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1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鸟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5-12 10:1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设计思路

学习不是教师将知识直接呈现给学生的过程,而是帮助其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如何将探究性学习与基础知识的教学统一起来,让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来建构概念,是生物课程改革急需深入研究的问题。”基于这样的思考,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以“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为课堂学习的三个基本维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指导,以侧重科学方法教育为目标,在充分了解和利用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引用和拓展,使教学过程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创造实践条件,教师及时引导,让学生真正在 “ 做中学”,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生物学基本概念的建构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健康发展。这堂课采用的是“GSPD”式教学模式,所谓“GSPD”式,也就是 guide 、 search 、 probe 、 disscuss, 意思为引导,观察,探究,讨论,即以明确的任务驱动,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来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

重点:1.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2.鸟的生殖和发育的基本过程。

难点: 以探究性学习促进生物学概念的建构。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

1.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2.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3.通过参观或参与家禽养殖活动,关注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

1.在交流与讨论中,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在图文和音像资料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3.在开放性探究活动中,使学生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提升科学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探究、合作、交流中,体现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在开展搭建人工鸟巢等一系列课外实践活动中,确立爱鸟护鸟的意识,热爱大自然、珍爱动物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播放音诗画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古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荫里白沙堤。

2.设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脍炙人口的诗句出自谁的妙笔吗?这首诗描写了鸟的哪些繁殖行为呢?

3.了解“知晓与困惑”

关于鸟的生殖和发育,你一定积累了相当多的知识,也可能还存在着相当多的困惑,能把你已知晓的和你还困惑的说给大家听听吗?

4.揭示学习主题

    一番交流、解疑之后,及时肯定同学们丰富的知识储备,强烈的求知热情,同时引领学生带着"模糊与未知"再一次走进鸟的世界,一起去探讨鸟的生殖和发育问题。


  







1.欣赏音诗画

在古朴典雅的音乐声中,品味自然的美丽,领略生命的精彩。

2.感悟

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遐想,分析并交流诗句中有关鸟类的繁殖行为。



3.交流“知晓与困惑”

调动知识储备,展开交流,自由发言,或陈述知晓,或提出疑问,或相互解疑。



4.明确学习主题
    带着问题走进鸟的世界,共同探讨有关鸟的生殖和发育问题。












  







开门见山,通过品唐诗,一来创设问题情境,开启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营造愉快的课堂探究氛围;二来使科学内容富于人文色彩和审美情趣,以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健康发展。



诊断性评价之一:

教师在交流“知晓”与“困惑”中,既充分了解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探究新问题的情境,激发他们进入下面的学习环节,同时也自然呼应了最后的“比比赛赛”环节。



看看议议

课题 1:

鸟的生殖和发育
1.提出要求

请根据即将播放的画面内容,以4人小组为单位,通过观察、讨论 ,分析录像中涉及到的有关鸟类的繁殖行为 ,进而总结归纳出鸟类生殖和发育的基本过程。
  



1.明确要求

    带着问题进入特定的学习情境。




  

2.播放影像资料

主题:鸟的生殖和发育

      人与自然的和谐
2.观看影像资料

在悠扬婉转的鸟鸣声中,感受着大自然的洗礼,惊叹着生命的鲜活。
用录像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一组情境,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在悠扬婉转的鸟鸣声中,一幅幅精美的自然 画卷一一展现在同学们眼前:生机勃勃的早春季 节,绿孔雀闪亮开屏;梁 上双燕不辞劳苦地衔泥筑巢,三五雏燕在巢中嗷 嗷待哺,母燕在晨曦中精 心哺育雏燕;织布鸟精心 筑巢;雌雄翠鸟缠缠绵 绵 ;母鸽尽心孵卵;橘燕 妈妈舔犊情深……
  







品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思考着鸟类生殖和发育的基本过程。


  







引领学生“从生活走进 课堂,从课堂走向社会”。



看看议议

课题 1:

鸟的生殖和发育
3.指导学习

走到学生中间,协助 他们结合录像内容,调动 知识储备,作出贴切、合 理的分析。

4.组织交流

组织学生间的交流,鼓励同学间的相互评价。 对正确合理的分析给予及时的肯定,不科学的描述则给予适时的点拨。


3.协作学习

各小组成员热烈研 讨,达成共识,形成了小组统一观点。



4.汇报交流

小组代表阐述本组观点,组间进行补充、修正、完善,进而归纳总结出鸟类生殖发育的基本过程 :

·求偶·筑巢·交配

·产卵·孵卵·育雏
  



5.质疑

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定要经过这些阶段吗?有没有例外?所有的阶段都有例外吗?

6.指导辨析

巡回,进一步启发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参与他们的讨论,起好点拨、指导作用。
5.讨论

调动经验储备,将前一阶段形成的概念应用于新的问题情境之中,在分组思考讨论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辨析。

6.得出结论

讨论明确l)有的鸟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雏,如杜鹊。(2)无论各种鸟的生殖和发育有何特点,都必须具有求偶、交配、产卵等行为。
  

诊断性评价之二:

通过形成概念之后的质疑,不仅可以激励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而真正理解鸟类在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最基本行为;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借助该情境可以有效地诊断学生对前面所形成概念的掌握程度,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1.师生协商,明确目标

通过“探卵壳、探气孔、探鸟卵结构”一探活动,建构“鸟卵的复杂结构使胚胎发育受到良好的保护,从而增加了对陆地环境适应性”的概念。

2.实施过程

A.一探卵壳

(1)出示目标感受卵壳对外力的承受能力,建构“卵壳对卵起保护作用”的概念。(2)提出要求

学习方式:个人自主探究式
1.明确目标











(1)明确目标









(2)明确要求
  



动动探探









2














  

在个人自主探究过程中,明确实验的目的、意义,设计方案时务必考虑方案的可行性。

(3)巡视指导

(4)组织交流

对有创意的给予肯定,不合理的引导其他同学帮助分析原因,协助完善、修正。

B.二探气孔

(1)出示目标

建构"卵壳上的气孔可以透气,确保卵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概念。

(2)提出要求

学习方式:合作探究式

合作要求:全班分成若干小组,确立组长,明确分工,积极营造彼此信任、互帮互助、精诚团结的合作氛围。各成员在自主设计的基础上先进行小组讨论,推出小组最佳方

案,再依据实验方案进行验证,得出结论。

创新要求:实验桌上有老师提供的材料和器具,仅供参考若你有优于课本和老师的实验方法,更好!

评价要求:

实验设计严谨合理吗?

原理分析令人信服吗?

得出结论真实可靠吗?

临场表达清楚流畅吗?

问题讨论切中要害吗?

发表感想给人启迪吗?

新的疑问引人思考吗?

(3)指导探究

参与讨论交流,鼓励

学生大胆创新,设计出简

便易行的实验方案。

(4)组织交流

对方案的点拨:

①如何防止小眼和针头间的漏气?
  





(3)个人自主探究

个人自主设计实验,依据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4)汇报交流





(1)明确目标









(2)明确要求





































(3)合作探究

各小组协作形成的方案合计有五种:放大镜初步观察法、埋入沙浴加热观察法、注射墨水观察等法。

(4)汇报交流


    通过一个基于不同学习方式的探究活动,一来帮助学生明确卵壳不是密封不透气的,鸡卵在发育时,可以通过卵壳上的小孔进行气体交换,理解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二来也为学生的个性学习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空间,为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留有了余地。




  

②为何要把鸡蛋的钝端 插在沙浴中 ?

③加热的速度为什么应该缓慢而均匀 ?……

(5)设问

为什么被污染的鸡蛋孵不出小鸡,水洗后的鸡蛋容易腐败变质 ?

C.三探鸟卵结构   

(1)出示目标

观察鸡卵,建构“鸟卵的复杂结构增加了对陆地环境适应性”的概念。

(2)提出要求

学习方式:教师指导下的实验观察法。

参阅教师出示的“观察与思考”提纲,展开四人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过程中观察务必细致,思考务必深入。

(3)指导探究

    出示观察提纲 ( 略 ),特别提醒:注意比较1号(未受精卵) 与2号(受精卵) 鸡卵的胚盘:仔细观察打开的3号鸡蛋( 发育16~17天的鸡卵) 。

(4)组织交流


















各组代表走上讲台, 展示设计方案,阐述设计思路,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想法和建议,要求答辩。





(5)回答











(1)明确目标







(2)明确要求















(3)实验观察





(4)汇报交流

在观察、分析和交流中,认识卵的结构,理解卵的各部分作用;学会区分受精卵和未受精卵, 明白新鲜的鸡卵是“活”的;进而建构“鸟卵的复杂结构增加了对陆地环境适应性”的概念。
诊断性评价之三

结合生活常识,通过此问来检测学生在开放性设计活动中形成的对气孔作用的认识和理解,促进概念的建构。





































诊断性评价之四:

充分利用学生的 好胜心,营造快乐学习的氛围,在类似游戏的比试中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一 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比比赛赛

(回顾总结)


  

※全班分四组进行比赛,比赛形式分:笔答题、抢答题、挑战题和创新题。
  



快乐比试,热情参与


  













比比赛赛

( 回顾总结 )
1.笔答题 :

请你在30 秒内准确填写鸟卵的结构示意图

2.抢答题

根据表格,请你推测鸟卵孵化时间的长短可 能与什么有关 ?( 表格见书 P20 )

3.挑战题

各组从四道题中任选一题,相互挑战。

※问题来源:交流 “知晓与困惑”时未能明白的内容。

4.创新题

选择一种你认为最恰当的形式表现环境污染、过度猎捕对鸟类生存的影响。
  









快乐比试,热情参与






课外延伸


走出校园,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如:

①组织前往本市红梅公园,观察鸟巢的结构,开展搭建人工鸟巢的活动,进一步增强爱鸟护鸟的意识。

②组织参观本市五星乡养鸡场,进一步关注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深入研究生命科学中的许多问题,体验科 学探究的乐趣,而且对于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5-12 10: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鸟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五、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的教师依然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 的认知层次,只是把一些叫做“知识”的东西硬塞给学生,那么学生即使学得再多,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个人云亦云的“人形鹦鹉”或者是读了一辈子书的“两脚书橱”。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课程如何实施?这节课留给执教者的启示无疑是立体的;教师应该逐渐走下讲台,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教材应该逐渐蜕去“权威”的外衣,成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和教材资源的组成;课堂应该逐渐从教室扩展到校园、社会和学生生活的每一个空间,紧紧植根于社会现实与学生生活实际;课堂教学应该逐渐从刻板、僵化、单一走向民主、开放和富于个性,从而变得越来越鲜活和富有生命的活力....

纵观这节课,通过执教者的自我反思、组内教师的剖析以及对学生的访谈,认为亮点有三:

(一)学生解放了

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受到诸多的限制,因而变得盲从依附。而在这节课上,学生被赋予了很多的自由和权利;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的自由和权利;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自由和权利;不因为自己见解的独特或不完善乃至片面,而受到不公正评价的自由和权利等等。这些自由和权利大大释放了学生的个性和潜能,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也因此变得活泼敏捷和富有朝气。在两个开放性设计活动和最后一环节的“创新题”比试中,学生的智慧和才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在老师的信任、 尊重和引导下,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仅“探究气孔”一个设计活动,学生居然呈现了五种创意,其中不乏一些奇思妙想。难怪有学生说:“课要是坚持这样上下去,老师,你铁定被我们比下去!”而这不正是我们所期盼的吗 ?

(二)教材开放了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材当成学生学习的唯一资源 ,为此,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去学教材、钻教材,甚至是背教材,教材被神化了、绝对化了,教学也因此变成了教书。 而这一节课,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熟悉教材的老师不难发现,本节课对教材进行了有效的补充、延伸、拓宽和重组,并加强了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通过“品品说说、看看议议、动动探探、比比赛赛 ”四个单元活动,使枯燥的书本知识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让人看得见、摸得着,让学生有亲近感,这样生活化且富有情趣的学习内容,学生能不喜欢吗 ?

(三)过程开放了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而是强调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潜在和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这节课,在充分体现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同时,还凸现了教学的开放性。体现之一:教师的某些问题不是事先预设的,而是随着教学的展开逐渐形成的;体现之二: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开放的,结论是学生合作探索获得的;体现之三: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平等的,整个教学过程较多的是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学生的解放,教材和教学过程的开放,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充满了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满足,焕发了师生的生命活力,让课堂“活 ”了起来。诚然,这节课还存在着许多需要探讨的问题,如:教师在尊重学生独特见解的同时如何更有效地关注学生的差异?面对学生获得“自主”后发出的充满挑战的开放性问题和多样化思维,教师如何“引领”? 怎样创设并促进学生的有效“合作学习”? 如何解决“探究” 和有限的“45 分钟”之间的矛盾、冲突?等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节课中,传统教学的思维惯性还不时让教师认为学生的认知水平必不如师,在某些活动中有着太多的暗示,不妨再多放手一些,让学生有更多的独立思考和深入实践的机会,其实失败了又何妨,重在探究的过程。还有就是为夸奖而夸奖的痕迹太多,对学生而言,一味地夸奖如同一味惩罚一样,弊大于利。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价值导向,反而可能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也是新课程的开发者。优秀的教师要有一双慧眼,能用独特的视角去审视教材,根据时代的需要和学生的现实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艺无止境”,生物学教学永远是一块无限广阔的创造天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7 08:3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