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综合性学习不能缺失语文性
──兼与柯晓琳老师商榷
程小华
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充分体现了“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理念,使语文教学不死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创新精神。然而,在实践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很容易失去语文味,或者说弱化了语文性,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也就容易成为一句空话。
一、问题的缘起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0年第6期刊出了柯晓琳老师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感性探讨──—以〈揠苗助长〉教学为例》一文(下称柯文),文中就人教版第四册《揠苗助长》一文设计的综合性学习案例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为便于讨论,我们有必要把他的案例引用过来。
案例①:
【教学片段节选】
第一课时为事先准备,内容为对文本进行阅读梳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水稻秧苗往上拔一截,第二天会枯死吗?”师生讨论,觉得课文有疑点,展开实验和查证,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完成“拔草试验”“社会采访”“资料查询”等活动。
第二课时:分析讨论第一课时结果。
第一组实验汇报:草拔后置水罐,“第二天枯死”不成立。
第二组采访汇报:从配图看,课文指的是水稻,但水稻专家和农民都说,水稻拔了,第二天不会枯死。
第三组查证汇报:查询得知文章出处为《孟子·公孙丑上》,原文:“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讨论后教师补充:
1.故事中的“宋”位于今河南东部及山东西部。这一带历代庄稼主要是旱地作物。
2.插图者以南方人经验,想当然以为“禾苗”即“秧”,画中植物也成了水稻,进一步误导。
3.原典故名为“揠苗助长”,与“拔苗助长”有别。《小尔雅·广物》中说:“拔心曰揠。”它不是整株往上拔,是拔断庄稼内茎。旱地作物被拔断内茎,不久枯萎很正常,可见孟子有生活依据,而教材编写者随意演绎,导致错误。
教师引申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有如下教训和收获──
1.阅读、写作和翻译都要仔细,不能想当然。
2.学习要有“问题意识”,要独立思考,不盲目崇拜。
3.要有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知道方法、途径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
4.感受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合作能力。
最后布置作业:给浙江教育出版社写一份关于纠正《揠苗助长》图、释错误的报告。
教师板书,呈现报告格式,标明注意事项,课后完成。
统观柯文所叙述的综合性教学环节,我们可以概括出设计者所持的两点理念。第一,搜集资料方法的综合性。可以向相关技术专家、图书馆、网络、亲人等搜集资料。正如柯文中所说的“知道方法和途径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第二,要敢于怀疑课本、专家,我们可称之为学生要有批判性。初看设计者字里行间所渗透的两点理念,不仅没说错而且非常在理。然而放到语文综合性学习情境下,尤其是放到低段的综合性学习中来理解就值得商榷了。
二、问题分析兼与柯老师商榷
(一)这种教学是否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性到底是什么?有学者认为②:语文综合性的首要特征是综合性,其他特征主要有实践性、自主性、探究性、过程性四种。柯文中倡导的其实是综合性和批判性,而不是其文中所说的智商、情商,听、说、读、写等语文知识或者语文能力。我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立足点或者说首要特征应该是语文性,要注重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要有“语文味”。
综合性学习中如何体现语文味呢?应该说任何形式的语文教学都要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出了如下教学目标: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通过课标的表述,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表达”一词的重要性。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言语技能的培养。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学习最大的障碍是生活语言和学习语言分不开,一般用语和课堂用语混用,也根本注意不到交际时要因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言语交际策略。进行低年级的语文综合性教学时,教学重点应放在如何引导学生恰当地组织自己的语言,提高表达能力上。
请看另一个低段综合性学习的案例③:
生1:看,一大片、一大片的麦苗伸直了腰,正茁壮成长呢!
生2:水沟里的水多清呀,还有几只鸭子“嘎嘎”地叫得正欢呢!
师:古诗说“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位同学找得真准。
生3:这儿好多花都开了:桃花、梨花、迎春花……
师:这么多花都开了,我们可以用一个学过的词来形容吗?
生4:百花盛开。
通过看上文关于《春天在哪里》的案例,很容易发现,低年级的学生对事物往往是看到了、想到了、感触到了,却不能很好地利用所学过的知识恰当地表达。进行语文综合性教学时,就要瞄准这个最近发展区,将语言知识的积累、言语技能的培养放在首位。当然,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日益形成,引导学生批判性地思考是很重要的,但更关键的是低年级学生最需要学的是什么,这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之一。
(二)这种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是否是有效批判性教学
语文教学要重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无疑是对的,柯文设计正指向于此。那么,这种设计是否能够有效地培养批判性思维呢?
柯文中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就是证明水稻拔了第二天会不会枯萎,以及原文出处是不是水稻。对这两个问题的质疑,让我想起了另外几个教学案例。有老师在教《南辕北辙》寓言时引导学生质疑:文中的人物最后能抵达目的地吗?地球是圆的,也就是说肯定能抵达目的地,只是要多花时间而已,所以文中的观点不正确。有老师在教《黔之驴》一文时设疑:驴真的那么笨吗?请列举智慧之驴,有学生说出了阿凡提的驴、张果老的驴……于是老师得出结论:其实驴并不笨,我们不要偏信作者的观点。如果这样去引导学生质疑,那我们的语文教学问题就大了。
寓言故事本身就具有虚拟性、夸饰性,南方学生不理解什么是旱地作物,把它翻译为水稻不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吗?水稻是否会枯萎,这不是我们该质疑的,即使不会枯萎而采用夸张的手法不是能更好地突出寓言故事的哲理性吗?不是更能加深学生对揠苗助长适得其反的结果的理解吗?质疑、批判应该立足于对文本深层次的理解,是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文本的内容;还要能使学生对文本提出的事实和观点进行价值判断,分析作者观点是否正确、文中列举的事实与作者提出的观点是否相符,这才是语文教学中质疑、批判的首要价值。
(三)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师地位是否拿捏精准
柯文反思中写道:“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师地位拿捏精准,该课典型地体现了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这就更值得商榷了!
综观柯文中的案例,我们很难看到师生之间的“对话”,教师让学生用“揠苗助长”造句,一连请了三个学生,但遗憾的是,三个学生都不能根据这一寓意造出得体的句子,这就涉及预设与生成的问题。前两个学生明显没理解成语意思而造了很不合适的句子;第三个学生造得太长,显然是一段话。但老师只说了句:到底怎么造句呢?课后我们再来商讨,或者请教成绩好的同学、回家请教父母。于是学生只顾表达自己的研究所得,老师只等着学生讲完后灌输自己的一二三四,这似乎背离了“平等中的首席”。接近尾声时,教师总结出了要仔细、不盲目崇拜、方法多样、要合作等四点收获直接作为定论,灌输给了学生。
综合性学习评价的着眼点是: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教师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甘当观众,事后总结出一二三四,学生在搜集资料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学生内心的体验是什么?与他人交流时应如何恰当措辞?诸如此类的问题依然是教学盲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