴接连不断地滴;②滴在同一个地方③很长的时间
                  (引导学生理解第三个条件的时候,引导学生抓住“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过去了……”体会时间长,同时理解“锲而不舍、日雕月琢”意思体会水滴的坚持不懈。
                  3、  总结归纳所需条件。
                  4、  填空:滴水穿石,真是         啊!(神奇、不可思议)
                  5、  引导点透“一大奇观”
                  6、  指导学生朗读:带着感受练读、指名读(点拨引导)再指名读、齐读
                  7、  出示:“这个小洞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体会这是设问句以及这样写的好处(引起读者兴趣。)
                  三、学习第二段
                  1、  从“滴水穿石”这个故事中我们懂得什么道理?(板书: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2、  这句话 “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是什么意思?”
                  比较异同: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什么事情都做得成。
                  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 意思一样,但后一句语气更强烈。)
                  3、  齐读第二节
                  4、  总结板书:启示
                  四、学习课文最后两段
                  1、  自由读4、5段,每一段讲什么意思?
                  2、  比较: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
                           
                  雨水的力量肯定比太极洞里的水滴大得多,但却能把石块滴穿,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它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
                        (从正、反两方面来阐述这个道理。)
                  3、 出示文言警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这两句话表达的各是上面哪句话的意思?
                  3、  比较: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第二教时:
                  一、学习第三节
                  1、  默读课文,讲了几个故事?仿照“滴水穿石”用精当的几个字来概括小故事的主要意思?
                  2、  交流,板书:立志学医
                                 迷恋电学
                                 不懈创作
                  3、  思考:三个人物与“滴水穿石”中的“滴水”有什么相同之处?
                  4、  划句子,划相关词语,小组长组织小组交流。
                  5、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归纳:
                  李时珍  ①   水滴       李时珍      
                  目标专一    立志学医
                            持之以恒    翻山越岭、走遍、二十几年、不懈努力
                            滴穿石头    写成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点透“巨著”的含义
                          ②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小故事,进一步地理解“不懈努力、持之以恒”(板书:终于)
                  ③大声读: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爱迪生  ①   水滴       爱迪生      
                  目标专一    迷恋电学
                            持之以恒    毕生  孜孜不倦
                            滴穿石头    拥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
                          ②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小故事,进一步地理解“不懈努力、持之以恒”(板书:竟)
                  ③小声、用心地记读:
                          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齐白石   ①   水滴       齐白石      
                  目标专一    不懈创作
                            持之以恒    始终没有停止过挥毫、不教一日闲过、坚持每天作画三幅
                            滴穿石头    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②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小故事,教师补充“生日那天没作画、第二天补画”的小故事进一步地理解“不懈努力、持之以恒”(板书:才)
                  ③填空读:如果我们                              ?
                                   目标专一而         ,持之以恒而        ,就一定能够          .
                  6、  出示: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  
                  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理解加引号的几个词语的意思
                  7、  小结第三段的学习,并屏幕出现空白,引导学生背诵
                            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二、激励学生阅读“中华名人故事”,从中受到启发。
                  三、总结全文,引导说话
                        学了《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我想……
                        出现词语:
                  锲而不舍   接连不断   微不足道    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不懈努力   孜孜不倦    (实在太多,没有记,想不出来了啦)
                  心灵的律动 发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5-20 07: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薄俊生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特级教师薄俊生《给予树》课堂实录--【稻粱菽】
    A、课前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是三几班?
                                生:三5班。
                                师:这是薄老师和我们三5班同学第一次上课,对吧?
                                生:对!
                                师:大家欢迎薄老师给大家上课吗?
                                生:欢迎!
                                师:关于上课,除了欢迎以外,还可以用怎样的方式来表现?
                                生:认真听讲。
                                生:坐端正。
                                生:遵守课堂常规。
                                师:这位同学真不容易,连常规都知道。还有吗?
                                生:要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师:好的。同学们,认真听讲要用什么?
                                生:耳朵。
                                师:光用耳朵吗?
                                生:要用眼睛。
                                师:听怎么要用眼睛呢?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听的时候,眼睛要注视对方,这样才算是认真听。
                                师:对呀,一个人说话的时候还伴有表情和动作,把这些表情、动作和听到的声音综合起来,就能听得更明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听的时候用眼睛看着对方就表示对人礼貌。下面就让我们按照以上的听课要求开始上课,好吗?
                                生:好!
                                B、第一课时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来学习课文,谁来把课题读一读?
                                生:三十一 给予树。
                                师:对不对!
                                生:不对!
                                师:哪里不对?
                                生:三十一,给予树。
                                师:很遗憾,同学们没有发现问题。31光读三十一吗?
                                生:第三十一课,给予树。
                                师:好的。这个题目中有两个括号,一个用了中括号,另外一个用了小括号,为什么?
                                生:用中括号表示这个字还有另外一个读音,用小括号表示这个字是个生字。
                                师:对,“给(jǐ)”这个字还有另外一个读音,说明这个字是一个多音字。它的另外一个读音怎么读?
                                生:给(gěi)。
                                师:我们一起读课题。
                                生:给予树。
                                师:春节快到了,春节是我们中国人过年的喜庆日子。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好不热闹。西方人也有过年,同学们知不知道西方人什么时候过年?
                                生:圣诞节。
                                师:哪一天?
                                生:12月24日。
                                师:到底是哪一天?
                                生:12月25日。
                                师:好,你自己纠正了。西方人把耶稣基督的生日作为过年的节日。在圣诞节,人们会互送很多圣诞礼物。但是这只是富人家孩子的待遇,穷人家的孩子能有这样的待遇吗?
                                生:没有。
                                师:对。穷人家的孩子也想得到他们心爱的礼物,可是他们没钱买,只能把愿望写在卡上,挂到圣诞树上,请求好心人帮助自己实现得到圣诞礼物的愿望。这样的树就叫——
                                生:给予树。
                                师: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来读课文,拿起书本,注意拿书的姿势一定要有模有样的。
                                (师范读)
                                师:你有话要说吗?
                                生:你刚才把“兴高采烈”的“兴(xìng)”读成了“兴(xīng)”。
                                生:哦,真对不起,谢谢你。
                                师:刚才同学们听得很认真,这是对老师得尊重,谢谢大家。
                                师:听了刚才的朗读,这些生字你会读了吗?
                                (一生读)
                                师:谁能读得更好些?先给自己的读提点要求。
                                生:要读准前后鼻音。
                                生:声音要响亮。
                                生:吐字要清楚。
                                师:我们就按照上面的这些要求来读。请你来。
                                (一生读)
                                师:读得好不好?
                                生:好!
                                师:刚才一位同学说要读准前后鼻音,谁来读读后鼻音的生字?
                                (三位学生分别读)
                                师:很好!前鼻音的字谁来读?
                                (一生读)
                                师:对吗?
                                生:对。
                                师:我们一起来读。注意不要拖腔拖调,我们每个生字只读一遍。
                                (生齐读)
                                师:有拼音能读,不看拼音能读吗?
                                生:能。
                                师:谁来读?
                                (一生读,读完后还有一名学生在举手。)
                                师:你还想读,是吗?
                                生:是。
                                师:等一下我们把这些生字放到文章当中去读,好不好?
                                生:好。
                                师:谁能读一下这个词语?
                                生:如愿以偿。
                                师:不要拖腔拖调,谁再来读?
                                生:如愿以偿。
                                师:什么是如愿以偿?说意思的时候有个要求,不要读字典上查到的解释,而要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这样才是真的懂了。
                                生:就是愿望实现了的意思。
                                师:最好前面加两个字。
                                生:终于。
                                师:请你完整地说一遍。
                                生:愿望终于实现了。
                                师:实现这个愿望容易吗?
                                生:不容易。
                                师:下面请大家读这个词。
                                生:宽裕。
                                师:“裕”这个字需要注意什么?
                                生:是“衣”字旁。
                                师:对。看老师写一下。
                                师: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谜面是:丰衣足食。打一字,是什么?
                                生:是“裕”。
                                师:你怎么猜出来的?
                                生:“衣”字旁表示衣服,“谷”就是粮食,合起来就是“丰衣足食”。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还有一个字,这个“卡”字除了“贺卡”以外,还有什么“卡”?
                                生:银行卡。
                                师:有钱。
                                生:IC卡。
                                师:方便。
                                生:电话卡。
                                师:充值。好的,那这个字怎么写呢?
                                生:上和下连在一起。
                                师:“卡”这个字上面一横短一些,中间一横长一些,下面一竖长一些。写这个字还要注意什么?
                                生:上下合一横,不能写两横。
                                师:对。因为是连体婴儿。所以不能写两横。请同学们拿出笔来,抄写一下这些生字。
                                师:我们班很多同学人长得很漂亮,人长得漂亮字也要写得漂亮,字写的漂亮人家看了会觉得你更加漂亮。
                                (生写,教师巡视,挑写得好的同学的作品,报其名字,并报以掌声祝贺。)
                                师:下面我们来读课文,读课文要注意什么?
                                生:声音要响亮。
                                生:要有感情。
                                师:有感情,要求蛮高。
                                生:要坐端正。
                                师:先要读正确,不打嗝,读流利之后才能有感情。好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
                                (生自读课文)
                                师:我们班有几个同学?
                                生:44个。
                                师:全班44个同学都很认真,那个女同学读得最快,那个男同学读到只剩他最后一个他还能坚持读完。读的快的同学最流利,读的慢的同学最认真。还有那位、那位、那位……他们读得摇头晃脑。你们为什么摇头晃脑呀?
                                生:入神了。
                                生:有感情了。
                                生:投入了。
                                师:好,很好。谁来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一生读)
                                师:发表意见。
                                生:“宽裕”读成了“宽恕”。
                                生:嗓子太尖。
                                师:太努力了,太想读好了才会这样。
                                生:有方言的味道。
                                生:普通话要说准。
                                生:有点拖。
                                师:不要拖腔拖调,读书就是说话。谁再来读?
                                (一生读)
                                师:刚才听两位同学读,你听得时候心里有什么感觉?
                                生:高兴不起来。
                                师:听老师把这段再来读一下。
                                (师范读)
                                师:读这节的时候显得很无奈,要读出这种心情。谁来读第二自然段?
                                (一生读)
                                师:还要注意别拖腔拖调。谁再来读一下?
                                (一生读)
                                师:这一自然段我们先读到这里,读到这个程度已经上升到一个高度了。谁来读第三自然段?
                                (一生读,读的很差,其他同学开始发笑)
                                师:他今天比平时有进步了,是不是?
                                生:是!
                                师:谁再来读?
                                (一生读)
                                师:不要太快,太快了像日语。听老师再来读一下。
                                (师范读)
                                师:第四自然段谁来读?
                                (一生读,同学们不约而同鼓掌)
                                师:谁来读最后一段?
                                (一生读)
                                师:谁来把这一段的第一句话再读一遍?
                                (一生读)
                                师:自己把这段话再读一遍,把它记在脑子里。
                                (生读)
                                师:下面一起来读最后一段,能够不看书的不要看书,不行的同学可以看书。
                                (生齐背)
                                师:这么多同学不看书,用三个字来赞美——
                                生:了不起!
                                生:非常棒!
                                生:不容易!
                                师:大家一起读不希奇,单独一个人不看书读下来才是最棒的,行吗?
                                生:行。
                                师:就请你。
                                (一生读)
                                师:你还想试,我们课后再试。我们暂时就算他狠!
                                                                                 
                                       B、第二课时
                                师:请同学们再来读这句话。
                                (出示:“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先后有六名同学反复读这句话)
                                师:看这道填空题,你准备填哪个词?
                                (出示:“我(          )极了,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
                                生:感动。
                                师:刚才有一位同学读这句话的时候读得都不连贯了,因为他心里非常——
                                生:激动。
                                生:高兴。
                                师:为什么?
                                生:因为金吉娅是家里最小的一个,但她却懂得关爱他人。
                                师:还可以用什么词?
                                生:自豪。
                                师:为什么?
                                生:因为她能接受。
                                师:你这个“接受”怎么理解?
                                生:她能接受那个小女孩。
                                师:对,她能接受一个贫困的孩子,给她帮助。
                                生:骄傲。
                                师:“骄傲”是不好的。
                                生:“骄傲”有两种意思,一种是自高自大,另外一种是自豪。
                                师:很好。对,金吉娅的妈妈此时心里真为有这样一个懂事的女儿而感到非常高兴。同学们,请大家找找,金吉娅的妈妈刚开始心情怎样?
                                生:担心。
                                师:还有一种呢?
                                生:生气。
                                (板书:担心     生气       高兴)
                                师:请同学们准备一下,你能否把“担心、生气、高兴”这三个词语连起来说成一段话,说的时候要注意讲清楚妈妈担心是为了什么?生气是为了什么?高兴又是为了什么?
                                (生自己说)
                                师:谁先来?先来比较容易,能不看书最好,你一定要看书,我也不反对。
                                生:妈妈担心是因为圣诞节快到了,要给孩子们买礼物,可只攒了一百美元,却要给五个孩子分享;妈妈生气是因为金吉娅只买了一些帮帮糖——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妈妈高兴是因为金吉娅非常懂事。
                                (师鼓掌,生跟着一起鼓掌)
                                师:你们为什么鼓掌?
                                生:因为他以前从不举手的。
                                师:这叫重大突破。谁再来说?
                                (一生在说,意思基本和前一位一样)
                                师:能不能换种句式,非常自然地把这三个词连起来说?不看书最好。
                                生:妈妈的脸像京剧里的脸谱一样容易变态。
                                师:“变态”不对,是“变卦”。
                                生:妈妈的脸像京剧里的脸谱一样容易变卦,她开始的时候很担心是因为圣诞节快到了,要给孩子们买礼物,可只攒了一百美元,却要给五个孩子分享;妈妈生气是因为金吉娅只买了一些帮帮糖——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妈妈高兴是因为金吉娅非常懂事。
                                师:“妈妈的脸像京剧里的脸谱一样容易变卦”这句话在写作中叫总起句,很好,但后面还是和前面两位同学说得一样,能不能换种句式?听老师来示范一下。妈妈为只攒了一百美元,买不起圣诞礼物而担心。谁来继续说。
                                生:妈妈为只攒了一百美元,买不起圣诞礼物而担心;妈妈为金吉娅只买了一些帮帮糖——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而生气;妈妈为金吉娅不但送给大家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而高兴。
                                师:说的真好,还能把文中的最后一句话说进去,同学们如果一直坚持这样练下去,就能够走出实小,冲出全省,走向全国。
                                师:请同学们找出那个陌生女孩心愿的一句话,读出来。
                                (出示:我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我一个穿裙子的洋娃娃。)
                                师:课文中是“她”,这里为什么变成了“我”?
                                生:小女孩说自己用“我”,金吉娅代她说就用“她”。
                                师:小女孩收到这份礼物,她会怎么想?
                                生:感谢。
                                生:激动。
                                师:如果这个小女孩收到礼物想给金吉娅写封信,一来表示收到,二来表示感恩,你会写吗?
                                生:会!
                                师:请同学们拿出纸笔,把信的内容写下来。
                                (生写,师巡视指导,和个别同学说说悄悄话)
                                师:刚才在大家写的时候,老师和你说过悄悄话的同学先上台来交流。
                                生:谢谢你给我买了一个洋娃娃,我想问你,你已经很穷了,为什么还要给我送一个洋娃娃呢?
                                师:你对谁说呀?
                                生:金吉娅。
                                师:光说金吉娅,行吗?再加两个字。
                                生:姐姐。
                                师:金吉娅和金吉娅姐姐是不一样的,说金吉娅姐姐,多亲热呀!
                                生:金吉娅姐姐,你好!我十分激动,谢谢你给我买了一个洋娃娃。我一定会报答你的。只要是你需要的,我一定会想方设法给你。
                                师:你现在就能报答吗?加三个字。
                                生:长大后。
                                生:金吉娅姐姐,谢谢你!如果你没有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话,我可能还在家里默默地等待着洋娃娃的到来。
                                生:金吉娅姐姐,我会永远感激你的,你有一颗纯洁的心。
                                生:金吉娅姐姐,你不但给了我洋娃娃,还送给了我勇气,送给了我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心灵,你就像一条棉被盖在我的身上,让我感到无比温暖。
                                师:金吉娅姐姐给了我什么的勇气?
                                生:生活的勇气。
                                师:把金吉娅姐姐比作棉被可能不太恰当,可以再改改。
                                生:金吉娅姐姐,谢谢你!等我长大了,一定会报答你的。我会好好学习,长大后做一个国家的栋梁之材。
                                师:同学们,大家来看一看,这棵圣诞树上,除了小女孩的这张卡片以外,还有一些。
                                (出示:“我叫杨科,我喜欢音乐,我盼望圣诞老人送给我一把小提琴。”随后,师介绍小音乐家杨科因偷琴而遭毒打致死的故事。)
                                师:同学们想读《小音乐家杨科》这个故事吗?大家可以上因特网输入“小音乐家杨科”就能读到这个故事。再看这张——
                                (出示:“我叫凡卡,我的爷爷是一位善良的老人。他死了,我很伤心。我盼望着圣诞老人能带我去天堂陪伴我的爷爷。”)
                                师:同学们可以上因特网输入“凡卡”两个字就能读到这个故事。再看这张——
                                (出示:我师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我盼望圣诞老人送给我一个火炉,一只烤鹅,还带我去见奶奶。)
                                师:读过这个故事吗?
                                生:读过。
                                师:作者是谁?
                                生:安徒生。
                                师:安徒生写过很多的童话,同学们有时间多去读读。
                                师:同学们,我们大家和这些可怜的孩子相比,幸福吧?我们生活在这样幸福的日子里,不要忘了那些贫穷可怜的孩子,我们要对他们奉献爱心。因为只有懂得爱,才能懂得感恩。同学们,还记得老师今天带大家解释的第一个词语吗?
                                生:如愿以偿。
                                师:老师希望同学们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因为只有感恩的人才是幸福的。如果同学们都能够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那老师就真的是如愿以偿了。好,今天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5-20 07:0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薄俊生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特级教师薄俊生《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赏析
师:请代萨沙说这三次话,自己想想萨沙是怎么想的。(生自由读)
                  师:(指名读第一句话后)说这句话时,你是怎么想的?(生答)
                  师:你们的父母、萨沙的父母为什么这样做?
                  生:他们疼爱我们。因为我们弱小,所以要保护我们。(板书: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师:(出示句子)妈妈怎样说这句话的?
                  生:语重心长。(齐读)
                  师:请小朋友们代萨沙说第二次说的话。(生自由读)
                  师:(指名读后)请问萨沙说这句话时,你是怎么想的?(生答)
                  师:萨沙是怎么做的?表现得怎样?
                  师:请代作者介绍萨沙是怎么做的。(指名读)这时,萨沙的心情怎样?
                  生:萨沙感到很自豪,甚至比父亲还强大。
                  师:谁愿意代萨沙说最后一句话。(指名读第9自然段)请连贯地介绍萨沙和妈妈的对话。(生自由读第3~8自然段,分角色读,表演。)
                  师:(复现导入阶段读题“三要求”,生读板书)这仅仅是萨沙的心声吗?
                  生:这也是父亲、母亲、托利亚和蔷薇的心声。
                  生:这是我们全班同学的心声。
                  生:这也是外国人的心声。
                  师:这是全人类的心声。
                  [赏析]教师给予引导和恰到好处的评价,融入学生的身心,他们代萨沙说话,体会人物三次讲话时的内心活动,感受人物由“奇怪”到“倔强”,再到“自豪”的心理变化过程;代妈妈说话,体会长辈的语重心长;分角色朗读,同学间分组表演,通过角色转换,进一步体验到人类自身的内在力量。
                  在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基础上,薄老师与学生以语言等符号为文本,以代作者、代文中人物介绍为手段,进行了精神层面上的多向交流与沟通、理解。学生披文入境,在与老师、与文本的对话中,不仅锻炼了读书、习字等语文能力,也经历了愉快的精神旅行。教学终了时,学生发自肺腑地齐声说:“我不是最弱小的!”同学们,不,课堂内所有人的心都震撼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6 18:4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