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阳光明媚,字典里的一些汉字不安分了,商量着要出去走一走。它们都同意了这个想法,它们准备先去街上走一走。
它们来到了街上,街上什么都有,它们看见一家卖桃酥的店,而它的店名叫做“万物复酥”。咦,这“酥”字不应该是这个“苏”吗?大家不明白,最后一个汉字提出了建议,去店里好好问个明白。这家桃酥店的老板是一位和蔼的老奶奶,大家七嘴八舌的向老奶奶抛出了问题。老奶奶笑呵呵地说:“我们这家店叫做‘万物复酥’,这是因为可以引起游客的注意,从而更好的将货品卖出去啊。”汉字们心情复杂地出了这家店,汉字是有血有肉的,有灵魂的,而如今却被一些商家看见了商机,作为噱头,用来吸引游客。汉字们感觉到的不是愤怒的,而是一种后无继人的悲怆。
汉字们离开了这条街,来到了学校。一些孩子们正在写作文。汉字们满心以为自己有大用场了的时候,一看,全是错别字。有“金碧辉煌”的碧写成“璧”的,也有“完璧归赵”的璧写成“壁”……汉字们眼前的一篇作文错别字满天飞。它们到另一位学生的作文上一看,错别字虽然不多,但是很多都用了网络用词。将“狼牙山五壮士壮烈牺牲”轻描淡写地用“挂了”代替,这种不分场合,不分时宜使用网络用词,既是对那些牺牲的烈士极大的不尊重,也是对汉字的不尊重。汉字们个个愤恨地想着。下课了,一群调皮的男孩子大声吟着:“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曾经一个汉字一个汉字组成的优美的诗句,如今却沦落成这样,那一个个端正、笔画优美的汉字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是啊,曾经优美的汉字到底去了哪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