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7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开课《孟子三章》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0 01:23: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课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讲故事导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据《左传·闵公二年》记载,卫懿公非常喜欢鹤,他让鹤享受俸禄,乘坐车,一点也不关心人民的疾苦。后来,狄人侵伐卫国,卫懿公正想载鹤出游,闻讯大惊,才考虑征发百姓来守国土。结果百姓都逃到山里,不肯出战抗敌。一些被抓回的百姓仍拒绝出战,说:“让鹤去!鹤享有官禄官位,我们哪里能作战?”最后,卫国的国都被占领,懿公被杀,国家几乎灭亡。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如“人和”或人心所向十分重要)教师也可以范读课文导入,引导学生直接进入课文,感受此文的节奏和韵律,了解大概内容。

  2.作者简介及背景介绍。

  课前让学生查找有关孟子的资料,课上让学生读课文题解,勾画要点。然后教师出示课件,补充介绍孟子及其思想。尤其要强调,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十分困苦的战国时代这一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3.学习字词,掌握音、形、义。

  可以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生字词是否查过字典,做过标注等;教师可以用课件,展示生字词,读准音,记字形,结合注解解释字义,可以让学生在文中补充标注,为后面的疏通文意作铺垫。这一环节要给足学生时间,让他们进行充分的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针对学生普遍不会或者出错较多的字词加以点拨,如“米粟(sù)”“域(yù)民”“畔(pàn)”等。注意形近字的比对,如“米粟(sù)”的“粟”和“板栗”的“栗”的区别,可以用“手拼法”写一写;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的读音,如“畔(pàn)”同“叛”,背叛。对于个别难写的生字,如“域(yù)民”的“域”字,教师要进行板书范写,提醒学生注意字的结构;教学生记字词的方法,指导学生根据偏旁理解字义,如“粟”“域”等。

  4.诵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停顿和重音。

  朗读是最好的读书法。建议教师先范读课文,或听课文录音。学生注意读音,标注停顿和重音。然后可以采取个人读、小组读、全班齐读等多种形式来朗读。诵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出示正确的朗读节奏。加强指导,除了字音要准确无误外,对于停顿、重音、语气等要特别留意,因为这些都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指导:句中意义和读音联系紧密处不能停顿,联系不紧密处往往要有停顿;要有适当的拖音,才能读出文言的意味。

  5.反复诵读,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要与诵读紧密结合。建议先反复诵读课文,要求读流畅。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自主疏通文意。要重点解决诵读中发现的理解不到位的地方。在预习时,已经要求学生“借助注释,通读课文,并翻译课文”,把不懂的地方标识出来。课上先结合注解和工具书自主翻译,再同桌或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不懂的问题。教师巡视,解决问题。若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重点点拨。最后,教师可以强调重要注解,让学生勾画;也可以找学生来翻译关键的段落或句子,若有时间,也可以以“开火车”的形式再疏通一遍文意。

  还可以测一测一词多义,如“环而攻之而不胜”“择其善者而从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安能辨我是雄雌”;古今异义,如“亲戚畔之”的“亲戚”;通假字,如“畔”同“叛”等,养成学生积累文言词汇的习惯。

  6.把握文章的观点,理清思路和内在层次。

  本文观点明确,层次清晰,在引导学生梳理思路时,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1)设问: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以民为本,推行仁政,是孟子最重要的政治主张。这一章借讨论战争来论述推行仁政、赢得民心的重要性,一句话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2)设问:文章主要得出什么论断(或者中心论点)?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得出论断的?

  明确:主要论断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首先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然后以战争为例加以具体阐述。接着,逐层推进,通过比较,指明“人和”才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所谓“人和”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接下来再指出“域民”“固国”“威天下”不能只靠“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这就从反面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最后引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并进而指出彻底失去“人和”,必然众叛亲离,把“人和”发挥到极致,则会天下归顺,二者交战,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可以教学生学习梳理思路和内在层次的方法:归纳法,概括哪几句话在谈论一个内容,如从开头到“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是在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

  (3)完成“思考探究”一,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理解,并分别另举一两个事例来证明这两个观点。学生若举不出来,教师可以举例来启发学生。

  7.学习写法,熟读背诵,开展比赛。

  可以分两步,先简单体会写法特点,再进行背诵。可以安排如下两个步骤:

  (1)讨论“思考探究”三,本文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朗读课文,从中举一两个例子具体分析。这一环节可以找学生来分析,教师最后总结:《孟子》的文章以雄辩著称,全文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气势充沛,很有说服力。下面就开始背诵比赛。

  (2)随堂背诵,看谁背得快。教师对背诵也要加强指导,针对学生背诵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难点(如漏句、颠倒等),可以教方法:在熟读、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按照思路层次来背诵。要保证给学生背诵的时间,最后同桌或四人小组开展比赛,最后抽背。结束本课的学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0 01:23:40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课时

  1.先齐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然后随堂背诵全文。

  教师要给足学生背诵的时间,然后同桌相互背诵。可以安排当堂默写。

  2.复习巩固一。

  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全文和《富贵不能淫》中的“居天下之广居……此之谓大丈夫”一段。这一环节先让学生齐读,再让学生自己背诵,同桌互相背诵,时间允许的话,也可以当堂默写。

  3.复习巩固二。

  回顾《〈孟子〉三章》的基本内容,理解孟子的基本思想。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说说学习课文的收获,概括孟子的主要思想。教师用课件出示孟子的主要思想(民贵君轻、仁政等),让学生举实例谈谈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对“大丈夫”标准的认识,并且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等。

  4.积累文言词汇。

  教师可以出示课件,测一测学生对重要注解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的掌握情况,结合“积累拓展”四完成。还可以勾画重要句子,检测学生的翻译情况。

  5.积累名言警句,提高自身修养。

  《孟子》中有很多千古流传的名言警句,其中不少都与个人的道德修养有关。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摘录课文中的相关句子,师生合作再搜集一些(例子如下),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了解其意思,并由此思考当代中学生应如何提高个人道德修养。

  例: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梁惠王下》)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上》)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尽心上》)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尽心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0 01:23:31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课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讲越王勾践的故事激趣导入,也可以让学生背诵《富贵不能淫》,通过复习导入。

  2.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教师上课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如生字词是否查字典、做标注,读了几遍课文等。教师强调重要的字词,读准音,记字形、字义,如“奚(xī)”、“空(kòng)乏”。空乏,财资缺乏。曾(zēnɡ)益:曾,同“增”。拂(bì)士:拂士,辅佐君王的贤士。拂,同“弼”,辅佐。

  3.诵读课文,读出文言的味道。

  (1)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课文录音。教师可出示划分好节奏的课文,学生边听边做好标注。

  (2)可以让学生用个人读、同桌读、全班齐读等不同的方式,反复朗读,读准字音,读流畅,教师就停顿、重音、语气等加以指导。

  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在读流畅的基础上,学生结合注解,自主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再小组合作,疏通文意,教师巡视指导,强调重要注解,养成学生积累文言词汇的习惯。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通假字等。

  5.理解课文内容,读出气势。这一环节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1)设问:本文论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六个排比句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明确:主要论述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主要列举六位历史上的著名人物的事例,说明他们虽然出身贫贱,但都在经受艰苦磨炼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这是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应该以一种肯定、赞叹的语气来读,而且要有气势。

  (2)设问: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论证思路是怎样的?该如何读?

  明确:先写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接下来再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论断。最后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过渡自然,思路清晰。要用肯定的语气读。

  (3)讨论“思考探究”一: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理解,并举一两个事例来证明这两个观点。这一环节先让学生说,老师可做补充。

  6.探究排比句的作用。

  学生可举例,读出气势,再进行分析。如“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用同样的句式连举六例,形成一种无可辩驳的气势,增强了说服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0 01:23:2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富贵不能淫》

  1.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讲纵横家的故事激趣导入,也可以问学生什么是大丈夫来导入,还可以从《谈骨气》的一段文字导入,引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检查预习情况,补充有关知识。

  教师课前要布置预习任务,上课时要检查落实情况。可以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生字词是否查过字典、做过标注等。教师出示课件,介绍相关资料。(纵横家是战国时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一派,主要人物是:鬼谷子、公孙衍、苏秦、张仪等。《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韩非子·五蠹》:“从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而衡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3.学习字词。

  教师强调重要的字词,读准音,记住字形、字义,可以让学生在文中补充标注。学生提出解决不了的字词,教师进行指导点拨。如“衍(yǎn)”、“冠(guàn)”、“女”同“汝”(rǔ)、“淫(yín)”等。

  4.反复诵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流畅,读出文言的味道。

  (1)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课文录音。学生注意读音,做好标注。本课有不少对举和排比的句式,读时要注意节奏鲜明,如“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等。还有些语句应当通过重音读出语气,如“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的“诚”、“是焉得为大丈夫乎”的“焉”,都应当重读。

  (2)个人读,小组读,全班齐读,读准字音,出示划分停顿、重音的课件,注意停顿、重音、语气等的指导。

  5.同桌合作,疏通文意。

  建议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先让学生结合注解,自主疏通文意。把不懂的地方标出来,再同桌或四人小组合作疏通文意,教师点拨。

  还可以强调重点词句的理解,养成积累文言词汇的习惯。如一词多义,“女子之嫁也”“往送之门”;通假字,如“女”同“汝”等。

  6.理解课文内容,这一环节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1)设问:从景春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对公孙衍、张仪持什么态度?是如何看出来的?这两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明确:敬仰、崇拜、羡慕。从反问句式、副词“诚”以及对他们能力的夸张性描述上可以看出来。应该以一种肯定、赞叹并试图得到听话人认可的语气来读。

  (2)设问:孟子并不认同景春的观点,他的反驳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分别应该以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明确:两个层次。“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至“妾妇之道也”为第一层,反驳景春的观点,认为公孙衍、张仪所行不过是迎合主上的“妾妇之道”,称不上大丈夫;“居天下之广居”至“此之谓大丈夫”为第二层,正面提出何谓大丈夫。前一个层次应该读出不屑、轻蔑和鄙视,后一个层次应该读得慷慨激昂、掷地有声。

  (3)讨论“思考探究”二: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7.学习写法,随堂背诵。

  可以结合“思考探究”三来进行,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及具体语句的分析,体会《孟子》文章的风格特点。可以举例作具体分析,如“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三句,采取排比的形式,气势磅礴、义正词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精神的实质,三个“天下之”的反复,也将大丈夫精神的崇高性推到极致。

  本文篇幅不长,层次清晰,建议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随堂背诵。教师对背诵也要加强指导,针对学生在背诵中可能存在的难点(如漏句、颠倒等),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1)孟子反驳景春的部分,“子未学礼乎”和“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分别起什么作用?(前者是导入,后者是总结,与中间的长句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类比论证)

  (2)孟子提出的可以称为大丈夫的三个条件,位置能否颠倒?为什么?(不能。“居天下之

  广居”三句是作为大丈夫应该坚持的根本原则,是核心,也是基础,所以必须放在最前面说;接下来“得志”“不得志”是分两种情况讨论,是对根本原则的一种补充;“富贵”“贫贱”“威武”是三种极端情况,又是进一步的补充,因此置于最后)

  8.拓展延伸,开阔视野。

  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孟子所说的“大丈夫”标准的认识,也可以让学生具体说一说,有哪些人算得上是“大丈夫”(历史人物和现实人物皆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1 02:5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