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9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年级写家乡的特产作文 余姚草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3-11 10:12: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春节的时候,我去奶奶家拜年,在小房间的墙壁上看见一顶草帽,吸引到了我。那草帽的帽檐上绣着一排小老虎,穿着花衣服,好像是正赶着去看冬奥会,为中国体育健儿呐喊助威呢!我情不自禁地戴起了草帽。

  奶奶看见了,对我说:“既然你那么喜欢草帽,你就尝试自己做一顶吧!”我爽快地答应了。

  只见奶奶从储物间拿出了一沓花片、剪刀,找出了模板。奶奶熟练地拿起模板,摁在花片上,用记号笔画出图案,我也像模像样地学了起来。在画的过程中,一些难画的地方我总是画的歪歪扭扭。我抬头看了看奶奶,奶奶画的速度飞快,我想,奶奶画的这么快,肯定画的不怎么样。真当我得意时,奶奶也画完了,我万万没有想到奶奶画的竟然和图纸上一模一样,再看看我的,简直惨不忍睹。奶奶帮我修改好以后,我就要按图纸剪下来。剪花片看似简单,可剪完后我的手都起水泡了,历尽千辛万苦,花片终于剪完了。奶奶把花片拿到缝纫机上去一片片拼起来,拼完后,帽子的雏形出来了。我恨不得现在就戴上,这时奶奶说:“着啥急呀!得绣完花才算成品。”刚说完,奶奶就拿来各种颜色的线和一枚针,并给我演示如何绣花。我按照奶奶的方法绣了一只冰墩墩。草编活终于完工了!

  就在我欣赏帽子的时候,爷爷走了进来。得知我自己加工了草编活,就给我普及了关于草编的知识:余姚草编技艺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余姚草编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就已在余姚农村普及,成为当地妇女的一项重要手艺。余姚草编业的发展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明清时期。草编原料多为就地取材的早稻草和麦秆芯。用早稻草编织的有草鞋、草包等,用麦秆芯编织的有扇、帽等,麦秆扇是新女婿在第一个端午节前送岳父家的必备礼品,而且数量要数十把至上百把,岳父家的亲友邻舍都要分到,以此炫耀女婿的孝心。第二阶段为民国至解放初期。是编织金丝草帽的高峰时期,1925年,法商永兴洋行闻知余姚一带有编织草帽的传统,且技术精湛手艺高超,就将菲律宾所产的金丝草运到余姚长河,发放给附近农妇编织草帽,收购后销往欧美国家。第三阶段为改革开放后至今。随着金丝草帽生产的衰退,余姚草编已向工艺化和多样化发展,原料已不再是金丝草了。

  回家之后,我又去网上查了查资料,余姚特有的技艺还有:盘纽、土布、姚剧……

  我们要把这些技艺都传承下去,不让中国的传统技艺失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3-11 10:13:02 | 只看该作者
五 3班 周冉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12 03:3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