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国际中文教育学院2022级北京校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于小雅。此刻站在北师大的土地上,我感到既紧张又激动,同时也满怀期待我们能在这片沃土上开启我们幸福、智慧的青春之旅。
去年7月,我第一次来到北师大,来之前我已经进行了无数次心理建设,做好了在内卷洪流中抗战的准备,但是当正式开始这段旅途时,我先被夏令营中教学法的公开课所吸引,又被学长学姐们毫无保留的热情分享所感染,同学们也像是在一个大家庭一样,一同学习,一同筹备活动,也是在那一刻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留在这里,要和在这里认识的所有小伙伴成为最亲近的家人,未来也要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时隔一年,在北师120周年校庆的特别日子里,我终于成为了坚定而又幸运的北师人,如愿加入了国际中文教育学院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刚刚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惊喜仿佛就在昨天,这份惊喜不仅止于我被录取的激动以及对其精美做工的欣喜,更有对通知书上“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深刻思考,这八个字首先是在告诉我,要时刻学习,时刻力行。
“学为人师”,我们要以师者之心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考察时勉励广大教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教育是为人民服务,国际中文教育则是用中华文化为世界人民服务。首先,我们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将我们的学业发展与人生追求融入到中华文化传播中去,心怀崇高理想,方能砥砺前行。《周易》所言,“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人道恶盈而好谦。”第二,身为北师人、身为国际中文教育学院的学子,我们的谦德就是,在践行校训之时,在继承与创新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孔子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范仲淹所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我们研究生学习实践及未来的教学过程中,能做到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师者方可成为师亦为范。第三,本科阶段我们储备了充足的基础知识,如今的我们进入北师,走到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拥有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更广阔的学习平台,和在参考文献中见过的老师,因此我们要更加把握机会,严谨对待学术,踏实运用教学,不断交流,持续创新。第四,身为人师,要用仁爱之心点燃学生们一个个希望的火苗。今年上半年,我的家乡吉林经历了一场严峻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我有幸参与组织了网络办学互助活动,帮助防疫一线工作人员子女和贫困家庭子女进行线上辅导,分享国学知识,给予最贴心的陪伴。活动结束后,许多同学还经常和老师们联系,不光讨论学习还会分享生活,与其说我们是他们伴学的伙伴,更不如说是“遥远”的亲人。这一刻我开始懂得“师者”的价值感,这也是我们不断奋斗和前进的动力。那么作为青年一代,我们更应时刻勉励自身,如同总书记提倡年轻人要“求真务实”和“自找苦吃”,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并将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以“我为人人”的心,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行为世范”,我们要以立身之德传播好中国声音。身为北师人,我们有我们的使命与担当,这里有鲁迅先生、李大钊先生、梁启超先生等先贤名师给我们树立了师范人的榜样,这里有我们建校120年来所坚守的“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崇高理想,这里让优秀有了更多种的可能性。在学院全体师生形成的共振磁场中,我们彼此吸引,互相影响,朝着美好未来不断前行。虽然我们“术业有专攻”,但是在我们即将踏上研究生的求学之路上,我们必定不断追逐梦想,在传播中华文化的道路上持续保持力量与热情,永远坚守师范人的责任使命,永远保持国教人的热爱与活力,不断跳出舒适圈,热爱生活,热爱专业,做一个对未来时刻憧憬的、勇敢的、时刻准备着的人。
知一行一,瀚宇同行。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将一路同行,愿我们能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谨记于心,并让校训精神也充满我们丰富的色彩。最后祝老师和同学们新的学期可以心想事成,让我们同频共振,知行合一,砥砺前行!
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