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1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课标解读】《认识课标,明确方向》培训心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0-30 10:33: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22年10月17日,我参加了由“陕西省学科带头人杜倩工作坊”和“王巧元名师+研修共同体”“汪惠名师+研修共同体”组织的《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集体研读活动,聆听了绥德县有突出贡献专家马润伟老师作的精彩报告,有些许体会,总结如下。
1.课程标准是教学工作的指南针。国家课程标准既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学业质量检测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国家对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内容和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给教材编写、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及教研与教师培训等工作提出了实施建议,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是我们组织一切语文教学活动的指南针。语文教师必须熟悉课标内容,明确课标要求。
2.研读课标有方法。马老师在讲座中分享了研读课标的方法,我觉得很有启发性。首先要理清课标的结构框架,这样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本学科课标的内容构成,进而梳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理解其中的逻辑。其次要理解论述内涵。课程标准是高度概括的指导性文件,对课标中的一些概念要有准确透彻的理解,多读多思勤学,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倾听专家解读,以期准确理解课标内涵。此外要辨析内容变化,《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较《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不少变化,除了新增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等内容外,语文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等内容的表述也有变化。研读课标时注意新旧课标的衔接,弄清改版的理由,通过对比、思考,可以对新课标有更全面、准确、深刻的理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22-10-30 10:33:49 | 只看该作者
2022年10月17日,我有幸参加了由“陕西省学科带头人杜倩工作坊”、“王巧元名师+研修共同体”、“汪惠名师+研修共同体”组织的《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集体研读活动,聆听了绥德县有突出贡献专家马润伟老师所做的精彩报告,受益匪浅,收获良多。
一、认真研读新课标。通过聆听马老师的解读,我了解了语文课程标准的发展历程,认识了新课标的颁布意义。课标是我们组织一切语文教学活动的指南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熟悉课标内容,明确课标要求。马老师在讲座中还分享了研读新课标的方法,我觉得很有启发性和指导性。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
二、着力落实新课标。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新课程标准是根据时代变化的需要,对语文教学提出⼀些新的要求。新课标中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是要摒弃旧理念,树立新理念,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新课标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强调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和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学生将围绕自己对课文中最感兴趣的部分和知识深入探讨思考和学习。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当然也带来了挑战。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学习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2-10-30 10:33:40 | 只看该作者
2022年10月17日,我有幸参加了由“陕西省学科带头人杜倩工作坊”、“王巧元名师+研修共同体”、“汪惠名师+研修共同体”组织的《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集体研读活动,聆听了绥德县有突出贡献专家马润伟老师做的精彩报告,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研读课标的重要性,课标是我们组织一切语文教学活动的指南针,语文教师必须熟悉课标内容,明确课标要求。马老师在讲座中还分享了研读课标的方法,我觉得很有启发性。
  一、深钻课程标准,领会课改精神。
  初中语文新课标,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语文素养内涵丰富,它以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因此本次课改不再将学生掌握系统知识放在首位,而是将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放在首位。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学生感觉观察、体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这就是要求教师在活动设计的时候,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爱上这门课,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和参与欲。在活动中,让学生自觉去获取知识。
 二、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素养。
 传统的课程体系偏重于书本知识传授,课程综合化,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用他们有切身感受的事情教导他们,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综合实践课的开设,对于传统应试教育的教育观,也是一个挑战。课改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树立远大理想,这种过程将深刻地影响他们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他们人生的抉择。
我深知,实施新课程标准任重道远。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更新观念,创新思想,总结经验,开拓进取,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懈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2-10-30 10:33:31 | 只看该作者
2022年10月17日,我参加了由“陕西省学科带头人杜倩工作坊”和“王巧元名师+研修共同体”“汪惠名师+研修共同体”组织的《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集体研读活动,聆听了绥德县有突出贡献专家马润伟老师作的精彩报告。
马老师主要从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两个方面对新课标进行了解读。聆听后受益匪浅,有以下感悟心得:
一、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课程理念
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
2.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
3.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
4.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方法变革;
5.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性。
新理念:素养导向、任务群表征与丰富实践空间
2011年版课标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四个方面介绍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语文课程要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发展思维,培养生活所需要的语文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富有人文性、实践性的特点,注重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与课程人文熏陶作用,注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要变革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在继承我国语文教育优良传统的同时积极开发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课程资源。语文课程改革虽然提出了不少新潮理念,但在实施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教师课程意识欠缺”、“语文课堂学科特点的失落,表现在语文内容淹没了语言形式”、“落实自主学习,加强学习方法、策略指导的研究有所不足”、“对一些很‘新颖’、很流行的提法不加分析地迷信”、“过度强调阅读的多元化,泛化了文本特定的指向性”。2022年版语文课标完善了语文课程理念,主要表现为素养导向、任务群表征与丰富实践空间等层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10-30 10:33:21 | 只看该作者
2022年10月17日,我参加了由“陕西省学科带头人杜倩工作坊”和“王巧元名师+研修共同体”“汪惠名师+研修共同体”组织的《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集体研读活动,聆听了绥德县突出贡献专家马润伟老师就“课程性质”与“课程理念”学习主题的精彩报告,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下面就谈一下我的学习感受。
一、明确课程性质,确定教学内容。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根据这一基本特点,我们语文老师应该明白,对于语文课而言,不能只是知识的传授,而是要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的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及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由于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那种追求“能够较好一节课”或“教出几个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二、理解课程理念,改变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之一是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理念之二是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理念之三是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理念之四是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理念之五是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教师要深入、全面地学习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通过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才能目的明确、方向集中地专研教材,具体、准确的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分散难点、突破疑点,从而得心应手地驾驭教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
总之,面对新课标,一线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不断学习,积淀丰富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继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3 00:3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