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作为一种孤独个体的代词,在“我们”面前显得无力而微弱。如果把人类比作沙漠,“我”就是沙漠中最渺小微妙的一粒尘埃,而“我们”也许就是一粒一粒尘埃组合起来的沙漠。但是人毕竟不是沙漠,人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意识,每一个人在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意识中都是一个孤独的个体。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又会不可避免的受到别人的思想和意识的影响。
“我就像一滴水从云里落下来,我在离开云的一刹那,完全忘记了我的来源和我要到哪儿去。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水滴,每滴水都是一个个体,当我和他们相互映照、相互吸引时,记忆忽然在生命中醒来:我和它们之间有一种似曾相识、一种熟悉的感觉。在这个时候他们就是我,我能够想起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来源。”
人的一生中,不管是在哪个阶段都会遇到需要自己独自行走的时刻,都要熬过孤芳自赏的阶段。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且有很多事情都是需要自己独自完成的。所以即便是面对集体、面对周围大题的趋势,我们也应该保留自己的内核。
如果说我和“我们”是一个爱情的话题。那么我可以期待着“我们”的到来,但依然要有过好自己生活的能力。“我们”彼此之间可以成为一种互相依靠的关系,但我认为最好不必这样。如果一定有依靠也只能是一点点,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独自承受的东西,我们不能把自己需要承受的东西放到别人肩上。过好自己,能够在必要的时候相互搀扶一下就已经是很理想的状态了。
如果“我”和“我们”是一个诗歌的原理。那么彼此之间就是一种平等的、可以互相称颂的关系。没有“我”的存在为基础,也就不会有“我们”的话题;没有“我”的存在,即便有“我们”的话题因为自己没有丝毫的关系。“我”独立于“我们”而独特地存在,“我们”独立于“我”而成为别人的事情。同时,“我”和“我们”又是互相映照,互相吸引着相伴而生的。就像是把“我”和“我们”放在天平的两端之上,没有孰高孰低的价值比较、没有起伏跌宕的左右摇摆,也不存在轻重失衡。
很多时候当我们做好了自己,不一定就能做好“我们”。当我们努力的做好“我们”,也许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委屈和改变了自己。因此平衡好二者各自的轻重和之间的联系,是我们在社会这一大熔炉里坚守自己、与外界和平相处的必修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