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8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优质课《梦回繁华》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0 01:24: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清明上河图》图片或视频资料,并介绍其经历。它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它在问世以后的800多年里,曾被无数收藏家和鉴赏家把玩欣赏,也是后世帝王权贵巧取豪夺的目标。它曾辗转飘零,历经劫难,五次进入宫廷,四次被盗出宫,演绎出许多传奇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宋代社会,体会一下《清明上河图》展现的宋代生活。

  2.学习字词。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梳理出自己不会的生字词,与同学互相交流。本课语言典雅有韵味,让学生多积累这样的词语,并进行使用。

  (1)结合文意理解下列字词。

  题材 题跋 设色 回味 薄雾 料峭 驮 簇拥

  踏青 无暇 摩肩接踵 络绎不绝 摄取 冗 遒劲

  (2)教师巡视,针对易混淆的字词进行点拨,如“跋涉”“题跋”等;注意本文的多音字,如“遒劲”的“劲”等;积累成语,如“摩肩接踵”“春寒料峭”“络绎不绝”等。

  3.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引导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运用浏览的方法自读课文,找出各段中心句,概括各段主要内容,进而理清说明顺序。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介绍了这幅画哪些方面的信息?让学生在文中圈点勾画主要信息,作批注。根据学生勾画的各段中心句及概括的主要意思,可将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介绍这幅画作创作的社会背景,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第2段)介绍作者张择端,强调画作的主题。第三部分(第3—5段),具体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内容、艺术特点和社会价值。

  4.重点研读第4段。

  设问:作者按什么顺序介绍这幅画?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画作中描绘的“汴京近郊的风光”?明确:引导学生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梳理重点信息,抓住关键词“画面开卷处”“中段”“后段”去把握;对于画作内容“汴京近郊的风光”的介绍,注意引导学生从景物和人物两方面去把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0 01:25:04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1.检查字词学习情况,可以在课堂进行重点字词的听写。

  2.浏览与细读相结合,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把握说明方法。

  (1)引导学生复习说明顺序的基本知识,对应本文的阅读思考,能从整体和局部两个方面来把握说明顺序:即全文运用逻辑顺序,介绍画作按照空间顺序来写。

  (2)学习说明方法及其表达效果。本文使用了列数字、引用、打比方、摹状貌等多种说明方法,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勾画出来,并注明,然后与同学一起交流,体会其表达效果,看这些说明方法是如何有效地说明事物的特征的。以“摹状貌”为例,引导学生与《中国石拱桥》一文运用这种说明方法作比较,思考其表达效果。

  明确:1.在说明卢沟桥的时候,也用到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通过描摹卢沟桥栏杆上千态万状的狮子,说明中国石拱桥“造型优美”的特点。2. 恰当使用说明方法才会更准确地说明对象的特征。无论是中国石拱桥造型的优美,还是《清明上河图》画面的繁华,用摹状貌才能使说明更形象清楚,所以说明方法的选择是由说明对象的特点决定的。3.摹状貌的方法使说明语言更加生动,富有趣味。

  3.品读语言,感受典雅优美的语言特点。

  重点品读第4段,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去感受本文的语言特点。在朗读的基础上,与同学一起讨论和鉴赏。师生明确:本文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语言具有一般说明文准确平实的特点,也体现了说明语言典雅优美的特点。打比方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引用古典文献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特别是第4段为了说明画作内容表现的“繁华”,大量使用四字词语描摹画面内容,再现北宋时代的繁荣生活景象,更使得文章的语言生动典雅,富有古典文化气息。重点强调,作者用富有古典文化气息的语言介绍一幅中外闻名的古典名画,不仅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更是与说明对象相契合。

  4.拓展延伸。

  结合“阅读提示”,建议学生课外阅读关于《清明上河图》的其他作品,进一步了解这幅名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7 10:4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