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滑轮》是大象版教材第五单元第三节课内容,是滑轮是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本节课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认识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并且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提升了科学探究能力,引起了对科学的兴趣。本课重要方法的学习方法是探究式学习。课堂上我引导让学生对探究过程中获得的各种发现进行分析、交流,最终得到科学的结论。动滑轮经常与吊钩组合在一起,结构也不易被看到,在课前要我还收集一些滑轮的录像资料,突出滑轮的形状与特征,使学生感觉到它与我们生活的密切相关。先通过录像资料让学生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然后提出有关动滑轮和定滑轮作用的问题和假设,最后通过动手组装定滑轮和动滑轮等探究活动认识滑轮的作用 。本课我比较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究,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特点及作用。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以学生为主,展开探究。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要求,为了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我安排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动手操作,通过读取数据、分析修正,发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和交流能力,以及实事求是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2)对比演示,让学生一目了然。
在分析和区分定滑轮和动滑轮时,我先引导学生认识滑轮的两种使用方式,并对比它们的工作方式,在学生认真观察的基础上给这两种滑轮命名,找出定滑轮和动滑轮在结构上的区别及其使用方式的不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比较概括能力,启迪学生明白“认识事物时要抓本质,既要研究共性,又要重视差异性”的道理。
(3)处理数据,灵活多变。
课堂上学生获得的每一个数据都有其价值,没有优劣之分,如果是操作失误导致数据出错应及时纠正,重新操作,如果是误差,就要通过增加测量次数来解决,以此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方法,以及尊重证据、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
不足之处:学生做实验时特别兴奋,纪律有点不好把控,下一步打算小组积分奖励制度,或许对纪律的把控会好一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