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评价标准: (一)自由阅读评价标准 (二)小作文评价标准 | 内容 | 语言 | 结构 | 分享交流情况 | 总分 | 得分 | 中心突出,内容充实 | 5 | 流畅 | 5 | 条理清楚 | 5 | 声音洪亮,落落大方。 | 5 | 20 | 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 | 3 | 通顺 | 3 | 条理较清楚 | 3 | 声音响亮,姿态自然。 | 3 | 中心不够明确,内容不够具体 | 1 | 不通顺 | 1 | 条理不够清楚 | 1 | 声音较小,不够大方。 | 1 |
三、 评价、反馈的形式及其合理性分析 评价反馈形式:1.上交纸质作业,教师批改打分 2.小组合作,班级展示,鼓励多种呈现形式。 合理性分析:1.纸质作业,一方面能考察学生对作业是否有足够关注。另一方面,考察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书写能力。 2.通过小组展示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四、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作业设计》说明 张彦霞 武汉市第七十一中学 设计缘由:随着课改向纵深方向不断推进,“大量课外阅读必将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重大影响”,已经成为语文老师的共识。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阅读能力的提高、思维潜能的开发以及情感态度的陶冶等,都有赖于大量的阅读贮备。但在教学实践中,尽管知道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真正“读”起来,却很难贯彻落实到底。老师领着学生课堂阅读,确有时间成本等具体困难,完全交给学生课下阅读,几乎等于“放羊”而难有实质性效果。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意识到大量阅读势在必行,为破解困局我决定把课外阅读引入课堂。《朝花夕拾》整书的课堂阅读就此开展。
理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还有如下表述:“要求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要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注意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初步具备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 1.通过自主阅读,粗步了解《朝花夕拾》内容,摘抄优美文句,做阅读积累。 2.通过开展阅读指导课,细读《朝花夕拾》内容,注重情感体验。小组合作交流的环节,旨在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通过写小作文,展示阅读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