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爸爸:
我们很想你,当我们给您写这封信的时候,内心充满了崇敬和自豪。
这半个月似乎过得格外漫长,自12月5日晚10点,你接到医院通知,到12月6日疫情爆发,镇海封城,你离开家已经快半个月了。
今晚,妈妈给我们读你手写的工作摘记,我们才明白这些日子以来,你和你的同事们一直通宵达旦奋斗在战“疫”第一线,守护着千千万万人的生命与健康。
你在手记中写道:“12月5日晚,我接到回院完成核酸检测并留院待命的指令。疫情就是命令,我第一时间回到医院并协助完成了科室全体人员的第一次核酸采样。”
那天夜里10点,刚刚给我们辅导完作业,准备上床休息的你突然接到医院通知,你匆匆套上一件羽绒服,平静地跟我们说了一声:“医院有紧急任务,爸爸今晚可能不能回家了。”妈妈说,也许那时你已经预感到这场“风暴”的到来,但是坚如磐石的你,保持着一贯的淡定。就如每次接到紧急病人电话,你放下筷子就赶去医院抢救病人。又如每年的除夕夜,都是外婆烧饭,妈妈送饭,你陪留院的老病友们一起守岁。
“12月9日,我前往石化经济开发区宁波中金石化有限公司厂区,参加该辖区内全员采样工作。12月10日,茗园一区发现一例核酸阳性,我加入单采小组,开展上门单采任务,工作至晚上8点结束。”
妈妈告诉我,那天科里本来排的是其她同事去,但是您担心已经劳累多日的同事体力吃不消,自己主动报名去参加了。一幢一幢、一层一层,挨家挨户去采样……值得庆幸的是,后来那个辖区没有新增病例,这里面也有你的一份汗水与功劳,我们为您骄傲!
“12月12日,根据上级命令,院里决定组建隔离病房。宁波二院派来医生支援指导,我与大学班长相遇了。大敌当前,并肩战斗。我主动向院长请缨要求进隔离病房参与救治任务。”
妈妈给我们看过你的朋友圈,里面有一张合影。那时候,我们还不知道你已经报名要求进入隔离病房。你在日记里回忆道:“院长得知我报名去隔离病房的消息后,问我,隔离病房是直接面对病毒的地方,是最艰苦的地方,一进去就是一个月。你家还有2个小孩,父母身体也不好,要不要回家商量一下?”
我们不知道你有没有与妈妈、爷爷商量。爸爸,您在家总是说的少,做的多,在我们印象中总是非常严肃。但是我们都知道,只要您认准的事儿,就会毫不犹豫地去执行。
“12月15日,我正式进入隔离病房开展救治……”这些日子以来,我们不敢主动给您电话。都是等你交班后,妈妈拨通视频电话,经常看见你光着膀子,我们笑你为啥不穿衣服呢?妈妈说,你出发时只带了一件内衣,脏了一洗挂空调排风口吹干,第二天继续穿。
亲爱的爸爸,妈妈告诉我们,因为你选择了隔离病区最危险的地方,与病毒“面对面”战斗,我们还要有很多天见不到您,今年的除夕我们又不能一起过了。我们敬佩您的勇气与担当。
您总是说:“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作为一个父亲,您一直默默而有力地守护着我们这个小家;作为医生,您不厌其烦耐心守护着每一位患者的健康。
爸爸,您放心,在你不在家的这段日子里,我们会帮您精心饲养好你心爱的鱼儿,哦对了,爸爸,你收留的流浪犬“邱小泰”依然每天准时守在门口等着你回家呢!
我们相信,这场疫情只是暂时的。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镇海一定能够战胜病毒,城市也会早日解封,让战斗在一线的医务人员、警察叔叔以及所有的志愿服务人员都能早日回家和家人团圆。
爸爸,加油!您是最棒的!
邱若晨、邱若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