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1-4-29 23:08:00
|
只看该作者
三、生成信息的能力。
学生在收集、处理信息的基础上,能以一种表达形式转变为另一种表达形式,亦即通过选择、重组、运用已有信息、概括、综合表述所需信息,使之成为适合利用者“胃口”的富有特性的再生信息。信息的集成是指把来自多种信息来源的信息组织起来、把组织好的信息展示和表达出来。能否适时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这个环节是关键一环,检验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最佳体现。教学中可以浅显地告诉学生:读懂你的信息资料,试着用你自己的话说出来,还可以谈谈你的想法。
这个环节比较难,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的引导和示范。比如在教学《海洋——21世纪的希望》时,对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这一块内容学生搜集了很多的资料,如开发海洋矿产资源、向海洋索取高蛋白食品、利用海水运动发电、淡化海水缓解水荒、建设海底城市开拓人类生存空间等,有的深化了课文内容,有的拓展了课文内容,信息量相当大,可惜好多同学只是原封不动地将资料读一遍,对有些专业性较强的内容还是没有弄清楚,听的同学更是一头雾水。此时,可以让学生根据收集到的资料改写成通俗易懂的小短文。常此以往,学生就会慢慢有意识地学会加工和表达自己的信息资料了。
四、感应和辨识信息的能力。
感应与辨识能力是指学生对外在的信息刺激有无反应以及具有多大程度上的反应。一般来说,目前学生对信息的感应和辨识能力主要是通过“听”和“读”两个过程来完成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宽了,获得信息的速度快了,然而,浩瀚的信息资源往往良莠不齐,我们应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来源者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等对信息进行分辨的技巧,那么,学生对信息的感应与辨识能力就会有所提高;同时教育我们的学生自觉抵制和消除有害信息的干扰,增强对有害信息的免疫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信息意识的培养,即是让他们认识到信息是资源,及时有效地利用资源可以使问题得到全面、深入的解决。小学语文教学大语文观的提出,引导语文教学课走出课堂,注重学生课内外知识的融会贯通,正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有力证明。在大语文观的指导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打破了死扣书本、烦琐地分析课文的局面,重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重视学生有意识地查找资料的能力,重视学生能够有效地把已有资料运用到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去,从而利用自己已有的课内外知识去理解课文。这些都是在明确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促进学生适应信息社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