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统编语文八年级文言文教学常见问题答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11:27: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需不需要进行文言文的系统学习?教材中文言诗文教学要求较高,但文言诗文教学比较耗时,究竟教到什么程度为好?背诵的要求该怎么掌握?



回答:对八年级学生来说,刚开始集中学习文言诗文,还远远谈不上系统学习,在整个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的主要任务都是强化语感,丰富积累,在此基础上适当梳理总结,使学生获得一些理性认识即可。具体来说,不妨听听王力、张寿康、张必锟三位先生的观点:



我们知道,语言有三个要素,就是语音、语法、词汇。那么,我们学习古代汉语,这三个方面,哪方面最重要呢?应该说是词汇最重要。我们读古书,因为不懂古代语法而读不懂,这种情况是很少的。所以语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不是太重要的。至于语音方面,更不那么重要了。(王力《关于古代汉语的学习和教学》)



词义的变化发展,古今词义不同是文言文词语教学的重点。其次则是文言虚词。讲文言虚词也不可面面俱到,每堂课应有重点。(张寿康《文言文教学的几个问题》)



初中阶段属于积累感性材料的阶段,其任务是为养成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做好应有的准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熟读、背诵”二三十篇文言文。……必须克服“毕其功于一役”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有这种想法,主观上操之过急,就会在教学实践中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盲目地加深讲解的内容,例如硬是把一些艰深的“规律”(其中多数是词法和句法的概念)灌输给刚刚接触文言文的学生,以为学生记住了它们就必定能用来解决阅读中所遇到的困难。这其实是办不到的,因为所谓语言规律就其本质来说,都是在千百次的重复应用中自发形成的,没有足够的感性材料做基础,就很难理解,即便一时理解了,也不见得就能用上。文言作为一种书面语体,它的这个特点尤其明显。(张必锟《初中文言文的教学任务和教材的修订》)



老师们之所以觉得文言文教学很耗时间,很可能与教学中过于强调“字字落实”,总是希望“毕其功于一役”,讲得过深过细有关。



因此,文言文教学不要追求系统性,而是要以熟悉文言文语言特点、适当积累为基本指向,以诵读为主要方法,以形成语感、把握实词为重点。教学中要在解通文意的基础上带领学生领会文言之美,了解古人的胸襟和智慧;不宜过分追求“字字落实”,更不宜过度关注词性、句式等文言语法内容。



具体来说,有一些字词,没有必要解得过细。如:



①有老师问:《三峡》中“至于夏水襄陵”的“至”“于”各作何解?其实这里的“至于”与现代汉语用法基本相同,表示另提一事,没有必要专门解释,更不必拆开解释。



②有老师问:《三峡》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以”究竟怎么理解?其实这里的“以”有两种常见解释,一个是理解为“此、这”,一个是理解为通“似”。这两个解释都是不常见的,对句意理解的影响也不大,学生了解之后,对未来的浅近文言文阅读价值有限,因此,只要大致了解“不以疾也”的意思就行了。



③有老师问:《三峡》中“或王命急宣”的“或”,该理解为“有时”还是“倘若”?其实这两个理解的差别并不大,对学生来说不必求之过深。对老师来说,“有时”说明是确有其事,“倘若”则更强调假设(也未必就没有其事)。在郦道元生活的时候,控制长江流域的南方政权,首都在长江下游,宣达君命,按照一般之理当从江陵往白帝,因此以解为“倘若”为宜。



④有老师问:《与朱元思书》中“互相轩邈”的“轩邈”怎么理解?其实课文注释的解释很清楚,“轩”是高,“邈”是远,这里当动词用,意思是往高处伸展、往远处伸展,或者如《汉语大词典》解为“上举”和“远扬”,但不容易见出本义。这个词,学生能在句中理解即可,没有必要求之过细,它不常见,在未来阅读中也较难遇到,《汉语大词典》也只有《朱元思书》中这一个例句。



⑤有老师问:《富贵不能淫》中“往之女家”的“之”怎么解释?其实,“往之女家”就是“到了你的夫家”,理解到这个程度即可。“往”是“去”,“之”是“至”,合起来就是“到了”,对初中生,不必要抠得过细。



⑥有老师问:《愚公移山》中“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中“之”的用法是什么?其实,如果整句理解为“苦于山北道路堵塞,出来进去都要绕远”,那就可以认为“之”有“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如果理解为“苦于山北的壅塞,进出的迂远”,那就可以解为“的”。无论作哪一种“用法”讲,甚至就把它当成表示提顿的助词讲,对句子的理解影响都不大,而所谓总结“之”的用法,在这个阶段还嫌太早。顺便说一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结构助词‘的’”“取消句子独立性”是放在一个义项中的,其本质没有什么区别。



不仅字词,有时文意的理解也不必求之过深。有老师问:《孟子》的三章看似没有关系,既然放在一起了,那么肯定有内部联系,只是找不到?怎么样才能找到联系?其实仔细看教材中设计的学习任务就会发现,这三个短章作为《孟子》中的名篇,放在这里是呈现孟子的三个重要观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让学生了解这些在中国文化史上有极大影响的观点,有助于修身养性。三个短章之间未必有很深的内部联系,如果说有,也不必在这里深挖。



当然,有一些字词解释,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也不妨稍加引申。比如《记承天寺夜游》中“盖竹柏影也”的“盖”,解释为“原来”或“大概”,字面上都可以通,但前者意味着刻意探寻,后者意味着随意言之,也就是苏轼所说的“望南山”和“见南山”。在一个自己经常来的地方,在月色中玩味落寞而旷达的心境时,取哪一种理解更好,可以让学生讨论。



又如《周亚夫军细柳》中“将以下骑送迎”一句,教材不加注释,是因为情况复杂,提示师生不必深究,按照教参的解释即可。这一句的常见解释有四种:



将军以下马之礼迎送皇帝?【周亚夫如在马上,当云“介胄之士不下骑”或“介胄之士不揖”;“拜”是立地之礼,亚夫立地,他将自可下马。将军一人下马迎送皇帝,谈不上“儿戏”】



将军以下的将士下马迎送皇帝?(韩兆琦说法,认为有脱文,当为“将以下,下骑送迎”)【理解的路径与上一译文接近。众人迎送,将军不下马,有点奇怪,但也不至于“儿戏”】



从将军到下级的材官骑士都来迎送皇帝?(吴孟复说法,以“下骑”为下级军官)【词义解释可通,突出了军营的“大脱岗”。但是增加了一个比较少见的词】



将军率领着自己的部下(骑马)迎送皇帝(秦国说法,把“以”解释为“率领”,“下”解释为“属下”)【词义解释可通,这一理解接近于1982年全国高考题的翻译(把“以”解为“和”)。也突出了军营的秩序混乱,还不增加新词语】



教参的翻译有理有据,从之即可,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汉文帝的评价“儿戏”究竟指什么。





关于通假字,统编教材的处理与以前不同,能否有个说明?有一些字音,希望能明确究竟应该怎么读。



回答:统编教材不严格区分通假字和古今字,统一以“同”字提示学生“这个字在这里不是它自己”。这是因为通假是个相当复杂的语言现象,很多学者、辞书都会有不同意见,没有必要在教材中求之过确,给学生增加负担。



此外,对通假常有“扩大化”的做法。比如《子衿》中“宁子不嗣音”的“嗣”,有的资料注为“通‘贻’或‘诒’,给、寄的意思”,而教材注“嗣”为“接续,继续”,依据的是《汉语大词典》。一般来说如果本字可通,就不采取通假的解释。



古诗文中的一些字的读音,简要回答如下:



1.书中多次出现的“骑”,最先出现应在七下《木兰诗》,应该读作“qí”。《现代汉语词典》标注,有些义项“旧读‘jì’”,但在现代汉语中可以都读“qí”。《汉语大字典》只标“qí”一个音,《汉语大字典》“jì”音下只有一个姓氏义项,其他义项都读“qí”



2.“猿鸣三声泪沾裳”中“裳”的读音,《现代汉语词典》除了一个只在“衣裳”中出现的轻声“shang”外,只有“cháng”一个读音,应该读作“cháng”。《汉语大字典》也只有一个读音“cháng”。但是要注意的是,这里“裳”的意思不是“下衣”,而是“泛指衣服”(《汉语大字典》义项2,例句即课文句子),因为泪水只打湿下衣不合情理。《现代汉语词典》把“裳”只解释为“下衣”,是将词义缩小了。



3.“浑欲不胜簪”中“胜”的读音,应该读第四声。《现代汉语词典》解为“能承担,承受”时读第四声,又标注有旧读音为第一声。《汉语大词典》解为“能承担,承受”时直接标第四声,《汉语大字典》“胜”只标一个读音,就是第四声。



4.“松枝一何劲”中“劲”,读后鼻音“jìng”。《现代汉语词典》区分得很清楚,作“刚劲有力”讲时读后鼻音。《汉语大词典》的区分相同。“劲”这个多音字出现在小学二年级上册教材,诗作赏析中明确给出了“刚劲”的解释,读音是不难弄清的。



以上这些读音,按照现代汉语的常见读音读即可。



5.“空乏其身”中的“空”,应该按教材标音读第四声。《现代汉语词典》的区分很清楚,“空乏”作“空洞乏味”讲,“空”读一声;作“贫穷”将,“空”读四声。《汉语大词典》的区分也是这样的。



6.“曾不若孀妻弱子”的“曾”,应该按教材标音读“zēng”。“曾”在这里与否定词“不”连用,表示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竟然”,也可译为“连……都……”。“曾”读cénɡ时作为副词,主要意思是“曾经”。具体可以参考《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古汉语字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过去放在九年级的议论文单元,现在放在八年级,是否仍应按照议论文的教学方式来教学?



回答:不应该。一篇文章放在不同的单元,单元教学的目标指向不同,文章的教学重点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篇文章现在编入演讲单元,这就意味着教学中应该更多地关注它作为演讲的特点。这一点在教师教学用书里有详细的说明,可以参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7 10:4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