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7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7.1家的意味(2)》课时练有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1 22:05: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因为内容复制时一些内容如图片之类无法显示,需要下载的老师、家长可以到帖子下面(往下拉)下载WORD编辑的DOC附件使用!
    内容预览:



7.1家的意味

基础达标
1.有位诗人说:“这一辈子,无论走多远,都走不出父母的视线;无论长多大,血脉中都会流淌着父母的温暖。”因此,我们要(  )
A.孝敬父母
B.珍惜友情
C.尊师敬长
D.关爱同学
2.结合下面的图片,判断下列对家的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我们温馨的港湾 ②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 ③家是一个充满欢乐的地方 ④家就是我们住的宽敞明亮的大房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一曲《常回家看看》唱遍了大江南北,也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震撼。对回家看看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是子女做人的本分,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
B.是子女孝敬父母、回报父母的体现
C.只能给父母增添负担
D.是子女用实际行动履行对父母赡养、扶助的法律义务
4.“数一数一生多少个寒暑,数一数起起落落的旅途……拍一拍肩上沾染的尘土,再累也一样坚持的脚步,回家真的幸福。”一首《回家的路》不知道拨动了多少游子的心。游子们想家的原因是(  )
A.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B.家能提供一切物质基础
C.家是休闲娱乐的场所
D.家是我们食宿的地方
5.下列关于家庭的认识中,你不赞成的是(  )
A.家庭必须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而成的
B.家庭给予我们心灵的依托
C.家庭是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
D.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6.歌曲《让爱住我家》中唱道:“我爱我的家,弟弟、爸爸、妈妈……充满快乐拥有平安,让爱永远住我们的家。”可见,家(  )
①是人生的港湾 ②是束缚我们的牢笼 ③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④是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5月的一天下午,成都玉垒中学2 000多名学生和父母整齐地汇聚在操场上,同学们唱《烛光里的妈妈》,讲《百家孝坛》,演绎《母爱》,叹《天不再与,时不久留》……由各年级学生精心准备的专题文艺节目逐一登场,而“孝文化”则贯穿每一个节目当中。当30多位同学端着水盆登上舞台,为父母脱鞋洗脚时,更使现场每一位父母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该活动的开展(  )
①有助于同学们深刻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 ②有助于同学们体会孝敬父母要体现在日常生活的一件件小事上 ③有助于同学们感悟孝敬父母需要付出时间、付出感情、付出体力 ④表现出父母对子女的爱无私永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对下面漫画中子女的做法认识正确的是(  )

A.是逆反心理的表现
B.为父母解决了后顾之忧
C.履行了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D.他们的行为不仅要受到道德谴责,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9.母亲节来了,我们要多陪母亲走走。仔细观察下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陪母亲走走
①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作为子女要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③这是在物质上帮助父母的表现 ④孝敬父母要体现在生活中的小事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我们青少年作为家庭的一员,应该(  )
①认识自己的家,了解自己的父母 ②了解、继承家庭的良好传统 ③仿效家人的所有做法和行为
④对父母的所有吩咐都要听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11.有位作家这样写道:“他们”,是将我们带到这个世界的人,世界各国对“他们”的称呼发音几乎一模一样。“他们”,很多时候是我们背后的关怀与唠叨,也是我们曾经想摆脱的牵挂。“他们”,是我们容易忽视的等待,也会有一天是我们再也见不到的想念。越长大,就离“他们”越来越远,我们却一直常驻在“他们”的心里!生命不常在,一定要好好对待“他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1 22:06:14 | 只看该作者
答案与解析

1.A
2.A 解析:本题借助图片考查对家的理解和认识能力。④对家的理解错误,①②③符合题意。
3.C 解析:这是一道逆向选择题,选择对回家看看不正确的认识。显然C项不正确,常回家看看是孝敬父母的实际行动,也是做人的本分。
4.A 解析:本题考查游子们想家的原因。根据题意,结合我们所学的知识,A项符合题意;B项说法错误,故应排除;C、D两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所以本题选A项。
5.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家庭的认识。家庭是由血缘关系、婚姻关系或收养关系组成的亲属生活组织,所以A项观点错误;家能给予我们心灵的依托,B项正确;家庭是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家的最主要特点是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所以C、D两项正确。此题属于逆向选择题,所以正确答案选A项。
6.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家的认识,主要考查情感、态度、价值观。从题中的关键信息“让爱永远住我家”可以看出家是我们情感的归宿,家中有亲情,家里有亲人,家为我们提供物质生活保障,其中②的观点是错误的,排除。正确答案选C项。
7.A 解析:题中的文艺节目以及给父母洗脚,体现对父母的孝敬,启示学生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其中④观点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A项。
8.D
9.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孝敬父母的认识。“陪母亲走走”是孝敬父母的表现,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定义务,还要落实到日常生活的小事中。③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C项。
10.A
11.答案 (1)①“他们”是爸爸、妈妈(父母)。②父母给了我温暖的家;父母给了我生命和情感;父母给了我成长的快乐;等等。
(2)赡养父母,孝敬父母;努力工作,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让父母担忧自己的生活;等等。
12.答案 (1)我们要孝敬、关心、赡养父母;孝敬、关心、赡养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孝敬、关心、赡养父母要持之以恒,要善始善终。
(2)把孝敬父母落实到我们平时的一言一行中;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让父母高兴的事;接受父母的教育和监护;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理解、尊重、谅解父母;不向父母提不适当的要求,不增加父母的思想和经济负担;认真学习,少给父母添麻烦;在父母生病的时候尽自己的能力照顾他们、安慰他们;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要记着自己的父母;我们在他们身边的时候,多孝敬他们。
13.D  解析:本题考查对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子女应尽的义务的理解和认识能力。材料中儿子的行为是不孝的,应受到道德谴责和法律制裁,③的说法是错误的。
14.C 解析:本题考查对孝敬父母的认识以及怎样孝敬父母的理解能力。从漫画中可以看出,父母为了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他们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我们理应孝敬父母,但孝敬并非意味着满足父母的一切要求。
15.A
16.答案 (1)①这名女中学生说的话体现了她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她把积攒起来的水背回家给父母喝体现了她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她的言行值得称赞和学习。②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③我们应学习她的美德,用实际行动孝敬父母。
(2)体贴关心父母,尽可能为父母分担生活的压力和苦恼,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让父母为自己的良好行为高兴、骄傲,不让父母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忧虑、烦恼。当长大成人时,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
17.答案 (1)材料一中女儿黄菊花的行为是孝敬父母的行为,材料二中子女的行为是不孝敬父母的行为。
(2)应该向黄菊花学习。因为: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3)你们应该孝敬父母,不要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否则是要受到道德谴责的。
18.答案 (1)孝亲敬长或孝敬父母。
(2)①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要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许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②孝敬父母的人历来被人们称道、尊敬。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③孝敬父母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法律义务。
(3)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1 22:06:01 | 只看该作者
7.1家的意味(2).zip (273.77 KB, 下载次数: 127)



获取解压密码请打开微信扫描下面图片关注公众号即可自动发送
如果已关注并遗忘密码,请扫码进入公众号,在底部输入“密码”会自动回复最新下载密码。
关注绿色圃教育网公众号,可以批量免费下载教学资料,每天为您提供最新教学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8 10:0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