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1、学材分析:
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的第5课时教学内容,是在整数四则运算顺序、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小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生活中有许多用到连乘 、乘加、乘减解决的实际问题,教材选用学校图书馆用瓷砖铺地为素材,设计了“用100块够吗?”“110块呢?”的问题,解答第二个问题是学生会有不同的思路。教材呈现了连乘、乘加的方法,通过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学习连乘、乘加运算,使学生体会小数的混合运算也是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提高学生的综合计算能力。乘减教材没有专设例题,放在“做一做”中,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类推迁移。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会很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并会说出整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而前面的小数乘法和小数的加法、减法都是一步计算,引入连乘、乘加、乘减两步计算,也就是说把小数的加、减与乘法融在一起。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师教学用书对本节课的目标要求特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分解、重构,进行叙写如下:
3、学习目标:
(1)、会说出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2)、会正确计算小数连乘、乘加、乘减式的计算题。
(3)、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体会算法多样化。
4、学习重点及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以往的教学经验我把会熟练准确地计算连乘、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把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作为难点。
5、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也就是要把“冰冷美丽”的学习材料回归“真实的情景”中,以便学生在解决真实的问题时,学会数学的思考,理解所学习的知识。从一开始的小数加减及乘法的一步口算,到生活中的连乘问题教学内容的呈现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要求,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重新建构的过程中,充分体验了知识的发展变化过程。
6、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为此,本节课我才用的教法是探究法、类推法、学法是:讨论法、练习法、探究法。
7、学习准备:
电子白板
8、学习过程: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特点,确定了以下几个学习环节为:
(一)复习旧知 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 引出新知
(三)自主探索 解决问题
(四)及时反馈 进行矫正
(五)看书质疑 全课总结
二、下面我就每个环节来具体的谈一谈:
(一)复习旧知 做好铺垫
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了12道口算题和4道整数的混合运算,既有对小数乘法计算的复习,又有小数的加法、减法的一步计算,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口算能力,也为后面学习小数乘法简便计算作了铺垫。
(二)创设情境 引出新知
(三)自主探索 解决问题
在这两个教学环节中,我利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结合实际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假如我们的教室有70平方米,用边长是0.8米的正方形瓷砖来铺,100块够吗?110块够吗?在解决“100块够吗?”问题的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先独立列式,再分组讨论,并让学生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是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运算顺序,由于运算顺序是一种规定,不必讲过多的理由,所以当整数四则运算扩充到小数后,可直接告诉学生、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相同。在解决“110块够吗?”这一问的过程中让学生分组讨论解答方法,教师巡视并参与小组探究过程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这样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方法一:0.8×0.8×110 方法二: 0.64×10+64
= 0.64×110 = 6.4+64
= 70.4(平方米) = 70.4(平方米)
70.4平方米>70平方米 70.4平方米>70平方米
答:110块够了。 答:110块够了。
最后集体交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各组汇报解题思路。并且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体现算法多样化,以便面向更多学生,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四)及时反馈 进行矫正
为了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设计以下习题:
1、一间舞蹈室的面积是80平方米,用边长0.8米的方砖铺地,120块够吗?125块呢?
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同桌交流,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这样的题让学生独力地进行练习,紧接着让学生练习四道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
72×0.81+10.4 7.06×2.4-5.7
19.4-6.1×2.3 7.2×0.12×8.5
指名一部分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一定要提醒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注意计算顺序,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为避免学生出现以下错误,我设计了错题医院,避免学生错误重犯
3、下面各题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练习二第7题)
50.4×1.9-1.8 3.76×0.25+25.8
=50.4×0.1 =0.094+25.8
=5.04 =25.894
问: 怎样判断它对不对?
生:① 先看它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
② 再看它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师: 根据这两点进行判断并把不正确的改正过来。然后集体订正。引以为戒。
(五)看书质疑 全课总结
通过交流,一是培养了学生梳理、归纳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分享彼此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二是通过学生自评与互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及时查缺补漏,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